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回 房玄齡

陰世師敗了,堂堂的左翊衛大將軍,率領六萬大興驍果,對陣李靖萬餘大軍,居然被對方殺的狼狽逃竄。待到咸陽的時候,只有五千殘兵。這其中雖然有盧照辭率領的八千精銳騎兵在其中起了關鍵的作用。但是李靖硬是以萬餘大軍正面迎戰六萬驍果,不但立於不敗之地,反而將其打的七零八落,足可以證明李靖的軍事才能。一時間,李靖之名響徹關中。而自陰世師失敗之後,領着殘兵棄守咸陽,迴轉大興城。盧照辭乘機收攏李仲文殘兵,以及戰場上的俘虜,得兵八萬人,一時間,關中無人能敵,當下與李靖分兵,自領五萬大軍進攻大興,而李靖卻領着三萬大軍橫掃關中,不過半個月的時間,整個關中除掉大興和潼關外,皆傳檄而定。而此刻盧照辭麾下大軍已經膨脹到十萬衆,其實力還遠在河東城下的李淵本部之上。十萬大軍將大興圍的飛鳥不進,一時間,大興城中百姓爲之不安,天下爲之震動。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渭橋之上,渭水緩緩流過。盧照辭立在其上,望着遠方。在他的身邊,李秀寧一身鵝黃色衣裳,隨風飄舞,婀娜多姿,如同天上的仙女一般。

如今大軍雲集大興城下,而軍中之事大多有李靖做主。盧照辭這個主帥和李秀寧這位李閥公主也變的輕鬆無比,這日下起了濛濛細雨,秋風漸起,細雨中帶來了一絲寒意。盧照辭卻青衣蓑衣,朝渭橋而來,李秀寧緊隨其後。雖然兩人在一起戰鬥了數月之久,但是李秀寧仍然是玉容冰冷,好似萬年寒冰一樣,往日的巾幗英雄,此刻跟是顯的清麗脫俗,周身沒有一點兵火殺氣。

“好詩,好詩,就是季節不對。”忽然一邊傳來一陣鼓掌之聲,盧照辭與李秀寧二人轉首望去,卻見渭橋北岸不知道何時來了一騎,青衣長衫,面容清瘦,三縷長鬚垂垂而下,隨風飄舞,一副儒雅之色,眉心之間,隱有一絲正氣,顯然是一位飽儒之士。雙目之中,深邃如潭,顯然是一個智慧之人。

“先生大德,在下佩服。”盧照辭雙眼一亮,拱手道。

“喬打擾賢伉儷了。”中年儒生掃了盧照辭二人一眼,卻見男的英俊瀟灑,眉宇之間英姿勃發,女的貌美如花,眉宇之間更是難得有一絲英氣,卻是郎才女貌,不由的脫口而出。

盧照辭面色一動,趕緊拱手道:“不敢,不敢。這位是在下世妹。”忽然聽見身邊傳來一陣冷哼之聲,盧照辭望了過去,卻見李秀寧芙蓉之上,隱隱露出一絲粉紅來,卻是害羞所至。但是轉瞬間,眉宇之間又顯出一絲薄怒來,心中一陣苦笑。這傢伙與我們也不相識,如何能辨別你我二人的身份。

“哦,喬冒昧了。”來者摸了摸鬍鬚,嘴角露出一絲神秘的笑容。

“哈哈,先生要去大興?”盧照辭搖了搖頭,淡笑道:“如今大興已經成爲戰場,城門緊閉恐怕先生是進不去了。”

“哈哈,雖然是戰場,不過旬日之內就能解決戰鬥,玄齡決定先去終南山暫避些時日。”那中年文士解釋道。

“哦,先生怎麼知道這場戰爭旬日之內能解決。”一邊的李秀寧忽然問道:“聽說那盧照辭麾下有兵馬十數萬,本身又奸詐如狐,手下又有李靖、盧照英、丘氏兄弟能大將猛將,城內的陰世師膽氣已喪,若是要強攻的話,不過兩三日的功夫就成了,爲何還要花費旬日的時間?”

一邊的盧照辭聽李秀寧說自己狡詐如狐,臉上更是露出一絲苦笑。

“哈哈,因爲這是大興,大隋的京師所在。”那中年文士翻身下馬,哈哈大笑道:“盧將軍就是本事再大,也得要旬日之內才能進攻大興。盧將軍,不知道玄齡所言可否正確?”

