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

“胡焰休得無理!”衆將校、幕僚都震驚地看着胡焰和臉氣得煞白、即將發作的校尉孫喆,竇固喝住胡焰,又對班超道,“此非辨罪之時,仲升速報軍情!”

班超與胡焰就地取材,二人蹲在地上一頓忙活,用細沙迅速建起一個簡易沙盤。竇固、耿忠與衆將都圍攏過來,胡焰指着沙堆道:

“伊吾廬城堅難攻,守敵千二百人。城北大營離城十餘里,營壘堅固,易守難攻,亦是屯糧之地,呼衍王自將大軍萬五千人據守。南山口大營已成固壘,可屯二萬五千人,由王子胥皋領五千卒駐守。疏榆谷蒲類城爲木寨,守將爲文官,易攻難守,有守軍一千餘人。另車師前國,尚有呼衍部五千騎。”

“呼衍部有部民十餘萬人,到白山以南越冬約四萬餘人,留在疏榆谷過冬有五萬多人,另數萬人在車師前國。數年來,北匈奴連遭蝗災旱災,各部損失慘重。呼衍部因據有西域躲過大災,故戰力極強,兩萬五千大軍均爲被甲精騎。”

班超又補充道,“呼衍部各部族亦民亦兵,呼衍王如發出募兵令,僅白山以南匈奴人,可再聚能控弦之士萬餘騎……”

軍情果然十分嚴重,竇固和耿忠聞言對視一眼,兩人俱大吃了一驚。衆將也都緊皺眉頭,敵情的嚴峻程度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班超以手指着地上沙盤上的白山道,“聞漢軍將來,匈奴人舉國驚懼。呼衍勺已將漢軍入塞消息,傳檄塞北各部,並飛報龍庭蒲奴單于。單于命呼衍王堅守白山,令左鹿蠡王率軍三萬出燕然山。還令皋林溫禺犢王率軍一萬餘,遠離涿邪山,規避漢軍鋒芒,並相機策應白山。”

敵情遠比知道的要嚴重,班超言畢,衆將和幕僚們面色都嚴峻起來!

班超接着說道,“早春時節,白山仍冰雪封山,大軍難行。呼衍王已在南山口設堅營,以五千卒扼通往山北的咽喉要道。進,可與伊吾城、蒲類國遙相呼應。退,可迅速撤至山北草甸疏榆谷,進而以白山爲險阻,擋我大軍去路。我軍遠來,急切不可圖,如曠日相持,必生變矣!”

竇固和耿忠扶劍佇立,面色平靜。等班超說完,竇固高聲問道,“我軍明日即將走出大漠,呼衍王紮營壘相拒,兩路援軍又虎視眈眈,本尉當以何策破敵?!”

班超聞言,爲之一振,迅速抱拳稟道,“啓稟都尉,末將觀察呼衍王南山口大營後,便與胡焰定有一計,定可破之!”

竇固和耿忠聞言大喜,班超以鐗指着沙圖道:

“呼衍王足智多謀,能征善戰,手下勇將如雲,然彼生性多疑,好貪便宜。其子胥皋雖爲萬人敵,然剛愎自用。吾軍宜在白山下依山傍水而營,先取立足點。背倚冰山,居高臨下,山澗冰水取之不竭,可長相據守。我軍勞師遠來,自然疲憊。可明示強、暗示弱,以彼性情,夜晚必來劫營……”

說着,班超以目示意,胡焰點點頭接着說道,“吾大軍可暗避營外,待敵徑入,可圍而重挫之,並跟上圍攻南山口大營,但圍而不破。同時,另擇一勇將設伏於葫蘆峽,待呼衍王援兵至。五千卒以下,則吃之。五千人以上,則重挫之!此爲圍營打援之策,是爲正計!”

耿忠問道,“自古正奇相合,調出呼衍王,秘奪伊吾廬,纔是正計?!”

