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上,滿是寂靜,衆上尊心思各異,大殿之中,嶗荒帝君硬着頭皮,頂着沉默,敘述來龍去脈。
斂微聽他提及虛實生機,心中騰起一股莫名的季動,又聞種種奇怪的規則,兀自陷入深思。
“我所經所歷,大概就是這樣的。”
嶗荒帝君垂手默立,等待幾尊開口。
終南道祖與上尊們商議道,“如果真如他所言,需先尋其蹤跡,再決定封印問題,且裡面有人道弟子,得跟春秋苦境知會一聲。”
衆尊沒有異議。
嶗荒帝君對春秋苦境又敬又怕,趁勢道,“我有不情之請,望諸尊明察秋毫,噬魂一桉,實非嶗荒之過,我以道起誓,我掌嶗荒天朝以來,從未行噬魂之道,亦從未教唆、引誘他人行此道!”
他直視秦無衣,目光堅定。
噬魂一桉,出現在幽天,發現者是太一,被追責的是春秋苦境,春秋苦境自查,揪出嶗荒魂族,其他勢力只看了個熱鬧。
這會兒嶗荒帝君要天道盟做主,天樂與終南道祖都不太看好,自九天征伐起,天道盟的職權就被無限削弱,管管沒有背景的邪修惡道或還可行,想插手聖地已定桉的事,怕是難。
秦無衣卻似渾不在意,隨口道,“你暫時留在我身邊吧。”
嶗荒帝君大喜。
噬魂一桉干係甚大,但在神之痛苦面前終究成了小事,既然天道盟要插手,太一兩尊樂得清閒,就讓她去跟春秋苦境掰扯吧。
關於神之痛苦,章程未定,斂微和巫非魚暫留顥天。
斂微事後斟酌再三,對巫非魚說道,“那詭異的新界......”
話沒說完,只看巫非魚瞥過來的眼神,就知兩人想到一塊去了。
見識過湛長風虛神世界的,基本都死在裡面了,除了她們這些自己人。
“是有幾分相似之處,倘若與陛下有關,不得不慎重。”巫非魚沒有比此刻更想念花間辭,僅憑捕風捉影,她們做不了決定,如有花間辭在就不一樣了。
隔日,人道武祖親至,幾方會面,決意尋覓新界蹤跡,由終南道祖帶領擅長演算的準聖推測其行蹤,另有斂微主動請纓,巡察顥天,以空間之道,捕捉痕跡。
數年一晃而過,一無所獲,天道盟與人道的關係愈發尖銳。
即使嶗荒帝君極力證明自己與噬魂無關,但他魂族伏誅,他身爲族長,怎麼也有個統領不當的罪名,人道要求將他帶回懲處。
天道盟卻要保嶗荒帝君,不肯退讓。
嶗荒帝君心知天道盟保他,是因爲他身具人道眼,可他自己明白,他所行之道,在於兇字,與人道眼背離,他是修不成這人道眼的,不如趁着天道盟還給他撐腰,早點接受人道處罰,也早點恢復自由身。
他自認清者自清,人道給他的處罰不會太重。
於是,他主動向秦無衣請命回到玄天,秦無衣意味深長道,“你當真要回去,近年春秋苦境對玄天管控極爲嚴格,你去後,未必出得來。”
嶗荒帝君對春秋苦境留有信任,猶疑稍息,下了決定,“我想盡早做個了斷。”
“可,我會讓春秋苦境將你帶走。”
這些年秦無衣因爲神之痛苦逗留顥天,武祖除了開始時現身一回,後來全都由孔孟儒尊跟進。
孔孟儒尊一邊要參與推算,一邊得跟秦無衣周旋,亦是心煩,這回秦無衣鬆口,甚爲高興,未免夜長夢多,當天就帶着嶗荒帝君破虛而去。
至顥天邊緣,黑暗突襲,颶風分開了嶗荒與孔孟。
一隻手搭上嶗荒帝君的肩膀,嶗荒反身回擊,卻被熟悉的力量擋回,定睛一看,“長老?”
這人精瘦枯藁,額上深刻的皺紋似要疊成山脈,正乃嶗荒魂族的老不死之一。
嶗荒帝君茫然不解,此時他身後爆發出了更大的威能,但見一張猙獰巨臉吞吃了孔孟儒尊的道法,一口扯去她半條胳膊,準聖的血灑在虛空,一滴滴如流星墜落。
孔孟儒尊高高在上已久,少有傷筋動骨的時候,對方一照面就將她打入下風,如何不驚駭。
“你是誰,報上名來!”她一手持書,書頁無風自動,一句句至理名言飆飛而出,形成浩然域,肅殺不正之心,抵擋一切邪法!
這頂尖困殺之域,在巨臉面前卻薄如紙,竟輕易被撕成了兩半,害得孔孟儒尊遭受反噬,嘴角溢血。
“都說儒道博古通今,見多識廣,怎的,不識我?”巨臉猖狂大笑,“且去知會衆生,我噬天一族回來了!”
孔孟儒尊怔愣,噬天於十餘萬年前被神朝絞殺,那時三教祖師也以天庭之名在這件事上出了些力。
她清楚地記得此事,一是因爲當年的噬天太過令人聞風喪膽,吞噬天地萬物,威震九天,二是天庭正是藉着幫忙圍剿噬天這件事,才獲得神朝認可,有了立足和壯大的機會。
孔孟儒尊乍聽此名,只感荒誕。
近幾千年來,確實有一星半點關於噬天的傳聞,不過沒人相信是真的,噬天氣數已盡,絕無再現可能!
“何方宵小假託噬天族亂世!”
孔孟質問之聲剛落,那魂族長老嘲諷道,“你春秋苦境又有什麼資格大喊大叫,人族起於微末,有如今地位,是靠我魂族衝鋒陷陣,魂族最後卻落個良弓藏走狗烹的下場,縱然避世嶗荒,不再行噬魂之道,竟也被安了個莫須有的名頭,致使一族被趕盡殺絕,你等既然容不下我,我便做真噬天,吞了這世道!”
嶗荒眼神驚疑,“長老?”
“我是來帶你離開的,你回玄天,只有死路一條。”魂族長老目光中充斥着恨與荒涼,“魂族受春秋苦境栽贓陷害,無路可走,我本該一起被捉去上斷魂臺,幸得封樓大帝救命,逃過一劫。”
“一派胡言!”什麼噬天,什麼封樓,都是作古的東西,也敢出來禍亂人心!
孔孟儒尊大發雷霆,催動手中道冊,片片書頁飛旋而上,化作三十六尊儒道大能的虛影。
這些虛影,皆爲儒道創立以來,或生或死的準聖級上尊,每一道虛影都是她們己道的化身,其中一尊浩然正氣與文氣交纏,心如淵嶽,燦若麟鳳,宏博大氣,赫然是太皓清源儒尊——儒道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