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配種

bookmark

兩人進了屋中,分別坐下,寒暄了一陣子,陳禮這才說道:

“金山城還是太少,如今城府準備大規模遷徙百姓過來,很可能會設縣安置,先生文采出衆,名聲赫赫,不知先生可願過來?”

“這也是應有之意!”戴高點點頭,說道:“背靠金山,又有商稅,擴爲州縣是遲早的事情,但,某年歲大了,氣力不足,實在無能爲力!”

陳禮頗爲遺憾地說道:“金山城戶口越來越多,遲早會成爲海外大州,先生如此大才,着實可惜了!”

渤海人越來越多,已然快佔據了金山城的半壁江山,所以金山城很希望收攬一些渤海人才,從而加大對渤海人的控制。

雖說漢化很多,但說到底,徹底的融入,不是一時之間可以解決的。

戴高自然知曉其招攬的目的,若非年歲太大,他早就答應了,當官誰不想,但與城府的關係也要拉近,他沉吟片刻後,說道:

“明年秀才、舉人試後,渤海舊人自然緩緩歸心,郎中也無需這般急切!”

“我雖不急,但城府,以及少府寺高層卻急切,他們位居山巔,不曾見過山腳。”

陳禮搖搖頭說道。

“某有一法,郎中可試之!”

“哦?何來?”

戴高摸了摸鬍鬚,說道:“如今金山城,渤海、漢人、倭人,三分之,天長日久,若不處置好,定然齷齪不斷,某建議,城府可鼓勵異族通婚,或減免賦稅以推之,再推行河洛官話……”

“渤海舊人,一向喜愛佛法,漢人、倭人也是如此,可勤派佛寺僧人講法,久而久之,自然和睦相處!”

“甚好!”陳禮心中想了想,通婚、官話、佛法,三管齊下,不消數年,定然使之歸化,成爲徹底的唐人。

“多謝先生指點!”陳禮點點頭,心中頗爲感激。

隨即一番言語,兩人知覺關係更近了一步,皆大歡喜。

“歸化之法甚好,但漢民遷徙也不能斷,金山城丁口還是太少,只有人多,才能引起少府寺的重視,到時候設置都督府,恐怕也是不遠了!”

心中越想,越覺得痛快,都督府可是正四品,嘖嘖嘖,小小的占城都可,憑什麼金山城不成?

…………

與九州島相隔不遠的濟州島,也是少府寺下,海外司的主要之地,也是唐國的養馬重地。

與金山城的地廣人稀不同,濟州島人口倒是很多,一則是來自於燕雲的漢人、山東的漢人,二則是渤海人,以及些許契丹人和高麗人,他們組成了濟州島的五萬丁口。

金山城以種地、開礦爲主,而濟州島則是養馬和貿易爲主。

契丹人、高麗人,生產力極其不發達,尤其是高麗,目前還是部落聯盟轉化爲中央集權的階段,與貴族共享天下,貨幣都是少府寺幫忙鍛造的。

高麗輸出人蔘、墨、紙、文席、苧布、摺扇、瓷器等還有些名氣,輸入書籍、藥材、香料、染料、絲綢、茶葉、玉器等。

而契丹人,則更注重享受,茶葉,絲綢,絹布,瓷器,銅錢,銀器,書籍等,而輸出的,則是牛、羊、馬以及各種皮毛等。

可以說,因爲燕雲這塊漢地,契丹人需求很少,常規的鹽、鐵都有,牛馬等都是大額輸出物,契丹人一直處於盈利的階段。

來自於登、萊兩州的商賈,對於羊需求很大,每年需求數萬頭,中原的勳貴官僚們特別喜歡吃羊肉,以爲貴族的象徵,每百斤的羊,中原人願以三十貫而買之,幾乎是馬價的雙倍。

由於趙宋與契丹還處於敵對關係,所以濟州島作爲中轉商,賺取的錢財,已經不亞於金礦了。

除此之外,濟州島存在的意義,就是馬政了。

經過三四年的圈養,放牧,以及招攬渤海人和契丹人的訓馬,濟州島上的馬匹,已經超過了兩萬頭,契丹馬佔據大頭。

但,真正適合作戰的戰馬,卻僅僅只有三千頭,若是沒有契丹人的馴馬技術,戰馬數目甚至更低。

墨淵來到濟州島已經數年了,在他的親自建設下,濟州養馬島纔算真正起來,所以,少府寺並沒有任命其他的新的城主,一直由他代管。

“駕駕駕——”騎着馬,墨淵已經二十多歲,皇帝曾經說讓他統領騎兵的許諾,還沒有兌現,只能在濟州島養馬。

他也成婚了,已經習慣了牧馬的生涯。

去年,皇帝送過來一批的馬瓦里馬,讓與契丹馬進行交配,培育新的馬種,一年多了,今日終於有了頭緒。

“在哪呢?”帶着數十名騎兵,墨淵風風火火地來到馬場,連忙問道。

“城主,前邊就是了!”小吏連忙引路,來到了一個馬廄中,一匹壯碩的母馬,正不斷地舔舐着一旁的小馬,小馬精神十足。

而且,這馬廄中,似乎燒了地龍,有點熱。

十月份的濟州島很冷,但契丹馬卻很習慣,加點稻草,關上馬就可以了。

馬瓦里馬則耐熱不耐寒。

“這旁邊的契丹馬,精挑萬選的種馬,母馬則是馬瓦里馬,也是精壯的母馬,這生下的小馬,已經有一個多月了,咱們發覺,其與契丹馬不同,與其母一般,耐熱不耐寒!”

小吏指着跟隨母馬而動的小馬說道:“其肩高,也比一般的契丹馬高,日後雖不至母馬的五尺,也起碼是四尺半了。”

墨淵看了一眼旁邊四尺三寸(130cm)的種馬,又看了一眼五尺(150cm)左右的母馬,疑惑道:

“這高度也不相對,這又如何配種?”

“種馬發情了,自然飢渴,我等又在地上加了層木頭,種馬這就可以了!”小吏說道。

“爲甚不用馬瓦里種馬?”

“小的們試過,契丹馬容易難產!”小吏接着說道:

“馬瓦里肩高,又擅長奔走,耐熱,以其爲母馬,小馬駒更隨其一些!”

原來是嫌棄契丹馬矮呀!

不過,一個四尺三寸,一個五尺,的確高度相差許多,騎兵就講究高度,優勢太大。

“這樣啊!”墨淵點點頭,繼續說道:“再過些時日看看,這小馬駒到底如何,若果真可以,就按照這樣來配種吧!”

ps:月末了,求票,求訂閱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1239章佛難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1111章三門峽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1189章拿人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1245章無題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1252章無題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七百零九章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1303章清明第1396章神武三十年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1307章愛憐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七百五十九章開京之盟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九百零四章連雲棧道第1382章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七十章白沙港第1252章無題第一千零七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1249章想法第七百九十四章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弟1119章瓜州第四百七十七章政事堂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1408章孝順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1120章哭泣第1219章異議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1305章談話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六百六十四章渤海人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八百一十三章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1358章第四百八十二章第1204章第1180章豐州第1265章死戰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七百七十四章嫁衣第1228章子嗣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四百九十二章戰事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五百三十四章震懾第1259章改任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1138章尊老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六百八十章加封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七百一十九章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第八百四十二章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九百五十一章勉強第兩百一十三章勉強受禪第1111章三門峽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1181章天可汗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1236章僧人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