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三章 命水陸出戰 奏一折兩片

導讀:“統計船、炮、水勇三者,皆非一月所能辦就。臣北望寰極,念君父之憂勞;東望皖江,痛舒廬之危急。寸心如搗,片刻難安。而事勢所在,關係甚重,有不能草草一出者,必須明春乃可成行。且廣東購備之炮,張敬修僱募之勇,皆系奉肅清江面之旨而來者,臣若不督帶同行,則殊失皇上命臣統籌全局之意,亦非臣與吳文鎔等四省合防之心。臣之斟酌遲速,規畫大局,不得不一一縷陳。”

——摘自曾國藩《籌備水陸各勇赴皖會剿俟粵省解炮到楚乃可成行折》

“現在經費支絀,民力艱難,即捐輸一事,亦無裨益。臣來衡兩月有餘,僅勸捐錢貳萬串有再三勸諭,終不踊躍。”

——摘自曾國藩《請捐輸歸入籌餉新例片》

(正文)聖諭緊急頒到衡州時,廣西右江道張敬修已離開衡州月餘,奉曾國藩之命,帶人趕往韶州,去迎接廣東由西洋購運的小型夷炮。

因爲經過初步試航,樂昌以上之河,上水不易;千斤以上重炮,搬嶺尤難。曾國藩經與成名標、禇汝航、張敬修反覆籌商,決定除拖罟、長龍等特大型戰船外,其他型號的戰船,儘量少配重炮,多配輕炮。而由民船改造成的戰船,則一律配輕炮。

經湖南巡撫駱秉章奏請:“曾國藩統帶水陸湘勇出省援皖,餉糧全由湖南一省獨出,實難籌措”朝廷特准各省撥濟江南、江北二營的餉銀,分出一部分給湘勇。

爲使餉銀不至於中途被其他省截留,曾國藩特遣羅澤南統率兩營,分路接應。

但此時的湘勇已非初創時的湘勇,購船購炮,僱匠役夫,哪項都少不了銀子。儘管朝廷從江南、江北分出了一些餉銀過來,但因徐有壬抱定“湘勇不出省湖南便無供餉之責”這樣一種信條,致使曾國藩手裡的餉銀時時短絀。

爲籌措餉銀,無奈之下,曾國藩又與駱秉章函商,擬自刊一種軍功執照,自六品至九品,按出銀多少,按貲填給。

駱秉章見曾國藩餉銀實在無着,徐有壬又堅稱“庫裡只有五千存銀,多一文也拿不出”,只好同意曾國藩之議。但卻函告曾國藩,不可用發審局官防,只准用撫藩鈐印。駱秉章實際在限制曾國藩的權限。

