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字一出來,兩個人瞬間默了下來。行昭手裡一緊,有些手足無措,她是不喜歡這種感覺的,像面前擺了一隻裝着蜂糖的瓷瓶,蓋子是揭開的,香味兒溢出來繞在人鼻尖上轉悠,可心裡卻很明白這蜜糖是不好的,吃了會壞牙,會變胖,吃多了就會發膩想吐。可就是想吃,心裡告訴自己拿筷子沾點兒嚐嚐不礙事兒,可嚐了一口之後就想嘗第二口,第三口,第四口...吃到最後,滿口壞牙,便再也咬不動別的東西。她的愛與恨都來得太過浩蕩,前世直衝衝地撞進周平寧的網裡,死過一次,這纔給拔出來。
她真是屬狗的,記吃不記打...前事未卜,各廂籌謀都在飛快地運轉中,格局太複雜了,不能再亂了,一着不慎,滿盤皆輸,她蠢了一輩子,這輩子總不能再蠢下去了。氣氛靜下來,只能聽見衣料窸窸窣窣的聲響。拐過長門,六皇子收了收笑得抿一抿的嘴角,壓低了聲音:“將才我去儀元殿,父皇問我,財權是七寸,還是兵權是蛇之七寸。”行昭擡了擡頭,沒答話。六皇子接着往下說:“我便答,亂世之中兵權如險峻要塞,而太平盛世之中,民生安定祥和,國富則民強,民強則道順,君子威勢方可一言九鼎,天家福祉才能萬世綿延。
”說的都是場面話。連行昭這個閨閣女眷都明白的道理。可皇帝拿這番話來問六皇子,就有些引人深思了,“皇上怎麼說?”行昭忍不住發問。“父皇便讓我出來了。”六皇子神情淡淡的。他心裡明白皇帝想問什麼。戶部最近在整理卷宗。整理的都是西北一帶的財政收支,平西關以南上繳的稅銀一年比一年少,陳賀二人前去督查,並沒有查到任何方祈污點。朝廷每年撥出軍餉軍資去充西北陣營,方祈沒有私吞庫銀,卻擅自降低稅銀,賀現的信件來時,上面寫到“平西關以南安居樂業。
平民皆着松江布,肉食客棧之店來往通行皆利”,方祈擅自降下的稅銀讓西北民衆過上了好日子。在皇帝看來,等於拿他的錢,給方家做人情和臉面。皇帝問他怎麼看,他能怎麼看待這件事兒?是皇帝將方家和他牢牢綁在一起,卻想讓他反過頭來咬方家一口,最後裡外不是人?二哥是皇上的兒子,難道他就不是了?走在狹長的宮道上,六皇子縱使個性再內斂。心潮也有些起伏的,有些話兒不好說全。再想想方祈已經在定京,皇帝想就這件事兒拿方祈的小辮兒,未免殺傷力不太夠,仍舊隱晦地出言提醒行昭一句:“西北戰事已平,韃靼三五十年內翻不起風浪,平西侯借東風步步高,身在定京,位達名臣,有利有弊,可在父皇看來,這是底線。
”在新皇尚未即位之時,將方家拘在定京,是皇帝的底線?方家若是拘在這底線之中,便會眼睜睜地看着西北舊地被蠶食殆盡,做人不能起壞心,可也不能沒有一點自保的能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方祈將西北看成禁臠,今上生性多疑,日復一日地擔憂,最後所有的擔憂加在一起,就變成了積勞之沉痾...“然後呢?打一個渾身都是氣力的壯漢自然不好打,可打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病弱老人,只需要借力打力,方家便會煙消雲散。
”行昭輕聲呢喃:“沒有人會坐以待斃的,端王殿下。”她在方皇后跟前都沒說得如此直白,這是她頭一次沒在六皇子面前說場面話。六皇子步子頓了頓,隨即快步向前走:“自然沒有人會坐以待斃,平西侯不會,皇后娘娘不會...”話到最後,語氣放得輕極了,輕得好像險些落入塵埃裡去:“我也不會...”行昭還是聽見了,眉梢半分未擡,將布兜往上摟了摟,一擡眼透過層疊的枝椏便看見了隱在辰光裡的崇文館,腳步猛地一頓,背對着六皇子,終是沒忍住緩聲問一句話兒:“皇上的底線在這裡,那你的底線在哪裡呢?阿慎...”阿慎兩個字,上脣碰不到下脣,本該很順口的一個詞兒,卻遭行昭念得極其彆扭。
