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陛下,李少卿來了!”田福走到桌案前,對着沉迷於傳奇小說而不可自拔地皇帝說道。

“嗯,知道了,讓他進來吧!”李嘉放下這半文言半白話的傳奇小說,揉了揉眼睛,隨口道。

“咯吱——”書房門打開,掀開簾子,李安國憨厚的臉龐就率先進來,李嘉爲之一樂,笑罵道:

“你小子怎麼纔來,老子晚飯都吃了!”

“陛下,您在嶽麓山,臣在長沙城,這隔了湘江呢!”

李安國也沒有普通的大臣的告罪,反而一臉委屈地解釋道。

李嘉不以爲意,反而笑道:“料你也不曾吃食,田福,弄點糕點來,讓他填填肚子!”

“喏!”田福羨慕地看了一眼,這或者就是世代家奴的待遇,比他們這個宦官還要親熱地多。

比不了,比不了!

“還是陛下心疼我!”李安國傻笑道,然後胡亂地吃了幾個糕點,飲了一大口涼茶,這才歇了口氣,問道:

“陛下招咱來,可是爲了少府寺上半年的盈利?”

“你小子也還算不傻!”李嘉笑着說道:

“轉運使司早就將各府的夏糧收了上來,占城、交州,上個月就到了,少府寺怎麼還沒到?”

“陛下,這也不怪我們,去年咱們幫助渤海國在安邊府站穩腳跟,今年開夏,烈氏渤海國就按耐不住,發兵數萬攻打,少府寺這兩個月,就不停地忙活調兵遣將,所以對於盈利,還是有點疏忽的!”

李安國一臉無奈地解釋道。

“那如今又如何了?”

李嘉隨口問道,萬里之外的渤海國,雖然較大,但他依舊看不上眼,聯合濟州島、金山城、黑水都護府,這三路兵馬若還弄不過,那隻能說他們是混吃等死了。

“如今不只是安邊府,附近的定理府,安遠府,甚至兵臨率賓府,距離上泉府,只有兩百里之遠!”

“不出意外,今年秋收之前,定然拿下上泉府,滅掉渤海國!”

李安國興致盎然地說道,一臉的興奮之色,這可是少府寺獨自滅一個百萬人口的大國,意義重大。

“作爲黑水都護府的兵馬使,李致遠不愧是一名勇將,守城得法,打仗也是一勇無前,殺得渤海國潰不成軍!”

李嘉聞言,瞬間面色一動,心思百轉,沉吟道:

“渤海國不急着滅,黑水都護府撐起了萬人,怎麼可能吞下上百萬人口的渤海國,安邊、安遠、定理,率賓,這四府就夠讓,其求和後,可以讓其上貢糧草、錢財,達成和約!”

“朝貢後,我可以封其爲渤海郡王,日後其面臨契丹人威脅,也可發兵救援救助!”

要是滅了渤海國,李嘉擔心自己還沒吃完,就被高麗、契丹人鑽了空子,這就爲他人作嫁衣了。

契丹人騎兵上十萬,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小小的黑水都護府,只能被滅。

“喏——”雖然不得其解,但李安國只能應下。

“李致遠是宗室吧!”李嘉對於他還是有點印象的,畢竟是封男爵了,在金陵一戰很出彩。

“回陛下,正是!”李安國笑着說道:“此人乃是宗室中少有的武人,一向以悍勇著稱!”

“拿下這四府後,就讓他充任黑水都護府,治地,治地,就在率賓府和定理府中間這個港灣邊上,新築一城,名曰:海參崴!”

李嘉打開少府寺畫的地圖,這是幾年來無數商賈用腳丈量畫上的,區別於此時地圖的南上北下,而是李嘉習慣的北上南下。

看了其一眼,李安國覺得其的確是個港灣,適合停泊船隻距離濟州、金山比較近,比安遠城更適合。

“是——”李安國應下。

“好了,渤海國的事弄完了,少府寺今年上半年的盈餘,少府寺弄的咋樣,你可知道,我罷黜了地方土貢,內侍省如今的耗費,可大的很!”

皇帝這般言語,讓李安國一驚,他當然曉得土貢對於宮廷的重要性,他難以置信道:“難道,日後的內廷,需要大規模採買不成?”

“正是如此!”李嘉說道:“內廷因此,月出二十萬貫,才堪堪能用!”

“陛下勿憂!”李安沉聲道:“雖然少府寺還未清點明白,但對於內廷支用,絕對綽綽有餘!”

“光是金山城,上半年開採的金銀,就超過了五萬兩,加上其他的盈利,超過了五十萬貫!”

“船隊南來北往,半年來,也有近八十萬貫!”

“去年江南、蜀國,收了不少的田莊,商鋪,增長較多,夏收後,由於距離較遠,糧食最少可得百萬石,錢百萬貫!”

“盈利的大頭,還是市舶司,其每月可收五十萬貫,如今還未清點完畢,保守估計,至少得三百萬貫!”

“其他的一些銅礦、金銀礦、鐵礦等,零散在各地,目前還不清楚,但幾十萬貫還是有的!”

李嘉聽着,用九九乘法表一算,上半年少府寺至少能賺五百萬貫,一年的話,千萬貫簡直是小意思。

這要是沒把鹽稅讓給朝廷,一年至少再添加幾百萬貫。

況且,在交州、占城等地,皇莊依舊不少,可不曾細究,各地的糧食加在一起,兩三百萬石還是有的。

其可是一年三熟。

還有許多的工場,如麻布,桂布等,一年也有幾萬貫,蔗糖,鹽場,更不必說,簡直是比鍛造銅錢還賺錢。

金銀幣的鍛造,也是少府寺主持的,盈利可不少。

李嘉瞬間就鬆了口氣。

雖然還要減去少府寺官吏的俸祿,但依舊還剩下不少。

“這些粗略的估算,並不仔細,月底之前,你與我細細地報上來吧!”

每個月二十萬貫,一年三百萬貫,對於少府寺來說,真的綽綽有餘,存在內庫中壓箱底很好。

至於爲何不花出去,而存起來,畢竟用消費來促進經濟增長,比埋在地下好多了。

這的確沒錯,但卻沒有算上封建時代,經濟的脆弱性。

別的不提,只要出現旱災,洪澇災害,亦或者戰爭,戶部立馬花錢如流水,內庫也得派上用場。

若不存個幾百萬貫錢,李嘉一點安全感都沒有。

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1194章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關中藩鎮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九百三十四章第1146章第1195章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六百七十七章淫祠(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兩百五十二章窟說島?庫頁島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1246章主考第五百九十六章血腥第八百八十八章揚州第九百零二章進軍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1180章豐州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第1282章羈糜?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六百九十八章第1282章羈糜?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九百四十六章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五百零一章躁動第一千零八十五章敗之第1239章佛難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1239章佛難第九百九十八章暗流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1304章成婚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定難軍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1103章捷報第1239章佛難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五百零八章蜀奸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1255章驚詫第七百四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八百五十三章無名第1246章主考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第1286章分封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一千零五章諡號第1112章老君山第八百九十四章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七百四十六章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1358章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1151章野望第九百三十六章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定難軍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七十章白沙港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1238章護法第1404章安排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二十九章大勢滔滔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八百二十九章第1104章幽州營第九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三十八章劍拔弩張第1212章于闐王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九百五十六章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八百一十一章播州楊氏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1226章取暖第六百九十章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