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未雨綢繆

等法師終於說完,班超直視着大法師,連客套都沒有,“鄯善國中事務,當由王廷署理。鄯善國僧人會欲殺菩達伐摩,僧會事漢使團不過問。匈奴人乃虎狼也,與大漢屬國鄯善國勢不兩立。僧侶雖沙門中人,亦國民也,是國民便當守法。既通敵證據確鑿,僧會按律處置便天經地義!”

札禮狸碰了個軟釘子,剛時屋時的那份從容已不翼而飛。他坐在案後一時顯得窘迫,光禿禿的腦門上冒出了一坨坨汗珠兒,遮滿面孔的長鬚顫動着,穿着黃色綢緞僧袍的腰板僵硬地躬着,那遊離不定、略顯倉皇的眸子再不敢看班超的眼睛。愣了一下,才連連頷首道,“僧會定按律處置惡人,以敬效尤,小僧打擾將軍了!”

“班司馬所言有理!”郭恂在院中蹓躂一圈,又舞了一圈劍,此時手中提着劍正走過班超房門前,聞法師言便站在門前怒道,“吾使團剛到伊循城的那晚,菩達伐摩便欲滅了士芤一族。如此囂張之輩,僧會既欲律條主持公道,何故還要猶豫再三來問吾使團?”

法師見漢大使站在門前臉上帶着慍色,便趕緊起身躬身行禮,又戰戰兢兢地重新表了態,“大使放心,鄯善國僧人會定會當衆處罰僧門敗類,爲屯民討回公道。至於刑法麼……當處以極刑!”

“極刑?”郭恂聞言一愣,“什麼刑?”

見大使和衆人都好奇地看着他,法師興奮地道,“獸食、鴉食、車裂、火焚、生剮、鋸裂……”一時說得興起,便如數家珍一般,將十八般刑法一一道出,衆人卻聽得毛骨悚然,金慄、伊蘭與衆小胡女則震驚得圓睜着秀目。郭恂是文人,更是聽得魂飛魄散,趕緊擺擺手令其不要再往下說。

雖然快到朝食時間,班超卻未留法師。等法師離開後,郭恂也回自己屋中,由王子陪同朝食。丘庶帶着侍婢們已經擡進朝食,一大籃子噴香的白麪綿餅,一大籃子胡餅(注:即芝麻燒餅),二鬲慄米肉菜羹,三個大木盤內一盤是摻了椒鹽的鹹麪醬,一盤肉炒青菜,一盤鹽醃青瓜。

胡焰走到門前招招手,將兩個侍女、四個小胡女都叫進來朝食。班超與衆將兩人一案,兩個公主一案,小胡女們四人一案,侍婢們將朝食分到各人案上,便侍候衆將進食。衆將一邊進食一邊訓斥甘英、劉奕仁連屋內事都搞不定,弄得伊蘭、金慄真象受了多大委屈似的,一邊朝食一邊流淚,氣得甘英、劉奕仁幾乎想撞牆,可又不敢發作。

見甘英、劉奕仁兩個愛將被弄得十分鬱悶,班超有點看不下去了,他蘸着鹹醬嚼着綿軟、噴香的粢餅,本想對伊蘭與金慄訓導幾句,可一時又不知從何說起。天地間惟一個情字沒人說得清,男女之間,愛便是恨,恨便是愛。甜即是苦,苦便是甜。不在一起時想,在一起便鬧得死死活活。自古恨不可怕,愛才最折磨人,現在這四個小人便正是互相折磨的時候……想到這裡,他輕嘆了一聲,莫名其妙地搖了搖頭。

衆人都看着他,伊蘭、金慄覺得給大使添了麻煩,都深深地低下頭。班超邊食邊說道,“當年吾年少無知,拋棄了一塊土得掉渣的石頭。年長後方知其是美玉,於是便苦心相求,費盡心機,甚至不惜下作手段,終於將美玉找回。歷經歲月磨礪,萬年美玉更潤美,吾終生再不會舍之!”

“下作手段?”伊蘭聰慧過人,她已經聽懂了,“司馬莫非是言馮菟夫人事?奕仁給吾講過,吾真想見到夫人哪!”

班超沒理會她的的好奇心,嘴裡骨嘣骨嘣地嚼着清脆的鹽醃青瓜,拿起一塊芝麻胡餅狠咬了一大口,邊慢慢嚼着才若有所思地嘆道,“吾是史家之後,讀過太多悲歡離合。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碰見了便是緣分便不要錯過。人海茫茫相見不易別時更不易,不是萬年有緣如何會相識相知?最可惜者莫過經歷千山萬水卻曾經錯過也!”

金慄、伊蘭、甘英、劉奕仁都互相看了一眼,都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班超又道,“二位公主是對吾大漢有功之人,如果願意,可以隨甘英、劉奕仁至雒陽成婚。本司馬將親自爲汝四人主婚,並在雒陽爲汝二家置房舍家當僕婢。可汝二人均漢使團成員哪,大漢需要汝二人留在鄯善國。鄯善都尉新來,勢單力薄,需要汝二人相助,汝二人能聽懂吾之意麼?”

“可是……可是……”伊蘭一聽班超還是要將自己留下,看一眼劉奕仁,欲言又止,手裡拿着綿餅卻忘了吃,小嘴一咧,眼淚便在眼裡打轉,看看就要哭出來的樣子。

班超不爲所動,冷峻地道,“奕仁是別部戰將,漢使團需班師向皇上覆命。本司馬一諾既出必不會負汝,竇都尉班師後,最晚明年春,本司馬定隨都尉再徵白山,重回西域。屆時,吾將把奕仁親自送到汝身邊,併爲汝主婚,汝看這樣可好?”

