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傳國玉璽(一)

定陽王劉武周、宋金剛在秦王李世民的帶領之下,大軍被剿滅,兩人逃回突厥,仍然難逃一死。只不過,秦王李世民在此戰取得赫赫戰功,而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等人紛紛參與其中。若無他們兩人從旁協助,劉武周的大軍也不會這麼快就潰散了,在這次平叛之中,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等人將功補過,唐高祖李淵也沒有多加怪罪,事實上李淵不願真的將他們幾人處置,否則早就斬首示衆了。

劉武周被突厥殺害後,他的舊部把他埋葬在霞雲嶺村東面的西山腳下。此地依山面水,通風向陽,而且地勢平緩,樹木較爲蔥鬱。劉武周的墳墓,是一座人工漿砌的地下石穴。在碩大的拱形棺室頂上,是用一色的青磚磨縫立叉;墳塋的前邊,還有近丈高的石碑數座,上面鐫刻着劉武周的身世履歷及生平業績,以供後人瞻仰紀念。

《舊唐書》中記載曰:“武周始爲鼠竊,偶恣鴟張,不用君璋之謀,竟爲突厥所殺。”

李唐大軍取得大勝的消息很快就傳遍整個長安城,百姓紛紛讚揚秦王李世民的豐功偉績,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貶得一無是處。唐高祖李淵得知大勝的消息,加封秦王李世民爲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萬戶。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李世民因此開設文學館,收攬四方彥士入館備詢顧問,文學館與秦王府相結合,儼然形成一個小政府機構。

唐高祖李淵將秦王李世民的地位擢升到無人能及的高度,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們知道此戰首功是秦王李世民的,他們兩人也在此戰之中出力,仍然得不到任何的獎賞,李淵將他們取得戰功換取之前的丟失幷州的過失,因此他們什麼都沒有得到,並且手中的兵權也被李淵收走,不再讓他們統帥,直接歸於秦王李世民管轄,太子李建成被李淵急召回宮,不再領兵作戰,而齊王李元吉則被安排在李世民的身邊,成爲秦王統轄的將軍,唐高祖李淵以此來磨練李元吉的性情,以待後用。

秦王李世民擁有自置官屬的權利,開設文學館後,大肆的收攬四方彥士入館,使得李世民拉攏不少的謀士成爲府中的幕僚,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杜如晦、房玄齡等人。秦王李世民的兵權不斷地擴大,擊退劉武周之後,李世民迅速地收復失地,將整個山西省納入爲大唐王朝的疆土,並且派遣重兵嚴加防範突厥兵的侵襲,使得山西牢牢地控制在李唐管轄之下。

山西太原本是唐高祖李淵爲官的地方,也是居住時間最久之地,其次晉陽乃是他起兵之地,算得上他的根基就在山西。如果不是秦王李世民率兵將山西重新控制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而且還將劉武周、宋金剛等人全部擊退,保住了晉陽,或許山西之地仍然是劉武周的統轄之地,關鍵是對李唐政權有着致命的威脅,一旦他們控制住整個山西省,到時候率兵南下進攻長安城,身邊沒有多少兵力的李淵必定遭受到最嚴重的打擊,故而秦王李世民被李淵不斷地擢升提拔,並且委以重任,將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派往涼州平定大涼王李軌。

與此同時,唐高祖李淵知曉幼子李逍遙率兵攻打洛陽城,並且征戰洛陽時,銀錘太保裴元慶以及兩萬餘先鋒軍無一例外全部戰死沙場。李淵聽聞此事之後,急忙下詔敕封裴元慶爲齊眉王,戰死的士兵全部得到朝廷的雙倍撫卹金,並且派使者傳信於李逍遙,命他活捉鄭王王世充,押解進京,交由自己處置。

