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人心所向

李隆基這點評非常在理,千騎人人千挑萬選,個個身經百戰,戰陣經驗極爲豐富。若是放到軍隊裡去,必然是統兵的將領或者校尉。

用現在的話來說,他們要是放到軍隊裡去,不當師長也要當團長。

他們完全當得起“藏龍臥虎”這四個字的讚揚。

就在李隆基感慨之際,只見一個頂盔貫甲的武將和一個文士快步而來。

武將身材高大,如同鐵塔似的,走起路來蹬蹬作響,威勢不凡,渾身上下透着一股子驃悍氣息,來到李隆基跟前,抱拳行禮,聲若洪鐘:“劉幽求見過楚王。”

嗓門很大,說話跟打雷似的,卻是透着一股子銳氣,李隆基聽在耳裡,倍覺親切,軍人嘛,無論說話還是做事,都得有一股子銳氣,笑道:“千騎將軍免禮。”

這個劉幽求就是統領千騎的將軍。

“鍾紹京見過楚王。”文士雙手抱拳,衝李隆基見禮,他的聲音清脆,卻是不夠響亮,與劉幽求比起來,少了一股子銳氣。

這就是文人與軍人的差別。

“鍾大人免禮。”李隆基擺手,打量這個鍾紹京,只見此人身高約有一米八的樣子,眼睛特別明亮,透着睿智,整個人很是精明。

鍾紹京這個文士怎麼來到千騎呢?

這得從他的家世說起。

鍾紹京是三國時期魏國太傅鍾繇的第十七世孫。衆所周知,鍾繇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他首創楷體,我們現在使用的楷書,就是從他開始。

鍾紹京家學淵源,習祖輩楷書,寫得一手好書法。而且,此人聰明過人,很有才華,因此而一路高升。

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的名將,裴行儉,對他非常賞識,就推舉他進入“直鳳閣”,由此而知名。洛陽皇宮中很多匾額,就是出自鍾紹京之手。

武則天非常賞識鍾紹京的書法和才華,就讓他到千騎來打理文書。千騎有不少文書要處置,非特別信任之人不會派來,這是武則天對鍾紹京的栽培。

“楚王,請進屋裡用茶。”劉幽求側身相請。

“不必了。”李隆基擺手,道:“軍中沒有那麼多拖泥帶水的事兒,我也就直說了。我是奉陛下旨意,前來挑選侍衛的,我想劉將軍已經接到陛下的旨意了吧。”

軍人,多爲直腸子,做事不拖泥帶水,李隆基這番話搏得劉幽求的好感,微微點頭,大爲讚賞,道:“陛下旨意早已傳來,劉幽求已爲楚王挑選好了人手,只需楚王點驗。”

“嗯。”李隆基眼中精光閃爍,打量着劉幽求。

李隆基之所以要自己來挑選,就是想要將才,而劉幽求此舉讓李隆基有些不爽了。天知道劉幽求給挑的人選是些什麼樣兒。

“楚王儘管放心,這十人個個了得,是千騎中的精英。”鍾紹京見李隆基有些誤會,忙解釋,道:“其中有三人,位列千騎前五十。”

千騎是精銳中的精銳,在千騎中位列前五十,已經非常了不得了,可以說是萬中無一。

“要是別人來,劉幽求還捨不得給呢。這是楚王要的侍衛,劉幽求雖然不捨,也只能忍痛割愛了。”劉幽求頗有些不捨。

能在千騎排到前五十,非常難得,放到軍隊中,那就是“兵王”了,劉幽求還真是不捨。

“謝劉將軍好意,我想還是由我自己挑的好。”李隆基拒絕劉幽求的好意了。

“嗯。”劉幽求和鍾紹京大爲詫異。

劉幽求這次是大出血了,給了三個位列前五十的千騎,李隆基竟然不滿意,誰能不驚訝?

“楚王,你這是何意?”劉幽求的臉色有些不善了。

他是大出血,把位列前五十的三人給了李隆基,李隆基竟然不領情,要自己挑選,他能爽嗎?要是換個人,能有如此收穫,必然是大喜過望了。

“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我要挑對我脾性的人。”李隆基當然不會說他此次前來是挑選將才,找了個藉口,道:“我想劉將軍已經知道我的脾性了,要是惹火了我,管他是誰,先幹上了再說。是以,這些千騎,得對我的脾性。”

李隆基當着羣臣的面,當着武則天的面,把武三思和武承嗣這些武氏子弟罵孫子似的痛罵一頓,這事兒早就傳開了,劉幽求當然知道。

李隆基連武三思和武承嗣的面子都不給,更別說千騎了,若是不對他的脾性,惹得李隆基發火,幹起來還真有可能。

“那好吧。”劉幽求想了想,終於同意了。

“那就有請劉將軍集結弟兄們。”李隆基一抱拳道。

李隆基抱拳行禮,這是對劉幽求的敬重,劉幽求甚爲受用,臉上泛着笑容,道:“請楚王稍等片時。傳令:集合!”

