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秦王李世民

“大哥,若不是我在討伐戰中大敗而歸,也不至於牽連大哥受到責備,導致今時今日的被動局面,我實在是對不起大哥!”齊王李元吉自責的說道,實際上那一戰主要是他的責任,但是太子李建成身爲主帥,黑鍋被他一肩挑,唐高祖李淵剝奪了太子手中的兵權,李元吉氣憤的說道:“以大哥的才能,若是沒有我拖後腿的話,大哥必定能夠大勝而歸,就不會讓二哥在父皇面前耀武揚威。現如今,朝中大臣紛紛支持着二哥,就連父皇及母后都覺得二哥的雄心壯志,實際上他們不知道大哥論才能、論智謀不弱於任何人,這些年的隱忍不發,他日必定榮登大寶,成爲新君,二哥自不量力敢挑戰大哥的地位,就讓二哥好好地瞧瞧大哥的厲害。”

太子李建成見李元吉堅定不移的站在自己的身邊,支持自己奪得皇位。他心中深感安慰,李建成知道朝中的大臣紛紛支持着秦王李世民,至於五弟李逍遙在朝中的影響力有限。如果李逍遙真的站出來與他們分庭抗衡的話,李建成相信以他一人之力根本就無法阻擋住李逍遙的步伐,到時候李靖、秦瓊等人全部都會回朝,在朝中的影響就不可同日而語,那個時候纔是他這個太子之位真正受到威脅。

無論是太子李建成,還是秦王李世民,他們兩人都心知肚明,彼此的能力旗鼓相當,孰強孰弱一時難以見高低。不過,對於逍遙王李逍遙的態度上,兩人前所未有的一致,李逍遙的才能遠超於他們兩人總和,甚至真正隱藏在朝中的勢力不弱於任何人,而且李逍遙能夠調動兵權。

縱然是和平穩定的時代裡,掌控着兵權者方能成爲大事。擁有兵權的李逍遙一旦站出來,決定爭奪皇位的話,就算是秦王李世民掌控着大半的朝臣都無法與之相抗衡。只不過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兩人都知道他這個五弟的性子,不願意爭權奪利。因此,他們兩人直接越過了李逍遙,只將彼此視爲唯一的敵手。

即使太子李建成位居太子之位,秦王李世民心生不滿,對於他這個大哥,李世民一直都不怎麼承認。無論是武藝或是才幹,秦王李世民都自認爲要強盛於太子李建成。實際上,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相比之下,李建成的運氣實在是太差了,而且他較爲內斂,不像李世民做事有更深的目的性,使得秦王李世民每一步都是精心策劃好的,而太子李建成卻從不在意這些得失,在他的心目中一切以國家大事爲重,個人得失從不計較,只不過秦王李世民如今做得太過了,已經對他這個太子造成了威脅,迫於無奈之下,太子李建成才準備不顧兄弟之情,執行自己的計劃,重新爭奪朝中大臣的職位,用以穩固自己的太子之位。

“當初那一戰並不能全部責怪你!”太子李建成淡然地笑道,“只能怨我們的運氣不如他,論軍事才能兄弟之中以逍遙最爲厲害,至於玄霸乃是衝鋒陷陣的大將,他個人的武藝的確強盛於任何人。只不過,逍遙的軍事領導力的確非常的出衆,就算是我、二弟兩人都不及逍遙一人,他的大局觀以及整體佈局的能力,實在是不可小覷。”

“雖然在他們面前,孤說不用在意逍遙,實際上這是爲了讓他們心中確信我們目前的敵人只有一個,讓他們安心的對付二弟及其勢力就行了;至於,逍遙這邊,由你親自監督他。孤擔心逍遙終有一天會走上我們的對立面,逍遙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可怕了,我們不得不防。”

齊王李元吉見大哥李建成緊鎖眉頭,陰沉着臉,他微微點點頭,鄭重地回道:“我明白大哥的意思!”

太子李建成在東宮之中召集麾下之人,一起共商大事,將自己的弱勢如何的增強,以及如何打擊秦王李世民的勢力;與此同時,秦王李世民在秦王府也將自己的麾下之人全部召集在一起,他更是直言不諱地說明了自己的心意,他想要爭奪太子之位,奪取皇位的決心。

在秦王府聚集着幾名一直跟隨在李世民身邊的大臣,其中有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屈突蓋、侯君集等人,全部都是秦王府在朝中位高權重的大臣。秦王李世民直言不諱地說道:“本王受夠了,今日召集諸位前來就是爲了取而代之,本王想要成爲大唐的太子,日後登基爲帝,諸位有何意見?”

