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bookmark

渤海的航行一向是平穩的,風浪雖有,但卻聊勝於無,秦立等人自從等上船,就萬分的快活,彷彿擺脫了多年來的枷鎖,令人瞬間舒服太多。

隨着時間的流逝,遼、高麗、濟州,三地之間的商貿往來越發的密切,平靜的渤海,反而成了最繁忙的海域,每日往返的商船達到上百艘之多。

尤其是幽雲、遼東,這兩個遼國的精華之地,更是吸引了不少的商賈,甚至山東半島的登、萊二州也忍不住參與進來,成爲了第四方,假以時日,定會更加的繁華。

所以,秦立等人看着絡繹不絕的商船一時間有些目瞪口呆,他們曾經何時見過這般多的船隻?而且一個比一個大,簡直是難以置信。

不過數個時辰,他們就拐過了遼東,然後就看到了一串的小島,船隻就在這些島嶼上補充淡水,糧食。

“這裡是屬於登州地界,軍爺你們要是逃亡,也可以去登州,那裡也不錯!”

船隻慢慢地經過島嶼,然後船長開口說道:“宋國其實也不錯,這幾年也太平的很,過日子還是可以的!”

這番話,讓漢軍們瞬間猶豫了。

眼前不遠處,就是漢土,登州,而濟州島,更是在遙遠之處,一個是現實,一個未來,而且,兩者都差距並不大,着實讓人猶豫。

“頭,要不就在登州下吧!”

“宋國,其實也不錯……”

大家都心神恍惚,眼前就是漢土,明晃晃的讓人激動。

然後藉此就可以回到家鄉,見到父老鄉親,想想就令人激動。

“不,咱們不能停下!”秦立嘆了口氣,言語道:“我聽人說話,宋人對待從北地來的漢人,一向是稱呼爲北人,輕賤的很,到時候咱們沒有分田,更是錢財不多,日子還怎麼過?”

“去了濟州島就不一樣了,聽說那裡地多人少,還養了許多馬,而且還對咱們這些逃亡的人,分田分地,許多人有錢人早就坐船去了那裡,只有咱們沒錢沒勢的,啥都不知道!”

“況且,就怕咱們遇到殺良冒功的,他們若是說咱們是海盜,拘起而殺,咱們也百口莫辯,濟州島則聽聞太多,從來沒這樁事,大家可得好好思量一下。”

聞言,攝於秦立平日以來的威信,以及分田的誘惑,漢軍們沉默了。

若是日子過的不好,這不是與外遼國一樣嗎?況且還有生命危險,實在是不能選擇。

回家的慾望,瞬間被打壓下來,還是生活更重要啊!

過了這一串小島後,船隻繼續前行,轉而向東,準備沿着高麗的海岸線進行南下,畢竟渤海實在不小,沒有參照物,很可能走丟。

一路上倒是順風順水,只是突然,前面烏雲密佈,似乎是要起暴風雨了。

“不好,這是要起大暴風了,該死,多少年沒遇到過風暴了,咱們這點船可撐不住,只能緊急停岸了!”

船長看着越來越厚的烏雲,瞬間就感覺不好了,無奈地說道。

“停船?去高麗國嗎?”秦立連忙問道。

“只能停在高麗國了,畢竟咱們就在高麗國附近!”船長無奈道:“咱們得求菩薩保佑的,能及時逃過這風暴!”

“對了,軍爺,咱們得多準備點錢財,不然混不過去!”

“該死的貪官,怎麼哪裡都有!”

秦立咬牙切齒地說道。

隨即,經過千辛萬苦,船隻終於逃到了高麗國的江南道,距離濟州島,不過數百里。

“老爺,大事不好了!”

江南道,羅城,州牧府,李恩正在享受夏日的陰涼,突然就有小卒前來大喊大叫,讓其萬分掃興,問道:“怎麼回事?”

“昨日海邊來了一艘商船,被咱們拿下後,審問才知竟然是契丹國的逃民,徐老爺也不敢專斷,這才押解到了羅城!”

聽聞到這,李恩哪裡不曉得,這裡面的蹊蹺之處。

高麗此時地方上屬於貴族割據狀態,比如李恩爲羅城州牧,實際上不過是羅城附近最大的貴族罷了,所以被任爲州牧。

其他地方也是如此,貴族橫行。

那是那商船不幸擱置,貴族自然得勒索一番,所謂的審查,然後就發覺,這就是一羣窮鬼,根本就不是商人,而是逃民,更關鍵的是,他們來自於遼國,這就棘手了。

高麗國雖然與契丹人一直敵對,但不可否認遼國擁有整個天下最強大的兵力,若非高麗丘陵極多,城池也不少,否則遼人早就攻入高麗了。

“把他們押解到王京去,我不過是牧守,哪裡能做這主?”

李恩連忙擺擺手,將責任推移到了朝廷那裡,自己畢竟只是小貴族,招架不住契丹人。

況且,這本來就屬於外國邦交問題,自己這個地方官,自然難以做主。

果然,這夥逃民被送到了王京,高麗朝廷毫不猶豫,準備送還給契丹人。

畢竟不過是一夥賤民罷了,根本就不值得得罪契丹人。

這時,契丹人還沒反應過來,那邊恰好有少府寺的商人過來經商,順便交還部分鍛造的銅錢,聞聽到逃民之事,尤其是得知是漢兒時,瞬間要求將這夥人交與濟州島。

高麗朝廷瞬間就猶豫了。

爲了唐國得罪契丹人,到底值不值呢?

就在他們猶豫的時候,遼國這才反應過來,連忙派出使臣,要求高麗交還這夥逃民,不得轉交給唐國。

這下子,高麗國真的左右不是人了。

這夥人無論交與哪國,都會得罪另一國。

本來不過就是一件區區小事,瞬間就牽連到了邦交問題,讓高麗國主王昭頭疼不已。

“諸位可有方法,能解決此事?”

王昭端坐在王椅上,無奈地再三問詢道。

這種爲難的事,還真的沒幾個人能想到個好方法,絞盡腦汁都不容易。

“臣有一計!”雙冀不愧是謀臣,拜下說道。

“快快說來!”王昭連忙說道。

“可用李代桃僵之策!”雙冀輕聲說道:“遼國之所以要這夥逃民,就是爲了處置,以震懾百姓,而唐國則難以清楚,有可能是純粹的漢兒情誼罷了!”

“所以,咱們可以讓死囚代替,再將逃民轉移給唐人,如此兩全其美!”

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1224炭火第五百八十六章折氏第1120章哭泣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七百一十章第1235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九百七十五章影響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1190章第1162章戰之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1348章第三章雄心壯志第1233章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1357章人選第四百章捉拿第九百六十四章第一千零一十六章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九百六十章效力第六百五十三章第1256章罷都護、設新府第1398章喜憂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1359章後勤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1261章涼意第1186章第1232章喜事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九百五十三章長安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六百零六章吏治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四百九十二章戰事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1293章自己第兩百零五章陰謀進行(下)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1308章諸王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五百二十五章施九龍(龍套角色出場)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一千零三十六章東海馬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九百五十六章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四百五十二章大動作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六百零八章一樁樁,一件件第1206章覬覦第九百八十二章第五百九十六章血腥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四百七十四章無恥第七百零八章方略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1375章傳響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1232章喜事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1398章喜憂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