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二十六章 何時歸

軍營中的軍醫,對付野外常受的傷卻是駕輕就熟,毛毛蟲蟄傷這種小玩意兒那更是毛毛雨,基本上,衛螭都不好意思給人家說他是醫生,就看着人家在他身上搗鼓,藥膏一抹上,一片清涼,感覺非一般的舒服。

衛螭在這裡不好意思,人家軍醫知道他的身份後,居然一臉崇拜的看着他,啥都不說,倒頭就拜,就爲了讓衛螭在軍營的這幾天,多指點一番外傷治療之類的知識和技術。

李績軍營中的軍醫,名叫祝全,乾乾瘦瘦的,常跟隨着大軍在外,黑黑瘦瘦的,四十來歲,精力充沛,聲音洪亮,一雙手糙得象樹皮似的,非常具有實幹精神,對能幫上衛螭的忙,心中十分歡喜,卻不驕傲自滿,這點尤爲難得,反正衛螭那廝這分鐘看人家忒順眼。

李績大軍的軍營中,軍醫只有三位,祝全是頭兒,助手卻有整整一隊人馬,多數都是受過衛螭和孫思邈培訓過的對急救知識有過硬素質的士兵,也就是衛螭曾說過的醫療兵。

幾位軍醫,平時沒事的時候,就擺弄擺弄草藥,該曬的曬一下,該翻的、該切的,都一一加工好,每天的日子,忙碌而充實。衛螭閒着沒事幹,估摸着自個兒醫生的身份,加上如今對草藥的認識也算是比較紮實,準備過去幫一下忙。

想法是好的,做起來地效果卻不盡如人意。草藥那東西吧。多數都是花花草草地植物。曬乾之後會扎手的,象衛螭這種平日不幹啥粗活的細皮嫩肉的傢伙去擺弄,那就代表着手上要找刺扎,剛理了一把,手上就扎進去兩根刺,搞得他只能徒呼奈何,一邊找人拿針來挑刺,一邊赧然笑着。大覺不好意思。

祝全幾個倒是沒啥想法,祝全笑着道:“衛大人是坐診的醫生,與我等不同,我等就是野路子,這些活兒都做慣了,衛大人能來指點我等醫術,就已經感激不盡,這些粗活還是我們做就好。”

衛螭不好意思的點點頭,想起祝全粗糙的手掌。敢情是這麼來的。被刺紮了之後,衛螭就安心地坐一邊,幫忙切草藥。這個就不用擔心被刺扎什麼的了。一邊做,一邊和幾人嘮嗑,嘮的都是醫學上的東西。

嘮到中午吃飯的時候,衛螭才拐回李績的帥帳,和李績一塊兒吃飯。不過,他進去的時候,還沒開飯呢,帥帳裡坐滿了人。正在開作戰會議。李績見衛螭進來,也沒空搭理他,反而是李績的副官、李績的弟弟李弼走了過來,拉着衛螭走出營帳,從懷裡掏出一物,衛螭一看卻是一封書信。衛螭神情一喜,跳了過去。問道:“二叔。是我家謝玖地家書麼?”

李弼笑道:“你個機靈小子,就知道瞞不過你。今天一早隨着陛下的旨意一塊兒到的。可見陛下對你地恩寵,快那過去好好看看,這麼久未聯絡,家裡都不知道擔心成啥樣了。”

“嗯,謝謝二叔。”衛螭也忙不得說什麼,搶過書信就悶着頭到一邊看去了。李弼也沒怪衛螭失禮什麼的,年輕夫妻恩愛情深,衛府的小倆口出了名的感情好,他能體諒。比之哥哥李績,李弼的性情比較憨厚溫和,對後輩也比較和藹,隨時笑呵呵的,像個老好人似的,在後輩們心中,形象非常好。

衛螭拿着書信躲到一邊拆開就開始看。謝玖的字顯然寫得比他毛毛蟲似地字強了不止百倍,當然,很大原因是謝玖拿的是鵝毛筆,不是毛筆。衛螭絕對不承認這寫字這一塊兒上落後謝玖太多。

謝玖的家書,算得上長篇大論,鵝毛筆寫的小楷,整整寫了十來頁,不是什麼思念之情之類的肉麻話,說的都是些平常事。說說家裡衛螭不在的幾天發生地事情,說說兩個孩子地情況,說了衛螭不在的幾天,她心中地不安和她的反應,沒有說一句思念,通篇卻都是在表達思念。