伊蘭聞言,小手捂着臉,嚶嚶啜泣起來。劉奕仁走了過去,將她緊緊摟在懷中。良久,伊蘭擡起頭,擦掉眼淚,堅定地道,“好罷,吾聽大人令便留在鄯善罷,助鄯善都尉屯田、戍守,定然不辱使命!”

金慄突然也堅定地道,“大人,吾也留下罷!”

衆將聞言都開心地笑了起來,班超嘉勉道,“金慄明事理,能成大事。樓蘭城、敦煌郡乃蒲類國後方,霜刺國王與黑稗王妃需要汝經營樓蘭,爲蒲類國建一塊退守之地。本司馬允汝留下,最晚明年,吾定然也將甘英親手送到汝身邊,併爲汝主婚!”

金慄眼淚分明在眼眶裡打着轉卻終於未曾落下來,她無一絲扭捏,“謝司馬大人,奴奴定不負使命!”

班超說,“吾歸去後,汝二人可招募可靠之人,在樓蘭城外圍荒墾田,挖溝造渠。樓蘭城西南,南河兩岸,有大量無主荒地、草地,可盡數開墾。此事宜早不宜遲,夏季到來,匈奴人必返疏榆谷。爲防牧民被匈奴裹挾,蒲類國王妃與伊吾都尉夫人定然會帶數千牧民先行遷徙至樓蘭,住房、帳蓬、慄米所需甚巨,吾正爲此愁煩,着何將前往署理……”

“署理”二字從漢副使口中說出,這已經是在委派官吏了。兩個女孩聞之,都躍躍欲試,伊蘭小心翼翼地問,“司馬,吾與金慄,年幼少見識,這麼大事兒,真的行麼?!”

“不行麼,爲何不行?”班超端起木碗呼嚕呼嚕幾大口喝盡碗中的肉菜羹,抹把嘴道,“陷身亂軍之中,伊蘭能亂中取靜,脫身隱藏。遠在百里之外,金慄不忘姊妹情誼,能捨命相救。豈會沒見識?汝二人原就能辦大事,又情同手足,吾可寄予厚望啊。返回河西后,吾會令一女將坐陣樓蘭,汝二人可前往相助,必建大功!”

“吾二人定遵司馬之言,儘快動身去樓蘭!”伊蘭說着,看一眼甘英與劉奕仁,竟然又可憐巴巴地提出一個要求,“司馬,這二個怪物既然不能留下,能否將小姑、寡婦留下,權代他二人,爲吾站崗放哨!”

甘英、劉奕仁二將聞言氣得牙根緊咬,莫非吾二人僅能站崗放哨?班超卻被她說笑了,心裡卻在十分爲難,淳于薊、胡焰等衆將都開心地大笑起來。

漢軍北據伊吾廬,南下鄯善國,樓蘭城便成爲南北重要連接紐帶。在樓蘭城開闢一塊屯田基地,將來可作爲伊吾廬宜禾都尉府後盾,一旦白山形勢吃緊,可作爲蒲類國退路。而伊蘭如果能去樓蘭助小魚兒籌辦這一切,鄯善國雖窮,但錢、糧、人力等總不會是大問題。現在,伊蘭提出這一要求,讓班超頗感爲難,也無法拒絕。

小姑、寡婦被侍女們早餵飽了,侍女們再要給它們添飯,嚇得它們趕緊搖頭晃腦地往後縮小,逗得兩個小侍女咯咯地笑。此時二犬聽懂了,便可憐巴巴地瞅着班超,班秉、班騶已經拿來皮圈,扣在小姑、寡婦粗脖子上,將繩子交到二女手中。班超這才拍拍小姑、寡婦的大腦袋叮囑道,“汝二卒留下,代甘英、劉奕仁保護兩位公主。明年吾再徵白山,定接汝回別部!”

寡婦比較溫順,心裡有不滿也不會表現出來,只是氣得將頭扭到一邊。而小姑卻昂首憤然低嚎了一嗓子,然後看着班超,嗓子眼裡低嗚出聲,發泄着心裡的不滿。衆人都看明白了,它分明是說,他二人便要回雒陽向皇上覆命領賞,吾便不想見皇上?到底看低吾二犬,吾不就不會說話麼?!

金慄和伊蘭滿心歡喜,小姑與寡婦是班超的心愛之犬。留下二犬,便與別部命運緊緊連在一起,甘英、劉奕仁自然也就飛不了。

現在班超擔心國王與王妃,女兒失而復得,他們斷然不會放伊蘭住樓蘭。但他的擔心是多餘的,國王虧欠過自己閨女太多,在伊蘭面前腰桿始終直不起來。伊蘭很聰明,朝食後離開驛館她便帶着金慄進宮稟報國王與王妃,言自己要與金慄公主一起,至樓蘭城組織墾荒,結果父女倆大吵了一架,火藥味甚濃。

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三十二章 意猶未盡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二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三十九章 河西往事第十三章 死生相隨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二十章 孤軍北上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二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九章 舉族活殉第三十章 三生石下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三十四章 英雄相惜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三十六章 父女論戰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十六章 功過相抵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二十四章 莫非爲難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二十二章 竇固返京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二章 雷霆反擊第五章 提兵北上第二十六章 生死邊緣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二十九章 藏兵之地第十一章 告別祖塋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十九章 不算醜事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二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十章 祖孫情深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二十三章 漢家神箭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四十七章 計取堅城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三十二章 意猶未盡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二十二章 坐陣漢苑第四章 御前會議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二十七章 生命輓歌第五章 提兵北上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十五章 魚邸風情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三十二章 樓蘭綠洲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十九章 救美之後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二十五章 迂腐蠢儒第十章 貪淫惹禍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