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

bookmark

這一來自然就要打官司,可想而知,身無分文,又年老體衰,他的弟弟反而輸入胥吏們大量的錢財,官司自然打輸了。

沒奈何,這個人沒有辦法,帶着僅有的一點資產,再度返回楚國,想重操舊業。但是生意做得很是不順利。老人越想越生氣,一年半載後,聽聞審案並不歸縣衙老爺管了,而是歸通判老爺,心中多少活泛開來。

雖說遞了狀紙,但商人卻並不抱太大的希望,一來天下官吏一般黑,二來,他身無長物,只能勉強過活,所以只是死馬當成活馬醫,希望斷絕,只有這一途了。

卻說這南海縣判官乃是番禺縣人,雖然同處於一城之下,但廣州城何其龐大,番禺縣的人脈難以利用,況且京都之地,勳貴頗多,小小的縣判官,並不讓他們放在眼裡,只有承天府判官才能讓他們稍微擡眼相看。

周玉海雖然不是進士出身,但若是元從之臣,屬於商會的主事,讀過幾年書,心思活絡,跟隨入了京,由於是開國不久,制度簡陋,因少府監改革裁員,於是就走通了門路,從少府監外出任了判官。

判官從七品,雖然隸屬於知縣,但卻擁有獨立權,範圍之內,知縣無權干涉,只能提出異議,打發重審,過程是一律不得過問的。

所以,商人告狀的時候,哪怕知縣遞了信件過來,周玉海也一概不理,反而仗着天子門人的身份,硬懟了一句,讓知縣好幾天吃飯不香。

“這周判官,着實是個神仙人物,只是看了一眼狀紙,就明白了所以然來,心中已經篤定事情真假,明面默不作聲,把那商人的胞弟請來,好生招待,暗地裡卻派人去訪問鄉老里正,以及親戚好友,記下好幾籮筐,然後選個吉日,當堂會審!”

“你們猜怎麼着?”漢子喝了一口酒,解了解渴,看着周邊圍來的一大羣人,還有許多身着綢緞長袍的,心中更是得意。

“怎麼着?”有人配合地問着。

由於講的由淺入深,頗有幾分小說的成分,又比較離奇,李嘉的心思也慢慢投入。

“嘿嘿,周判官直接拍桌子,說道:‘你小子幾十年來,一直街頭亂混,田無二畝,宅無八分,一直有兄長照顧才娶妻生子,如今平白無故地得了幾畝豪宅,又有上千畝的良田,肯定是山嶺的強盜,掠奪無辜百姓,不然怎麼突兀的有如此多的錢財?’

那小子直喊冤枉,周判官則道:‘你看這些,都是鄉老里正,親人好友的口證,你平日又無積蓄,定是是賊人處得了髒款’。”

“這小子瞬間就慌了,若是不解釋清楚,被按下通賊多罪名,一家老小可得進監獄,甚至量刑大些,就得砍頭,他立馬跪下,解釋不清家產來源,只得將吞沒兄長家產的說了出來……”

“這可真是青天大老爺啊!”周邊人紛紛點頭,讚歎道。

在這個世道,繳稅納糧服兵役,都算是正常的,死人倒不至於,但卻是訴訟之事,輕則傾家蕩產,重則破家滅門,若非必要,絕對不去縣衙,能讓族老解決的,就絕對不去縣衙。

告狀這件事,反而成爲了有錢人的專利,尤其是經濟繁榮的大城市,有錢人樂於花錢請訟師,勾結官吏,訴訟問題一直極多,一直治民有術,而訴訟不通的官吏而言,卻是不勝煩擾。

所以,農村小城訴訟不多,有數的大城訴訟繁多,謂那些狀師爲訟棍。

“是哩,這樣的青天老爺,幾十年都沒見着了!”

“聽聞前一陣子,還懲治了幾個豪門的家奴呢,一時間南海縣清靜了不少。”

周邊嘰嘰喳喳的,百姓們對於難得出了一個好官而滔滔不絕地讚歎起來,只有李嘉飲着酒,側着耳朵聽,不做別狀,食了兩口菜,舀了兩口飯,他就站起離去。

幾人自然服侍的到位,緊隨這位皇帝而動,眼睛睜大,耳朵豎起來,仔細觀察着皇帝。

“這個周判官,可曾熟悉!”李嘉問道。

“奴婢略有耳聞!”田忠掌管皇宮大內,對於京城倒是關注一些,連忙說道:“聽聞這位周判官名喚周玉海,是郎君從邕州帶來的老人,又善鑽營,不想再從事商道,就被少府監舉薦,擔任了從七品的判官!”

“剛纔所說的審案,倒是確有其事,大致不離,在民間名聲一向很好,官場也是名聲大噪,由於在天子腳下,聽聞幾個相公都知曉了他,想是前途遠大!”

“不過,這位周判官官話倒是不怎麼利索,邕州音極重,惹得不少的笑話!”

“嗯!”李嘉點點頭,說道:“難得我的門下出了這麼個人物,不錯,沒丟我的臉!”

“術業有專攻,爲政的不一定會審案,而民生多艱,些許訴訟雖然雞毛蒜皮,但卻是不可或缺的,有得一能吏,也是百姓之福啊!”

李嘉心中將此人記下,這天底下有才華的,不一定能力行,有能力的,不一定忠誠,科舉雖然篩選出來的都是讀書人有才華的人,但底層草莽,有能力的也不在少數。

此人或是幸運,從邕州而出,有了元從之資,然後再因開國時不拘一格,所以被舉薦了判官,有了展示自己的舞臺,未來或許宰相之位不可達,但封疆大吏,亦或者九卿之位,還是有可能的。

若是再過幾年,科舉制徹底成熟,源源不斷地讀書人涌現,這些有能力的,最多隻是胥吏了。

所以,時勢造英雄,在亂世,秩序被打破,階層被打破,有能力的人都會有一席之地,連李嘉曾經如同家奴一般的管事,都能展露才能。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李嘉心中對此人確是欣喜,安排了轎子,去往衙門而看。

果然,一個三十多歲,面容嚴肅,衣着整齊的周判官,正在大堂審案,圍觀的人不少,基本上一兩刻鐘就能審理完畢,可見人情練達已然熟絡,些許的謊話難以隱瞞。

李嘉心道,這通判之職,只在承天府設置,嶺南數十州也須儘快了,倒是湖南與南平快些,新設的幾府也有序進行。

嶺南也須儘快規劃府州劃分了,秩序需要統一才行。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九百四十六章第1317章島嶼第1180章豐州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六百七十章敘職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1255章驚詫第六百四十八章朝會第七百三十二章心疼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八百七十三章出征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1172章準備第六百二十二章封爵厚待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五百三十二章心灰第1211章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鄭(先更後改)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一千零八十三章耶律沙第1253章教訓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1317章島嶼第六百五十一章丈人第1156章民心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1220章名單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八章劍拔弩張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五百八十四章北漢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七百五十七章第1106章修法第九百零六章大散關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1148章御前第七百五十五章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四百六十八章書信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第八百九十七章三趙第五百三十章小事第七百一十六章第八百六十章萬壽節第三百八十四章憧憬第1105章安頓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1340章落下第七百九十七章恐懼第一千零一十六章第1157章第九百八十七章驚慌第九十六章國之幹臣第1252章無題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1409章崩第六百六十四章渤海人第1126章刑統第1260章離譜第1129章續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1211章第1321章皇事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五百二十四章意外(求票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