當初,唐高祖李淵的聖旨傳達到李逍遙大營處,李逍遙便讓麾下將領時刻記住,決不可輕易地將王世充斬殺,他的命令甚至超過了李淵的聖旨。於是,大軍之中所有將領心中都牢牢地記住決不可斬殺王世充。只不過事與願違,鄭王王世充抱着魚死網破的心,率領麾下十幾位大將合力想要擊殺程咬金,卻被單雄信制止,爲了救下程咬金,單雄信將自己的性命搭了進去。

單雄信的死深深地刺激了李逍遙,他不顧唐高祖李淵的命令,毅然決然地將王世充親手斬殺,就連他麾下大將十餘人也被李逍遙就地斬首示衆。逍遙王違抗聖旨,將王世充一干人等全部斬殺的消息,由李逍遙親自上奏給李淵,一時之間朝堂上掀起千重浪,唐高祖李淵望着手中的奏章,苦笑道:“唉,這個逍遙,讓朕爲難!他難道就爲朕想想,違抗聖旨是殺頭大罪,哎!……”

李淵煩惱之際,竇皇后以及長孫秀敏、紅拂女款款而來,他急忙放下手中的奏章,輕聲責備道:“皇后,爲何你不在行宮歇息,怎麼來到朕的行宮呢?”他的目光又看向了長孫秀敏、紅拂女,嘆息一聲道:“唉,着實苦了你們兩人,若是天下早日平定,你們兩人也不會留在深宮別院之內了!……”

唐高祖李淵上下打量了長孫秀敏、紅拂女一眼,她們兩人已經擔心自己的愛郎安危,日漸消瘦了。他早已將長孫秀敏看做自己的媳婦,至於紅拂女則是女兒一般對待,李淵看見她們兩人消瘦的身體,面無血色就知道他們心中想的是什麼,只不過眼下正是關鍵時期,根本就顧不得兒女私情。

竇皇后、長孫秀敏、紅拂女三人一一見禮,長孫秀敏、紅拂女是李淵親自將她們兩人接到皇宮來,就是想讓她們陪伴着竇皇后,政務繁忙無暇顧及竇皇后。於是,李淵就讓她們兩人前來陪伴,免得竇皇后孤獨,也是爲了讓長孫秀敏、紅拂女少了一份擔憂,而且李淵特意給她們兩人特權,進入皇宮內不需要手諭,隨時可以進出。

長孫秀敏、紅拂女臉上的憂愁始終難以消滅,他們心中各自擔心着自己的愛郎,竇皇后微微一笑道:“臣妾在屋外聽到聖上的嘆息聲,只詞片語中提到‘逍遙’,不知聖上是否討論的是逍遙?”

聽聞竇皇后所言,長孫秀敏、紅拂女兩人目光灼灼地看着李淵,滿懷喜悅的目光使得唐高祖李淵微微一愣,隨即笑了,道:“朕確實因爲這件事頭疼,這是逍遙上奏之事,你也看看如何?”於是,李淵將手中的奏章遞交到竇皇后的手中,長孫秀敏、紅拂女兩人不顧自己失態,急忙上前一起看了起來。

竇皇后認真地看了一遍後,嘆息一聲:“真是苦了逍遙,此事以臣妾之見,逍遙也是情有可原,畢竟單雄信乃是他的麾下大將。之前裴元慶的死,使得逍遙大開殺戒,此次單雄信的死對他來說,肯定更加的傷心,然而他只斬殺罪魁禍首,一些無辜士兵放過了,不應該有罪!”

長孫秀敏、紅拂女焦急地看着李淵,唐高祖哭笑不得道:“朕又沒有說要處置逍遙,他對於李唐江山社稷貢獻實在是太大了,王世充死了就死了,只要逍遙等人沒事,就是萬幸了。只不過爲了遮掩住朝堂上的悠悠之口,朕還是要略作懲罰的!”

竇皇后皺着眉頭,斜看了一眼李淵,沉聲道:“略作懲罰?”

唐高祖李淵急忙回道:“只不過是小懲大誡,任命逍遙爲天下兵馬大元帥,讓他前去討伐宇文化及這個老賊,只要完成這件事,將功折罪,就可以班師回朝了!”

