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若不是我在討伐戰中大敗而歸,也不至於牽連大哥受到責備,導致今時今日的被動局面,我實在是對不起大哥!”齊王李元吉自責的說道,實際上那一戰主要是他的責任,但是太子李建成身爲主帥,黑鍋被他一肩挑,唐高祖李淵剝奪了太子手中的兵權,李元吉氣憤的說道:“以大哥的才能,若是沒有我拖後腿的話,大哥必定能夠大勝而歸,就不會讓二哥在父皇面前耀武揚威。現如今,朝中大臣紛紛支持着二哥,就連父皇及母后都覺得二哥的雄心壯志,實際上他們不知道大哥論才能、論智謀不弱於任何人,這些年的隱忍不發,他日必定榮登大寶,成爲新君,二哥自不量力敢挑戰大哥的地位,就讓二哥好好地瞧瞧大哥的厲害。”
太子李建成見李元吉堅定不移的站在自己的身邊,支持自己奪得皇位。他心中深感安慰,李建成知道朝中的大臣紛紛支持着秦王李世民,至於五弟李逍遙在朝中的影響力有限。如果李逍遙真的站出來與他們分庭抗衡的話,李建成相信以他一人之力根本就無法阻擋住李逍遙的步伐,到時候李靖、秦瓊等人全部都會回朝,在朝中的影響就不可同日而語,那個時候纔是他這個太子之位真正受到威脅。
無論是太子李建成,還是秦王李世民,他們兩人都心知肚明,彼此的能力旗鼓相當,孰強孰弱一時難以見高低。不過,對於逍遙王李逍遙的態度上,兩人前所未有的一致,李逍遙的才能遠超於他們兩人總和,甚至真正隱藏在朝中的勢力不弱於任何人,而且李逍遙能夠調動兵權。
縱然是和平穩定的時代裡,掌控着兵權者方能成爲大事。擁有兵權的李逍遙一旦站出來,決定爭奪皇位的話,就算是秦王李世民掌控着大半的朝臣都無法與之相抗衡。只不過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兩人都知道他這個五弟的性子,不願意爭權奪利。因此,他們兩人直接越過了李逍遙,只將彼此視爲唯一的敵手。
即使太子李建成位居太子之位,秦王李世民心生不滿,對於他這個大哥,李世民一直都不怎麼承認。無論是武藝或是才幹,秦王李世民都自認爲要強盛於太子李建成。實際上,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相比之下,李建成的運氣實在是太差了,而且他較爲內斂,不像李世民做事有更深的目的性,使得秦王李世民每一步都是精心策劃好的,而太子李建成卻從不在意這些得失,在他的心目中一切以國家大事爲重,個人得失從不計較,只不過秦王李世民如今做得太過了,已經對他這個太子造成了威脅,迫於無奈之下,太子李建成才準備不顧兄弟之情,執行自己的計劃,重新爭奪朝中大臣的職位,用以穩固自己的太子之位。
“當初那一戰並不能全部責怪你!”太子李建成淡然地笑道,“只能怨我們的運氣不如他,論軍事才能兄弟之中以逍遙最爲厲害,至於玄霸乃是衝鋒陷陣的大將,他個人的武藝的確強盛於任何人。只不過,逍遙的軍事領導力的確非常的出衆,就算是我、二弟兩人都不及逍遙一人,他的大局觀以及整體佈局的能力,實在是不可小覷。”
“雖然在他們面前,孤說不用在意逍遙,實際上這是爲了讓他們心中確信我們目前的敵人只有一個,讓他們安心的對付二弟及其勢力就行了;至於,逍遙這邊,由你親自監督他。孤擔心逍遙終有一天會走上我們的對立面,逍遙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可怕了,我們不得不防。”
齊王李元吉見大哥李建成緊鎖眉頭,陰沉着臉,他微微點點頭,鄭重地回道:“我明白大哥的意思!”
太子李建成在東宮之中召集麾下之人,一起共商大事,將自己的弱勢如何的增強,以及如何打擊秦王李世民的勢力;與此同時,秦王李世民在秦王府也將自己的麾下之人全部召集在一起,他更是直言不諱地說明了自己的心意,他想要爭奪太子之位,奪取皇位的決心。
在秦王府聚集着幾名一直跟隨在李世民身邊的大臣,其中有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屈突蓋、侯君集等人,全部都是秦王府在朝中位高權重的大臣。秦王李世民直言不諱地說道:“本王受夠了,今日召集諸位前來就是爲了取而代之,本王想要成爲大唐的太子,日後登基爲帝,諸位有何意見?”
