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重工業

在很多人眼裡,馮承乾是個偉大的戰略家與天才的軍事家?

只是,在其他方面,馮承乾的才能都不在人下。?

比如,在經濟建設上,馮承乾做出的貢獻就絲毫不亞於創建中國海軍、收復東北與統一全國。?

最突出的,就是在兩年幹俄戰爭期間,馮承乾爲中國工業發展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一九二零年八月,吳鐵生還在積極向西北進軍的時候,馮承乾就通過宋靖國,邀請了數十家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企業代表來到北京,開出了一個讓企業家不能拒絕的條件,即共同壟斷幹俄戰爭的軍需供應。?

到年底,已有二十七家德意志第二帝國企業與中國政府簽署了協議。?

雖然莓份協議的內容都不一樣,但是大致相似,即中國政府爲這些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企業提供在華投資、發展的一切便利條件,而企業則要盡全力爭取來自八個幹俄國家的軍事訂單,並且在中國建立工廠進行生產。?

企業家都知道,戰爭是最大的財富源泉。?

更何況,這是一場由八個主要工業國挑起與發動的戰爭。?

此外,中國擁有地理位置上的優勢,因此與中國政府合作,能夠最大限度的替企業實現利益。?

到一九二二年初,幹俄戰爭結束時,二十七家德國企業在華建立了上百座工廠,僱傭了近三十萬名工人,生產的物資不但供應了八國聯軍,還返銷到德意志第二帝國、美國、甚至是英法等國。?

當然,中國政府也是這些企業的大客戶。?

只不過,有一點不能忽略。?

這就是,按照中國政府出臺的規定,任何外資企業在華投資建廠,都至少要與一家中國本土企業合作,而且中國本土企業所佔股份不得低於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說,那一百多座工廠中,有一半以上的股份屬於中國的民族企業。如此一來,大批中國民族企業在這場戰爭中撈到了第一桶金。?

當然,精明的不僅僅是德國企業家。?

在德企大舉進軍中國市場的時候,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國企業也不敢落後,甚至連日本企業也想分上一羹。?

兩年間,西方企業在華開辦的工廠就達到子近三百家。?

這是個什麼感念??

在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二零年底的三年間,外資企業在華開辦的工廠,總共不到一百家!?

如果以開辦工廠的速度爲準,那麼這兩年的發展,相當於以往九年。?

要是算上其他因素,這兩年間取得的成就,恐怕相當於平常情況下十年、甚至二十年?

當時,中國獲得的不僅僅是大批工廠,還獲得了其他好處。比如,在這些工廠裡勞作的工人超過了一百萬,算上民族企業、手工作坊的工人,中國的工人隊伍達到五百萬,總量甚至超過了荷蘭、西班牙與意大利。?

工人隊伍發展壯大,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國民素質整體提升。?

要知道,產業工人都受過基本教育,哪怕是成年後的教育,才能掌握勞動技能,而教育本身就能提高人的素質。?

二十年後,這些工人將是中華民族最強大的動力源泉。?

此外,還有一個讓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的好處。?

這就是,通過與外資企業合作,中國工業的技術水準大幅度提高,以製造業爲代表的重工業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在此之前,中國工業的核心是紡織業等輕工業。?

說白了,輕工業的技術含量非常低,而且對國家、特別是軍事實力的貢獻很有限,任何一個強大的國家,都不可能靠輕工業起家。即便是當年的英國,也是利再由重工業支撐的堅船利炮轟開了其他國家的國門,才讓強大的輕工業獲得了發揮的機會,從而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的關鍵一步。?

因爲國際環境已經大不相同,所以中國不可能走英國的發展道路。?

對中國來說,首先就應該把重工業搞起來。?

事實上,這也是馮承乾一直強調的重點。?

問題是,發展重工業,除了需要鉅額投資,還需要先進技術。?

拿建造戰艦來說,僅僅能夠生產出足夠的鋼鐵還不夠,還必須擁有能夠用來生產裝甲鋼的軋機、生產大口徑火炮的áng、生產炮彈的炸藥廠等等,沒有這些,就算有足夠的鋼鐵產量也建造不出強大的戰艦。?

可惜的是,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這些技術都是國家的根本。?

沒有絕對必要,根本不可能轉讓給其他國家。?

別的不說,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關係非同一般,馮承乾與德皇的關係、宋靖國與德國企業的關係都非常良好,但是在技術轉讓上,德意志第二帝國依然留了一手,根本就不願意爲中國提供先進技術。?

所幸的是,八國幹俄戰爭,讓德意志第二帝國不得不做出讓步。?

這裡面,各種新式戰爭武器的出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大戰中,坦克就表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結果就是,在八國幹俄的時候,德軍投入了數百輛坦克。問題是,坦克技術還不完善,除了對戰場環境要求較高之外,在正常使用中都非常容易出故障。顯然,不可能把所有坦克都運回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維修,因爲來回運送都需要花上幾個月,等到修好再送回來,早就錯過戰機了。如此一來,只能就地維修,也就得在中國開辦坦克維修廠。一九二一年底,?