李淵焦急地神態,被長孫秀敏、紅拂女兩人看在眼裡,她們面面相覷,詫異地望着身爲皇上的李淵,居然對於竇皇后如此的懼怕,實在是出乎預料。唐高祖哀怨地看着竇皇后,那眼神之中的無奈實在是有口難言,畢竟他是皇上,而且還是在自己的兒媳面前,多多少少竇皇后留點面子給他,然而竇皇后一聽到李淵要責罰李逍遙,她最疼愛的兒子時,立即翻臉不認人,比翻書還要快,不過也正是李淵對竇皇后的寵愛,使得身居高位的李淵知道人不能忘本,再說竇皇后也不是那種無理取鬧之人,她接受過良好的教育,跟隨着李淵水裡來火裡去,一起同甘共苦數十年,沒有任何的怨言,因此對於竇皇后,李淵是寵愛勝於懼怕。

竇皇后聞之,她知道李淵看似非常的憨厚,實際上是大智如愚,詫異地說道:“既然河南已經收復,逍遙應該功成身退,爲何還要將他派遣剿滅宇文化及?再說宇文化及的兵力也有十餘萬人,兩軍征戰,必有死傷,可以派遣其它將領前去剿滅,不一定非要逍遙前去!”

果不其然,竇皇后猜測的不錯,唐高祖李淵卻是另有目的,只見李淵意氣風發地笑道:“皇后有所不知,逍遙在軍中的地位甚至超越朕的聖旨,在軍中逍遙愛兵如子,又對他們獎罰分明,並且爲了兄弟甘願違抗聖旨,還爲死去的將領親自送葬,這一切都宣示着逍遙卻是心懷仁慈之心,然而對於敵人卻是冷酷無情,尤其是殺了他麾下大將者,一律殺無赦!”

“恩威並施,使得逍遙在軍中的地位無人能及,再說逍遙的身邊有玄霸、李靖、秦瓊等人,各個都是驍勇善戰之人。只不過逍遙爲人喜好清靜,與世無爭的性格使得朕非常的擔心他日後的未來,此次正好借用這個時機讓逍遙真正的走入天下人的眼中,而且所立的戰功就可以讓逍遙從幕後走出來,到時候朝堂之上必定有他一席之地。”

“至於朕爲何派遣逍遙前去討伐宇文化及,看似宇文化及兵力十餘萬,實際上與逍遙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現在,逍遙接連攻破李密、王世充,兵力遞增到二十餘萬人,遠甚於宇文化及的前隋的兵力;最重要的是,逍遙在攻破瓦崗城時,早已天下聞名,又攻佔洛陽城,將王世充一干人等斬首示衆,更是震懾了所有的反王,使得他們聽聞逍遙之名就會心生膽怯,最重要的是宇文化及坐鎮江都!”

“江都乃是前隋煬帝楊廣自刎而死之地,宇文化及的兵力大部分都是驍果禁衛軍,是楊廣的護衛。朕雖然攻破長安城,逍遙佔領洛陽城,仍然找不到傳國玉璽。朕猜測傳國玉璽必定還在江都之中,宇文化及也沒有得到傳國玉璽,若是他找到之後,早就公示天下了,仍然渺無音訊。”

“煬帝楊廣最疼愛蕭皇后,傳國玉璽所在地蕭皇后定然知曉。宇文化及將隋煬帝楊廣宗親全部斬殺,就連楊浩都無法倖免,獨獨留下了蕭皇后一人,必定是宇文化及想要得到傳國玉璽卻不知道在何處,於是想要從蕭皇后的口中套出來,直到現在就沒有任何得消息,可見蕭皇后口風嚴謹,到時候只要逍遙攻破江都,殺死宇文化及,營救出蕭皇后,她必定會將傳國玉璽交予逍遙,那個時候大唐纔是真正的名正言順,才能真正的號令天下!”