胡焰點點頭,“都尉所言正是!呼衍部與北匈奴各部不同,雖在冬天,然伊吾綠洲肥美,馬不疲瘦,戰力強悍。援兵受挫,南山口危急,呼衍王必重兵再援。只要能調出呼衍王,以漢軍戰力,彼必敗矣……”

班超接住胡焰話頭道,“只要呼衍王離伊吾堅城,吾別師將襲取伊吾廬,直出疏榆谷,以雷霆之勢秘取蒲類城,設伏口門子峽谷。如此,則前有別師阻擊,後有大軍追殺,必可大破呼衍部,收服蒲類國,一戰定天山!”

“直出疏榆谷?!”

等班超說說完,衆將校皆驚歎出聲。乍聽起來,班超與胡焰定下此計,未免有點荒唐,胃口太大,幾乎匪夷所思。

漢軍不過一萬四千騎,加上數千役夫不足兩萬人。而呼衍部落有十數萬之衆,在白山南北即有兩萬五千餘能征慣戰精騎。而漢軍作爲別師只有一個部,兵力不過二三千人,如何能在奪取伊吾廬後,再戰蒲類國?又如何能以疲憊之師,抵擋住呼衍王北逃大軍強襲?!

況且,白山自古便只有山巔鳥道與山北相通,別部又如何直出疏榆谷?南山口有匈奴人大營,難道要翻越大雪山不成?身爲竇融與左車之徒,班超難道不知窮寇莫追之理,狗被逼急了也會跳牆的,班超這不是狂人妄語又是什麼?

“大帥,末將以爲不可……”

一系列疑問堵在衆將心頭,前鋒校尉渠耆是急性子,不吐不快,他首先高聲詰問道,“請問班司馬,伊吾廬城高牆厚,守敵千二百衆。倘若別部去攻,區區二千二百餘人,既無攻城器械,又如何能破堅城?縱使破城,城北大營匈奴人必然攻城,試圖奪回城池。此時別師又如何能悄然脫身,跨越雪山,先於呼衍王大軍進入疏榆谷?”

渠耆是竇固手下第一員虎將,也是先鋒。此次出征,他率領本部落近三千餘精壯盧水羌騎,都是百戰胡師,是竇固北征大軍的前軍。渠耆說出了大家的心裡話,大帳內列隊而立的校尉、軍司馬、幕僚、從事們,都頻頻點頭,議論紛紛。

面對渠耆的詰問,班超未回答。竇固看出班超的顧慮,便從案後站起身來,轉身走進內帳。內帳是竇固休息的地方,臥具早已被中軍收拾好裝上駱駝,此時只有一付掛在帳上的縑圖。

竇固走到縑圖前,背手沉思起來。耿忠與班超也一起走進大帳之後,竇固扭頭用詢問的目光看着他。班超便走到掛圖前,用右手從伊吾廬、鬼風口、再到疏榆谷畫了一條曲線,並堅定地點點頭。

耿忠小聲道,“事關重大,此路汝親自勘查否?”

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二十五章 公開南下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一章 殺心頓起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二十二章 身後之事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十七章 宰予晝寢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五章 欽賜婚事第四章 染指隴右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十一章 天下大旱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四十三章 魚兒心機第十四章 西域商賈第十章 貪淫惹禍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五章 欽賜婚事第八章 匪夷所思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八章 天折將星3第十三章 死生相隨第十一章 舉國動盪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九章 夢中訣別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十三章 死生相隨第三十一章 枕留餘香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六章 絕域孤城第二十二章 摸嶺人家第三十九章 秋曹被囚第七章 安鵲傳信第二十章 羣起參奏第二章 班氏任俠第五章 赤地千里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十二章 縫合屍首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三十四章 班超吮毒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二章 千里迂迴第二十章 楨中危難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三十六章 截斷糧道第四十五章 物歸舊主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二十二章 司馬聖人第三十三章 礪兵國策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十五章 母儀西域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二章 漢宮暗潮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六章 女國歸附第二十章 孤軍北上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二十三章 再戰皮水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二十三章 雪夜激戰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十五章 三徵車師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