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手段

bookmark

“正是因爲比鄰幽燕,所以河北府必須改變!”

陶谷斜眼看着兩人,聲音厚重,略微帶點沙啞,他挪了幾步,找個位置坐下,義正言辭的說道:

“我也不瞞着你們,朝廷對於北面頗有所圖謀,河北府作爲後方,提供大量糧草輜重,所以,必須得有所改變。”

“若是繼續下去,何以提供糧草?”

通判王良聞言,面有不甘,但仍舊忍住,頗有些灰心喪氣的意思。

顯然,在這種大變時代,胳膊拗不過大腿,他實在是無法反駁。

唐復則控制不住心中的喜悅,拱手拜道:“府君可謂是真知灼見,下官敢不從命?”

郭進一聽是爲了給軍隊提供糧草,立馬就改變了想法,很是敬佩道:“府君之言,甚好!”

另一邊,巡檢柴正則面露難色,他明白,河北府這般行事,他這個巡檢司,總歸是逃不掉的。

“柴巡檢!”陶谷直接喊起他的名字,然後居高臨下地吩咐道:“在這般時刻,巡檢司一定要嚴陣以待,州縣巡檢,齊整待命。”

“諾!”

柴正立馬應下。

與軍都司不同,巡檢司幾乎聽命於知府衙門,餉錢也是由其發放,依附性更強。

而對於陶谷來說,河北府的突破口,這些時日以來,他早就有所準備。

太行山剿匪——

四人達成協議,整個河北府就動彈起來,各州縣的巡檢不斷地進行操練,州縣主官,也被下發通知,要求注意太行山匪的動靜。

這般動作,自然驚擾到了太行山的匪盜。

自古以來,太行山中多東西向橫谷(陘),著名的有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軹關陘等,稱作太行八陘。

晉冀聯通的要道。

亂世匪盜多,太行山橫置上千裡,山嶺崎嶇,小道縱橫,由此,也成了不少山民的藏身之地。

衆所周知,山民和強盜,根本就沒有差別,根本就無法分辨,武器對人就是盜賊,對準動物就是山民獵戶。

太行之上,也因爲亂世,形成了八大山寨,多則千餘人,少則三五百人,攻打城池他們倒是不至於,但劫掠地方,卻是常有的事。

而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在邢、磁、相、趙等州,百姓越來越少,而豪強塢堡則越來越多,越是比鄰太行,則越是懸殊。

磁州,以縣西九十里有磁山產磁石而得名,領滏陽、臨水二縣。

滏陽縣,因滏水之陽而得名,靠近太行山,丘陵、平原、山地三分之,也不算好壞。

滏陽縣戶籍,只有兩千餘戶,約莫萬人,但縣內的豪強,卻超過了百家,換句話來說大大小小的塢堡,超過了百座。

這一日,衆多豪強齊聚縣城,聽着縣令的招呼,言語,一個個皺起了眉頭。

中午,來不及享受午飯,所有人就散去,面帶不虞之色。

滏陽縣令見之,面色也是不好:“這羣人怕是心有不服啊!”

“再不服又如何?”縣轉運使冷笑道:“剿匪是府衙的意思,他們敢叛亂不成?”

“剿匪,剿匪,這是在斷咱們的爪牙!”狄桓回到家中,立馬就召集了主要成員,旁支主支,三四十人匯聚一堂。

“哪家在太行山上,沒一些爪子的?這要是一斷,對於咱家來說,可謂是損失慘重。”

家主一發話,立馬就有人附和。

“沒有他們,咱們怎麼讓那些泥腿子賣田?不行,絕對不行!”

聽到衆人如此,狄桓這才點點頭,隨即皺着眉頭說道:“縣衙要求我家提供百石糧食以供應軍隊,還要求咱們提供嚮導,尋找太行山匪。”

“今日要糧,明日豈不是要錢,要田?”二弟狄龍則皺着眉頭,不滿地說道:“縣衙以爲有上面人撐腰,就可以對咱們指手畫腳了嗎?”

“二弟!”狄桓呵斥一聲:“不要亂說,雖然咱們狄家在磁州算作是大戶人家,但在河北府,並不算什麼,公然違抗府衙的命令,你當那些巡檢是吃素的?”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大哥,這次剿匪,能有多少人?”

狄龍轉換了語氣,問道。

“河北府十幾州,泰半巡檢都得調動,加在一起,一萬人還是有的。”

一萬人——

所有人都被這個數字嚇到了,口中的言語,也難以說出。

“這個,一百石糧其實也不多——”

面對河北府咄咄逼人的招數,地方豪強紛紛屈服,識時務者太多。

當然,不屈服的,自然有巡檢司代勞。

幾日時間,就獲得了五萬石糧草。

不過,豪強們雖然屈服,但心不甘情不願,剿匪並沒有多少熱心。

陶谷也並不在乎。

剿匪只是突破,而不是目的。

很快,在巡檢司剿滅某個山寨的匪徒後,就獲得了豪強通匪的書信。

這再是正常不過,養匪而爪牙,綁架,殺害,劫掠,從而逼迫自耕農,小地主們賣地求生,兼併土地。

陶谷也果斷利索,直接抄家,毀掉塢堡,所有豪強家小流放交州。

這般狠辣的手段,着實出乎豪強們的意料,幾乎沒有人敢反抗。

於是,巡檢司還沒出動,太行山匪就自動投降了,自然,那些書信什麼的,就不見。

這叫斷尾求生。

“哼,這點小手段,太小瞧我了!”

陶谷也不含糊,雖然太行山上沒有匪徒,但巡檢兵馬依舊出動,在山寨中,依舊“遺漏”有大量的證據。

這下子,豪強們懵了,不按套路出牌。

無奈之下,許多人只能投降,請求這位知府,饒過一命。

“這般吧,也莫要說我不近人情!”

陶谷矜持着笑着,他搖了搖扇子,不由道:“我要求也不多,只是需要他們,允許轉運使司對其家土地進行丈量檢地,再如實納稅即可!”

王良聽到這般話,微微一愣,高高拿起,輕輕放下,完全出乎所料。

而豪強們在錢糧與性命間,自然有所選擇,而且不傷其筋骨。

“其吞併之地,就這般不管?”唐復頗有些不忿道。

“土地在誰人的手裡都無所謂,只要其能交稅即可!”

陶谷搖搖頭,說道:“爲了安穩,以往的我管不了,但今後的,卻得好好管了。”

隨即,陶谷上書朝廷,鼓勵開荒,百姓新開墾之地,五年免稅。

上曰,可之。

一時間,河北百姓沸騰,歡欣鼓舞,旬月間,就多增萬頃土地,民戶也淨增萬戶。

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三百三十二章胸有成竹第1319章就國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九百四十二章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1385章分以四國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1188章空獄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1155章改變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編訓練第五百二十六章來也匆匆,去也……第1149章第八百章度田第六章邕州衙內第五百九十一章詩詞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1261章涼意第六百零六章吏治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1352章第八百八十章第五百五十七章安撫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1395章遷徙豪強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六百七十三章認爹第1324章氣惱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八章家長裡短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贖買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被屏蔽了一章,明天應該能解禁第七百九十七章恐懼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一千零八章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1283章談心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1218章涼州詞第1255章驚詫第1230章出宮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四百一十一章權力第1409章崩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五百一十八章戰略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兩百零七章大興科舉(中)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喪事第1329章契丹突襲第1218章涼州詞第五百八十七章保守第六百章俸祿增減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1111章三門峽第八百零一章無言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1303章清明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八百六十五章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