“哦,先生如何知道照辭?”盧照辭面色一變,雖然感覺此人不凡,但是沒有想到此人眼光居然如此的厲害。

“玄齡?可是臨淄房玄齡否?”盧照辭猛的想起對方自稱是“玄齡”,心中一動,在隋朝末年,別字玄齡的人,恐怕只有那位號稱“房謀杜斷”,太宗朝,柄國二十年之久的房玄齡了。當下趕緊拱手問道。

“不敢,不敢,正是玄齡。”房玄齡臉色一動,拱手道:“房玄齡見過大將軍,見過三小姐。”

“你也知道我?”李秀寧秀眉一動,望着房玄齡問道。

“如此風采者,我大隋只有三娘子當面了。”房玄齡拱手道。

“先生既然要入大興,不若現在我軍大營中休息幾日,也好讓在下每日恭聽教誨。”盧照辭如今雖然見過不少有名的人物,但是真正讓他敬仰的也只有李靖和眼前的房玄齡二人。此公對李世民忠心耿耿,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十足的賢相。

“這個?”房玄齡面色一動,輕輕的掃了一眼盧照辭和李秀寧二人,思索了片刻,方拱手道:“既然如此,就有勞將軍了。”

“你剛纔說大興要旬日之內才能攻下來,是何道理?莫非其中有什麼緣故不成?那盧總管出工不出力不成?”三人騎在馬上,朝大營而去。馬背之上,李秀寧忽然問道。

房玄齡掃了盧照辭一眼,卻見他面無神色,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知道對方也不在意,當下點了點頭,道:“盧將軍不是不想攻下這大興城,喬可是聽說過,大將軍若是平定關中,即可封爲國公之位,若是攻下大興可開衙建府,部署官吏。”

“我父親是如此說過。”李秀寧點了點頭。

“大都督生性仁慈,對屬下也是推心置腹,大將軍若是攻下大興,這些封賞自然能實現的。”房玄齡斟酌片刻,方說道:“但是大隋的京師非人主者不能克之,所以大將軍要等候大都督南下,才能攻下大興。”

第243回 頡利丟盔棄纛第351回 計中計第320回 城下交鋒第223回 李靖一生謹慎(二)第315回 暗議第461回 媚娘進京第59回 大將李靖第15回 奪糧(二)第256回 背叛第431回 送幾個美女給你第558回 天子教子第139回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521回 風捲殘雲第133回 上品無寒士第46回 逼降屈突通(三)第644回 資敵第20回 柴紹之死(二)第39回 臨汾郡公第500回 摧枯拉朽第171回 王伏寶之死第375回 夏州風雲第524回 章懷太子第297回 馬周第603回 兔子急了第435回 高奸已經練成第400回 從根本上瓦解第415回 帝國在準備第404回 金城夜宴第447回 進軍第197回 各自的算計第455回 蓋蘇文殺到第157回 大商人竇義第280回 各打五十大板第565回 大唐最寒酸的伯爵府邸第171回 王伏寶之死第487回 卿有首輔之才第317回 澤州之事第557回 盧照辭的禮賢下士第440回 爲難第354回 混戰(一)第455回 蓋蘇文殺到第400回 從根本上瓦解第468回 輔機歸來第30回 李靖(三)第243回 頡利丟盔棄纛第695回 大唐天子在此第121回 韋挺的謀劃第668回 吐谷渾新王第411回 皇家人都是不簡單的第459回 無邊滾木蕭蕭下第312回 訓弟第77回 反心第373回 寧可殺錯,不能放過第395回 善德女王第15回 奪糧(三)第375回 夏州風雲第496回 狄仁傑斷案第389回 大決戰(七)第533回 長孫無忌着急了第109回 玄武門之變(一)第335回 越王心思第332回 佈局第429回 原來是他第405回 看看你有幾斤幾兩第95回 慶州之反(一)第434回 高奸是怎樣煉成的第179回 甘衝遭貶第259回 各有算盤第567回 謀劃第28回 暗殺(二)第587回 夜闖禁宮第296回 宣德殿大學士第11回 獻霍邑(三)第427回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637回 以正克奇第270回 抗議頂個鳥用第463回 太子之聲第451回 攻城開始第19回 排擠(一)第198回 耍的就是你第542回 小將秦懷玉第317回 澤州之事第231回 六親不認第562回 欺行霸市第159回 攤丁入畝第16回 父子兄弟(二0)第52回 壓海棠(二)第433回 什麼是高奸第411回 皇家人都是不簡單的第237回 突利的杯具第462回 終南巧遇第425回 李衛公問答第389回 大決戰(七)第327回 身死第350回 盧承烈的試探第200回 是戰是和第211回 如此義子第9回 搭救第206回 羅藝之死第170回 竇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