“大哥他的才能與本王比起來,相差甚遠;朝中的勢力,本王也是遠甚於大哥。當初在太原起兵,本王也是居功至偉,他李建成又做了什麼貢獻。只不過是比本王早出生幾年,就成爲太子。本王不服氣,論武藝本王也比他強,率領大軍南征北戰,本王都比他這個太子強多了,爲何父皇就是不願意將太子之位傳於我,而是傳給他,本王非常的不服。”
“大唐的江山是逍遙率領大軍南征北戰,橫掃天下,取得了天下;強行推行新政,使得大唐繁榮昌盛。此時,大唐再無敵手,沒有任何一個勢力敢於大唐正面相抗衡。眼下正是大展身手的好時機,成爲一國之君必定千古留名,流芳百世。”
“父皇的意思,本王清楚,他爲了控制朝中的平衡,就算本王與太子爭奪皇位,只要不涉及到父皇的底線。父皇根本就不可能橫加干預,只不過父皇的心意一直都放在逍遙的身上,在父皇的眼裡,逍遙纔是最佳皇位人選,不僅僅是父皇,就連母后都對逍遙疼愛有加。”
“本王偏偏不信這個邪,勢必奪取太子之位,日後登基爲帝。大唐在父皇的管轄下,繁榮強大;逍遙率領大軍南征北戰,又急流勇退,在他的新政之下,大唐日益強盛,成爲唯一的帝國。迫於無奈之下,本王一直隱忍不發,一直在暗中操作着一切。”
“逍遙率領麾下大將南征北討,大哥又懦弱無能,朝中大權依然在父皇的手中,本王藉此機會奪得六部之中一半人的支持,收攏人心,又有秀寧從旁輔助。本王的勢力不斷地擴大,在與大哥的對比之中,本王已然超越了大哥許多,父皇就是沒有任何的表示。”
“當初,本王甘願放棄手中的兵權,將麾下的大將調往軍中任職,取得輝煌的成就;本王又專心致志的拉攏朝中重臣,又將你們提拔上位,目的就是佈局整個天下。本王想要取而代之,成爲大唐的太子殿下,我不願意在待在這個秦王府中,我受夠了一直隱忍。”
“本王不是五弟,他淡泊名利,閒賦在家依然其樂無窮;本王不甘心將自己經營多年的勢力拱手讓人,不願意大哥繼承皇位。朝中的文武百官有半數以上都是本王的人,就連宮中都有本王的內線,大哥一直在隱忍着,試探着父皇的底線,實際上我早已知道,父皇只是考慮着我們幾人之間的平衡,才能讓他的權威得到最大化,偏偏逍遙不聽從父皇的建議,使得本王一家獨大。”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秦王李世民盛氣凌人地笑道,“本王用手中的兵權,換來如今的權勢,也算是不錯了,至少在朝中多數人都是站在本王的這邊。縱然是逍遙重新入朝,依然無法與本王相提並論。至於,大哥,他連我爭鬥的資格都沒有,一直將自己隱藏起來,我的羽翼已經豐滿,誰也不想壓制於我,就算是父皇也不行。”
衆人聞之大吃一驚,他們都是秦王府的人,跟隨在李世民的身邊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們從未看見過李世民如此霸道的一面。在任何人面前,秦王李世民都表面的溫文爾雅,談吐優雅無比。沒想到,今日的秦王居然如此的反常,在他的眼裡只有至高無上的皇位,那是他終生奮鬥的目標。
秦王李世民在四歲的時候,唐公府上來了一位自稱會相面的書生,他直言不諱地對李淵讚揚道:“您是貴人,而且您有貴子。”當他見到李世民時,書生竟然高聲驚呼道:“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歲時,必能濟世安民。”
於是,唐高祖李淵便採“濟世安民”之義爲兒子取名爲“世民”。童年時代的李世民聰明果斷,不拘小節,自小接受儒家教育,還跟隨老師學習武術,臂力驚人,擅長騎射。當年那個相面的書生所說的話,使得秦王李世民一直都記得。因此,在他看來,登基稱帝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只不過李逍遙出生後,唐高祖李淵對他的疼愛降低了不少。