衛螭的衣服鞋襪,全都洗乾淨、燙平整好好的收着,他最愛吃的東西也都隨時準備着;知道衛螭最不喜歡吃甜的,天天都叫人準備了鹹香的點心;麒麟雙胞胎總問着爸爸什麼時候回來,爸爸會不會給他們帶禮物,爸爸到哪裡去了。

在衛螭不在的日子,謝玖每天都做了些什麼,大虎平日那麼活蹦亂跳的傢伙,最近有事沒事就蹲在樹底下數螞蟻,劉嫂帶着招弟,天天去洛陽的寺廟裡上香,香油錢都不知道給了多少,謝玖還打趣,或許劉嫂給的香油錢已經夠廟裡的和尚吃上一個月的伙食錢。

謝玖還說,她最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分早晚朝東方點上三柱香。以前謝玖從不相信鬼神,即使穿越了,謝玖也不願意去相信。謝玖曾說過,如果真有鬼神,那世間就不會有那麼多不平事,就不會選擇她和衛螭來穿越,謝玖不願相信有鬼神,因爲鬼神沒有聽到她心中的願望。而這一次,謝玖不再回避,選擇了相信,感謝上天讓衛螭好好的。

謝玖說,知道衛螭平安無事的時候,她全身都軟了,心中暖暖的,幸福得全身懶洋洋的感覺,比當初衛螭在月光下向她求婚還來得幸福,原來,衛螭對她是那麼的重要,少了衛螭,她謝玖一個人果然就不行,她果然是個弱女子,總要有個高個子爲她撐着天,給她一個可以躲起來軟弱的港灣。最近衛螭不在家,都沒人可以讓她發發牢騷,任性一下,除了衛螭,謝玖不好意思對別人任性呢。

謝玖說她愛面子,非常顧及形象,怕在別人面前任由性子來。好形象就沒有了。謝玖說。十分想咬人,但可以咬地那個人卻不在家,真是不稱職,問衛螭是否應該處罰一下。謝玖最後還說,洛陽地行宮又溼又冷,晚上一個人睡的時候,手腳冰涼,請問衛醫生。這是屬於女人氣血虛呢還是因爲旁邊沒有人作伴呢!

結尾處,謝玖只寫了一句---以上這些問題,幾近萬能的、聰明的衛醫生何時給出解決辦法呢?衛大人在外遊蕩這麼久,是否有回家休息的意思呢?如果沒事不要在外面亂逛,都是有家室的男人了,好男人的最基本標準就是每天下班之後都願意回家陪太太吃飯,平時總以好男人自詡的衛螭衛醫生是否何時準備歸家,履行好男人、好丈夫地責任呢?

衛螭看得心中又酸又甜,酸着酸着。酸氣開始蔓延,連鼻頭都開始酸起來,也不知誰在切洋蔥。怎麼連眼角都開始刺痛了,該死的,不知道在旁人切洋蔥會讓人流眼淚麼!不過,切就切吧,據說流眼淚有助於身體健康,有利於新陳代謝。不過,這會兒有洋蔥麼?這是個問題。

“衛大人,您……這是怎麼了?”

等到衛螭情緒平復出來。午飯時間已經過了,正好夥兵營做了野菜麪糊糊湯,衛螭想起臨離開長安前,義父給做的也是這個,心頭一熱,也拿了個大瓷碗,顛顛兒跑去讓伙頭兵給盛了一大碗。剛轉身準備端着碗往回走。卻迎面遇上了來吃飯的姜瑞一夥人,見衛螭眼圈紅紅的。明顯被“洋蔥刺激”過度的眼睛不由疑惑的問道。

衛螭打着哈哈,顧左右而言他:“姜將軍,這幾日過的可好?我已把你們的事情向李伯伯說過,也重新寫了一份疏奏呈給陛下,就等着陛下地批覆。李伯伯說,我們只有這麼幾個人,怕途中再出什麼意外,待他平定侯君集的反叛之後,我們隨大軍一塊兒回去,放心,當今陛下並不是什麼小心眼兒的人,我這個苦主都沒意見,陛下應該會赦免你們,特別你們還是一羣忠君愛國地好戰士。”

姜瑞是個細心的人,見衛螭不想說,也就沒有執着於此,而是跟着他轉移話題,聞言躬身行禮,道:“多謝衛大人,末將明白這是必須的過程,也不擔心,只是對於平叛,末將心中有一計想獻於李大元帥,不知衛大人可否幫忙引薦一番?”