唐高祖李淵緩緩地交代了事情的緣由,竇皇后沉思了許久,點點頭,她知道傳國玉璽對於李唐江山何其重要。若是沒有傳國玉璽,就算李家橫掃整個天下,將所有的反王全部剿滅,掌控着華夏大地,仍然只不過是名頭上的,沒有傳國玉璽,就是名不正言不順,後世流傳必定說是李唐竊取了隋朝的江山,天下萬民心中必定不服,她現在才知道李淵的打算。

後宮之人不得干政!

唐高祖李淵對於竇皇后的寵愛使得她根本就無視這一條規定。竇皇后也知道後宮干政,對於一個國家的弊端。但是,竇皇后從不干預其他事情,只關注李逍遙,就連秦王李世民取得勝利,太子李建成大敗而歸,她都從不發表意見,唯有提及李逍遙,她就絕不會坐視不理,於是她才從後宮之中來到李淵的行宮,就是想要打聽一下李逍遙的消息,竇皇后唯一的要求就是李逍遙能早日回來,與長孫秀敏完婚,畢竟孫子纔是她最想要的。

長孫秀敏、紅拂女聽聞唐高祖李淵所言,兩人都愣住了。之前還是一副掐媚的李淵,轉眼之間就變得深沉且意氣風發,她們兩人也見識到貴爲皇上的李淵的本領。看似溫文爾雅,實際上心思縝密,真正的將天下大勢看透,運籌帷幄,指點江山,她們也知道李逍遙等人確實安然無恙,心中的擔憂放下了。

於是,她們兩人在竇皇后的帶領下離開了,心願已了!此地不便久留,事關天下大事,不是她們三人能夠干預的。

第70章 霸王槍第47章 福禍相依第281章 追根究底第260章 齊聚長安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3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65章 鐵血柔情第111章 義結金蘭第97章 少夫人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194章 兵權在手第160章 入定關中(一)第235章 逍遙大婚(一)第106章 與君同行第124章 各奔東西(一)第305章 玄武門之變(四)第27章 龍門之亂(一)第204章 當頭棒喝第163章 收復河東第245章 出人意料第276章 威震四海,八方朝賀第184章 玄霸秒勝第69章 鑄造師第307章 逍遙登基第266章 北伐起,唐刀現第170章 瓦崗內亂(二)第145章 弒君(一)第270章 宣戰第190章 獨戰羣雄(一)第101章 長孫秀敏第173章 瓦崗內亂(五)第196章 大軍抵達第36章 結拜第243章 一統中原(三)第121章 人各有志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62章 伍家滅門第102章 進退兩難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118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248章 走馬上任第188章 李玄霸VS屈突蓋第4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41章 棋差一招第136章 坦白從寬第111章 義結金蘭第283章 龍鳳呈祥第88章 逍遙扇第307章 逍遙登基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29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305章 玄武門之變(四)第114章 師出同門(一)第276章 北伐結束第144章 密謀造反第299章 師傅再現第211章 篡位自立第268章 進犯河西第190章 秦瓊封帥第147章 技驚四座第285章 老謀深算第262章 二師兄第62章 伍家滅門第147章 技驚四座第177章 東征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157章 北結突厥第198章 瓦崗破,李密亡(二)第185章 夢魘第281章 追根究底第31章 辭別第41章 單氏雙雄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191章 獨戰羣雄(二)第273章 兵敗如山倒第228章 傳國玉璽(四)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97章 少夫人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121章 人各有志第79章 衆人齊聚(九)第81章 衆人齊聚(十一)第167章 自立爲帝(二)第278章 護犢之心第58章 八卦宣花斧第133章 曉之行動(一)第3章 巧得金錘第43章 斷魂酒第99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37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154章 太原起兵(四)第93章 再次相遇第238章 征戰四方(二)第50章 謀劃天下(二)第128章 亂鬥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124章 各奔東西(一)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68章 六合大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