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國士之謀

而嬌妍的女公子竇妤靜靜地坐在公主身邊,只是象徵性地碰了碰漆勺,然後便帶着滿臉好奇,一雙清亮的眸子撲閃撲閃地笑看着兩位世子。

二人見狀大窘,雖然腹中飢鳴,還是強嚥下口水,只好不情願地放下箸。

見他二人也不敢動箸了,公主慈祥地勸道,“餓了兩天了,不必拘禮,先填飽肚子再說話。老夫人命賜食,是替汝二人說情,其實,幾位大人早已暗允二位入北營,且將授以重任。只是汝二人不知,偏要到處胡鬧,讓竇府不得安寧!”

“謝老夫人,謝都尉與公主,謝女公子!”

二人聞言心裡大喜,趕緊跪謝,眼裡俱有淚花閃爍。

竇妤小手捂着嘴咯咯咯地笑起來,公主也笑道,“行了行了,謝過就行了。現在汝二人使命,便是食盡這一案珍饈美饌!”

二人看看竇固,見都尉大人也一臉和氣地點了點頭,於是便遵令放開手段,大快朵頤。不一會兒,便風捲殘雲,將一案食物食淨,最後連白陶角杯中的肉羹都一滴不剩。

這食相到底有點不雅,竇妤圓睜秀眸看着,終於扭過臉端起雲紋耳杯輕啜一口,其實好不容易將笑憋住。

侍婢們將食案擡了下去,中軍掾吏樨子“嘩啦”一聲拉開牆面的黃色縑簾,書房北面牆上竟然是一絹巨大的褐黃色古縑圖,古色古香,怕是有年頭了。漢朝各郡和東西南北各地山川地理、戰守形勢一目瞭然,竇固從樨子手中接過竹杆指着圖中的伊吾綠洲對二人道,“世子踊躍,朝野同心,大軍即將北征白山,此役定驅胡虜於漠北,重設都護於沙海北道。然吾有一憂……”

祭參、和恭同聲問,“不知都尉所憂何事?”

竇固又着疏勒國道,“大軍北征,吾需徐幹領別部爲奇兵,助吾破敵。可龜茲、焉耆、莎車三國,君臣吏民心向北匈奴。吾取北道各國,呼衍獗勢將無處可逃,彼必再戰疏勒國。窮寇兇殘,如聚龜茲、焉耆、莎車三國兵,將得近十餘萬人,班司馬之疏勒軍不過數千人,于闐國僅有二萬五千,壓力將甚大!”

“呼衍獗、焉澠皆北虜名酋,彼如奪疏勒、于闐,將可以此立足與漢軍相拒。如敗,則會退至蔥嶺以西。吾在西域不過數月,僅能擊潰單于而難以全殲。大軍班師後,或幾個月、或半年後該怎樣?此吾所慮者。漢軍班師後,單于必舉國南下再攻北道,天山南北必戰火遍地,前景無法預料……”

竇固說完,目光冷酷地看着二名世子。

“都尉,何故僅數月……”祭參不解地問道,“小侄不敢忘家翁遺言,定隨都尉北征建功,重振祭家。只是小侄不懂,即便大軍班師,都護府一旦有警,河西諸郡可就近相援耶?”

這時,女公子竇妤又命侍婢上了兩銅盤切好的寒瓜,款待這二位未來的勇將。

竇固這時已經坐回自己案後,倚榻沉思故意遮掩着對祭參的失望。閉目一會,又將目光盯向和恭,眼裡不可阻擋地透露着期望。和恭盯着牆上的絹圖久久不語,皺眉又沉思了一會後,才終於咬牙擡起頭說道,“稟報都尉,小人有一請,不知當講不當講?”

“講——”竇固鷹目爲之一亮,“既入北軍爲將,便不必再稱小人!”

“末將遵令——”和恭指着縑圖道,“末將以爲,倘若北道有變,漢使團便將孤撐蔥嶺之下。都尉,末將願領刑卒一部,在伊循(注:即今米蘭遺址)、樓蘭或精絕(注:遺址位於民豐縣以北尼雅河下游,已湮沒在大漠之下)綠洲屯田。屯田之餘,則練兵積慄儲錢,以爲使團後援。倘若於闐國、疏勒國有變,末將可領鄯善國九千大軍,西出于闐,鉗制莎車!”

竇固面無表情,心裡卻欣喜地看着這個三十餘歲的年輕人,心裡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然後一字一句地道,“汝可想好了,將刑卒屯田,或數年而無戰事,孤處戈壁沙漠之中,汝果耐得住寂寞麼?”

“吾能!”

和恭抱拳莊重地道,“不瞞都尉,家翁過世後,吾在塋前結廬,僅以生慄野菜充飢守孝三年。三年孝滿後,吾曾病弱而難勞作,亦曾無法舉劍,因體弱錯過跟隨都尉征戰白山。爲先人盡孝,爲朝廷盡忠,乃世子本份也,便孤處絕域有何憂哉?”

“真孝子也……”劉中禮頻頻感嘆道,竇固則又看着和恭道,“請取出袖中薦書!”

衆人大驚,和恭則不情願地從袖中取出一方帛書。

竇妤上前接過逞遞給竇固,原來是高密侯鄧震親筆撰寫的一封薦書。

“平陵人和恭,忠義之士,敢愛敢恨,有勇有謀。彼系小婿劍友,曾助淳于恭解班府之圍。彼素有大志,欲自入西域,追隨班郎建功。朝廷正用人之時,都尉如引入軍中,他日必能有功於江山社稷!”

