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節外生枝

帝國風雲sodu

圍繞着內克島的轟炸行動並沒停止,雙方你來我往,一直持續到一九四四年底。

在這幾個月裡,顧祝同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美軍的反擊目標。

雖然顧祝同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在獲得足夠的兵力之後,美軍首先就會奪回中途島,但是在獲得確切情報之前,顧祝同依然不敢肯定這個判斷。原因很簡單,在太平洋上,可以成爲美軍反擊目標的島嶼太多了。

到了七月底,顧祝同收到了好消息。

“白起”級艦隊航母的前四艘正式交付給了海軍,並且一次性通過海軍驗收,預計在三個月之後,也就是十月底就能編入戰鬥序列。

只是,顧祝同也收到了一條不好的消息。

這就是,不出所料的話,這四艘航母在編入戰鬥序列之後,將首先分派給印度洋的第二艦隊,協助陸軍在年底之前攻佔兩河流域。因此最快要到一九四五年初,才能給第三艦隊增派兵力。

所幸的是,馮承乾已經給顧祝同打了預防針,所以顧祝同並沒抱多大的期望。

十多天後,顧祝同收到確切消息,“埃塞克斯”級的前三艘,即編號CV-9的“埃塞克斯”號、編號CV-10的“約克城”號與編號CV-11的“勇猛”號已經建成,並且正式交付給了美國海軍。

這是自“新喀里多尼亞海戰”。時隔兩年之後。美軍獲得的第一批艦隊航母。

當然,美軍沒有立即把這三艘艦隊航母編入戰鬥序列,也沒有派往太平洋,而是留在大西洋上訓練艦隊官兵。

可以說,此時美國海軍不但缺乏艦隊航母,更缺少優秀的艦隊官兵。

此外,三艘艦隊航母也不足以改變太平洋戰場上的局勢,即中國海軍在太平洋上一直保持着三艘艦隊航母,此外還有數艘小型航母。如果有必要,中國海軍肯定會向太平洋增派更多的艦隊航母。

當然。顧祝同並不擔心來自美國海軍的威脅。

到了八月底,顧祝同安排了一項特殊任務,即讓海軍情報處負責,設法查清楚美軍的反擊目標。

具體怎麼操作。顧祝同沒有過問。

他也用不着過問,這是情報機構的事情。

九月份,陸軍在波斯灣地區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做爲協助力量的第二艦隊全力投入,進軍兩河流域的戰鬥正式打響。

事實上,這個時候,中德軍隊在比拼推進速度。

雖然駐守中東與海灣地區的英軍並沒有投降,但是誰都知道,英國戰敗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中東與海灣地區肯定會被中德聯軍佔領。問題就是。到底是中國軍隊占主導地位,還是德軍說了算。

可以說,局面對中國軍隊相當有利。

雖然德軍已經翻越了高加索山脈,還借道土耳其開闢了第二條進攻線路,但是在進入伊朗境內之後,德軍受扎格羅斯山脈阻擋,推進速度並不快,而從土耳其出發的德軍受後勤保障不力影響,也沒有能夠按計劃攻佔敘利亞。相反,在海灣方向上。即便中國軍隊也存在後勤保障不足與支援力量不到位等諸多問題,可是中國陸軍的步伐一直沒有停下來,而且得到了海軍的全力支持。

顯然,只要中國陸軍保持現在的進攻勢頭,就能在德軍之前佔領兩河流域。

從政治上講。這有着舉足輕重的價值。

要知道,只要同盟國集團打贏了這場大戰。那麼戰後就將出現兩極化格局,即中國主導東方集團與德意志第二帝國主導的西方集團。在這兩大集團中間,正是中東與海灣地區,因此誰主宰了中東與海灣地區,誰就主導了東西兩大集團之間的關係,也就將成爲戰後的世界霸主。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馮承乾才一直堅持首先在中東與海灣地區用兵。

此外,海灣地區的石油資源也有着巨大的戰略價值。

前面已經提到,馮承乾在向李向龍說明情況的時候就明確提出,即便不能趕在德軍之前佔領中東地區,也必須控制波斯灣。原因只有一個,即波斯灣儲藏着驚人的石油,將成爲戰後的世界能源中心。

總而言之,在一九四四年的最後幾個月裡,中東與海灣地區的真正的主戰場。

問題是,有這一認識的,只有馮承乾等少數中國高層領導。

雖然在戰略上,德意志第二帝國也極爲重視中東與海灣地區,而且德意志第二帝國更加需要海灣地區的油田,但是在當時,德意志第二帝國高層並沒有認清中東與海灣地區的戰略價值所在。

說白了,當時的德意志第二帝國並不缺乏石油。

在擊敗了紅俄之後,中德已經按照之前達成的協議劃分了佔領區,裡海產油區有百分之八十劃給了德意志第二帝國,加上來自羅馬尼亞的石油,德意志第二帝國基本上能夠實現石油自給了。

更重要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國還有切身之患。

這就是,英國還沒有戰敗,從英國本土起飛的轟炸機,依然以每天兩次的頻率轟炸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各大城市與工業中心。