“大哥他的才能與本王比起來,相差甚遠;朝中的勢力,本王也是遠甚於大哥。當初在太原起兵,本王也是居功至偉,他李建成又做了什麼貢獻。只不過是比本王早出生幾年,就成爲太子。本王不服氣,論武藝本王也比他強,率領大軍南征北戰,本王都比他這個太子強多了,爲何父皇就是不願意將太子之位傳於我,而是傳給他,本王非常的不服。”

“大唐的江山是逍遙率領大軍南征北戰,橫掃天下,取得了天下;強行推行新政,使得大唐繁榮昌盛。此時,大唐再無敵手,沒有任何一個勢力敢於大唐正面相抗衡。眼下正是大展身手的好時機,成爲一國之君必定千古留名,流芳百世。”

“父皇的意思,本王清楚,他爲了控制朝中的平衡,就算本王與太子爭奪皇位,只要不涉及到父皇的底線。父皇根本就不可能橫加干預,只不過父皇的心意一直都放在逍遙的身上,在父皇的眼裡,逍遙纔是最佳皇位人選,不僅僅是父皇,就連母后都對逍遙疼愛有加。”

“本王偏偏不信這個邪,勢必奪取太子之位,日後登基爲帝。大唐在父皇的管轄下,繁榮強大;逍遙率領大軍南征北戰,又急流勇退,在他的新政之下,大唐日益強盛,成爲唯一的帝國。迫於無奈之下,本王一直隱忍不發,一直在暗中操作着一切。”

“逍遙率領麾下大將南征北討,大哥又懦弱無能,朝中大權依然在父皇的手中,本王藉此機會奪得六部之中一半人的支持,收攏人心,又有秀寧從旁輔助。本王的勢力不斷地擴大,在與大哥的對比之中,本王已然超越了大哥許多,父皇就是沒有任何的表示。”

“當初,本王甘願放棄手中的兵權,將麾下的大將調往軍中任職,取得輝煌的成就;本王又專心致志的拉攏朝中重臣,又將你們提拔上位,目的就是佈局整個天下。本王想要取而代之,成爲大唐的太子殿下,我不願意在待在這個秦王府中,我受夠了一直隱忍。”

“本王不是五弟,他淡泊名利,閒賦在家依然其樂無窮;本王不甘心將自己經營多年的勢力拱手讓人,不願意大哥繼承皇位。朝中的文武百官有半數以上都是本王的人,就連宮中都有本王的內線,大哥一直在隱忍着,試探着父皇的底線,實際上我早已知道,父皇只是考慮着我們幾人之間的平衡,才能讓他的權威得到最大化,偏偏逍遙不聽從父皇的建議,使得本王一家獨大。”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秦王李世民盛氣凌人地笑道,“本王用手中的兵權,換來如今的權勢,也算是不錯了,至少在朝中多數人都是站在本王的這邊。縱然是逍遙重新入朝,依然無法與本王相提並論。至於,大哥,他連我爭鬥的資格都沒有,一直將自己隱藏起來,我的羽翼已經豐滿,誰也不想壓制於我,就算是父皇也不行。”

衆人聞之大吃一驚,他們都是秦王府的人,跟隨在李世民的身邊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們從未看見過李世民如此霸道的一面。在任何人面前,秦王李世民都表面的溫文爾雅,談吐優雅無比。沒想到,今日的秦王居然如此的反常,在他的眼裡只有至高無上的皇位,那是他終生奮鬥的目標。

秦王李世民在四歲的時候,唐公府上來了一位自稱會相面的書生,他直言不諱地對李淵讚揚道:“您是貴人,而且您有貴子。”當他見到李世民時,書生竟然高聲驚呼道:“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歲時,必能濟世安民。”

於是,唐高祖李淵便採“濟世安民”之義爲兒子取名爲“世民”。童年時代的李世民聰明果斷,不拘小節,自小接受儒家教育,還跟隨老師學習武術,臂力驚人,擅長騎射。當年那個相面的書生所說的話,使得秦王李世民一直都記得。因此,在他看來,登基稱帝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只不過李逍遙出生後,唐高祖李淵對他的疼愛降低了不少。

最讓秦王李世民無法接受的是,無論是他怎麼努力都趕不上李逍遙的腳步。李逍遙擁有的魄力以及膽識,軍事才能等都遠高於自己,統帥大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任何叛亂在他的手中都能取得很大的勝利,尤其是他麾下猛將如雲;褪下身上的戰甲,穿上朝服,在戶部任職時,呼風喚雨,就連秦王李世民的人在戶部時都被李逍遙折服,而且不懼朝中反對之聲,毅然決然的推行新的制度,使得羣臣膛目結舌,李逍遙用事實說服了朝中大臣,就連秦王李世民、太子李建成等人都全部三緘其口,不發一言。

實際上,秦王李世民也知道他的對手是李逍遙,不是太子李建成。在太子李建成面前,秦王李世民根本就不會懼怕,在唐高祖李淵面前,秦王李世民依然敢如此,唯有在李逍遙面前,秦王李世民只能低下頭。畢竟,在李逍遙的身邊還有一個六親不認的李玄霸,若是惹惱了李逍遙,不說李逍遙會不會動手,李玄霸絕對是第一個敢動手的人。

秦王李世民還記得兒時,李玄霸帶着李逍遙偷偷地翻牆在大街上游玩,被唐高祖李淵發現後,愣是要打李逍遙時,是李玄霸直接用身體踢李逍遙擋下來。並且,李玄霸敢爲了李逍遙與李淵對着幹。李世民一直隱忍着內心的想法,就是擔心李逍遙趁勢而起,他不得不防備,只要他將太子李建成拉下太子之位,取而代之後,那麼就算是李逍遙都無法鎮得住他。

長孫無忌見秦王李世民耐不住性子,急忙勸諫道:“秦王,爲今之計必須得隱忍。若是招致皇上的猜忌,到時候我們千方百計得到的優勢頃刻間化爲烏有。如果只有太子一人,僅憑我們現在的力量就可不必擔心,就算是皇上從旁輔助於太子都無法與我們相抗衡,但是朝中還有一人,我們不得不防。”

秦王李世民陰沉着臉,沉聲道:“你說的是五弟,名震天下的逍遙王?”

