第11章 跟屁蟲

bookmark

武則天打量李隆基,大爲欣慰,怎麼看怎麼順眼,這個孫子孝心可嘉啊,知道自己不能上戰場,他就代自己去打,要給自己掙臉。

“三郎,你要多向王孝傑討教討教兵法。”武則天微微頷首,叮囑李隆基。

這話無異於把李隆基推薦給王孝傑,要王孝傑教李隆基兵法。

王孝傑是碩果僅存的老將、名將,他征戰一生,戰陣經驗是何等的豐富,由他來教李隆基兵法,這等美事兒,放眼天下間,又有幾人有如此幸運?

李旦、武三思和武承嗣眼裡一片火熱,恨不得與李隆基換換。

“欠我的人情,回報果然是大呀。只是,我不太需要。”李隆基在心裡暗道:“不過,可以趁此機會與王孝傑走得很近,可以拉攏王孝傑。”

王孝傑的威望不需要說的,要是他能支持李隆基的話,這對李隆基有着莫大的好處。

“陛下言重了,討教不敢。我們兩個可以好好切磋切磋。”王孝傑捋着鬍鬚,滿意的點點頭。

每一位名將,都想找到一位好的傳人,繼承自己的兵法。

比如李靖,他的傳人是蘇定方,隔代傳人是裴行儉,這兩人都是唐朝著名的戰將,立下不朽的功勳,把李靖兵法發揚光大。

要是李隆基成了王孝傑的傳人,王孝傑的兵法就有人繼承,就能發揚光大了,縱然比不了李靖,那也是無上美事,由不得王孝傑不歡喜。

“還請大帥多多教我。”李隆基長身而起,身子躬成九十度,向王孝傑見禮,要多恭敬有多恭敬。

“呵呵!”王孝傑歡喜難言,雙手扶住李隆基,笑眯眯的看着。

“王孝傑,朕這孫兒就交給你了。”武則天笑眯眯的,衝王孝傑道。

李隆基能得到王孝傑的賞識,武則天也是覺得榮耀,放眼整個天下,有幾人能入得了王孝傑之眼?

她這話的言外之意就是說,要王孝傑照顧李隆基,危險的地方就不要李隆基去了,可以立功的地方不妨讓李隆基多去,多立些功。

“武則天其實挺有親情的。”李隆基當然明白她的意思,大爲感動。

“陛下請放心,臣明白。”王孝傑年老成精的人物,哪有不明白的道理,當即拍着胸脯保證。

“好!好!好!”有了王孝傑這番話,李隆基此番必然立功,爲武則天大大的掙一回臉,她也臉上有光,不由得大聲叫好。

武三思把李隆基瞧瞧,把武則天瞧瞧,眼中精光閃閃,臉色變幻。猛然間,他一咬牙,噌的一下站起身,衝武則天見禮,道:“陛下,臣請命去邊關打突厥。”

“甚?”一片驚訝聲響起,上自武天則,下至一衆大臣,個個驚訝莫銘。

就是李隆基也是一臉的驚訝,難以相信的打量着武三思:“這孫子甚時間有這狗膽了,敢於上戰場了?”

“陛下,臣請命去邊關打突厥!”武三思頭一昂,胸一挺,激昂昂而言。

“我沒聽錯?”李旦他們個個一臉的驚訝,出聲相互詢問。

武三思是個沒有膽識的人,更不懂戰陣之道,他竟然請命去打突厥,太出人意料了。

“三思,你說的是真的?”武則天好半天這才確信,她沒有聽錯。

“陛下,臣說的是真的。”武三思重重點頭,很是篤定。

“好!好!好!”武則天大聲贊好,一臉的欣慰,紅光滿面,讚道:“這纔不愧我們武家的男兒,有種!”

李隆基請命打突厥,已經夠讓武則天歡喜的了,武三思再來請命,她就更加高興了。

李隆基是她的親孫兒,代表她去打突厥;武三思是她的侄兒,是武氏子弟,他要上戰場,這讓武則天是喜上加喜,倍感欣慰。

武三思聽在耳裡,得意非凡,高昂着頭顱,衝李隆基揚揚下巴,意思是你能得到陛下的誇讚,我也能。

“三思,你想過麼?戰陣兇險,刀槍不長眼吶。”武則天提醒一句。

“陛下,臣是武氏子弟,不能是孬種,我不戰場,誰上戰場!”武三思昂頭挺胸,激昂昂而言,好象他代表武氏似的。

“好!”武則天大是滿意,重重點頭,道:“準!”

“謝陛下。”武三思打量李隆基,眼裡閃過一抹怨毒。

“李隆基,你給我記住,你踩我臉這仇,我一定要報!若是有機會,我不介意殺掉你!”武三思在心裡殺氣騰騰的想。

李隆基上次踩他臉的事兒,讓他臉面丟盡,成了天大的笑話,使得他見人矮一等,爲了找回這臉面,他只能強忍着害怕,去戰場上走一遭。

“武三思,你知道你這次去北方打突厥,是多麼的愚蠢麼?”李隆基也在心裡轉念頭,道:“你招驀不到兵,打了大敗仗,被狄仁傑拿來說事,這是武則天最終立子爲太子,而不是立侄爲太子的重要原因。”

歷史上,武三思去北方招驀軍隊,費時數月,才招到幾千兵馬。而李旦輕而易舉就招到了十萬人馬,狄仁傑當作證據來使用,說“人心向李”,最終逼使武則天立兒子爲太子。

“嘿嘿!”李隆基在心裡發出一陣陰笑聲,道:“我會讓你更加難堪的!”

