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

“這天地下,還是士大夫治國爲要,我聽聞中原越發的重視讀書人,與往日的蠻橫相差甚大,趙氏善待文人!”

有一人沉聲道:“哪怕李氏在湖南根深蒂固,但大勢滔滔,亂了上百年,唐亡了數十年,該有統一之日了,這亂世,人不如狗了!”

說道這裡,所有的世族子弟紛紛爲止之氣憤,尤其是想到之前貢獻了那麼多的糧草,心中隱隱作痛。

亂世家破人亡者不可勝數,那些亂民、匪徒、**,以及軍閥們,哪裡注重臉面,以及長久考慮,秩序對他們而言,就是破壞的,世家名氣再大,也要提供女人、糧草。

湖南苦啊!對於詩書傳家的世家而言,湖南之苦,難以盡數,只是在馬氏時期安穩了些,之後就是五馬爭王,南唐滅楚、軍閥亂戰,再然後,周氏統一湖南沒幾年,就又亂了。

性命雖然無憂,但頻繁的被徵糧,他們又不似地方豪強,吃相難看,爲官纔是強大家族的唯一的指望。

“我等子弟爲官,只爲安穩地方,造福桑梓罷了,待中原南下之時,也能說的通!”

高大老者摸了摸鬍鬚,自信地說道:

“這天下,到底還是我們士大夫的天下,李氏佔有湖南,我等效勞,待中原一統天下之際,也需要咱們讀書人的,沒有咱們,湖南安得穩妥?所以,配合李氏,並無不妥,只是有些年輕人較爲性直,不識分寸罷了!”

所有人都對其的說法表示認可,治理湖南,必須要倚靠他們,對於賣主投誠,年輕人還固執己見,過不了這道坎,但年歲大的人,早就門通了。

之前一直沒有完全的認可李氏,就是想知道這位皇帝是否能站在士大夫的立場,如今從他重禮而昌文的行爲來看,是一個合格的君王,如此,入主湖南的隔閡纔算消除。

畢竟湖南割據多年,早就與他地形成了隔閡,一個非湖南的統治者,並不是容易被認可的,之前南唐大軍被趕出湖南,也是這方面的因素。

火熱的練兵情況,只對於統治階級有效,而對於一日兩頓都不得溫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而言,只是趣談罷了,並不重視。

他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自己的田地中,家中母雞多吃了一條蟲子,來日能多生一個蛋,都更要緊一些。

湘潭縣,位於南嶽衡山北部,湘江下游西岸,在唐天寶八年(749),湘潭縣大部劃屬衡山縣,衡山縣北部劃屬湘潭縣,縣治移至洛口(今易俗河鎮),隸長沙府。

縣中有碧泉、潭涌泉,利於灌溉,良田重多,且在宋時還開金礦,加上易俗河互通有無,商戶衆多,開設了場館,在長沙府下,也是赫赫有名。到了明清,與江西九江、江蘇無錫、安徽蕪湖,並稱爲四大米市,顯赫數百年。

朱富貴家在易俗河畔,有着數畝上好的水田,一年兩熟之下,雖然苛政猛於虎,但日子還算過的寬裕,家中幾個半大的小子,卻快將家吃窮了,尤其是大小子,已經十六,該娶親了。

他揹着鋤頭,來到水田埂上,望着綠油油的水稻已經開始泛黃,他心中美極了,今年的收成看樣子非常不錯,而且糧價比往年還高些,若是新皇帝不加稅,今年每畝地能多收一兩鬥,家裡的房子修一修,就能爲老大娶親了。

他捲起褲腳,赤腳下了田,開始爲稻禾拔草,此時並無農藥,水田的野草生長的也是茂盛,與水稻極其相似,須得老農仔細拔下才可,長時間的彎腰,一般年輕人可受不了。

就這樣,炎日下,他彎下腰,爲稻穀拔草,不知多久,他耳邊突然就傳來了震耳的雷鳴聲,他擡眼一瞧,萬里無雲的天空,不知何時,竟然烏雲密佈,看這樣子,似乎要下雨了。

“這可使不得!”朱富貴臉色煞白,看着剛剛泛黃的一片片水稻,驚嚇莫名,眼角含淚:“老天爺開開眼吧!”

距離水稻成熟還有一個多月,越是炙熱的日光,越受喜愛,但此時卻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天空中的烏雲越來越厚,農夫們並不欣喜,反而心中有憂愁。

可是,越是怕什麼,越來什麼,這場大雨,直下了三天三夜,與往年大爲不同,許多州縣多年未曾修葺堤壩,許多就已鬆垮,被大雨沖刷,加上洪水的肆虐,湖南多地已然告急,災民不計其數。

“該死——”望着窗外的大雨,地面上溼漉漉的,正是反潮之時,衣物間也滿是溼氣,李嘉心情越發的鬱悶煩躁。

不過八月份,空氣中的濃郁土地氣息,令李嘉越發的憎惡起來。

“這麼多年順風順水,不能波折,未曾想,到了湖南卻是一波又一波,難道是天意嗎?”

李嘉扶着窗邊,望着電閃雷鳴的天空,他並不懼怕雷電,所謂的雷鳴聲更是不以爲意,但卻怕那層層烏雲之後,詭異莫測的天意。

傳說中的穿越者王莽,鑽了漏洞,不就是被天道發現,然後就有了大魔法師劉秀的出場嗎?幾十萬大軍算個甚?秀哥一道大隕石術,直接全滅。

這就是天運加身的力量,可怕至極,哪怕是吃屎,都能打通任督二脈,天下無敵。

“由於長沙府盡享湘江之利,所以河流衆多,且鄉鎮大都位於河畔,沖毀良田數以萬畝,民居上千棟,流民兩千有餘,若是暴雨還是持續,秋收恐怕強差人意!”

“讓各縣官吏積極放糧救災,搶救河壩——”李嘉無奈地說道。

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六百零二章中秋家宴(求票求訂閱)第1275章木軌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六百八十五章種豬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九百八十三章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四百七十八章泉州第1353章民艱第1312章餘熱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六百六十四章渤海人第五百零五章攻守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五百八十八章封賞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番外4——再興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八百五十章進士科第1343章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1217章不一樣的涼州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鎮入京第1398章喜憂第六百章俸祿增減第1231章開藥第1257章安南府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八百二十二章太原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1104章幽州營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四百五十章勳爵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1105章安頓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第九百八十九章第八百六十章萬壽節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1140章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七百零七章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番外1——承昌二十年、暗流涌動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番外3世系變更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第1216章忌憚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八百七十八點五章亂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1317章島嶼第四百六十章皮影戲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感言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1179章忽悠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1364章第1244章治浙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1402章宗藩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內應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兩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六百一十九章命總算保住了第九百零六章大散關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