曾國藩於是派出大批人員駐往各府、州、縣,專辦此事。爲了籌餉,曾國藩兩年多來,真可謂傷透了腦筋磨破了嘴。

餉銀無出,軍糧又無處購買,徐有壬又不準藩庫撥濟,駱秉章兩頭都不得罪。

鑑於種種困難,接旨的當日,曾國藩連夜奏上《籌備水陸各勇赴皖會剿俟粵省解炮到楚乃可成行折》,及《請提用湖南漕米》、《請捐輸歸入籌餉新例》二片。

籌備水陸各勇赴皖會剿俟粵省解炮到楚乃可成行折曰:“竊自田家鎮失防以來,督臣吳文鎔、撫臣駱秉章與臣往返函商至十餘次,皆言各省分防,靡餉多而兵力薄,不如數省合防,靡餉而少而力較厚。即與張芾、江忠源函商,亦言四省合防之道,兼籌以剿爲堵之策。臣前月覆奏一折,曾言舟師辦有頭緒,既由臣親自統帶,駛赴下游。是未奉此次諭旨之前,微臣之志已思率師東下,一抒積憤矣。況重以新命委任,天語褒嘉,尤臣子竭誠效之秋,敢不捐糜頂踵,急圖報稱於萬一。惟炮船一件,,實有不宜草率從事者。臣前發折後,即鳩工購材,試行造辦,成造樣船數只。皆以工匠太生,規模太小,不足以壓長江之浪、不足以勝巨炮之震。近由撫臣處送到水師守備成名標一員,又由督撫臣處諮到廣東繪來之拖罟、快蟹船式二種。始細加講求,照快蟹式重新制造,現以先造十號,更須添造二三十號,計必中艙能載千餘斤之炮,兩旁能載數百斤之炮,乃足以壯軍威而摧逆焰。惟新造之船,百物未備,雖日夜趕辦,亦難遽就。上油未乾,入水既虞其重澀;捻灰未固,放炮又患其酥鬆。必須一月以外,乃可下河。至單價買舊船,修改艙面,其用力稍省,其爲日自少。然至二三百號之多,亦須一月餘之久。蓋爲數過少,則聲勢太孤,賊衆之船未遇,我軍之心先怯。至拖罟船隻,本奉諭旨令兩湖督撫照式製造者。武昌現在照造,未知合用與否。衡州匠少技拙,現在尚未試造。”摺子的這一部分,說的是製造、購買戰船一項,摺子下面講述的則是炮具及募勇的事:“至於炮位一項,現在衡城僅有廣西解來之炮百五十尊。長沙新造之炮,雖有三百餘尊,除解往鄂省及存城防守外,可取備戰船之用者,已屬無己。聞張敬修遵旨購辦夷炮、廣炮千尊,由韶州一帶來楚,臣專俟此項炮位前來,乃足以資配放。特樂昌以上之河,上水不易;千斤以上之炮,搬嶺尤難。計該道到衡之期,即微臣辦船之事,亦將就緒矣。至於募勇一事,前臣添勇六千之信,係爲江忠源尚守江西言之也。旋奉帶勇六千之旨,係爲臣救援湖北言之也。厥後武昌解嚴,臣奏明暫不赴鄂,因飭江忠源之胞弟先帶楚勇千人赴皖,其餘五千之數,因舟師尚未辦齊,故陸勇亦未發往。今臣接奉此旨,陸勇已屬整備,而水勇尚無章程。計張敬修帶來之炮勇,與湖南新募之水手,亦須湊成四千人,乃可自成一隊。水陸兩軍合之,則兩相夾擊;分之,則各能自立。庶不致一遇大股,即被衝散。統計船、炮、水勇三者,皆非一月所能辦就。臣北望寰極,念君父之憂勞;東望皖江,痛舒廬之危急。寸心如搗,片刻難安。而事勢所在,關係甚重,有不能草草一出者,必須明春乃可成行。且廣東購備之炮,張敬修僱募之勇,皆系奉肅清江面之旨而來者,臣若不督帶同行,則殊失皇上命臣統籌全局之意,亦非臣與吳文鎔等四省合防之心。臣之斟酌遲速,規畫大局,不得不一一縷陳。所有臣籌備水陸各勇,赴皖會剿緣由,恭折由驛六百里復奏,伏乞皇上聖鑑訓示。謹奏。”

請提用湖南漕米片曰:“再,臣聞湖北以下沿江市鎮,逃徙一空,千里蕭條,百貨具無可買。臣此次一出,必須將米鹽油薪等物多爲儲備,用船裝載,即以水次爲糧臺,使兵勇無乏食之患,庶無潰散之虞。查本年湖南漕米,雖有改徵折色之議,而州縣仍謹遵諭旨,照舊徵收。相應奏明,請旨準臣提用漕米二三萬石。事關緊急,臣一面具奏,一面諮商督撫,酌提傍水州縣之漕米,趕緊交兌。俟兌定後,某縣實交若干石。再行看單諮明戶部查照辦理。謹附片奏聞。”

請捐輸歸入籌餉新例片曰:“再,現在經費支絀,民力艱難,即捐輸一事,亦無裨益。臣來衡兩月有餘,僅勸捐錢貳萬串有再三勸諭,終不踊躍。緣次此係開城工捐輸之局,向例由城工報捐者,須俟修築完畢後奏明議敘,始給予吏部執照。覈計自上兌之日起,至發給部照之日止,相隔常在三四年以外。鄉民無知,往往因部照未到,疑經手者或有情弊,故捐生愈觀望不前。相應奏明請旨飭下該部查照。此次臣經手由城工例報捐者,仍準歸入籌餉新例之內。由臣開單諮部隨時發給部照。嗣後臣行營所至,如湖北、安徽等省,準令隨處勸捐,一例諮部,仍隨時發給部照。目下南省紛擾,士民情殷包銷,大約願給虛銜者多,願授實職者少。誠如如此通融辦理。於朝廷之**無損,而於軍營之接濟不無小補。伏乞聖恩俯準,飭下該部查照辦理,謹附片請旨。”

一折兩片着謄稿師爺謄抄清楚,曾國藩當即派出快馬,將折、片急送巡撫衙門代爲拜發。

曾國藩可能做夢都不會想到,他的折片抵京,險些爲自己惹來一場殺身之禍!(本章完)

