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說大才盤盤,他的到來是天大之喜,陳玄禮他們個個美滋滋的,以爲李隆基會爽快的答應,哪裡想得到,李隆基竟然擰着眉頭,半天不說話。
“楚王。”陳玄禮小聲提醒,趕快答應,張說這等大才若是錯失了,會後悔莫及的。
“這……可難辦了。”李隆基沉吟了好一陣,這才緩緩開口,道:“你策論天下第一,很得陛下信任,雖說陛下眼下罷了你的官,誰知甚時間想起了你,又召你回去了。”
“楚王但請放心,張說本就有心辭官,武三思告我,張說不過是順勢而爲。”張說忙表忠心道:“張說以爲楚王少年英雄,前途遠大,故而心向楚王,前來相奔,懇請楚王收留。”
“我只是有點兒小小的聰明,前途遠大更談不上。”李隆基依然沒有收留的意思。
“楚王雖然年少,卻是天縱神武,英明果敢,少有人能及。若能追隨楚王,鞍前馬後效力,那是張說的幸運。”張說忙道。
“是麼?”李隆基淡淡的道:“可我這裡沒有合適的官位呀。”
“怎麼沒有?司馬,司馬呀。”陳玄禮他們在心裡大叫,卻不敢說出來。
“楚王言重了,張說此來非爲求官。”張說有些急了。
他不願辯解,順勢而爲,被武則天罷了官,就是爲了追隨李隆基,李隆基竟然有不收留的意思,他不得不急。
“那好吧,我就收下你。”李隆基一副很爲難的樣兒,道:“那你就做馬……”
聲調拖得長長的。
“謝楚王!張說願爲馬伕,爲楚王牽馬墜鐙。”張說臉上泛着喜色。
“張說,你胡思亂想甚?本王說的是司馬。”李隆基臉一肅,沉聲道。
“司馬?”張說很是訝異,他聽李隆基的意思,還以爲李隆基要他當馬伕呢,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是司馬。
司馬相當於“參謀長”,是李隆基的左臂右膀,非李隆基很信任的人不會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張說要不驚訝都不成。
“沒錯,就是司馬。”李隆基重重點頭,肯定一句。
“謝楚王!”張說的聲調有些高,眼中淚花滾滾,很是激動。
張說和李隆基之間沒有什麼交情,李隆基給他如此重要的位置,這說明李隆基很器重他,張說不能不激動。
“司馬這位置,陳玄禮他們都挺合適,你既然來了,就當司馬吧。陳玄禮他們,就衝鋒陷陣吧。”李隆基一副給了張說天大恩情的樣兒。
陳玄禮他們齊翻白眼,這司馬的位置,陳玄禮他們固然能勝任,但他們更適合率軍上陣衝殺,張說是司馬的最佳人選,咋又成了專門爲張說騰出的位置呢?
“楚王厚恩,張說謹記在心。”張說把陳玄禮他們一打量,大爲贊成李隆基的話,很是感激,聲調有些高。
“如此一來,你就會對我更加忠心了。”李隆基把張說激動的話語聽在耳裡,大爲滿意。
李隆基此舉,是爲了堅定張說的心,是一種手段。
歷史上,不乏此類記載。比如商鞅入秦,明明是想讓秦孝公重用他,商鞅卻是裝傻了兩次,第三次才露出崢嶸之角。再比如,範睢入秦,爲了堅定秦昭王之心,一番裝模作樣之後,秦昭王不得不跪下請教,他這才獻上“遠交近攻”這一奇策。
張說的風骨沒得說,李隆基早就見識過了,只是不如此做的話,直接把司馬位置給張說,是不是太容易了?
