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

糧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證軍民與百姓的口糧,乃是一個朝廷必須做到的,尤其是目前乃秋收之後,正是糧價低迷之時,設立常平倉與軍倉,正是時候。

趁此時,李嘉按照功勳,開始賞賜大量的土地、錢糧下去,由於莊園主大量搬遷,糧食自然帶不走,李嘉又花費大肆購糧,然後洞庭水師帶會長沙府,那裡還有嗷嗷待哺的兵卒。

這一番獎賞耗費,又是安排官吏,排查地方的地痞流氓,來了一番嚴打保證秩序的完善,繳獲的物資,耗費了三分之一。

剩餘的這些,也是一筆龐大的收入,少府寺的人立馬奔襲而來,爲皇帝掌控這片財富。

軍中慶賀氣氛很重,將士們興致很高……戰勝回朝,歸期總是令人高興,至於誰留守下來,他們目前並不喜歡,只是及時行樂罷了。

此戰滅國財富收穫很大,朝廷會給將士們論功行賞,這也是人們很快忘記戰陣的殘酷,雖然本來就不怎麼殘酷,這也是興高采烈的原因之一。

而李嘉最後做完對於南平各軍的整合,就準備回師長沙了。

南平各州縣兵馬加在一起約有三萬,其中江陵城就有兩萬,死掉一些,再剔除一些老弱病殘,流氓地痞等,最後還剩下兩萬人,加上兩萬人的禁軍,共有四萬兵馬。

兩萬南平軍將會整訓兩三個月,然後在暫且接受江陵伯李信的領導,李嘉突然覺得,一萬人有些不夠,所以又添了五千人,一衛兵馬就是一萬五千人。

歸州駐兵五千,由淮南軍都指揮使馬東駐守,防備後蜀。

峽州駐兵五千,由五百兵亂南平的侯鵬駐守,與荊州相互策應。

至於李信,則領兵一萬五,駐守荊州江陵,防禦北宋。

攻陷江陵城五日後,城門大開,不再限制出行,滯留的商賈們終於可以出城透氣了,忙不迭地將消息穿透出去。

天下大震。

最先知曉的,卻是東京的趙官家,得益於襄州的慕容延釗的報信,快馬傳鞭之下,不到兩日的功夫,他就知道了南平的淪陷。

“李嘉小兒,膽大妄爲!”趙匡胤看到這封密信,着實腦殼痛,直接摔在了桌子上,立馬站立,來回的走動着。

“讓趙樞密過來!”趙官家揉了揉腦殼,說道。

“諾——”一旁的宦官很有眼色勁地上去幫忙,另一人則快步出宮,去尋覓聖寵在身的趙樞密。

“南平已下,果然被他得逞了,可惜慕容老兒膽小怕事,未能及時阻止,大宋的方向又在何方?”

很快,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響起,趙普再次見到了趙官家,瞧其臉色,越發的陰沉起來,他瞬間心中一動,想起了前不久關於南平的討論,心中瞬間思量起來。

“臣見過陛下——”趙普彎腰行禮。

“卿家坐下吧!瞧瞧這封信!”趙匡胤讓宦官傳遞密信,心情突然地平靜了些許。

趙普心中已經有所猜測,仔細地閱覽了一遍,心中有底,雖然不善軍事,但卻對軍略有所知曉,江陵城一向雄偉,之前高氏搶奪了馬楚的貢品,被八萬大軍圍困,堅持了許久也不曾破之。

“回稟陛下,臣已知曉!”趙普放下信件,說道:

“江陵城被迫,兩日功夫也未曾支持,高氏雖然無賴,但駕馭百姓倒是有方,依託雄城而守,不說數日,哪怕數月也是當的,恐怕僞唐另有他法,恐對朝廷不利!”

“我不管他怎麼攻陷江陵城,禁軍也能攻下,無非是時間長短罷了,但卻憂慮,南方有此一患,對於天下一統大業,着實不利!”趙匡胤沉聲說道。

“有一個南唐也就罷了,若再添一個唐國……”

“陛下放心,僞唐之兵,不過是嶺南、楚國之弱卒,一向非中原之敵,哪怕加上淮南等潰兵降將,也不過如此,自古以來,中原乃沃土,等過上些許時日,養民而用之,必能統一天下!”

趙普堅定不移地說起了自己先南後北的策略:

“江南已然膽寒,僞唐不過是潰敗弱卒,不值一提,況且一年滅兩國雖然威風八面,但根基不穩,只須滅其精銳,其餘的之地必然望風而降!趁其聲勢,再破江南,必然一統!”

“慕容將軍老當益壯,又謹慎小心,至於讓他嚴防死守,僞唐不足爲慮,乘着這個時機,陛下內合藩鎮,與民修養,不消數年,就如出山之猛虎,勢不可擋!”

聽到趙普的話,趙匡胤瞬間就自信起來,的確不錯,僞唐所持的,不過是兵將罷了,但征戰南北,他還不知曉有哪個能對敵禁軍,哪怕是契丹人,他也敢去碰一碰。

而且自古以來,南兵羸弱,而且缺乏戰馬,所依賴的不過是船隻罷了,只需養精蓄銳,定能滅其國。

僞唐滅國雖然威風,但根基不穩,在外力之下,必然倒塔,他多慮了。

“哈哈哈!”趙匡胤大笑之,豪爽地說道:“聽得先生一言,咱茅塞頓開,來,擺一桌酒食過來,我要與趙先生喝個痛快!”

一時間,壓抑的氣氛瞬間被緩解了,宮殿中的宦官宮女們也腳步輕快了些許。

江西,洪都。

自從遷徙到了洪州,並改名洪都之後,李景沒有得到預想中的安生,反而越發的煩躁起來。

嶺南突然冒充大唐後裔,然後稱唐國,有心教訓一番,又攻陷了虔州,擄掠了軍民而返。

之後又聽聞這個僞唐又攻陷了湖南,該死,派兵去渾水摸魚,結果卻無功而返,折損了些許兵馬。

咱們國主本來就心情不好,這洪都王宮又狹窄,而且還經常漏水,潮溼,這一下子,李景越發的想念起來金陵。

第九百五十八章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八百一十四章東京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八百一十二章田氏第七百三十一章廢除土貢第1212章于闐王第1331章威逼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編訓練第五百八十七章保守第七百七十五章拍賣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1108上京第九百八十章第七百一十九章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1285章中秋第1384章呂端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1264章男當戰,女當運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一千零八十三章耶律沙第1305章談話第四百六十七章林仁肇第1267章第七百四十六章第1190章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九百二十章白重贊第1150章安北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三百六十五章小雨第1158章仇恨第1206章覬覦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一千零六十七章戲碼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1139北行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八百三十五章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1294章印刷第七百四十八章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1287章第七百零一章問策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1317章島嶼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賤戶第1109章謀求第1113章藏污納垢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1315章水師第五百零五章攻守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第八百八十章第八百七十五章突兀第八百六十四章第1124章討論第1152章心思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七百三十一章廢除土貢第1259章改任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八百五十六章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兩百六十一章湘江洶涌(下)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九百八十二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