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九十三 於是很多人就裂開了

在聯合調查組的堅決調查之下,從未接受過如此高強度審查的察舉制度的內裡一覽無遺。

兗州山陰郡所舉薦的士子劉維,同樣以孝入選,在母親去世的時候哭到吐血,又爲去世的母親守孝五年。

他的孝順感天動地,山陰郡守決定爲他舉薦。

然後被審查組查出了兩歲的兒子和三歲的女兒,以及爲母守孝期間納妾的事情,和清河郡那個不相上下。

毫無疑問,他也爆炸了。

連帶着山陰郡守和他的父親是老相識這件事情也被曝光,山陰郡守的臉色都青了。

這也沒結束。

徐州琅琊郡向禮部特別請求,請求舉薦三個人。

這是三兄弟,爲當地豪強,父母去得早,三兄弟相互扶持一起長大,品行優秀,經常幫助有困難的人,在鄉間廣爲傳播,風評很好。

琅琊郡守於是決定給他們之中的大哥舉薦。

但是大哥不願意,要把舉薦名額讓給二弟。

二弟也不願意,要把舉薦名額讓給三弟。

三弟更不願意,說什麼都要把名額還給大哥。

你讓來我讓去,誰都不願意接受,就是不願意自己上,而把兄弟們留在當地,這一拖就是一年多,看起來是陷入了套娃困境。

但是琅琊郡守終於被他們的謙讓、被他們的兄友弟恭所感動,於是決定把三兄弟一起舉薦。

但因爲琅琊郡只有兩個名額,還特別向禮部陳情,提出請求,希望禮部可以答應。

當時禮部是被這份兄弟情深給“感動”到了,然後特別允許了琅琊郡守的陳情。

於是皆大歡喜,在當地引爲一樁美談。

調查組進駐之後,深入調查這三兄弟。

然後查出了三兄弟和琅琊郡守身邊的主簿有不正當關係的蛛絲馬跡。

一頓深挖,到處走訪,終於挖出了三兄弟爲了一起當官賄賂主簿的事情。

三兄弟想當官,但是名額不夠,誰也不願意謙讓,都想第一個上,在官途上走的更遠一些。

爲此多次爭吵,幾乎動手。

主簿給他們出主意,讓他們互相謙讓,互相推辭。

於是三兄弟明明想做官想的要死,面對郡守的舉薦卻還要推辭,堅辭不受。

之後,他又在郡守耳朵邊上吹風,又花錢在地方造聲勢,給三兄弟營造好的名聲和人設。

郡守一向信賴這個主簿,聽說三兄弟在地方風評好,且兄弟情深,不願分離,便也願意促成這美談。

殊不知這美談其實是一個早就設計好的陷阱。

三兄弟爲了一起做官改變命運,也是無所不用其極,演技沒的說。

而那個主簿也是一個優秀的編劇和導演人才。

沒什麼可說的,琅琊郡原地爆炸。

青州東萊郡所舉薦的兩個士子在調查組考察他們的學術水平的時候,漏了馬腳,學術水平十分低劣,對微言大義的瞭解十分初級,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知道不了解。

這種水平也能被舉薦?

不說品德,學術水平怎麼這也要過得去吧?

雖然說察舉已經被士族大豪強所壟斷,但也不至於連這點經義都不教自己的孩子學習吧?這種水平還想被舉薦做郎官?

禮部的公府複試是擺設?