有了張說這個盤盤大才加入,準備事務進行得非常順利。
這期間,有一件事不得不說,那就是李成器見李隆基要去打突厥了,他心眼也活了,準備去邊關,就去向武則天請命。然而,沒過多久,他就垂頭喪氣的回來了,武則天不準。
很快的,就到了奔赴邊關的日子。
龍光門,是皇宮的北大門。
一大早,這裡就是人山人海,趕來爲王孝傑送行的百姓多不勝數,不下數萬之衆。
百姓聚集在這裡,高聲議論。
“可恨的突厥,又犯邊了,這次,一定要打得突厥絕種。”
“突厥是我華夏大敵,數百年來擄掠我邊關,殺我百姓,不知有多少百姓冤死在突厥的屠刀下。幸得我華夏有太宗皇上這樣的明君,還有李靖這樣的蓋世名將,一舉而滅突厥。”
“可是,突厥並不死心,一心想要復國,糾集數十萬之衆,滋擾我邊關,再殺我百姓,每每想起這事,就是心如刀絞,痛不可擋。”
“聽說了麼?這次突厥犯邊甚於往昔,兇狠殘暴,大加殺戮,邊關百姓死傷甚衆。”
“突厥這是犯下滔天殺劫,當我大軍破其衆時,也當大加殺戮,這叫以牙還牙!”
突厥在南北朝時崛起,威脅北方,多次進攻中原,殺戮甚多,這本就令華夏痛恨。而這次,突厥犯邊甚於往常,大加殺戮,邊關百姓死傷甚衆,這激起了百姓的仇恨之心。
歷史上,突厥這次犯邊,光是擄掠的口衆就有八九萬之多,被突厥殺掉的更是不知道有多少,估計不下三四十萬之衆,甚至更多。
“陛下駕到!”突然,太監尖細的聲音響起。
百姓的議論聲戛然而止,如同被剪刀剪斷似的,個個眼裡一片火熱,瞪圓眼睛,死盯着皇宮。
只見龍光門大開,一隊千騎率先開出。
“千騎!是千騎!”千騎是帝國最爲精銳的軍隊,大名鼎鼎,有很高的威望,百姓一見千騎,無不是激動難已,個個眼裡一片火熱,恨不得自己成爲千騎。
在千騎之後,是太監宮女,他們出了龍光門,立時忙碌起來,忙着擺短案,斟酒。
武則天要親自爲王孝傑送行,這酒是少不了的,太監宮女當然要忙這事。
然後就是一隊文武大臣出現,他們個個高冠革履,褒衣博帶,一臉的興奮。
唐朝武功極盛,只要是男兒,無不願沙場建功,文人更是以帶劍爲榮。武則天這次要大舉出兵,這本身就很能振奮人心,羣臣要不興奮都難。
他們之後,就是武則天和狄仁傑、王孝傑這些重臣,大步而來。
武則天頭戴皇冠,身着皇袍,威儀四射,步態沉穩有力,大步而來。
“陛下萬歲!”
“陛下萬歲!”
武則天在百姓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百姓一見到她,很是激動。
王孝傑一身戎裝在身,頭戴鐵兜鍪,身着明光鎧,威風凜凜,如同天神下凡。
“那是王大帥!是王大帥!”
作爲名將,王孝傑在百姓心目中同樣有着不低的地位,更別說,這次是他掛帥出征,百姓對他是好感倍增。
狄仁傑一身紫衫,沉穩若山。
“是國老!是國老!”
狄仁傑在百姓心目中擁有不低的地位,百姓見到他,又是一陣歡呼。
李旦緊跟在武則天他們身後而來,百姓一見到他,爆發出驚天的吼聲:“皇嗣!皇嗣!”
“這……”李旦聽在耳裡,大爲驚訝,一臉的難以置信。
李旦這個皇嗣是虛的,沒有實權,更沒有建功立業,竟然讓百姓如此激動,他還真是想不到。
“人心思李!”李隆基聽在耳裡,卻是明白原委所在。
雖然武則天代唐成功,然而,百姓仍然心向李氏,見到李旦能不歡呼?
李隆基頭戴鐵兜鍪,身着明光鎧,大步而來,很是威風。
“楚王!那是楚王!”
“楚王!楚王!”
“楚王要上戰場?萬歲!萬歲!”
百姓見到李隆基,爆發出驚天的吼聲,個個激動難已。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稱久,千里共嬋娟。”
更有人高聲吟詠。
WWW★TTKΛN★℃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