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

bookmark

“母親,咱們這是要放棄楚國嗎?”

十數人位列在小小的佛堂,說人擠人也毫不過分,太后的話在座的所有人都驚訝莫名,只有周保權還沒有體會到權力的味道,自然是最坦然的一個。

“沒錯!”嚴氏點點頭,拿起姿態,似乎是在說給大臣們聽:“祖國雖然是你父親留下的,但我們母子卻留不下來,四周都是豺狼,虎視眈眈,想把我們吞了個骨頭也不剩,爲今之際,也只能聽從你父親的囑咐,北投中原。”

“太后明鑑!”觀察判官李觀象立馬諫言說道:“但此事卻得徐徐圖之,萬不可輕舉妄動!”

“楊將軍正率領近衛軍以及牙兵精銳,與嶺南對峙,咱們若是北投中原,中間隔着南平,若是從嶽州而動(楊師璠常駐嶽州),楊將軍必然有事,大軍震盪!”

“況且,中原之心,猶在淮南,而嶺南數萬人馬正虎視眈眈,且聽聞,嶺南第一大將潘崇徹督領蠻軍,恐怕等不及中原的兵馬,我等就會被其大軍所圍。”

聽到這裡,所有人這才恍然大悟,尤其是嚴氏,這才知曉,自己果然是想簡單了,若是果真實施,朗州不戰而亂,更是得不償失。

“李公之言,真乃真知灼見啊,幸賴李公不然就釀成大錯了!”嚴氏立馬拜下,真摯地說道。

“大嫂,若是捨棄楚國,北投中原纔是錯誤,嶺南之國,穎兒爲後,若是投靠嶺南,咱們周家必然會有妥當的安置,富貴永享,依然是可見的!”

周行武只是農民出身,被周行逢任命,成爲了武平軍節度使,但也沒什麼學問,平日裡也不管事,都交給手底下的判官,平日裡都只是待在朗州。

正因爲農民出身,他眼皮子比較淺,只顧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女兒就是他的唯一子嗣,哪裡管得了什麼楚國,有好處自然向着女婿了。

若是在嶺南,他可是國丈。

“中原統一天下之勢已成,若是投靠嶺南,最後自然也免不了亡國之患!此乃下下策!”有人駁斥道,哪裡管你個粗鄙的農夫。

“哼,你看這天下亂了多少年了,中原也不一定能統一天下,我只知道我女婿就是在嶺南,必能好好對我等!”

周行武不屑一顧地說道,聲音很大,臉上滿是驕傲之色:“爾等若是在唐國,看在多年的相處份上,我會讓我的女婿好好升你們官的!”

“你——”

隨後,這場內部會議不歡而散,太后下令,不許外傳。

“大嫂,怎麼說穎兒也是你的女兒了,怎麼不向着自己的女婿,而向着北方中原呢!”

最後只留下一家人,周行武那也沒有了顧忌,直言道:“我可不管,這楚國是咱們周家的,就算是扔了不要了,也只能爛在我們鍋裡,萬萬不可讓別人搶了去!”

“好了,小叔,你也下去吧!我也是周家人,自有分寸!”嚴氏嘆了口氣,無奈地說道:“這是你兄長的囑託,你又不是不知道,下去吧!”

“哼,敗家娘們!”走出佛堂,最後瞥了一眼,周行武毫不顧忌身份,吐了口痰,不過二十多歲的嚴氏,他完全沒放在心上。

“老爺!”來到了府外,一頭老牛正牽引着過來,在奴僕的服侍下,他一下子就跨到牛背上,安穩的牛步,讓他渾身都放鬆下來。

楚國雖然缺馬,但對於他這個身份而言,並沒有缺乏二字,只是熟悉了老牛,坐習慣了,別人也管不了他。

“這娘們要真的想不開,將楚國賣給了中原,這可如何是好,我女婿不就虧大了嗎?”周行武嘆了口氣,黑臉上滿是糾結之色。

委屈了女婿,就等於委屈了女兒,委屈了女兒,就等於委屈了他以及整個周家。

“這可不行,楚國可是我們周家的!”

他下定決心,絕對要讓肉爛在鍋裡。

回到府邸後,他坐在書房中,想着爲女婿公報信,但是卻纔意識到自己不識字,事情也不能對外說起,一時間陷入了僵局。

這時,有奴僕來報,說是有親戚尋訪而來,還送來了一封信,打開一瞧,卻是女兒的筆跡:

“快,讓他過來……”

長沙府,城外的軍寨。

“這封信可是真的?”招討使段友良驚異地問道。

“當然,這是射聲司的手筆,這書信與皇后的筆跡一模一樣,平常人看不出來的!”李淮這次運送糧草輜重過來,碰巧就遇上了射聲司的消息,不由得感嘆道。

“如今看來,朗州也不安穩,竟然想投靠中原,我等出兵北上,可不是爲了這區區三州之地!不如北上,直接佔據朗州!”

右羽林軍都指揮使李威則沉聲建議。

“不可,楊師璠手下一萬多近衛軍,加上一旁的僞唐陳兵邊境,潘都統手下的蠻兵都駐紮在邊境,我們手底下只有兩萬人,若不能一舉消滅楊師璠,拖延之下,就糟了!”

一直低調的左神弩軍都指揮使黃陽出聲反對,言之有理。

“楊師璠這一萬多人,與我等對峙在長沙府,其後則是玉潭,之後是益陽,益陽之後是龍陽,然後纔是朗州,雖不過數百里,但道道城隘阻抗我等,短時間內,是無法佔據朗州了!”

指着地圖,李淮輕聲說道。

“關隘雖多,但想來卻是沒有多少兵馬駐守了,所以,我們的阻礙只有一個,楊師璠。”段友良重重地說道。

“可是,楊師璠的近衛軍也是精銳,與我等相差不了多少,兵力差幾千,但也無濟於事,短時間內是攻破不了的!”

李威不得不承認,這夥楚國人雖然缺少騎兵,但堅守營寨,對峙在長沙城外,他們的確是沒有辦法。

“前面突破不了,咱們就北上!”段友良熱血沸騰地說道。

“北邊是洞庭湖啊!此時正是夏秋水漲之際,危險重重!”衆人臉色大變。

“不,渡去洞庭湖等於找死!”段友良吸了口氣,說道:

“如今楊師璠不知曉朗州情況,咱們料敵先機,先明修棧道,與其對峙,然後派人沿湘江北上,將到洞庭湖之際,西行,直入益陽,龍陽,然後兵圍朗州,逼迫楚王歸降大唐!”

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第兩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三百八十四章憧憬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三百六十二章歸程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修)第三章雄心壯志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一百零四章極其荒唐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兩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三百二十一章緊急救援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兩百九十六章脫胎換骨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三百六十五章小雨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兩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七十九章活計第兩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兩百二十二章登基爲帝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編訓練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五十四章南海歸程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