“陛下,戰陣上刀槍無眼吶,萬一有個閃失……”王孝傑忙向武則天道。

“無妨。”武則天打斷王孝傑的話,道:“三思既入軍旅,自當聽從你的調遣,若有不從,你儘管行軍法便是。”

“謝陛下。”王孝傑的笑容有些勉強。

武三思是武則天最爲器重與信任的人,是內定的武則天繼承人選之一,他要是仗着身份不聽從調遣,那怎麼辦?總不能真的拿他行軍法吧?

真要行了軍法,天知道武則天會不會找王孝傑算帳。

“三思,你給朕記住,你得聽從王孝傑的調遣!”武則天扭頭,衝武三思沉聲道。

“請陛下放心,臣謹記在心。”武三思忙道。

“我入了軍中,當然是要拉攏一幫人,若我能掌控一支大軍,太子之位我就是十拿九穩。”武三思在心裡暗道。

“王孝傑,朕把三思交給你了。”武則天衝王孝傑道。

“陛下放心,臣明白。”王孝傑的笑容有些勉強。

武三思是什麼樣的人,他很清楚,武三思會不會聽從他的調遣,只有天知道。

“武三思心慕王大帥,想向大帥學些兵法,還請大帥賜教。”武三思雖然沒甚才能,也是知道,若是能得到王孝傑的支持,他的地位就會大漲,臉上泛着笑容,有些討好的道。

“好說,好說。”王孝傑淡淡的道。

誰都聽得出來,王孝傑這是在應付他,武三思臉上的笑容不變,在心裡暗道:“王孝傑,你給我記住,到了邊關之上……哼!”

只要離開了武則天的視線,以他武氏子弟的身份,他就能呼風喚雨,到那時,他就能讓王孝傑難受。

“陛下,能不能借給臣儀衛。”武三思扭頭,衝武則天道:“臣如今沒有爵位,沒有儀衛,這有損陛下威嚴。”

武氏本就不得人心,若是沒有這些儀衛的話,他就更加不得人心了,武三思不得慮。

“嗯。”武則天點點頭,道:“三思,朕就封你爲假樑王,給你樑王儀衛。若你能立功,朕就封你爲樑王。”

“謝陛下!”武三思大喜過望,衝武則天謝恩。

“武三思,你咋跟跟屁蟲兒似的,我走哪兒你跟到哪兒。”就在這時,一個突兀的聲音響起,不是別人,正是李隆基在奚落武三思。

第51章 紛紛請降第87章 磧口大捷第73章 暗殺泥涅師第12章 吐蕃震恐第22章 迴歸故國第15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25章 增援豐州第28章 又一頂綠帽子第49章 灰頭土腦第71章 圖窮匕現第28章 妙計破城(中)第17章 武則天很煩第15章 尊重第54章 勝利歸來第4章 武承嗣第23章 在劫難逃第44章 遭遇大食第26章 陳玄禮第28章 又一頂綠帽子第29章 滅天竺好處多第35章 人心思李第84章 重重圍困第16章 中亞明珠第68章 龍武軍第20章 侄子不如兒子親第4章 契丹滅亡第9章 高力士第28章 妙計破城(上)第39章 宮變(上)第6章 李顯回京第31章 好小子!第66章 陰的就是你第75章 坐山觀虎鬥第9章 盛大慶典第5章 武則天第21章 大破吐蕃(上)第54章 勝利歸來第49章 灰頭土腦第65章 中國智慧第28章 妙計破城(上)第21章 大破吐蕃(中)第26章 中央開花(中)第28章 妙計破城(上)第81章 隆基擋道第46章 第一輪交鋒第46章 第一輪交鋒第67章 敵變我變第24章 活捉默棘連第44章 遭遇大食第37章 分頭出擊第4章 商議軍機第36章 武則天的決斷第54章 勝利歸來第66章 陰的就是你第3章 大唐軍備第4章 商議軍機第85章 大決戰(下)第68章 強硬迴應第14章 奔赴邊關第20章 優素福很恐慌第85章 大決戰(中)第6章 巧舌如簧(上)第33章 輕取第21章 大破吐蕃(下)第14章 和談?第1章 優素福很煩第23章 活捉贊普第60章 血染大漠(上)第85章 大決戰(上)第6章 徵吐蕃第8章 西域盛況第17章 豐碩戰果第41章 鐵證如山第4章 國難思良將第67章 波斯王子第63章 妙解名題(上)第28章 妙計破城(下)第35章 武則天好傷心第30章 脅迫第84章 霓裳羽衣第25章 吐蕃滅亡第24章 活捉默棘連第28章 妙計破城(上)第29章 突厥退兵第14章 關你屁事第61章 世界名題第77章 默啜傻眼第67章 大唐軍事學院第73章 默啜親征第63章 妙解名題(中)第65章 中國智慧第53章 狠狠打臉第28章 妙計破城(中)第46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5章 狠人vs狠人第63章 妙解名題(中)第66章 首戰告捷(下)第39章 無理取鬧第44章 王孝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