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雩急道,“屯長、隊率,應殺淨牧民哪,不能心軟,以防走漏消息!”黃雩原是蒙榆、周令麾下小匪首,加入漢軍時間不長,一向戰戰兢兢。現在當了“帳頭”,身份也水漲船高,他按照沙匪行事規矩建議道。
甘英惱怒地看了一眼吳彥,吳彥看甘英大有責備之意,便摯劍在手,大怒道,“驢日的,真是不改沙匪本性!汝敢亂殺牧民,吾便敢殺汝狗頭!”
如此偏遠村寨,部民定然是蒲類人,斷然不會報匈奴人!甘英此時感覺鬼風口一定出了問題,便急令道,“抓緊歇息,準備啓程!”
村子裡來了大駝隊原本就是大事兒,況且這“駝隊”眨眼間便斬殺四名匈奴驛卒,因此不一會兒,年約四五十歲的酋長陪着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嫗,在幾名少女的簇擁下盛裝而來,以部族禮儀迎接駝隊貴客。
吳彥不熟悉胡語,見狀有點手足無措。黃雩自然熟悉這風俗,他指點甘英、吳彥接受了老嫗的祝福,象徵性地吃了鹽與粢麪餅。
酋長和老婦人身後,又跟着走來幾十位男女牧民,他們送來了熱乎乎的馬奶茶、粢麪餅、鹹麪醬、牛羊肉。甘英知道,這些蒲類牧民是一個部族,這位老嫗便是部族身份最高的巫師,且已經知道駝隊是什麼人。牧民們這是拿出自己的食物,來款待漢軍士卒。
時間緊迫,顧不得這許多禮節了。甘英心急如焚,他鞠躬致謝後,便令士卒們迅速進食,餵食駝、馬,然後告別村民,快速啓程。
從這裡再往西不足百里,繞過山口便是鬼風口了。甘英下令急行軍,他們一路疾行,夜裡約二更天,便繞過了山口,來到一個小山頭下。出了山口,風力陡然增大了幾倍。呼嘯的寒風自北向南,奔騰而來,人馬在小山頭旁邊根本站立不住。
胡焰曾經對甘英詳細講述過鬼風口地形,甘英知道這便是綠山頭(注:即今綠山包),他帶隊一刻也不敢停留,繞過一大片鹽泥沼澤地帶,來到沼澤的西岸。這裡風小了一點,按照胡焰的敘述,這裡應該有一座牧民們的夏季營地。但此時,這裡卻有一個小小的營區,有篝火和獸骨痕跡,明顯有人馬曾經在這裡宿過營。
甘英大驚,這裡遠離駝隊,牧民冬季不會來這裡駐牧,這隻能是張望的人馬剛剛在此宿過營。他急令吳彥道,“吾帶本部人馬東出峽谷,汝在此設營,加強警戒,靜待司馬大軍到來。如遇大隊人馬來襲,不要逞強,要速帶駝隊向峽谷靠擾!”
交待一番,便帶着自己的一屯百餘人,在嚮導的帶領下,快速向西馳去。按照胡焰的交待,從鬼風口鹽澤至第一個峽谷入口,路程約近百里。甘英已經判明,張望這反賊定然帶人進入了峽谷。而午後那四人,分明是張望派去向伊吾廬城報警的!
安排既定,甘英一馬當先,率部頂着嗚嗚的狂風,在夜晚的沖積沙礫平原上,向東疾馳。他們人馬一刻不歇,天明之前,終於來到峽谷之前。峽谷內風兒挾着冰雪顆粒,如劍一般向外噴射着,他下令在谷口外避風處小憩,讓戰馬進料、飲水,同時也令士卒們抓緊進食,補充體力。
一路頂風疾馳,戰馬都累壞了。此時舔一會地面的積雪後,都將腦袋伸進袋中大嚼慄米。而士卒們侍候戰馬進食後,甚至連獵一隻黃羊的時間都沒有,便抓緊啃着雪團和堅硬的烙饃,藉機活動一下被凍僵的手腳。天陰沉着,風嗚嗚嘶鳴,寒冷異常。
遠山朦朦朧朧,不時有晶瑩的綠光在隊伍四周掠過。刑卒們知道,他們並不孤獨,那是狼羣在忙活。
天漸漸亮了,一會兒又下起了大雪。雪花沸沸揚揚,能見度下降。甘英下令啓程,士卒們牽着戰馬,成戰鬥隊形,向寒風呼嘯、大雪拂面的峽谷中艱難進發。峽谷中堅硬的積雪上,現出大隊人馬行進過的足跡,甘英拂開積雪看了一下,便派出三名斥侯先行進入峽谷深處,大隊人馬隨後跟進。
約進入峽谷二十餘里遠,隱隱能聽到風聲中夾雜着大戰之時的呼喊聲,狂風中則隱隱有柴火銷煙氣味。恰在此時,一名斥侯返回報信。原來,前方四五里遠處,一隊人馬約四五十人被阻於雪崖之下,正在攻擊一段冰崖,一時難以得手,雙方便相持不下!
甘英聞言大喜,同時又感到納悶。喜的是,張望這反賊到底未得手,還在這峽谷中磨蹭着。納悶的是,這裡並無其它漢軍,是什麼人將張望阻擋在這冰雪峽谷之中的呢?他命大隊人馬先隱藏進峽谷南面的冰谷中,自己帶着兩名刑卒,徒步悄悄向前潛去。
峽谷中狂風如千軍萬馬奔騰,一陣緊似一陣,吹得人站不住腳,也睜不開眼,人只能看清前方二三丈遠處。艱難地前進四五里遠,一個刑卒指着前面峽谷邊的雪山道,“屯長快看!”
甘英早就看見了,瀰漫的雪花中,那分明是兩個士卒,正在向雪山上攀登。可是風太大了,他們登上約二三丈高,便被風吹着立足不住,無聲地滑了下來。他藉助冰石掩護,輕輕向前潛去,漸漸看清了,峽谷裡有六七十匹戰馬戰戰兢兢地擠在一起,士卒們伏在雪地上,正在遠遠地與轉彎處冰牆上的人對射着。
冰牆下,有四五具屍體,那是中箭死去的士卒!
在戰馬羣的旁邊,靠着峽谷邊上,壘起幾個五六個高大的雪屋,銷煙正是從雪屋裡飄出,裡面的人正在烤火,不時有人進進出出。甘英恍然大悟,不禁莞爾失笑。張望這漢賊這回可是遇上了行家,是栽在這個無名峽谷中了。他目測了一下,以這裡的地形,張望想攻上去門都沒有。
就在此時,一個男人用漢話叫喊起來,“上面的人聽……着,汝幾……人堅持不……不了多久,張……張大人說……說了,竇固已……經戰……敗,逃向樓蘭……投降吧,饒爾幾……人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