一聲令下,只見千騎從各個方向跑來,速度非常快,沒有任何混亂,顯示出了良好的軍事素養。

“好!”李隆基看在眼裡,大爲讚賞。

只一會兒功夫,千騎就集結完成了,列成一個方陣,個個昂頭挺胸,精神抖擻。而且,整個方陣透着一股子肅殺之氣,令人心悸。

“不愧是屍山血海裡爬出來的!”李隆基重重點頭。只有上過戰場,殺過人,舔過血的精銳,纔有如此殺氣。

“弟兄們:今兒我們這兒來了一位貴客,那就是楚王。”劉幽求上前一步,衝千騎介紹李隆基。

“楚王?”驚訝聲響起,千騎個個眼神灼熱,打量着李隆基。

李隆基智鬥武氏,罵得武三思、武承嗣這些武氏子弟沒脾氣的事兒早就傳開了,千騎自然也知道。對於武氏,千騎同樣沒有好感,李隆基此舉讓他們大生好感。

“李隆基見過各位。”李隆基上前一步,抱拳行禮,做個團團揖。

“見過楚王。”千騎昂頭挺胸,齊聲道來,聲音整齊劃一,如同一個人在說話似的。

李隆基是天簧貴胄,含着金勺出生的,是高高在上的王爺,千騎雖然很得武則天重視,卻與李隆基天差地遠,李隆基竟然向他們見禮,這令千騎大爲受用,對李隆基的好感倍增。

要是武氏子弟前來挑人的話,一定會高昂着頭顱,目光從他們頭頂上望過去,更別說給他們行禮了。

“楚王奉陛下旨意,前來挑十名侍衛,你們誰能追隨楚王,就由楚王決定。”劉幽求身子一側,道:“楚王請。”

李隆基眼睛瞪得老大,精光閃閃,打量着千騎,問道:“你們願不願意成爲我的侍衛?”

“願意。”吼聲直衝霄漢,震得地皮都在抖動。

千騎更是昂頭挺胸,打起十二分精神,眼神火熱,盼望被李隆基挑中。

“這是人心所向!人心思李。”李隆基看在眼裡,非常清楚千騎爲何如此盼望被他挑中,那是因爲他姓李,大唐百姓心向李氏,而不是武氏。

“我適才進來時,看見你們訓練,讓我感慨不已,我讚歎千騎這裡是‘藏龍臥虎’。”李隆基的話纔開了個頭,就被一片轟鳴聲打斷了。

“謝楚王。”李隆基這誇讚發自內心,一聽便知是真心實意的誇讚他們,千騎大爲受用,齊聲道謝。

“你們的身手,我已經見識過了,不必再看你們練了。”李隆基臉上的笑容更盛,道:“我就想聽聽你們的故事,我們坐下來,講故事,好麼?”

“甚?”

“講故事?”

一片驚疑聲響起,千騎個個一臉的驚訝。

“這……”劉幽求和鍾紹求也是目瞪口呆,一臉的難以置信。

依他們想來,李隆基不考千騎的身手,總得考點別的,比如兵書戰策什麼的,誰也沒有想到,李隆基竟然要聽他們講故事。

李隆基爲什麼要如此做?

這些千騎的人生經歷,就是實戰,聽聽他們的故事,比起考他們兵書戰策更加實用,更能體現一個人的才幹。

兵書戰策讀得再好,要是不會用,也不過是趙括而已。在實戰中,臨機處置,這纔是一個人才能的體現。

李隆基這方法是不拘一格,別出心裁。

第28章 妙計破城(中)第3章 威行大漠第58章 大唐憾事第33章 行刺第25章 增援豐州第61章 君臣失和第66章 人才濟濟第57章 國號開元第31章 出兵天竺第39章 宮變(上)第43章 瘋了!瘋了!第25章 將門之後第5章 各自盤算第50章 假公濟私第9章 盛大慶典第53章 戰後總結第57章 離間計(下)第62章 戰果輝煌第17章 吐你一臉第81章 天賜良機第26章 誰更狠?第73章 默啜親征第68章 絕戶計第8章 氣死你第55章 我恨楚王第33章 輕取第39章 宮變(下)第20章 侄子不如兒子親第66章 首戰告捷(上)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20章 討賞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24章 望風而降第38章 歡迎下地獄第35章 人心思李第2章 狼狽爲奸第37章 分頭出擊第70章 選妃第20章 討賞第6章 張說掛帥第70章 默啜慌了第7章 親情第23章 藏龍臥虎第38章 御前對質第5章 各出機謀第48章 金吾將軍第56章 阿拉伯帝國使者第8章 西域盛況第35章 人心思李第68章 絕戶計第55章 李旦禪位第58章 分裂種子第83章 大軍齊至第86章 狗屁詩文第68章 強硬迴應第72章 泥涅師的危機第61章 君臣失和第24章 大戰古爾(上)第66章 人才濟濟第70章 默啜慌了第62章 戰果輝煌第63章 妙解名題(上)第86章 突厥覆滅第11章 跟屁蟲第11章 雄心第49章 最毒婦人心第39章 無理取鬧第84章 霓裳羽衣第16章 贊普親征第3章 管理奇才:王毛仲第23章 在劫難逃第38章 東天竺乞降第20章 優素福很恐慌第79章 東宮風光第79章 突厥恥辱地:磧口第9章 王孝傑掛帥第22章 迴歸故國第24章 大戰古爾(下)第58章 分裂種子第17章 武則天很煩第16章 中亞明珠第83章 大軍齊至第4章 調兵遣將第55章 李旦禪位第14章 關你屁事第12章 低調不成就高調第62章 揭皇榜第45章 一箭三雕第28章 妙計破城(上)第5章 各出機謀第48章 奇葩聖旨第68章 龍武軍第19章 齋戒第81章 天賜良機第84章 重重圍困第52章 默啜的迷惑第7章 親情第15章 信?不信?第38章 歡迎下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