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

bookmark

墟市亦稱“墟(虛)”,南方農村的定期市集。

吳處厚《青箱雜記》:“嶺南謂村市爲虛。……蓋市之所在,有人則滿,無人則虛,而嶺南村市,滿時少,虛時多,謂之爲虛。”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卷2):“粵謂野市曰虛”。

如今,廣東、廣西,福建等地鄉村集市還多稱“墟”。

這種定時而法的市集,李嘉也是隻是聽聞而未曾參與過的,畢竟心中想着,再熱鬧的市集,哪有現代城市熱鬧,除了些許新奇,並無他樣。

可是,親自過來看上,頗有種出乎意料的感覺。

作爲新時代的四有青年,李嘉自然學過魯迅先生的社戲,而此時,卻眼前的場景與書本上描繪的卻別一無二。

數十上百隻小舟,載着人或物,密密麻麻地停放在這河流交匯處,河流兩旁的歪脖子樹,成了最好的剎車片,中間的河水肉眼可見地緩緩流淌着。

那些客人們則帶着斗笠,撐着長杆,走在河流中間,緩緩而行,挑選自己屬意的東西。

站立在岸邊,影影綽綽看着那河邊樹下的小船,以及各色人等,沒有叫賣聲,只有低沉的討論聲,以及各種動物的吼叫聲。

這是一個水上集市。

“郎君——”身邊的文書此時已經租了一艘小舟,等待着李嘉的決定。

微微撇了他一眼,李嘉就直接登上了木舟,一起的還有數名護衛,其他的則另行租賃了幾艘,尾隨而去。

登上木舟,仔細一看,河面上滿是落葉,木舟輕易地破開飄浮於河面的浮萍,隨着河下的暗流,而流動着,宛若自動一般,甚是有趣。

河流兩邊,那些木舟有序的停靠着,似乎每個歪脖子樹上都有着與衆不同的記號,甚至,有艘晚來的木船正在與另一艘爭辯着。

後來者是瑤人,留着長髮,盤在頭上,口中吐出的話難以聽懂,但他的木舟上,一隻半人大的黑色獵犬,正汪汪地叫給不停,時不時地擺了擺尾,轉悠着。

後來者指着狗,又指着那個位置邊的歪脖子樹,嘰裡咕嚕地說着,越說氣勢越壯,狗叫聲也隨之響亮。

結果不出所料,後來者贏了,但卻也沒追究什麼,頗有一副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意思。

見此,李郎君笑了笑,果然,在沒有戰爭的時候,他們是最樸實的。

“你看,此時的場景是多麼和諧!”指着這些木舟,李嘉對着身邊的文書說道。

“僚人(壯人古稱)、漢人,瑤人,沒有往日的爭鬧,和睦而處,此爲何也?利益爾。”

僚人和瑤人,在左右溪六十八洞蠻僚中,兩者佔據八成有餘,各族部落分爲各洞,或聯合,或爭鬥,只要不影響到漢人的利益,邕州的鎮軍是管不了那麼多的。

南漢政府採取羈縻政策,各洞自治,正因爲如此,井水不犯河水之下,纔有了所謂的和平。

這水上墟市中,就能窺探一二。

漢人的木舟中,擺放着糧食,鹽巴,鐵器,瓷器,布料,首飾,糖,乃至於稀有的書本等,可謂是僚、瑤等世居山落等族需要的。

而那些少族木舟中,則是玉器,動物,珍惜的皮毛,象牙,寶石,草藥,自制的弓箭等,也是人們感興趣的所在。

所以,這個墟市,由於其安全性(近五百人的莊丁),以及廣大,吸引了不少來自建武鎮各地的小商人,從而令此地越發的繁榮。

“船家,每艘船進入這裡,需要繳納多少銅錢?”李郎君好奇地問道。

“小郎君,這裡是上水村的地界,進入時,無需繳納,而出去時,則需繳納五枚大錢,甚至有人長住此地,不願歸家。”船家第一次見到如此富貴的小郎君,有些驚訝地說道。

緩緩行了近半刻鐘,但墟市卻未至一半,李嘉不得不心中感嘆,正待回去之際,他突然看到了一個奇特的木舟。

一個整整齊齊,擺放着銅錢的木舟,分外的吸引眼球。

“咦——”李嘉突兀地有了興趣,“去哪裡瞧瞧!”

木舟漸近,李嘉這纔看清楚,那是一艘較大的木舟,周邊三四個木舟環繞,其上站立着七八個壯漢,其帶着武器,故作輕鬆地掃視着周圍。

中間的木舟上,數個揹着包裹的僚人,一個老年的賬房,正不斷地用算盤記賬,其旁邊,幾個年輕人正搬運着一吊吊銅錢。

近來,李嘉才注意到,木舟上樹着一面旗幟——永安櫃坊。

“虎鞭五斤六兩,時日有些久了,直三十五貫,您是要銅錢還是要白銀?”看着眼前的僚人,老人開口說道。

“可以,我都要銅錢,別的不要!”僚人一口熟練的漢話,毫不猶豫地說道。

“客官,稍等片刻——”

三十五貫,每貫約6.4斤,約兩百二十四斤,都是上好的乾亨通寶,數個僕童來回搬運着,很快就裝滿了大半個箱子,而僚人只是看着,對於這個永安櫃坊很是信任。

兩個僚人合力將裝滿錢的箱子搬上船,然後就緩緩地去往別去,看樣子去採買自己需要的東西了。

看着這一切,李嘉不得不爲其中的暴利而咋舌。

那根虎鞭,其放在邕州城,價值輕易地可以賣過百貫,而若是運送至番禺,至少能翻一倍,其中的暴利,簡直難以估量。

正在他目視之際,三個小販模樣的人,登上了永安櫃坊的木舟,用數兩白銀,換了數貫銅錢,然後才興高采烈地準備去往採買。

瞧着三人眼熟,李郎君心中有了計較。

“恩?船家,跟上那三人!”

“老大,這次我瞧見了一處售賣藥材的,李掌櫃正重金求取呢,咱們花錢買去,能大賺一筆。”瘦子一臉猥瑣且激動地說道。

“小聲點,驚擾了別人怎辦?等會壓價的時候,多配合一下,那些蠻子一定會上當,能多壓點下來!”胖商人眯着眼,壓低了聲音,極其興奮地說道。

“諸位,別來無恙!”李嘉身下的木舟突兀地撞到三人木舟之上,三人一哆嗦,正準備開罵時,擡起頭,忽然見到了一個熟悉的面孔。

“李郎君,真有有緣,這是哪位神仙庇佑,又讓我碰見了您,真是令人高興啊!”胖商人臉上立馬堆積了笑容,肥肉舒展開來,腰身不自覺地彎了下來。

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一百三十六章番禺戰慄(3)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兩百九十四章商賈而至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一百零四章極其荒唐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四百一十一章權力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女日常(屏蔽重發)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一百零四章極其荒唐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修)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修)第三章雄心壯志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四百章捉拿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一章我有嘉賓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修)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女日常(屏蔽重發)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九十六章國之幹臣第九章(重發)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三百二十一章緊急救援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