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踏上征程

bookmark

中秋之夜,李隆基一首《水調歌頭》,一舉成名,洛陽百姓都知道李家有兒名隆基,只是很少有人見過李隆基。如今,他們終於如願以償的見到了李隆基,個個興奮不已,自然而然就吟詠起《水調歌頭》裡的名句。

“楚王好高大,跟天神似的。”

“楚王好英俊,玉樹臨風啊!天啊,我的閨女幸好沒來,不然她會睡不着的。”

“楚王比蓮花還要英俊,也不知道哪家的閨女有福氣。”

緊接着,百姓就是大聲讚歎,讚歎李隆基英俊帥氣,玉樹臨風。

李隆基雖只有十三歲,卻有一米八的個頭,這已經很驚人了。然而,更加驚人的是,李隆基英俊不凡,玉樹臨風。

李隆基是中國歷史上出了名的美男子,要是在現代社會,他出現在大街上,必然會引起無數花癡女尖叫。

李隆基右手舉起,衝激動的百姓揮動。

“楚王!楚王!”

百姓更加興奮了,無不上扯起嗓子大吼。

“哼。”武三思緊跟着李隆基而來,把百姓的吼聲聽在耳裡,大爲不爽,暗道:“就你會出風頭?我就搶你風頭。”

主意一定,武三思臉上泛着親切的笑容,右手舉起,衝百姓揮着,心想百姓一定會爲他而歡呼。

“……”

然而,讓武三思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原本熱鬧的歡呼聲戛然而止,如同被剪刀剪斷似的,百姓打量着武三思,個個眼眼神不善。

“這……”武三思萬萬想不到,竟然是如此結果,張大了嘴巴,一臉的難以置信。

他的眼睛瞪得滾圓,從百姓身上掃過,只見百姓看他如同在看仇人似的,一點兒親近的意思都沒有。

“‘假’樑王,你拔頭籌了哦。”李隆基扭頭,衝武三思一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齒,調侃一句。

“哼。”武三思把臉扭到一邊,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武氏本就不得人心,武三思更是胡作非爲,沒有少幹欺壓百姓的事兒,百姓要是親近他,就成了天大的怪事。

這可是把臉丟大了,再被李隆基一戲謔,武三思恨不得有個地縫鑽進去。

武承嗣也想來出出風頭,一見武三思吃憋,只得打消這一念頭。

“嗯。”百姓情緒的變化,武則天也感覺到了,眉頭一挑,把武三思和李隆基瞄了瞄,沒有說話,至於她在想些什麼,只有她自個兒知道了。

武則天站定,狄仁傑率領羣臣站在她身後。

王孝傑率領李隆基、武三思以及要出征的將領,站到武則天身前,個個身板挺得筆直,昂頭挺胸,氣勢不凡。

“嗯。”武則天看在眼裡,大爲滿意,微微頷首。

“昔,太宗命李靖率軍出征,夜襲陰山,一舉滅突厥,擒頡利,而報數百年之大仇。”武則天緩開金口,開始訓話,道:“太宗不念舊惡,賜予突厥土肥水美的河套之地,突厥不感念太宗恩德,聚衆反叛,殺我百姓,奪我畜產,百姓死於突厥刀下者不知多少,朕甚爲痛惜!今日,朕命王孝傑爲單于道招撫大使,統率諸軍出戰,務必要報此仇!”

“報仇!”

“報仇!”

武則天的話剛落音,一片驚天的吼聲響起,不是出自王孝傑他們這些出征將士之口,而是出自百姓之口。

百姓個個扯起嗓子大吼,攘臂大呼,眼裡盡是仇恨的光芒。

唐人對突厥的恨如同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更別說,這次突厥大加殺戮,北方死傷甚重,“報仇”二字說到他們心坎上了。

“報仇!”

“報仇!”

王孝傑、李隆基這些出征的將士攘臂高呼,吼聲直貫九霄。

“報仇!”武則天眼中厲芒閃爍,殺氣騰騰,右臂一揮,大聲怒吼。

“報仇!”狄仁傑、李旦、太平公主這些大臣跟着大吼。

一時間,龍光門沸騰了,沖天的怒吼聲震動九霄。

過了好久,怒吼聲這才停歇下來。

武則天端起兩杯酒,一杯遞給王孝傑,一杯自個兒端着,衝王孝傑,道:“王孝傑,你是老將、名將,一生征戰,大大小小的仗打了沒有一百,也有八十,朕也就不多做叮囑。朕只有一句話送給你:放開手腳去打!打他個血流成河,屍積如山!”

“血流成河!屍積如山!”王孝傑聲若洪鐘,大聲響應。

突厥這次犯邊,兇狠殘暴,大加殺戮,已經激怒了武則天,她這話無異於是給了王孝傑大開殺戒的聖旨。

不過,這很合適,王孝傑大爲振奮。

“陛下萬歲!萬歲!”百姓聽在耳裡,大爲歡喜,齊聲歡呼。

突厥這次犯邊殺戮甚重,要是不能打得突厥血流成河,屍積如山,無以泄憤,無以報仇,武則天這話說到百姓心坎上了,誰能不振奮?

