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東嶽大帝

bookmark

時至六月,邕州城又成了一片泥濘之地,灰濛濛的天空中,散發着別樣的味道,空氣是溼的,大地溼的,連人都是溼的。

昨晚下了場暴雨,溫度一瞬間降了十幾度,雨打風吹之處,遍是狼藉。

剛出了門,李嘉就瞧到了這灰濛濛的天色,已經那種混合着泥巴和青草的別樣味道,風吹芭蕉,花草伏地,怎是一個亂字了得?

大門前的兩座獅子,不知何時染上了泥巴,威嚴大失,李郎君心思沉重。

“派人將門前清掃一下,如此亂象,成何體統?”

“郎君說得極是,你們愣着幹嘛,快去清掃一遍,若是來了客人,那不就沒了體面?”安國跟在李郎君後面,隨聲附和着,呵斥道。

“不過,郎君,這下雨天,正潮着呢,若是落了雨水,着了寒風,那可就不好了。”安國瞧着預備而行的馬車,做着最後的掙扎。

雖說身上已經披了一件披風,但李郎君依舊能感受到那別樣的涼意,但,空氣太過於潮溼,悶得又有點熱。

“不了,我與徐道長定了時間,可不能遲到!”想了想,李嘉隨口說道。

“是,郎君,晚飯可要食用什麼?”安國攙扶着郎君上了馬車,笑着問道。

“添條酸菜魚吧!順便烤點牛肉,中午這一趟,我恐怕得食之無味了。”

思慮片刻,李嘉扯了扯漏風的衣物,對於這個老天爺吐槽着,屁股剛坐下,隨即,他腦海裡似乎想起來了什麼,掀開窗簾,對着安國說道:

“老天爺不知怎的,熱了數日,今個又寒了,估摸着也要數天,想來那些衣不蔽體的乞丐們日子難熬,府裡派些人去,施點熱粥。”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郎君就是心善,這天是要寒上幾日,這些乞兒缺衣少食的,的確難熬!”安國奉承着,滿口答應下來。

這樣,李郎君才坐着馬車,碾壓着路面的積水,匆匆而去。

“聽到沒有?派人去施粥吧!城東城西各派些人去,要稠密些,昨天府裡剩下的菜食,也帶過去,不能浪費了。”

目送着馬車的離去,安國嘆了口氣,瞧着依舊呆頭楞腦的幾個丫鬟,忍不住地呵斥道。

郎君別的都好,就是太過於心善,那些賤民有啥好的,值得事事關心?賤民就是賤民,除了收穫些許名聲,又能得到什麼?

每年投到這無底洞,就不下千貫,真不知曉,郎君想的什麼。

坐在這馬車上,透過縫隙,瞧着路邊那橫倒西歪的乞兒,以及流浪漢,路人匆匆而過,斜眼都不看二下,其中,有說不出的堵心。

“我能做的,也只有這個了。”

“一個小小的暴雨,就將繁華的邕州城打得原形畢露,努力再多,裝點再多,也改不了它的本性!”

嘆了口氣,穿越者心中盪漾起別樣的心思,所謂的改變,哪怕用了渾身解數,也不過是改變自己身邊的些許人。

而書本中所論述的蝴蝶效應,在滔滔大勢面前,猶如螳臂當車,沒有泛起一絲波瀾。

邕州城不大,住戶也不過是三千餘戶,萬餘人,城東是高地,住着富貴人家,城西是窪地,住得是底層,水澇之災常有。

而,李嘉的馬車,就是從東往西,去往那殘破且狹窄的底層平民。

與稀稀落落的城東不同,滿是積水的城西,早就醒來,大部分人都將力所能及地積水清理乾淨,然後爲一日之食,而匆匆忙忙地上路。

所以,李郎君看到的,就是一個熱鬧且擁擠的城西,馬車的到來,掀起了一層浪花。

他此行的目的,就是城西中央的一處道館中,位置很偏僻,選址也很巧妙,既不偏僻,又不繁華,周邊又沒有多少建築,很是醒目。

等到他的馬車到來的時候,道館門前,已經排滿了隊伍,或女或男的,大多衣服破舊,面黃肌瘦。

人雖然多,並沒有人維持秩序,但卻保持的很安靜,毫無聲息。

“郎君,到了——”

下了馬車,瞧着這泥濘的地面,嘴巴嘀咕了兩聲,在衆人好奇地目光中,李郎君快步向前而去,對着大廳中,那個身着道袍的中年人而去。

“孩子是着涼了,按着這方子,去抓幾回藥,三四天就能好了。”

等李嘉到來的時候,正看見,一個清瘦的道士,正捏着鬍子,對一個三四歲的孩子望聞問切,時不時地晃晃腦袋,頗有一副神醫的模樣。

“徐道長——”李嘉淡淡地一笑,輕輕的問候道。

“李郎君來了,恕貧道不能遠迎!”微微欠了欠身子,徐道士面容不變,仍舊自顧自地看着自己的病人,似乎完全沒有將其放在眼裡。

李嘉不以爲意,從隨從手中,拿出了食盒,將自己的零嘴,散給那些看病的小傢伙們。

可口的食物,一下子就讓空氣變得活潑起來,孩子們雖然身着舊衣,但卻笑得很開心。

終於,等了半個時辰,隊伍終於散盡,而李嘉,也與徐道長見了面。

“道長別來無恙啊!數月不見,道長依舊古道熱心啊!”

“郎君客氣了,不知此來所謂何事?”徐道士一副欠揍的表情,態度很是敷衍。

即使如此,但李嘉依舊忍了下來,誰叫人家有本事呢?之前他能夠治療血吸蟲病,自己得知鴉膽子方子是一回事,實驗出來,真正的形成藥方又成了另一回事。

畢竟,鴉膽子帶着些許毒性。

“道觀中供奉的是?”李嘉並不接話,反而瞧着眼前這副陌生的帝王畫像,頭戴紫金冠(類似於玉皇大帝一樣的帽子),手拿笏板,身穿黃色龍袍服裝,上面繪製有龍騰·七彩雲·潮水等圖案,威風凜凜,居高臨下。

“此乃天齊王。”徐道士無奈地說道。

“恩?”李嘉一臉的懵逼,這位神仙,怎麼一點也爲曾耳聞。

“泰山之主、東嶽之神,主生死、壽夭、貴賤,掌籍幽冥、權涉拔罪解冤、通天達地保國佑民。”

“歷代天子尊之厚之,前唐時,已加封爲天齊王。”

這樣一說,李嘉立馬明白了,原來是這是道教中掌管陰曹地府的東嶽大帝,此時只是被加封爲天齊王罷了,難怪看着那麼熟悉。

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六章邕州衙內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兩百一十一章人心惶惶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六十章新舊交替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修)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修)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兩百章春宵一刻(修)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兩百章春宵一刻(修)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修)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修)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