原來,那日高密侯童心驟起,與夫人駕乘單駒輕輜去閨女家串門。和恭在雒陽街頭醉酒後奪了鄧震的役馬,害得堂堂的高密侯親自爲夫人拉車,成就一段佳話。誰知老馬識途,和恭返回城北客棧三日後,自己的馬循原路找了回來。和恭看了一下兩馬,蹄後竟然都有一塊白點。他知道自己錯怪人家,第二日便赤揹負荊牽着馬上鄧府門上認罪。

鄧震接受了他的歉意,但並未處罰他。又聞他早在五陵原上時,便與自己的愛婿班超相交,並且還是劍友。且和恭言語間流露出欲自行出塞,追隨班超征戰西域,於是鄧震大喜,便寫了這封薦書!

“既然鄧大人有薦書,汝何故不呈耶?”

“大人,恭欲以軍功取功名,不願走捷徑!”

竇固聞言大喜,返回內室,不一會又走出來,手裡拿着一紫色木匣,匣上結三繩,已加封泥。他將木匣莊重地遞與和恭,然後坐回案後,才平靜地對祭參說道,“汝先至外室稍待。”

祭參知道都尉將有要務秘密交待和恭,便起身隨樨子至外室規避。室內只剩下和恭一人,劉中禮和竇妤則靜靜地陪坐在一邊,竇固定定地看着他,平靜地道:

“汝明日悄然至北營兵曹庫領取戰馬、符傳、兵器、盤纏,直接啓程至敦煌郡找中郎將鄭衆大人。只需將此函交與即可,鄭大人即會安排一切。命汝爲漢軍軍候,行假司馬事。到伊循後,代行漢軍駐伊循城司禾府都尉和漢軍駐鄯善城鄯善都尉事,主持屯田。一年,汝記住了,吾只給汝一年時間,務要練出一千鐵甲勁卒,隨時備戰!”

“末將遵令!”

竇固擺擺手,又笑道,“汝還要巡視鄯善軍練兵,督促其備戰。一旦北道局勢失控,鄯善九千兵,則非同小可,可擔大任。倘若與敦煌郡失去驛傳,汝要穩固鄯善,並與班司馬之漢使府互爲犄角之勢。屯田期間,汝受敦煌郡太守府節制,然亦要與駐疏勒國之漢使府、駐于闐國之漢軍守將府保持驛傳暢通。如西域軍情緊急,班司馬有令於汝,則汝受駐疏勒國之漢使府節制,不得有誤!”

“末將遵令!”

和恭接令,心裡卻如電閃雷鳴一般,冤氣也不翼而飛。他沒想到是,原來竇固早已準備啓用他,並委以重任。

和恭的事已經安排完畢,便跟隨樨子至外室暫避,祭參又走了進來接令。

竇固仍很平靜,他看着祭參,“徐幹領別部,在敦煌郡玉門關沙漠中屯訓已歷一年。現命汝爲漢軍司馬,兩日後至兵曹營領兵器、盤纏,不需進吾大帳,可徑至敦煌郡投中郎將鄭衆大人,鄭大人會安排汝進別部營中。要記住,別部以軍候並代行假司馬事徐幹爲主將,汝僅爲副將,併兼任別部監軍。要襄助徐幹,準備孤軍遠出,敵後作戰!”

祭參欣喜地道,“末將遵令!”

竇固又鐵青着臉看着他道,“下面的話,僅徐幹和汝可知:前時吾徵白山,班超將別部,將千七百刑卒敗呼衍王萬餘騎。今吾再徵白山,明春二月便得班師。需以雷霆之勢,速勝並取北道各國,建都護,斷匈奴右臂。而能否功成,別部依然至關重要。如此戰不能一戰而畢其功,漢軍此次出征勢將陷入兩難之地,甚至無功而不得不返!”

祭參震驚地看着竇固,“明春二月?都尉,爲何只有三個月……”

竇固擺擺手,未讓祭參說下去,“汝不必問爲何,此乃天機,不得外泄。汝只需牢記吾話:戰機只有一次,對別部、對整個北征漢軍,俱只有一次……行了,吾累也,汝退下罷!”

大軍即將遠征,而主帥竇固彷彿在安排大戰後的後事,這不能不讓祭參這位將門之後震驚。他隱隱覺得,大漢似乎將要有什麼天大的事要發生了!

夜色已深,祭參趕緊站起身,向都尉與公主、女公子叩別。

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九章 千鈞一髮第十六章 賴丹之後第三十二章 借首一用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四十章 擊殺信使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十九章 公器私用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十三章 被困沙窩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十二章 亡命途中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十章 閉門思過第四十二章 隱秘突襲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三十九章 亡羊補牢第十四章 耿恭自薦第四章 原始圖騰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二十六章 竇固出征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二十三章 放棄西域第四十六章 鷲絕冰谷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十章 借勢挖奸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十九章 夤夜私會第七章 舉國之恥第二十三章 奔襲石城第二十章 羣起參奏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十二章 縫合屍首第四章 海底撈月第六章 千古賢后第四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十章 閉門思過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二十三章 寶鐗神駒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十九章 皮山孤城第四十一章 華塗趙統第二十四章 楚楚可憐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七章 天心難測第三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二十三章 放棄西域第二章 雷霆反擊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夢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一章 再度抗詔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三章 漢家神箭第三十九章 初見寒菸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二十三章 再陷詔獄第七章 安鵲傳信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十章 變態死法第七章 天折將星2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一章 突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