“幹!”武則天把手中酒杯一舉。

“幹!”王孝傑一仰脖子,一口喝乾,右手一用力,酒杯摔在地上,砸得粉碎。

摔酒杯,這是出征將士的禮節,意味着有死無生,有進無退。

“啪!”武則天用力把手中酒杯摜在地上,摔得粉碎。

武則天與出征將領一個個送行,一杯又一杯的喝着。

很快,就到了李隆基,武則天臉上泛着笑容,拉着李隆基的手,叮囑道:“三郎,到了邊關上,你要多加小心,千萬要多長些心眼。”

濃濃的關懷之情盡在話語中,李隆基大爲感動,道:“祖母請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

“疆場上很辛苦,若是受不了,你就回來,祖母不會笑話你!也沒人敢笑話你!”武則天的眉頭立着,殺氣騰騰。

打仗很辛苦,李隆基含着金勺出生的,他能不能受得了這苦,還真不好說。若是他受不了這苦,不得不回來,必然會有人笑話他,武則天這是在李隆基撐腰。

對於李隆基來說,戰場跟他家似的,他很熟悉,哪有吃不了苦的。

“謝祖母。”濃濃的親情自在其中,李隆基心中溫暖。

祖母兩人喝乾杯中酒,相視一笑,把酒杯摜在地上,摔得粉碎。

“三思,到了邊關之上,你切莫生事,得聽從王孝傑的調遣。若你膽敢不從,休怪朕治你。”武則天爲武三思送行時,竟然沉着臉喝斥。

“陛下放心,臣明白。”武三思畢恭畢敬的道。

“哼!”武三思在心裡暗道:“等到了邊關之上,那就是我的天下,我要號令諸軍,我要掌控軍隊!”

武三思這次去邊關,就是想撈軍功,想要控制軍隊,他肯定不會錯失此等良機。

“嗯。”對武三思的好態度,武則天大爲滿意。

武則天送行完成,狄仁傑他們又來送行。

王孝傑作爲統帥,自然是羣臣爭相送行的對象了。

其次,就是李隆基很受歡迎,羣臣不斷上來叮囑李隆基,要他多長心眼,多加小心之類的話說着。

李旦眼中含淚,與李隆基幹杯,都快哭了,他很是不捨。

至於武三思,爲他送別的只有武氏子弟和武氏爪牙,加起來還不到十分之一,真夠冷清。

“出發!”送行禮一完成,武則天右手一揮,大聲下旨。

“本將出徵!開拔!”王孝傑聲若洪鐘,大聲下令。

“隆隆!”出征的將士們出動,蹄聲如同驚雷般驟然響起,驚天動地。

第72章 泥涅師的危機第42章 治理天竺第10章 請命擊邊第53章 狠狠打臉第28章 大獲全勝第13章 彈劾李隆基第15章 超級烏龍第43章 選邊站第32章 識破第85章 上官婉兒第88章 李家有兒名隆基第8章 妙計破城第78章 統統有賞第11章 軍權在握第59章 姚崇十事第35章 武則天好傷心第8章 李隆基獻計第16章 “傳”兵法第17章 誰傳誰兵法?第17章 誰傳誰兵法?第25章 吐蕃滅亡第23章 武則天有點煩第51章 整的就是你第43章 一路向西第64章 各有盤算第65章 中國智慧第12章 張說罷官第66章 首戰告捷(下)第28章 大獲全勝第85章 大決戰(上)第70章 殺機第73章 默啜親征第37章 李旦求助第47章 第二輪交鋒第81章 天賜良機第11章 不信?第58章 分裂種子第24章 人心所向第42章 復國號還都第79章 突厥恥辱地:磧口第61章 世界名題第5章 各自盤算第63章 一文一武第65章 氣象一新第21章 名聲漸起第44章 遭遇大食第80章 大追擊第31章 出兵天竺第30章 默啜的憤怒第70章 選妃第67章 波斯王子第16章 告刁狀第15章 超級烏龍第58章 分裂種子第1章 優素福很煩第10章 揚眉吐氣第27章 千金買將第26章 陳玄禮第3章 突厥犯邊第40章 殺!第67章 敵變我變第74章 奇襲黑沙城第5章 武則天第5章 凱旋班師第46章 爭相結納第21章 大破吐蕃(中)第15章 信?不信?第7章 我有妙計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4章 武承嗣第63章 妙解名題(上)第6章 張說掛帥第75章 張易之第24章 狼狽勾結第63章 一文一武第58章 破大食之策第81章 天賜良機第32章 首戰告捷第60章 血染大漠(下)第78章 統統有賞第51章 整的就是你第36章 中天竺滅亡第19章 波斯動盪第9章 進軍大非川第17章 滅吐蕃?第14章 自取其辱第16章 贊普親征第12章 張說罷官第29章 突厥退兵第15章 尊重第53章 戰後總結第59章 姚崇十事第57章 離間計(下)第58章 大唐憾事第70章 默啜慌了第12章 安插人手第58章 分裂種子第74章 奇襲黑沙城第15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23章 活捉贊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