衛螭喜道:“我就知道姜將軍是個厲害人,趕緊的,咱們過去找我李伯伯去,早點兒搞定了侯君集那丫早點兒回家,我家老婆孩子可是在念叨我了,我兒子像我都想得不想吃飯了。”

衛螭話剛落,旺財在一邊偷笑着道:“衛大人,您不是說衛小公子是個挑食的主兒,從來不肯乖乖吃飯麼?怎麼這會兒又是因爲思念衛大人的緣故呢?”

衛螭一滯,翻了個白眼兒,笑眯眯的看旺財一眼,旺財還以爲衛螭準備嘲笑回去的時候,衛螭對姜瑞道:“姜將軍,請幫我端一下碗,我眼睛有些痛,揉一揉。”

姜瑞微笑着接過,旺財不疑有他還準備繼續取笑衛螭那紅腫地眼睛,衛螭突然跳起,按着旺財的腦袋就是一陣敲打,口中唸唸有詞:“叫你丫取笑我,叫你丫取笑上官,這叫以下犯上,知道不?”

旺財哀哀叫着抱頭鼠竄。名義上雖然是抱頭鼠竄,其實還是讓衛螭給敲了不少下方纔逃開,口中兀自慘叫着:“哇呀,衛大人幾日不見,功夫長進不少,不成了,不成了,快被敲傻了!”

衛螭哈哈大笑,心中跟明鏡似的,旺財估計是看他紅通通的眼睛,以爲他有什麼傷心事難過哭的,故意和他鬥嘴逗他開心呢。不然以他斥候的身手,衛螭這種文弱書生能追得上敲人家腦袋才奇怪咧。衛螭心中感激,若說和姜瑞等人混了這麼久,和他感情最好的人,無疑是旺財。姜瑞更多地是精神上地朋友,敬重多,更像是可以並肩作戰的戰友,可以把後背交給對方守衛,但在某些方面地感情上,卻還有着一絲隔閡。而與旺財,卻更家的親密一些。

衛螭形容不來,但是,他願意和旺財說笑打鬧,讓他與姜瑞做這些,卻是彆扭至極,旺財與姜瑞的區別,大概就是如此。人與人的緣分,真是奇怪的東西,當初旺財那小子害得衛螭拉了半宿的肚子,最後,與衛螭最處得來的卻還是他,緣分果然是無法形容的東西,套句肉麻的電視劇臺詞,大概就是“緣,妙不可言”吧。

端着麪糊糊湯,姜瑞站在衛螭旁邊,等他領着去見李績,衛螭衝着旺財等先離開的背影比了下中指,才領着姜瑞向帥帳去。

到得帥帳,衛螭先請人進去通報,李績得了通報,讓他和姜瑞進去。衛螭進去一看,李績正在看地圖,作戰會議已經開完了。而看的地圖,與平日的地圖大爲不同,卻是特戰營的那幫傢伙自個兒捉摸出來的野戰地圖,是特戰營這幾天偵查的結果。

行禮之後,衛螭道:“伯伯,姜將軍說對於打侯君集有點兒想法,想找您說說。”

李績歷來不是嫉賢妒能的人,最是喜歡提攜有才華的後輩,此時聽姜瑞有想法,也不顧忌他的身份,反而和氣的道:“集思廣益,能早日平反自是好事,來,姜姜瑞連忙道:“大帥德高望重,喚下官一聲姜瑞即是下官的榮幸。”

這確實是實話,李績也不爲己甚,點點頭,摸着鬍鬚道:“姜瑞,對於此戰,你有何想法?請說。”

問起這個,衛螭注意到姜瑞的眼睛都亮了,笑了要,本欲找個藉口避開,李績卻已揮手示意他坐下,聽聽姜瑞怎麼說。

姜瑞道:“大帥,我們抓到的那個羅礎火長曾說過侯君集統領下的叛軍,並不是真正想反叛,而是被侯君集所迫,故此,軍心不穩、士氣低落就是事實,末將以爲,此點可堪利用。”

李績道:“不錯,羅礎所說的情況,老夫也曾瞭解過,打戰打得就是軍心、士氣,軍心、士氣不穩,侯君集必敗無疑。來,接着說。”

不知道爲啥,稿子上標點符號都是正確的,到了VIP章節,咋那麼多句號呢?!無語啊!搞得語句都不通順了,大家自個兒看的時候自己改正吧!不幹俺的事!