還真別說,對於某些家庭出身的士子來說,禮部的公府複試還就是個擺設,可操作性太大了,就和當年的郭某人一模一樣。

但郭某人好歹是那種你問我我也不怕你問的水平,本身是有真本事的,哪像這幾位,居然裸考。

裸考也就算了,偏偏還被查出來了。

所以也不用說了,東萊郡原地爆炸。

豫州陳郡所舉薦的孝廉兩人也是極品。

一個被揭發爲父守孝時期吃不了那個苦,於是想出了用替身代替的絕招。

找了一個和自己長相身材差不多的人,付錢給他,讓他代替自己守孝,自己爲了躲避風頭,就過了長江到江南的荊州投奔遠親。

在江陵郡,這傢伙吃喝玩樂荒淫無度,混過了二十五個月的守孝期,然後纔回來,算是守孝完畢了。

還有一個孝順倒是孝順,守孝整整三年,當了三年和尚,不曾逾越,得到郡守賞識,但他本是郡吏,是“廉”,卻被查出受賄百萬錢,給當地做生意的人行了方便……

兩個人一起爆炸,還被順帶着查出了貪污腐敗的案件。

陳郡原地爆炸,商戶被殺、查抄家產十三家,自郡守以下,郡府官員幾乎無人可以倖免。

………………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從延德七年四月開始,到延德七年七月,三個月間,聯合調查組已經把本年度孝廉、茂才、賢良、方正等舉士查了個底朝天。

但是吧,靠着舉孝廉這條路一路走上來的士人官僚們其實也不願意把這種事情查的那麼狠,因爲他們也知道,這種事情真要查,其實是難以避免的,因爲大家都有問題。

早前皇帝管得嚴,測試的也比較嚴厲,高門大戶還要強迫子弟們認真學習,認真讀書,利用自家的教育資源培育子弟,這人才纔是一代接着一代。

後來皇帝都是小孩子,都是混子,高門大戶不用強迫孩子們讀書學習也能做官,那爲什麼還要那麼努力那麼用工的讀書學習呢?

於是漸漸的風氣就壞了。

早前舉薦孝廉、茂才等還需要郡守和州刺史等舉薦人負責,被舉薦者一旦犯錯,舉薦人也要承擔責任,所以故吏的存在纔會相對緊密,而官員選擇舉薦人也會更加小心。

後來爲了方便,爲了不承擔責任,這個規矩也在實際上消失了。

舉孝廉就漸漸被玩壞了。

察舉制度被玩壞到這種地步,風氣敗壞到這種地步,你要真的嚴查到底,砍多少腦袋也不爲過。

但是,這不是潛規則嘛!

大家心照不宣,你明白我也明白,但是我們都不去改變,任其自由,這就是特權啊,這就是皇帝給予士人的特權啊。

你皇帝怎麼就開始查了呢?

你不按規矩來!

本來有些監察官員還以爲這些宦官派過來是爲了裝裝樣子撈點好處的。

於是他們把好處給宦官,讓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稍微查查回去應付差事得了。

可誰曾想這一屆宦官居然不一樣。

他們盯着那些賄賂看了一會兒,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他們居然拒絕接受賄賂,不收錢!

然後黑着臉就在一旁盯着,一定要他們嚴查到底,不準有任何徇私行爲。

官員不查,他們自己動手,還要回去報告皇帝,說這些官員敷衍了事,不尊皇命,一定要問罪。

嘿,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嘿!

宦官不要錢了嘿!

這還了得?