最讓秦王李世民無法接受的是,無論是他怎麼努力都趕不上李逍遙的腳步。李逍遙擁有的魄力以及膽識,軍事才能等都遠高於自己,統帥大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任何叛亂在他的手中都能取得很大的勝利,尤其是他麾下猛將如雲;褪下身上的戰甲,穿上朝服,在戶部任職時,呼風喚雨,就連秦王李世民的人在戶部時都被李逍遙折服,而且不懼朝中反對之聲,毅然決然的推行新的制度,使得羣臣膛目結舌,李逍遙用事實說服了朝中大臣,就連秦王李世民、太子李建成等人都全部三緘其口,不發一言。
實際上,秦王李世民也知道他的對手是李逍遙,不是太子李建成。在太子李建成面前,秦王李世民根本就不會懼怕,在唐高祖李淵面前,秦王李世民依然敢如此,唯有在李逍遙面前,秦王李世民只能低下頭。畢竟,在李逍遙的身邊還有一個六親不認的李玄霸,若是惹惱了李逍遙,不說李逍遙會不會動手,李玄霸絕對是第一個敢動手的人。
秦王李世民還記得兒時,李玄霸帶着李逍遙偷偷地翻牆在大街上游玩,被唐高祖李淵發現後,愣是要打李逍遙時,是李玄霸直接用身體踢李逍遙擋下來。並且,李玄霸敢爲了李逍遙與李淵對着幹。李世民一直隱忍着內心的想法,就是擔心李逍遙趁勢而起,他不得不防備,只要他將太子李建成拉下太子之位,取而代之後,那麼就算是李逍遙都無法鎮得住他。
長孫無忌見秦王李世民耐不住性子,急忙勸諫道:“秦王,爲今之計必須得隱忍。若是招致皇上的猜忌,到時候我們千方百計得到的優勢頃刻間化爲烏有。如果只有太子一人,僅憑我們現在的力量就可不必擔心,就算是皇上從旁輔助於太子都無法與我們相抗衡,但是朝中還有一人,我們不得不防。”
秦王李世民陰沉着臉,沉聲道:“你說的是五弟,名震天下的逍遙王?”
長孫無忌鄭重地點點頭,道:“我跟隨在逍遙王身邊多年,深知逍遙王的厲害,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如今,大唐尚未完全在秦王的控制下,皇上必定會想盡一切辦法逼迫逍遙王再次進去衆人的視野。逍遙王還不容易閒賦在家,不理朝中之事,此時我們要是亂了陣腳,到時候不說皇上、逍遙王,就算是太子及其勢力都能將我們打壓下來。”
“秦王府的勢力滲透進朝中的各個職位,我相信皇上必定有所察覺。但是,皇上一直未曾有任何的舉動,就是因爲沒有抓住秦王的把柄。而且,太子他們也對秦王府虎視眈眈。若是被太子的人抓到把柄,到時候上奏彈劾秦王的話,我相信皇上必定會有大動作。因此,秦王務必要三思而後行。”
“若真的到了那一步的話,我想逍遙王也不會坐視不理,到時候秦王府必定遭到皇上、太子、逍遙王三方面的壓力,尤其是逍遙王在軍中的影響力實在是深遠之極,不得不慎重而行。尤其是在這個時期,太子們必定等不及了,他必然會有所行動,秦王我等理應恪盡職守,至少在表面上不能讓任何人抓住把柄,否則後果難料。”
屈突通以及侯君集等人,他們都是大唐的武將,尤其是侯君集更是親眼見識到李逍遙的厲害,他躬身道:“臣以爲長孫大人所言極是,我從逍遙王府投靠於秦王府,是看中了秦王能夠帶領着我們一干人等再創輝煌。然而,逍遙王淡泊名利,對權勢一直未曾有過太多的期望。如果這個時候,惹惱了皇上,引起了皇上的警惕,到時候他真的拉下臉面一道聖旨強逼着逍遙王再次統帥大軍的話,我想沒有哪個將領敢不從,他直接派兵前來鎮壓,到時候就會前功盡棄。”
於是,衆人全部都躬身望着秦王李世民,異口同聲地說道:“還請秦王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