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

bookmark

侯麗孃的到來,令整個都督府熱鬧起來,尤其是還帶着一個小孩,更是鬧騰的不行,生機勃**來。

李嘉很是喜歡這種喧鬧,甚至熱鬧的場景,龐大的都督府院落,直到現在,纔算填滿了些許,恢復了些許生機。

也許是穿越而來的吧,哪怕繼承了原主的記憶,但他卻有一種別樣的孤獨感,這是穿越千年的距離,心中不時閃現現代的生活,令他迫切的想回到原來的地方。

所以,書房處理奏摺時,他還是打開窗,或者伴隨幾個侍女,避免自己一個人獨處。

睡覺時,也同樣如此,孤枕難眠不是假話,身邊若是沒有幾人相伴,心中就極度的空虛,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後院中,侯麗娘是個溫潤的少婦,就像是個港灣,勞累一天的李都督,迫切的需要休息一番。

江小魚,則是忙碌時的一點潤滑油,活潑開朗的性格,緊緻的身體,都讓李嘉振奮精神,繼續走向竊國的道路。

兩個侍女蘭兒與霞兒姐妹,則貼身衣物,給予一點溫暖及和諧,讓他不再孤單。

“等等,這纔多久,我身邊怎麼就有四個女子了?太可怕了,富貴逼人啊!”

搖了搖頭,這些日子,他也過的比較充實,興王府的新政實施的很好,編戶齊民的措施得到了極大的貫徹,或者是說在禁軍的幫助下,得到了貫徹。

興王府不過十四縣,擁有咸寧、常康、番禺、增城等縣地,人丁此次卻登記了五十萬人,緊緊番禺城兩縣,就有三十七萬之巨,番商近六萬人。

若是按照之前朝廷的在冊戶籍,人丁足足多出了近十萬,這還有許多被掠爲奴,或者蔭庇在豪族門下的丁口,尚未登記。

雖說如此,但此番編戶齊民,對於國力卻也是一個極大的提升,四十萬丁口,哪怕按照十五抽一,就有兩萬多人,況且他們造就財富,也是其他州遠遠不及的。

“對於編戶齊民,那些貴族們,官吏們,可有怨言?”

“自然是有的,不過是屬於正常,在禁軍的護衛下,又有哪個人敢鬧事?皇親國戚也不例外,都是仰仗着都督,才得以進行。”

射聲司隨着之前一場大逮捕行動,在整個番禺城威名大起,行動起來也是極快的。

“他們只是暫時蟄伏起來了,如同冬眠的毒蛇,直等元氣復起的那一天,所以對他們的監視,一刻也不能放鬆。”

“除了番禺外,其餘各地也要儘量打探消息,及時向我彙報!”

“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吳青整個人越發的陰沉起來,雖然知道這是因爲他工作的緣故,但李嘉心中還是有些不舒服。

或許是射聲司起來了緣故吧,射聲司不斷地擴大,權勢也在不斷地增長,難保野心不去增長。

或許,將那麼大的權勢,給予一人,也不太合適,自古以來,平衡二字一直是政治的中心旋律,李嘉自然知曉。

等他退下後,李嘉一人陷入了沉思。

待在高位越久,對於權勢的喜愛就更深一些,到了現在,李嘉也逐漸轉換到了帝王的心思,當防患於未然。

一家獨大,往往是不好的。

“來人,喚一個人,去皇宮中,尋一個乖巧的宦官過來!”

李嘉揮了揮手,底下人自然跑斷腿,幾個時辰後,一個白白胖胖的宦官就走了過來。

“郎君,此人乃殤帝劉玢的手下,等中宗皇帝登基後,就打入了冷宮,直到如今!”

管家安國側着身,圓臉貼在李嘉耳邊,輕聲說着。

高祖劉巖死後,三子劉玢即位,因爲驕橫任性,荒淫無度,令羣臣不喜,結果晉王劉晟集合諸弟,將其弒殺,登上了皇位,是爲中宗。

劉玢爲帝不過一年有餘,皇宮內外自然有些親密的人,而此人自然也不例外,因爲地位不高,所以躲過一劫,打入冷宮十數年。

宦官也得要才能,沒在皇宮磨練過多年的,猛一下提拔起來不中用的。

田忠見了李嘉,受寵若驚在地上不斷磕頭,年紀不過四十許,卻老邁的好似一個老頭,鬚髮白了過半。

李嘉心中有些不忍,叫他起來,徑直說道:“我有事讓你辦。”

田忠忙躬身道:“都督儘管吩咐奴家,奴家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皇城司聽說過嗎?”

“不曾聽聞過!”田忠搖搖頭,心中很是驚慌。

“武德司是中原唐國時,監控都城的一隻機構,它的職責就是爲皇帝探尋機密,刺探消息的……”

李嘉娓娓道來,田忠認真地聽着。

武德司起於五代,其名稱出現可上溯至五代後唐:“武德使史彥瓊者,以伶官得幸,帝待之以腹心之任,都府之中,威福自我,正言以下,皆脅肩低首,曲事不暇…”

到了宋時,就改名皇城司。

李嘉道:“唐國既然有,我們大漢爲何不能有?你今日就集結一些親信,建一個武德司,不,換個名字,叫做皇城司。

從皇城宮門開閉等事裡獨立出來,掌管着皇城,任囂城,以及各個城門。

至於幹什麼事?看管那些亂賊家眷,你們要派人監視,如果皇帝想查貪官,你們會派人暗查吧……幹這些事的人都是你們皇城司。”

“各個城門都有油水,這些就算你們的財源吧!除此之外,我每年會撥出五萬貫與你,作爲經費,以後視情況而定!”

田忠忙道:“奴婢遵命。”

“另外,在興王府,着重番禺城內,城門、西市、客棧、酒肆茶樓、城廂,部署密探細作,監視那些可疑人員,一旦懷疑是來路不明的細作,可秘密逮_捕刑訊。”

“咱們大漢發生了那麼大的事,列國卻一點動靜也沒有,着實不對頭,你要好好查查!”

瞧着田忠恭敬地走了出去,李嘉搖了搖頭,感慨萬千。

難怪那些皇帝們喜歡用宦官,實在是太方便了,他們會全力以赴的執行你的命令,哪怕這是錯的命令,依舊被執行。

皇都,確實需要完全被自己掌握。

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感言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第兩百五十二章窟說島?庫頁島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修)第三百六十五章小雨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兩百一十七章一夜無話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五章意外之人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編訓練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修)感言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兩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