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

bookmark

對於東北的局勢,李嘉確實有些鞭長莫及,小小的渤海國剛復國沒幾年又分裂了,對於抗契丹力量而言,也是個不小的損失。

契丹人蛇吞象,渤海國畢竟是個上百萬人口的半農耕國家,吞下渤海國後又吐出來一半,但最精華的部分早已經進了肚子。

況且,契丹纔多少人?光是燕雲的漢人二十萬戶,就差不多百萬人了,已經消化不良了,若是再吞了上百萬人口的渤海人,以及原先的渤海人,蒙古、林中人等番人近百萬人,大遼就人口換代了。

契丹人以小御大,人口不過三十餘萬,依靠其他番部,才壓制了燕雲漢人,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漢人的數目不斷地增加,到了遼國被金國滅亡時,漢人丁口兩百多萬,契丹人漢化也是一定的。

人口多?消化不良?我不嫌多。

對於燕雲的百萬人口,李嘉確實是垂涎若滴,但目前卻不敢招惹遼人,畢竟契丹馬這個龐大資源還在他們手裡,李嘉就不敢輕舉妄動。

不過,渤海人卻可以啊!

“渤海人漢化的如何?”雖然在歷史書上知道渤海人有“海東盛國”“小中華”之稱,但這些東西后世都爛大街了,朝鮮,越南,琉球,哪個沒自己稱呼過?不能太信。

“渤海國本靺鞨種,自前唐明皇陛下受封渤海郡王以來,一直仰慕中原,國內設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皆以識漢字爲榮,據前唐史料記載,丁口過百萬……”

王寧王判官面對李都督的提問,一向是胸有成竹,讀書多了自然是好的,很流暢地就說了出來。

對於這種博聞強記的功夫,李嘉實在佩服,也很羨慕,奈何是天賦,強求不得,感嘆道:

“可惜了,‘海東盛國’,被契丹人給吞了,若是沒有渤海人的鐵器,耕種,契丹人哪能有今日之強?又何以欺壓中原?”

渤海人其實與女真人很像,都是半漁獵半農耕的種族,比契丹人這種半遊牧的還要強些,不過漢化了多年,骨子裡的熱血早就磨滅了,加上是王朝末期,自然抵不過野蠻的契丹人。

“聽聞遼東半島強行遷徙了百萬渤海人,高麗境內也有數十萬,在這個亂世,可不能浪費!”李嘉嘆了口氣,對着王寧道:

“從府庫中掏些錢來,去契丹或者高麗那裡換些渤海人,不論是兵士,農夫,咱們都是多多益善!”

“府庫目前還算充盈,可以提出一筆錢,可是這些渤海人買下來,安置在哪裡?”

王寧眉頭皺成了八字,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些東西,在此時還沒有流行下來,他也不在意這些,甚至多些丁口更好集聚力量。

只有在宋朝時,打不過人家,爲了凝聚人心,更是爲了讓百姓艱難困苦中不要造反,才大肆宣揚,希望用外力來解決內壓。

“土地嶺南有的是,好多荒山野嶺還未開闢,只是,北人南下,光是水土不服,就得損耗過半,有些折本了……”

李嘉拍了拍腦袋,確實,這個時代水土不服確實要人命,古人害怕流放也是如此,五代亂世,從湖南南下的漢人豈止數十萬,但真正存活下來的,不到三成。

就算適應了,但嶺南溼氣太重,毒蛇瘴氣防不勝防,丈夫早夭,李嘉之父李維不到五十,養尊處優多年,風溼已經非常嚴重了。

他自己也怕,長期待在這地方,又不是二十一世紀,哪怕在番禺,他也想去中原。

就算中原不行,也要去江南待着,嶺南不適合長待。

“海南不行,太熱,小琉球不行,更是危險,濟州島不行,太小了,如今之計,只能去日本了……”

“前一陣子不是在九州島開了金礦嗎?九州島人口本來就少,還沒有開荒太多,強佔一塊地方也是可行的,與遼東也不遠,氣候也適合……”

李嘉喃喃自語,眼神越來越亮。

九州島本來就偏僻,聽聞人口也不過十來萬,若是把幾十萬人遷徙到九州島,順便還能造成既定事實,霸佔了這個島。

然後經營個幾年,以後北上,都是一個不錯的營地,還能充當去日本的前站,不論是經商還是什麼,都挺方便的。

“讓商會的人去與那些契丹貴族商議一下,購買一些渤海奴隸,然後安置到菱刈那裡去,開礦人手也不夠……”

“是——”王寧很果斷地答應下來,用筆記下,等到回去他的辦公地後,會交待給那些書辦……

作爲都督府判官,確實很難,不僅要處理朝廷的事務,還要幫助李都督處理李府家務,每天忙得團團轉,這才幾個月功夫,就有了許多白髮。

李嘉也於心不忍,配置了一些書辦給他,緩解一下壓力,不過人家確實樂在其中,無奈,李都督只能平日裡賞賜一些補品。

“對了,北面的潘崇徹潘將軍怎麼樣了?還沒有答覆嗎?”

既然決定要重新建立安南都護府,親征交趾,那麼北面那個數萬兵馬的潘將軍,也不能放過了,不然李嘉剛走,人家就裡應外合,把番禺城給戰,豈不是功虧一簣?

所以,在親征交趾之前,必須要把北面幾萬大軍給解決了,不然李嘉寢食難安。

“暫且還沒有答覆,潘崇徹自幼就進了宮,深受中宗信賴,爲人忠勇,平日裡又體恤士卒,若是讓他收兵,很難!”

王寧思慮了一會兒,隨即露出一絲苦笑,搖了搖頭。

第九百一十一章牙癢癢第七百八十章後續第1273章條法第七百六十八章東湖第1267章第1227章家宴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七百零二章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五百五十五章蛆蟲第1242章手段第八百七十三章出征第兩百九十四章商賈而至第四百三十七章章程第1309章就藩第六百六十二章嘗試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兩百四十七章中原戰起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1179章忽悠第六百一十八章一語中的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九章(重發)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八百五十三章無名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八百零八章宗廟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1185章王庭第四百九十一章再下一城第1248章暫住證第八百七十章藤原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五百一十八章戰略第1146章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一千零零章東進第1247章洛陽危機第兩百八十八章人心晃動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1162章戰之第五百五十三章細作第1205章首相之缺第1213章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1381章紕漏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1387章最後的抉擇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九百八十五章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1401章入祀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1240章興復隴右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九百六十二章對招第1275章木軌第1369章騎兵第七百六十七章誕辰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六百六十一章驚詫第八百七十章藤原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1205章首相之缺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一百三十六章番禺戰慄(3)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寧第1285章中秋第五百六十二章有我無敵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四百五十章勳爵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五百三十二章心灰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六百八十九章鎮壓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