於是很多人就裂開了。

因爲宮廷宦官在一旁監督,每當有人想稍微放一放的時候,就被冷冰冰的警告,不得不一查到底。

於是這一波查得非常狠,前所未有的狠,把本年度舉士之中的五分之三都給查出了問題。

於是問題徹底鬧大了。

一千二百七十九 郭鵬東巡一千一百三十四 魏帝國已經開始重新出發了一千四百九十 郭瑾想要政治影響力一千五百三十八 你本來就是如此,從沒變過!一千零三十九 對不起,有錢真的是可以爲所欲爲的一千一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怒火如期而至一千零七十九 太子,你怎麼看?一千二百六十四 犁庭掃穴政策三百六十六 幷州亂起四百九十六 數學是一切的基礎一千五百二十五 這個責任就由我來擔起五百九十七 合肥之戰(中)一千三百一十六 這是他有記憶以來,第一次看到郭鵬在私下裡流淚八十八 程立不能答應五百九十六 合肥之戰(上)一百四十三 蔡邕很高興二百八十八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三百三十二 泰山捧日一千零三十七 郭某人要帶起喝茶的節奏三百二十五 沒有風險的事情,我可從沒聽說過三百八十九 戰爭機器轟然轉動七百六十九 血脈世襲九百一十八 厲害,實在是厲害三百零九 孫策請纓討陸康一千零一十四 崔琰案一千二百七十三 士燮是鐵了心要跟隨魏帝國的步伐一百九十 我去青州吧五百一十 你不要過來啊!九百四十五 重返西域戰略(下)二百五十九 將軍高義,實乃兗州之主也五十八 張角要造反三百六十五 劉焉病危四十二 殺手一千二百零一 皇帝陛下的禍水東引一千三百九十一 張飛本身只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六百零二 他的背後插着一支箭六十六 盧植的計劃九百四十 張飛渴望戰爭八百八十四 一個都跑不掉一千零一十八 諸葛亮想要外放四百三十三 袁耀臨危受命一千五百四十三 嚴厲的郭瑾二百七十 董卓之死一千零五十二 文明和野蠻的界限從來沒有在曹休的心裡如此明確過一 臥冰求鯉2.0(上)一千一百五十二 延德六年與建安十三年七十五 還請天使務必不要這樣做一千四百九十六 天威難測五百六十一 馬超不樂意八百八十 公孫康縱兵搶糧一千五百二十一 郭鵬衷心的期待一千三百三十五 爲了未來,你能做好一國之君九百零四 魯肅的心中流淌着暖意一千三百四十二 仲德,我打算退位九百四十五 重返西域戰略(下)六百三十 朱靈將郭鵬的囑咐小心的記在心裡一千四百零六 多生孩子,生的越多越好,懂?一百三十九 郭府君一千一百一十五 將來我要是死了,就葬在狼居胥山如何?一千四百五十四 年輕的郭承志無法理解一千二百九十七 郭鵬需要羅馬,就像羅馬同樣需要他一樣二百八十一 開闢出名爲考試的通天之路一千一百一十七 天降猛男郭子鳳,誰能抗衡?一千二百三十一 你是想把整個曹氏給拖累死嗎?一千二百二十八 曹操猛然睜開眼睛五百八十八 龐羲退兵一千一百一十四 討伐南中的時候到了一百六十六 霸道府君郭子鳳一千五百三十六 他失去這個兒子了一千零三十三 有點等不及的感覺一百四十五 短暫的重聚八百七十二 郭鵬的目標很大六百二十二 南征漢中六百五十七 諸葛孔明跑得快一千一百二十一 張飛是個真將軍五百二十二 天子喪命五百八十五 郭某人可不是傻白甜一千零七十二 仲達,你這樣的人我是很欣賞的六百九十二 小皇帝很不喜歡荀彧一千五百二十三 新年快樂一千二百三十 程昱快速激動起來,又快速的冷靜下來三百一十七 恐怕我等都要成爲他的俘虜了!七百零四 如何不類似當年的呂氏?三百七十五 郭鵬納妾三百五十四 郭子鳳的錢袋子八百二十七 魏軍兵壓蜀中一千五百四十四 郭瑾的貨幣改革三百九十一 閻柔入弘農一千三百四十五 下一個輪迴的開始番外·大結局一千三百零八 郭某人的生食禁令五百八十二 孫吳的立國之戰四百七十四 楊彪露出了一絲悔意一千二百八十六 肢解荊州學業堂七百二十八 三路出擊一千一百七十 漢文明的光芒正在步步緊逼向大宛國七百八十四 尚書檯大改六百六十九 用完就拋棄,方顯人渣本色七百九十七 攻伐荊州,平滅劉表三百八十三 你這個天子是不是太菜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