兩人同時在階前止住了步子,行昭眼神定在了泛着青碧的苔痕上,心裡頭先有悔意,後來便是鋪天蓋地的爽快。一種如釋重負之感。等了等沒等來六皇子的迴音,便沉了沉心,動了身形,輕捻裙裾往裡走,手指還未曾捱到緞面邊兒上,手腕便被人一把扣住。行昭渾身一顫,喚阿慎的時候臉上未曾發燙,如今卻從脖子慢慢燙到了額頭上,髮梢上,耳根子後頭。“我的底線其實很簡單。”六皇子說得風輕雲淡:“能將我身邊的人,護得周全。”話兒很簡單,行昭一隻手被六皇子拉在身後,一隻手卻縮在寬大的雲袖裡攥成了一隻拳,她背對着六皇子,自然看不到他抿成一條線的嘴,也看不見他閃得極亮的眼眸,可她能感受到。
六皇子手心好燙,就算隔着袖子那層軟緞,行昭好像也快被溫度灼傷了。將身側的人護得周全。何其難!蓮玉跟在後頭,目瞪口呆,她比自己姑娘年長几歲,兒女之情就算沒遇着過,也聽見過,愣過之後四下張望了下,得虧崇文館建得僻靜,竹影叢叢中,只有隱隱約約看見兩個人影在,否則...蓮玉趕緊搖頭,不能有否則!可是...額...六皇子這算不算該出手時就出手呢...蓮玉想了些什麼,行昭自然不知道,她忙着將手從六皇子手裡掙開,斂過裙裾三步並作兩步小跑上崇文館,身子僵直地朝常先生行了禮,便安安分分規規矩矩地拿筆載文。
行昭滿腦子都是事兒,自然也沒有注意到身後的顧青辰注視了她良久。皇帝着手西北之事像老婦人繡錦屏,一段兒一段兒的,遣了陳賀兩人去了西北之後,賀現便提了一道摺子上書,說是西北民生安定,戰亂之苦已經過去,啓奏皇帝請求提升稅收。皇帝硃批御筆駁回,並下令“五載之內,平西關以南免除苛捐雜稅,鄉紳大戶之產過繼、販賣、捐贈皆由本宗族做主”。皇帝一手反間計玩得好,賀現當黑臉,皇帝唱白臉兒,無論耕種平民,還是鄉紳世家都只有感激皇恩的份兒。
兩廂一比較,原本方家人的威望與好處就顯得不那麼重了。方皇后一碼事兒一碼事兒地告訴了行昭,問行昭怎麼看,行昭神色挺淡定的,只這樣說:“提摺子上來的是賀現,可皇上御筆親批下去擔當軍草糧餉督查主事的卻是陳顯之子,慈母多敗兒,放在陳家就是老子能幹,兒子就弱了下來。陳顯之子陳放之才疏且志淺,擔着一個主事的名頭,實在活兒,出風頭的活兒卻被賀現搶了過去,陳賀兩家既無姻親關係,又沒親眷牽連,一個聰明的心大的,一個蠢的不甘心的,兩個人放在一起遲早出事兒。
”賀現是賀家人,他多本事啊,本事到讓賀太夫人忌憚。把他放在陳放之手下當差,他能甘心嗎?一次兩次地奪權,陳放之會不採取措施?方皇后笑着摸了摸行昭的頭,連聲稱:“有時候隔閡與嫌隙只需要一句話而已,好好安排,結盟不睦,成何大事?”陳賀兩家的結盟長不了,各家都在往自己兜裡刨好處,前世陳家一馬當先,把陳婼推上皇后寶座,賀琰無不懊惱,可一看自家嫡女,一顆心落在晉王周平寧身上沒藥救。行昭抿嘴笑一笑,輕輕甩了甩頭,想把周平寧從腦海裡給甩出去。
年一過完,到新春的雪化得乾乾淨淨的時候,行昭就該行除服禮了,算算日子,方福已經過世三年,行昭在小佛堂畢恭畢敬地給方福上了三炷香,結結實實磕了三個頭,沐浴更衣,更的是杏紅的高腰襦裙,許久未穿這樣鮮麗的顏色,一上身便顯得有些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