長孫無忌鄭重地點點頭,道:“我跟隨在逍遙王身邊多年,深知逍遙王的厲害,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如今,大唐尚未完全在秦王的控制下,皇上必定會想盡一切辦法逼迫逍遙王再次進去衆人的視野。逍遙王還不容易閒賦在家,不理朝中之事,此時我們要是亂了陣腳,到時候不說皇上、逍遙王,就算是太子及其勢力都能將我們打壓下來。”

“秦王府的勢力滲透進朝中的各個職位,我相信皇上必定有所察覺。但是,皇上一直未曾有任何的舉動,就是因爲沒有抓住秦王的把柄。而且,太子他們也對秦王府虎視眈眈。若是被太子的人抓到把柄,到時候上奏彈劾秦王的話,我相信皇上必定會有大動作。因此,秦王務必要三思而後行。”

“若真的到了那一步的話,我想逍遙王也不會坐視不理,到時候秦王府必定遭到皇上、太子、逍遙王三方面的壓力,尤其是逍遙王在軍中的影響力實在是深遠之極,不得不慎重而行。尤其是在這個時期,太子們必定等不及了,他必然會有所行動,秦王我等理應恪盡職守,至少在表面上不能讓任何人抓住把柄,否則後果難料。”

屈突通以及侯君集等人,他們都是大唐的武將,尤其是侯君集更是親眼見識到李逍遙的厲害,他躬身道:“臣以爲長孫大人所言極是,我從逍遙王府投靠於秦王府,是看中了秦王能夠帶領着我們一干人等再創輝煌。然而,逍遙王淡泊名利,對權勢一直未曾有過太多的期望。如果這個時候,惹惱了皇上,引起了皇上的警惕,到時候他真的拉下臉面一道聖旨強逼着逍遙王再次統帥大軍的話,我想沒有哪個將領敢不從,他直接派兵前來鎮壓,到時候就會前功盡棄。”

於是,衆人全部都躬身望着秦王李世民,異口同聲地說道:“還請秦王三思而後行!”

第300章 皇后駕崩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119章 虯髯客第136章 坦白從寬第6章 鬼谷傳人第84章 衆人齊聚(十四)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147章 技驚四座第261章 鏡花水月第29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4章 大殺四方第238章 征戰四方(二)第276章 北伐結束第57章 混世魔王第22章 三軍會師第137章 蓄勢待發第13章 聖旨到第112章 相見第288章 三足鼎立第43章 斷魂酒第177章 東征第57章 混世魔王第151章 太原起兵(一)第182章 夜襲瓦崗第44章 囑託第14章 商議對策第6章 鬼谷傳人第5章 拜入名門第28章 龍門之亂(二)第122章 心悅誠服(一)第200章 瓦崗破,李密亡(四)第6章 鬼谷傳人第136章 坦白從寬第208章 離別第21章 救援洛陽第144章 密謀造反第172章 瓦崗內亂(四)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287章 捲土重來第77章 衆人齊聚(七)第93章 再次相遇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187章 交戰前夕第136章 坦白從寬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225章 傳國玉璽(一)第181章 謀奪瓦崗第218章 困獸猶鬥(七)第171章 瓦崗內亂(三)第262章 二師兄第205章 三問逍遙王第221章 困獸猶鬥(十)第105章 逍遙辭行第219章 困獸猶鬥(八)第147章 技驚四座第216章 困獸猶鬥(五)第3章 巧得金錘第60章 約法三章第247章 入朝爲官第160章 入定關中(一)第144章 密謀造反第242章 一統中原(二)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144章 密謀造反第42章 惺惺相惜第266章 開戰在即第25章 平定叛亂第75章 衆人齊聚(五)第202章 瓦崗破,李密亡(六)第201章 瓦崗破,李密亡(五)第106章 逍遙進府第150章 楊廣之死第270章 宣戰第278章 護犢之心第236章 逍遙大婚(二)第206章 淺水原之戰(一)第238章 征戰四方(二)第165章 鐵血柔情第264章 窮追不捨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63章 逍遙之怒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193章 獨戰羣雄(四)第180章 桀驁不馴第70章 霸王槍第170章 瓦崗內亂(二)第103章 李代桃僵第83章 衆人齊聚(十三)第122章 心悅誠服(一)第93章 長孫秀敏第242章 一統中原(二)第280章 秦王李世民第17章 校場比武(二)第103章 李代桃僵第200章 瓦崗破,李密亡(四)第211章 篡位自立第181章 謀奪瓦崗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286章 詔回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