第三十章 團練非兒戲 《七規》又《十制》五十四章 紅單難入洋 朝廷亂更張七十四章 老胥吏情急 趙公子從軍九十七章 左季高回籍 王璞山進省五十七章 參將戲師爺 制軍愁斷腸五十二章 駱撫臺設套 徐藩司拋餌八十二章 參將署被砸 棗紅馬長鳴四十四章 團臣審都司 管帶遭暗算三十九章 青撫臺有功 張制軍茫然一百一十一章 劣員挨棍棒 皖撫患急恙四十五章 彭雪琴有信 李都司招供一百一十六章 皇帝譏臣子 湘勇鬧長沙七十章 副將犯官癮 獄目打協臺六十五章 逃犯落法網 副將遭革職八十五章 河內出死屍 協臺見侍郎七十四章 老胥吏情急 趙公子從軍五十一章 楊時潮案實 江忠源被困六十二章 兩團丁被退 李都司現身一百一十章 公文抵官棧 知縣犯躊躇五十五章 候補道求缺 五爪龍現世第六章 皇帝熔金鐘 琦善被起用第二十章 衡陽剛脫險 省城生是非第十章 省城被圍困 侍郎遇險情七十章 副將犯官癮 獄目打協臺九十二章 團練圍綠營 提督動虎威一百零四章 購船到益陽 連夜刻官防第八章 道長話天國 聖諭飛進家第十一章 國潢遭申飭 長沙建大團一百一十一章 劣員挨棍棒 皖撫患急恙四十七章 督撫相掣肘 團臣請王命四十章 撫臺擺喜宴 制軍修城牆一百一十章 公文抵官棧 知縣犯躊躇七十七章 左宗棠急函 曾國藩回省四十章 撫臺擺喜宴 制軍修城牆一百一十五章 秀全擴後宮 秀清先調包第四章 長毛有真假 知縣發橫財第二十三章 咸豐帝驚慌 洪上帝繁忙第二十七章 鮑春霆砸鍋 教堂裡探險一百二十一章 制軍投水死 湘勇將出徵六十一章 知縣懲團丁 侍郎到衡陽第三章 點將臺招兵 太平軍打劫第十章 省城被圍困 侍郎遇險情一百二十章 畿輔燒戰火 親王督大軍六十七章 軍門有怨氣 酷暑休練兵九十四章 提、協有轇轕 侍郎定死活一百零四章 購船到益陽 連夜刻官防八十六章 神駒求援兵 撫臺難納涼四十一章 老秀才發達 發審局被圍第十九章 曾彭談水師 仇家到眼前九十四章 提、協有轇轕 侍郎定死活第十二章 藩臺突發難 中丞和稀泥一百一十四章 湘勇忙出省 綠營忙過年八十二章 參將署被砸 棗紅馬長鳴一百一十七章 王錱改旗號 侍郎駁聖諭第二十一章 兵勇相毆鬥 清德斥鮑超三十九章 青撫臺有功 張制軍茫然第二十三章 咸豐帝驚慌 洪上帝繁忙八十七章 侍郎夜狂嘔 軍門話起因第十四章 朝廷頒聖諭 侍郎赴衡州第十四章 朝廷頒聖諭 侍郎赴衡州一百一十六章 皇帝譏臣子 湘勇鬧長沙一百一十章 公文抵官棧 知縣犯躊躇一百一十三章 命水陸出戰 奏一折兩片五十五章 候補道求缺 五爪龍現世六十二章 兩團丁被退 李都司現身一百零二章 新署縣到任 老師爺打橫一百一十四章 湘勇忙出省 綠營忙過年一百章 同知說真言 觀察遞手本四十三章 都司欲逃跑 右眼被踢飛第二十一章 兵勇相毆鬥 清德斥鮑超一百零四章 購船到益陽 連夜刻官防七十四章 老胥吏情急 趙公子從軍第十七章 虛銜遭革除 明相贈兵書七十五章 彭劉話拖罟 孚泗挑大樑一百一十章 公文抵官棧 知縣犯躊躇四十三章 都司欲逃跑 右眼被踢飛九十六章 安慶被打破 恭王遭反駁四十七章 督撫相掣肘 團臣請王命一百一十四章 湘勇忙出省 綠營忙過年九十六章 安慶被打破 恭王遭反駁四十五章 彭雪琴有信 李都司招供六十一章 知縣懲團丁 侍郎到衡陽六十二章 兩團丁被退 李都司現身三十八章 郭嵩燾回省 許老丈喊冤七十九章 惡夢縈腦際 碼頭會遊擊九十三章 軍門要滅口 協領挨軍棍四十二章 蕭管帶疏忽 李都司耍橫五十八章 制軍發牢騷 撫臺竟酩酊一百一十章 公文抵官棧 知縣犯躊躇一百零八章 老友聚衡州 左府有事端四十八章 死囚押法場 平地起波瀾四十九章 天降棗紅馬 侍郎要守制一百一十四章 湘勇忙出省 綠營忙過年六十四章 侍郎奉密諭 知縣把頭低四十二章 蕭管帶疏忽 李都司耍橫八十二章 參將署被砸 棗紅馬長鳴第二十六章 岳陽縣稍穩 赤壁城響槍六十四章 侍郎奉密諭 知縣把頭低六十六章 鮑起豹發難 新寧勇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