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五章陰謀進行(下)

bookmark

派出了手底下唯一的騎兵部隊,楊師璠立馬開始動員步兵,又派人通知長沙的皇帝,讓其同意自己北上平叛,更是要求轉運使司衙門發放開拔費。

“什麼,竟然要我不要輕舉妄動?”可是,等待楊師璠的卻是一紙意思模糊的指令,他是武夫,看得讓他氣憤不過:

“澧州危在旦夕,不知陛下爲甚阻止咱們支援,難道坐視其淪陷不成?”

“使君勿憂,陛下的意思,並非要求您坐視不管,而是讓您儘量少用武力,節省兵力,行緩緩逼迫之道。”

一旁的幕僚接過信,仔細地看了看,這才解說道:

“梅山蠻居於羣山之中,若是正兒八經的對戰,其自然難敵王師,但若是他們遁入山林,陛下怕您意氣用事,追尋而去,着了道了,損失也就大了。”

“哼,皇帝若是不信我,直言便是,咱難道還會說個不是?”楊師璠也是有自己的驕傲的,對於帶兵打仗,他從來不虛,不然爲何之前駐守嶽州,防備中原?還不是他有本事。

“使君務擾,這道聖旨中明言,皇帝新設了蠻軍,準備以蠻制蠻,平原上的蠻寮自然由我們來教訓,但山林中的,卻是蠻軍動手,而且看樣子,想一舉剿滅梅山蠻!”

幕僚的話,讓楊師璠心情平息了不少,他這纔想到:“蠻軍不是由潘崇徹統領嗎?這不是大材小用?”

“不管了,既然有了聖旨,去討要軍餉糧草,順便讓兄弟們集合,咱們要出兵了。”

他突兀地站起,大聲嚷嚷的說道,新投誠於大唐,他需要一個立功的機會來證明自己,爲了自己,也是爲了麾下的兄弟,禁軍與地方軍的差距,是極爲明顯的。

城外的軍隊,如潮水一般退去,梅山們對於同族的身體很重視,哪怕退去,也要將其帶走,然後葬在山澗之中,迴歸大地的懷抱。

“沒有想到,使君竟然來的如此之快!”屹立在城頭,張崇富看着突襲而來的步兵,心情很是興奮,他麾下的騎兵已經死傷過半,不得已退回城內,守衛澧州城。

說起來,梅山蠻的扶廣樑也算是一員合格將領了,雖然是被攻營後而退卻,但也不至於亂了陣腳,反而在退卻過程中,漸漸收攏了殘軍,在拋下一些屍體後,緩緩地退去,損失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白馬上,楊師璠手提鋒利馬刀,看着已然退去的蠻軍,他倍感棘手,麾下的兵力不及梅山蠻的一半,而且其各個悍勇而不畏死,只有利用軍陣迫其而戰。

擊敗後,這羣雙腿修長的梅山蠻們腳步飛快,沒有騎兵的武平軍們,很難追逐到梅山蠻的身影。

清理過戰場,幾員大將回到了楊師璠的身邊。

此時的武平軍大將們,一個個陰沉着臉,對這次戰勝並沒有多少喜悅,望着遠去的梅山蠻,心中分外的難受。

“損失如何?”楊師璠臉色平靜,看了部將一眼,平靜的問着。

“死傷四百七十三人,一營之兵已然沒了!”

“蠻軍呢?”

“因爲梅山蠻們喜歡將屍體帶走,粗略的估計,大概有兩千人左右!留下的屍體不到六百具!”

“哼!”楊師璠對於這個結果並不滿意,這次對戰,並沒有達到他心中的預期,對着衆將,冷着臉說道:

“從今日起,咱們是唐國人了,所以要記住,人頭纔是我們的軍功,只有人頭才能換取功勳、田地、賞錢,一定要割下腦袋,不要忘了!”

“諾——”衆將紛紛應下。

卻說這邊,在潘崇徹帶領着新設的旗兵,開始朝着澧州城奔去,強健的體魄,讓旗兵們快速地前行。

普通的旗兵常年在山間奔走,雙腿強壯有力,每天奔跑的距離上百里,對於高強度的趕路,自然毫無壓力,只要保持糧草吃食就夠了。

但對於那些部落的頭領而言,常年享受人上人的待遇,雖然能接受這樣的強力奔襲,但心底卻難以接受這種平常的待遇。

他們是頭人,是部落的主導者,與普通的人怎麼能一樣?

“你是說,你不願意走路?需要坐上運糧的馬車?”

得知自己麾下竟然有事阻攔了行軍速度,這讓那山而言,是極爲惱怒的,若是讓潘爵爺知曉,自己的前途就毀了,這絕對不允許。

於是,他就冷着臉,見到了這個脾氣暴躁的中年人。

“沒錯,我是黑山部落的頭人,與這些骯髒的人一起,是極爲不合適的!”

這個人穿着皮靴,腰上帶着彎刀,身上穿着罕見的綢子,左右兩邊還有兩個親衛攙扶着,高傲地擡起頭,直接說道。

“所有人都在行走,誰也不例外!”那山冷聲說道。

“哪怕是頭人,也不例外!”

“哼,賤奴,你以爲你是什麼?不過是得了漢人的歡心,成了所謂的佐領,但要記住,你永遠是賤奴,回到部落後,我就去找你的頭人,把你買下來,天天折磨你,讓你生不如死!”

如此囂張的話語,令周邊的許多旗兵議論紛紛,那山已經能夠想到,如果繼續下去的後果,他的眼眸中,滿是兇狠之色:

“不管在哪裡,此時,咱是你們佐領,你們的生死,由咱一言掌控,耍你的頭人威風,哼,你再也沒有機會了!”

“若是不聽話,殺了你們,潘將軍,以及朝廷都不會說什麼,待這次回去後,還會將你們家人都遷徙過來,想逃離的,殺你一家——”

如此話語,加上血腥的場面,讓這些一向悍勇的蠻人們震撼不已,直到這時,他們才意識到,旗兵意味着什麼。

第九百六十章效力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1250章文教第一千零七十章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兩百二十二章登基爲帝第1184章第1211章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1282章羈糜?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1289章心情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1230章出宮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五百章無言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1395章遷徙豪強第1404章安排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1286章分封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四百九十八章無題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六百五十三章第1212章于闐王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六百八十六章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關中藩鎮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1171章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八百八十三章第1342章驚喜第六百三十八章彭城公主第1244章治浙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1319章就國第1355章山民第三百二十一章緊急救援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一千零七十八章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1249章想法第1404章安排第1337章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1241章裁撤邊鎮第六百六十七章化國第五百八十六章折氏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1236章僧人第七百一十九章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1271章巡視王庭第1260章離譜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