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

bookmark

“僞國視水賊如仇齜,須知水賊之屬,皆是良民所化,朝廷暴政迭出所致,這樣看來,僞國國主,着實不堪!”

一旁的別駕輕聲附和道,一臉的優越感,搖搖頭,莫名的又自矜起來:“如此,咱們大唐,纔算是正統!”

“僞國如此行事,頗爲不仁,不怕失去人心嗎?”劉萬青作爲江州刺史,面對如此慘絕人寰的場面,於心不忍。

雖然不是本國子民,但身爲寒門子弟,劉萬青仍舊有些憤慨,對於去年攻城拔寨的僞唐國主,更是不滿。

江州位於沿江地帶,又處於鄱陽湖地界,對於漁民的管理,也是極爲鬆懈的,畢竟是太平盛世,但此時大規模的水賊襲涌而來,對於衙門而言,已然是極重的負擔。

這些活不下去的水賊,逃離了湖南,已經開始劫掠他管轄內的村鎮了,他曾親自趕赴過對敵水賊的戰陣,目睹火裸露的屍身,也曾見過如何被吊起來示衆的水賊脫水而死。

“讓張司馬嚴陣以待,對於這些水賊,一定不能鬆懈!”劉刺史輕聲說道。

“諾!”一旁的刺史府佐吏,紛紛點頭,可臉上,依舊滿是擔憂。

“明府,水賊勢大,而咱們江州承平多年,猝不及防之下,恐有閃失,還是需要稟明朝廷纔是!”

“鄱陽湖地方千里,本來就盤踞無數的水賊,此番又多了洞庭湖的水賊,以後恐怕得大亂,百姓必被騷擾!”

所有人都諫言道。

在這個外力的影響時刻,還是求救於朝廷比較合適,若是出了差錯,肯定會危及仕途的,甩鍋一定要快。

“如此,也對!”雖然讀書有點多,有些迂腐,但對於仕途的重要性,劉刺史還是知曉的,連忙點頭,讓幕僚草擬奏摺,稟明朝廷。

隨後,鄱陽湖果然如他們所言一般,本地的水賊與洞庭湖的水賊,勢不兩立,不斷地進行爭鬥,殃及百姓,鄱陽湖沿岸被燒燬了大量的村鎮,濃厚的硝煙不斷地涌現。

畢竟鄱陽湖雖然大,但地盤早已經劃分一清二楚,外來者若是討食,安穩下來,必定要一番爭鬥。

溫暖的鄱陽湖,在整個夏季,突然就沸騰起來,對於安享太平,一心防備中原的南唐朝廷而言,鄱陽湖一亂,等於是腹心處被人搗鼓了一錘,那是極爲難受的。

不到半個月的功夫,整個鄱陽湖瞬間失控,捕魚業受到重創,許多州縣也受到襲擾,曾經的糧倉,如今傷痕累累。

本來就匱乏的國庫,不僅要滿足皇帝的葬禮,還要犒賞百官,供養貴族,如今,糧倉首創,文武百官和貴族們,體會到了難受。

此時,新任皇帝李煜爲了穩定高層重心,開始任用舊臣,如,對於軍功累累的舊將何敬洙,授予其“右衛上將軍”之銜,封芮國公。

而對於南都留守林仁肇,本地南人由原先的異議滿滿,突然就平靜了,還有人提議加官進爵。

洪州,正處於鄱陽湖重心,爲了儘快清剿水賊匪患,只能讓能戰的林仁肇,繼續發揮能力,不要失常。

林仁肇何許人也?其原是閩國將領,後歸南唐,救援壽州,並在正陽橋一役中逆風舉火焚橋,力阻周軍進擊,被任命爲鎮海節度使,又改鎮武昌。

北宋建立後,林仁肇力勸唐後主李煜:“淮南兵力很弱,宋國又連年用兵,先後平定西蜀、荊湖、嶺南,千里奔波,士卒勞累,這正是可乘之機。陛下只要給臣數萬兵馬,臣就能奪取淮南。陛下可以對外宣稱臣起兵反叛,那麼臣若成功,淮南歸國家所有,臣若兵敗,陛下便滅我滿門,以此表示陛下並不知情。”