克虜伯公司就在哈爾濱開辦了一家專門用來維修坦克的工廠。雖然當時這家工廠只有維修能力,但是利用這個機會,由宋靖國精心挑選的一批工程師偷師學藝,甚至對坦克的一些零部件進行了逆向測繪。兩年之後,這家工廠就組裝了第一輛坦克,並且在一九三零年之前完成了第一種坦克的設計工作,在一九三三年就製造出了第一輛全新的坦克。?

這家工廠,後來就是非常有名的北方重工集團。?

要知道,在後來的大戰中,北方重工集團生產了數萬輛坦克,其坦克產量佔到了中國總產量的百分之六十。?

因爲師承德意志第二帝國,所以北方重工設計生產的坦克,有很濃烈的德國色彩。?

除了坦克,還有一種在這場戰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的作戰武器。?

這就是飛機。?

在大戰中,飛機的應用範圍比坦克還要廣泛,並且在大戰期間細化,出現了戰鬥機、偵察機、轟炸機等各種機型,而且飛機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廣泛認同,並且在戰後成爲各國爭相發展的主戰兵器。?

幹俄戰爭期間,除了德意志第二帝國投入了數百架飛機,其他七個國家也總共投入了一千多架飛機。?

問題是,這個時代的飛機,航程都非常有限。?

當時,除了日本投入的飛機能夠經朝鮮飛回日,或者是運回日本進行維修,其他七個國泉的飛機都的就地維修。?

結果就是,在一九二一年,德美英企業在長春、瀋陽與錦州各開辦了一家飛機維修廠。?

雖然這些工廠最初只能維修飛機,但是與克虜伯的坦克維修廠一樣,參與維修的中國工程師趁此機會學到了很多先進技術。在美國波音公司的飛機維修廠,中國工程師馮如甚至拿到了一套戰鬥機的圖紙。?

有趣的是,幹俄戰爭結束後,因爲經營不善,波音公司把瀋陽的飛機維修廠賣給了合夥的中國企業。後來,這家企業改組成爲“瀋陽飛機設計生產公司”、也就是有名的沈飛,而該企業在下一場大戰中,是中國產量最大的飛機制造廠,總共生產了近十萬架飛機,佔中國飛機總產量的百分之四十七。?

因爲師承美國,所以沈飛設計製造的飛機,帶有很濃烈的美國色彩。?

除了技術方面的收穫,還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好處。?

別忘了,工業發展離不開交通。?

在兩年幹俄戰爭期間,中國政府完成了東北地區的道路與鐵路交通網規劃工作,並且啓動了東北鐵路網修建工程。雖然在幹俄戰爭結束的時候,只修建了不到五百公里,但是在隨後二十年,東北鐵路網成爲了中國最有效的鐵路交通系統,並且以此使東北成爲了中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區。?

當然,這也與東北的委源有關。?

幹俄戰爭結束不久,鐵嶺就發現了一座儲量驚人的礦山,隨後又發現了煤礦、銅礦等礦藏。到一九二五年,隨着大慶油田被發現,東北地區獲得了成爲重工業集中地的所有資源條件。?

從某種意義上講,東北的資源佈局,最有利於成爲重工業中心。?

雖然山西的煤礦最多,但是沒有鐵礦與石油。雖然天津有石油,但是沒有其他資源。雖然四川發現了天然氣、還探明瞭不少煤礦,但是交通極不便利。雖然江西有煤、鐵、銅等戰略資源,但是沒有石油,而且交通也不便利。?

可以說,只有東北才具備所有資源條件。?

欠缺的,僅僅是交通基礎設施。?

也正是如此,在東北修建交通網,特別是鐵路網,成爲幹俄戰爭之後,中國政府面臨的頭等大事。!。

第64章 無力迴天第91章 棟樑之才第39章 海軍第一第174章 欲擒故縱第240章 下坡路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343章 惡仗第172章 簡單任務第317章 大膽行動第64章 關鍵情報第14章 戰鬥力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162章 機會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93章 各有千秋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78章 不得不戰第524章 能源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66章 滅頂之災第56章 利令智昏第379章 戰列第605章 裁軍壓力第7章 重工業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243章 消耗品第107章 妥協第13章 戰端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76章 左顧右盼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99章 犧牲第28章 叔侄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38章 大東溝第38章 自我犧牲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503章 下一步第30章 以質爲本第165章 落幕之戰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102章 覆滅第369章 禍起蕭牆第157章 最後任務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159章 復仇第46章 歐陸變局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187章 馬拉松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445章 兩洋咽喉第504章 疲勞作戰第414章 走投無路第221章 垂死掙扎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130章 開打第232章 隱身時代第137章 受夠了第111章 突防第23章 將計就計第492章 多用途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398章 偷襲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35章 逼談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37章 後遺症第157章 最後任務第119章 躲藏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583章 威脅與合作第73章 別無選擇第10章 無妄之災第87章 絕地反擊第20章 衰落的帝國第113章 大好局勢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458章 激戰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36章 利益博弈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225章 撤與戰第24章 航母熱潮第120章 困獸猶鬥第217章 無能爲力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170章 報道第82章 預料之外第432章 攻擊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