說白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重點依然放在歐洲戰場上。

在擊敗英國之前,德意志第二帝國不可能在其他戰場上投入太多的兵力,更不會消耗太多的戰爭資源。

受此影響,德軍在中東與海灣地區的推進力度就不那麼理想了。

當然,這個時候,真正的焦點正是英國。

九月底,德皇威廉二世借視察駐地中海地區德軍的名義,去了羅馬,與意大利元首進行了私下會晤。

德皇此行的目的只有一個:讓意大利儘快把艦隊派往北海。

事實上,早在年初,意大利海軍就爲遠征做好了準備,四艘“維托裡奧-維內託”級戰列艦與兩艘“安德列亞-多里亞”級戰列艦都完成了全面檢修,在接到命令後的四十八小時之內就能出港。

只是,受各種原因影響,意大利海軍一直沒有讓艦隊出動。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軍把兩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留在了大西洋上,而且編入了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加上英國皇家海軍的三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以及在一九四四年中期服役的“前衛”號戰列艦,本土艦隊的主力艦達到了六艘,而且都是戰鬥力強大的快速戰列艦。

此外,本土艦隊在“設得蘭海戰”之後就轉駐朴茨茅斯。

這些,都讓意大利海軍格外擔心。

很明顯,英國皇家海軍肯定會攔截意大利艦隊。

爲此,意大利海軍在一九四四年六月份提出,希望在其派出艦隊的時候,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能夠採取協同行動,拖住英國皇家海軍,以便意大利艦隊能夠安全抵達北海,而不是在航行途中遭到攔截。

可惜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沒有給出正面答覆。

主要就是,當時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實質上只有兩艘快速戰列艦,即服役不久的“腓特烈三世”號與“威廉一世”號。雖然這兩艘戰列艦的戰鬥力極爲強大,全面超過了英國皇家海軍的“前衛”號與美國海軍的“南達科他”級,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依阿華”級還要出色一些。此外,除了這兩艘戰列艦,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還有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但是在總體實力上,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仍然比英國皇家海軍差了許多,且更容易遭到英國皇家海軍打擊。

說白了,意大利海軍是去支援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而不是去增添麻煩。

受此影響,意大利艦隊一直沒有離開地中海。

問題是,德軍要想攻打英國本土,就需要意大利艦隊。說白了,如果沒有辦法奪取制海權,德軍根本不可能越過英吉利海峽。要想奪取制海權,就需要意大利艦隊的支持,少了意大利艦隊,德軍根本不可能奪得制海權。

十月初,雷德爾訪問了意大利。

在德皇解決了外交上的問題後,德意海軍聯合行動終於提上了議事日程。關鍵就是,德皇在羅馬做出了重大讓步,即承諾在意大利海軍採取行動的時候,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也將在北海採取行動,設法牽制住英國皇家海軍的本土艦隊,確保意大利艦隊能夠安全抵達帝國港口。

雷德爾去羅馬,主要就是商討解決細節上的問題。

不出所料的話,一個月之內,意大利艦隊就將從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

當然,德意兩國的領導人沒有忘記另外一個重要盟友。

回到德意志第二帝國之後,雷德爾就給馮承乾發了一封電報,提出希望中國海軍能夠提前半個月左右,在太平洋上發動一次牽制性進攻行動,設法使美軍加強太平洋艦隊,從而削弱美軍在大西洋上的兵力。

十月十五日,馮承乾給顧祝同發了一封電報,把這個艱鉅的任務交給了顧祝同。

雖然只是牽制性任務,但是留給顧祝同的準備時間只有五天。

也就是說,在十月二十日,第三艦隊就得采取行動,不然就無法達到牽制與分散美軍兵力的目的。

顯然,這不是一個簡單任務。

第80章 相互算計第179章 兄弟第36章 利益博弈第167章 前奏第11章 越境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58章 時機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197章 利器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141章 秘密行動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546章 協商第71章 恐慌第24章 帝國第一艦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240章 關鍵情報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474章 各有所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47章 不怕死第377章 好與壞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14章 營救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282章 臨陣磨槍第52章 同盟軸心第579章 戰略撤退第185章 夜間惡戰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246章 交戰前夜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10章 海軍起航第586章 服軟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131章 抱陳守舊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32章 精氣神第228章 厚積薄發第299章 虛幻的優勢第454章 南下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第37章 後遺症第26章 熱身活動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127章 不支第594章 政治體制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43章 大型化第122章 投降第401章 將才第96章 關鍵一戰第132章 時機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40章 列強幹涉第19章 送上門來第99章 別無選擇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117章 僞裝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441章 雙贏合作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481章 討價還價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366章 雞肋第83章 前仆後繼第255章 力量倍增器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92章 快馬加鞭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40章 列強幹涉第148章 警報第150章 新手與老手第262章 疲於奔命第76章 左顧右盼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622章 價值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139章 坐以待斃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73章 戰機第12章 追蹤第168章 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