可惜,李煜已經被中原禁軍嚇破膽子,驚懼莫名,但新主新氣象,林仁肇便被任命爲南都(今江西南昌)留守、南昌尹。

可以說,對於武將匱乏,兵卒羸弱的南唐而言,林仁肇是僅有可以對戰北宋的能將,不亞於戰國後期,趙國的李牧。

趙匡胤對林仁肇非常忌憚,便賄賂他的隨從,得到他的畫像,懸掛在別室中

可惜,如同李牧一般,總是有一個遺憾的結局。在開寶五年(972年),唐後主中了宋太祖的反間計,將林仁肇殺害。

其死後不久,失掉這個擎天柱般的人物,南唐旋即滅亡。

“哼,朝廷使將,呼之則來,揮之則去,如今水賊肆虐,又想起了爹爹來了!”

府邸,林仁肇接過聖旨,全無怨恨,反而頗爲激動的應下,一副忠臣模樣。

而他的女兒剛滿十六,對於父親崇拜的緊,看着前番父親被辱,文人辱罵,如今又殷勤地對待,雖不知冰火兩重天之意,但心中還是分外的不滿。

“我不會亡國故將,先帝不以我卑賤的身份而看輕我,反而重用於我,如今又添爲南都留守,朝廷一等一的重臣勳將,我還有什麼需要抱怨的?”

林仁肇微微搖搖頭,對着撅起嘴脣的女兒,輕聲說道:“人要知足,更要知曉忠君之事,不卑不喜,方爲良將!”

“爹爹真了不起!”

話雖然如此,但林仁肇心中,卻是滿是陰霾。

整個朝堂,只有翰林學士陳喬欣賞他,其他人則滿是誣陷。

他出身行伍,雖擔任將帥,仍能與士卒同甘共苦,因此深得軍心,而且屢立戰功。

而軍中的皇甫繼勳、朱令贇等人,則是將門出身,極爲不堪,事事爭先,但卻又屢戰屢敗,深負皇恩,與他關係不和。

他雖然自傲,但是也清楚,自己不過是一介降將,單槍匹馬在朝堂上,乃是極爲危險的,有心交友,但文人鄙視,武人不屑,收效甚微。

更關鍵是,朝廷黨爭動盪,北人、南人之爭,他這個閩國之將,根本不被融入。

“這次鄱陽湖水賊,真那麼厲害?聽聞好多守軍都敵不過呢!”小女兒天真爛漫地問道。

“當然不是!”林仁肇笑着搖了搖頭,說道:“承平日久,兵卒無力,況且,其中還有外力加持!”

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四百八十五章漳泉(完)第九百四十四章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鎮入京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八百一十四章東京第1170章對戰第1367章窺伺唐法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九百零九章疲軍第八百一十三章第九百三十四章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七百八十六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番禺戰慄(1)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1104章幽州營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1253章教訓第1252章無題第八百一十四章東京第一千零九十七章金汁第九百六十一章騎對騎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八十四章建言第三百三十二章胸有成竹第1277章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六百五十三章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1345章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五百章無言第1336章鼓動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離京第九百章第1377章使臣第1193章借住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1396章神武三十年第1250章文教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九百一十九章剿宋助周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1139北行第1263章第八百五十章進士科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鎮入京第1350章第七百三十七章茶稅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1184章第1377章使臣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1128章中秋宴第1299章西域戰略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八百一十六章決定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六百零二章中秋家宴(求票求訂閱)第1344章封王?第八百五十八章誠懇第1284章誘惑第1400章盛世與危機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六百五十七章答問第九百九十二章大決戰(上)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七百九十七章恐懼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七百三十三章第六百五十六章郭氏第1129章續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九百一十九章剿宋助周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