第七卷 風采 第三十八章 非一般的角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三十二章 秋收了(中)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四十六章 有遠見的謝玖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三十二章 秋收了(下)第八卷 第六十章 誰家的後花園第八卷 驛路梨花 第二十一章 大哥,有情況!第五卷 生活像花兒一樣 第十章黑白色的抽象畫第七卷 風采 第十三章 升斗小民第七卷 風采 第八章 採蘑菇的小姑娘第一卷 大唐的春天 第十五章 偶叫衛大忽悠!(修改BUG)第八卷 驛路梨花 第五十四章 婚 事第七卷 第四十八章 意外的禮物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二十七章 陽謀(中)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一章 職務調動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十四章 京城門口的故事(下)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五十五章 要過年了(上)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二十二章 “偷牛賊”第七卷 風采 第四十六章 新的變化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五十八章來自大唐長安的懷念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四十一章 中成藥(下)第七卷 風采 第三章 結婚禮物第一卷 大唐的春天 第十四章 正主來了第五卷 生活像花兒一樣 第九章太陽公公是好人第八卷 驛路梨花 第八章 婦道人家第八卷 驛路梨花 第十八章 在路上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三十一章 秋收了(上)第八卷 驛路梨花 第四十八章 萬國來朝第七卷 風采 第四十三章 紀檢部長魏徵第八卷 驛路梨花 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三十九章那些不知道的(上)第一卷 大唐的春天 第十九章 重中之重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四十三章 懷念不如……第七卷 風采 第四十七章 諸般雜事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三十章 教育大計(下)第七卷 風采 第六章 目標爺們兒,前進!第五卷 生活像花兒一樣 第三章第一次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二十六章 其實不想聽(上)第八卷 驛路梨花 第五十六章 重任在肩第五卷 生活像花兒一樣 第四十八章 回家了第五卷 生活像花兒一樣 第四章別委屈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七章 盡在掌中第一卷 大唐的春天 第十六章 醫療術語掃盲班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十一章 終於盼來解放第二卷 歡迎定居大唐 第二十六章 對比產生那啥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四十五章 流言傳來傳去第八卷 驛路梨花 第二十二章 福禍相依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一章 兔子的仇恨第五卷 生活像花兒一樣 第四十七章 最浪漫的事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十四章 理智或感情(上)第八卷 驛路梨花 第十八章 在路上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一章 最迷人的氣味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三十四章 秋 獵(中)第一卷 大唐的春天 第二十一章 問診長孫(下)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二十四章 冬季革命(上)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十章 君子坦蕩蕩第二卷 歡迎定居大唐 第九章 未 來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五十二章進補大作戰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二十九章 東 宮(中)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六十六章 賢妻良母(上)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六十七章 人不可貌相第二十章 平時多看書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六十二章 “資源”利用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十六章 裙帶關係第三十四章遠親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三十五章牛鬼蛇神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五十六章 要過年了(中)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四十八章 青樓旅遊新式指南第二卷 歡迎定居大唐 第二十九章 童年的那些事兒(下)第八卷 驛路梨花 第五十六章 重任在肩第七卷 第十五章 父 親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六章 也算“有緣”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五十三章 心酸的“意外”第一卷 大唐的春天 第二十八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三十九章那些不知道的(上)第七卷 風采 第三十五章 好一齣戲(下)第八卷 驛路梨花 第二十四章 爲什麼呢第一卷 大唐的春天 第二十章 問診長孫(上)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十一章 魅力的秘訣(上)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三十五章 家傳武藝與少女的夢想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八章 謝玖是位好青年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四十章 徐徐圖之第五卷 生活像花兒一樣 第十一章教授?!第八卷 第四十五章 桑葚熟了第八卷 第四十四章 公平精神第五卷 生活像花兒一樣 第三十一章 肚肚裡的是個啥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四十三章 焦點訪談第八卷 第二十七章 人民戰爭的海洋第八卷 第五十章 歪打正着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三十九章那些不知道的(上)第八卷 驛路梨花 第三十三章 箇中變化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八章 謝玖是位好青年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五章 凍 瘡第五卷 生活像花兒一樣 第十五章托兒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二十四章 “夫唱婦隨”第三十一章夫人,我回來了(上)第六卷 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四十八章 人鏡、人君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二十九章 東 宮(中)第七卷 風采 第四章 秦猛離京第四卷 落地生根 第六章 付錢的意義第五卷 生活像花兒一樣 第六章 代表月亮懲罰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