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一十 魏國不能崇文抑武

接連失敗之後,士人們的潰敗並未結束。

再往後,曹操又提出地方自然災害頻發,對農業生產的危害非常大,地方行政主官作爲這方面的主要負責人,一旦發生災難,不能一問三不知,所以必須要有這方面的知識。

郭某人繼續聖裁,點頭認同。

他認爲地方官員也必須要具備自然災害防治的相關常識和知識,這方面也需要在太學內進行教學。

於是自然災害防治也成爲了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

情況對於士人們來說已經不是很妙了。

最後,郭嘉不知道出於什麼樣的心理,提出身體是官員從政的本錢,現在有些官員手無縛雞之力,身體虛弱,這樣的人怎麼能承擔起國家政務的重擔呢?

懷着這樣的情緒,郭嘉撩起袖子展示了一下自己結實的肱二頭肌。

“當年陛下就提出過,官員的身體非常重要,這些年也不斷強調官員要注重鍛鍊身體,並且給各官署都配備了鍛鍊用具,臣以爲陛下這樣做是非常正確的。

沒有好的身體,就不能承擔大任,一個病秧子到地方上上任,還沒開始辦公就先躺在了病牀上,那還能做什麼?所以臣建議,將身體是否健康、結實,也納入科舉考試的範疇之中。”

郭嘉的這個建議倒是出乎郭鵬的意料,但是郭鵬立刻就感到這很有必要。

爲了不讓魏國的官員退化到手無縛雞之力的羸弱狀態,不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年代讓魏國人全都崇文抑武的過了頭,郭鵬覺得在科舉考試當中加入體育項目是很有必要的。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是必須的。

這是打開通天之途的必經之路,不這樣宣傳,是不能拉動起全社會的讀書熱潮以抗衡士人的底蘊。

大家也不是聖人,不爲了名利,不爲了更好的未來,誰也不會那麼努力地讀書學習考試工作,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絕對不能過度,不能因噎廢食,崇尚讀書和考試過了頭,搞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以至於走上宋朝的老路。

宋真宗的勸學詩寫的很有打油詩的風範,但是就那麼一首打油詩,寫盡了人心。

寥寥數十字,就已經把他趙家的科舉考試給推銷出去了。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讀書、考試,和名利地位前所未有的聯繫在了一起。

從那以後,普通出身的人也能習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但是趙宋帝國過於重視讀書,過於重視五經考試,以至於趙家皇帝把【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都給說了出來。

男兒若要實現志向,就要刻苦努力的讀書。

這本來是沒有錯的,但是趙宋帝國很明顯做過了頭。

能成建制的把自己國家的軍事人才扼殺的過了頭,讓沒學過軍事、沒有專業經歷和戰爭經驗的文人上陣,能幹出這種事情的王朝也的確不多。

這樣做的弊端自然很顯然。

趙宋帝國的確富庶,可是它的軍事實在沒什麼可說的。

專業的事情應該讓專業的人來做,一面扼殺武將一面讓文人領兵打仗,這種脫褲子放屁的事情……也不能都怪宋朝。

五代時期那種皇帝輪流做的事情,動不動就兵變當皇帝的過往,也難怪宋人耿耿於懷。

今天軍隊不高興了換個皇帝,明天軍隊不高興了又換個皇帝,皇帝必須要帶兵打仗有威望,軍人必須要干政且掌握節度使的實權,國家分裂成大大小小的節度使轄區。

皇帝是個大軍閥,底下的武將是各行其是的小軍閥,動不動就對着皇帝齜牙咧嘴,皇帝老了沒有威望了或者死了,小皇帝根本坐不穩。

地方百姓慘遭兵災,國家窮困不已,一些著名大城居然淪落到要賣人肉的地步,政府沒有銅鑄錢,居然用鐵鑄錢,還薄的可憐。

那種模式下,軍隊再強又能如何?

還不是一羣**?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堂而皇之的南下中原,進入開封,要做中國人的皇帝,幾乎領先完顏家的人幾百年實現夙願,那些兵強馬壯的軍閥哪個攔住他了?

自中唐以來的遺毒一直到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才被真正解決,武人干政且動不動軍事政變的痛苦經歷終於告一段落,可謂是大快人心。

爲了鞏固這一成果,趙光義也好,趙恆也好,都在不遺餘力的提高文人的政治地位,打壓武將的話語權。

在這樣的背景下,趙宋皇帝寫打油詩大力推銷讀書考試做官這條路子,也就是理所應當的。

問題終究也還是解決了,但是,這一解決,使得宋帝國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另一個極端猜忌武將防範武將打壓武將的極端。

又不搞軍事院校,武舉還搞得毫無意義,配合整個社會崇文抑武的浪潮,宋朝的軍事悲劇就是個定局。

郭某人不能這樣搞。

他雖然也會防範軍隊武將做大,爲此設置了很多規矩,但是絕對不至於到宋朝的地步。

所以趙恆的勸學詩,他是永遠也不會“寫”的。

魏國不能崇文抑武。

而爲了防範這一現象伴隨着科舉的壯大最終出現,武學和武舉便勢在必行。

武人的確應該強悍,但是這並不代表武人都是大老粗,武人也要讀書識字長見識的。

武人要讀書,要明理,要懂天文地理,要懂爾虞我詐。

只是學習的教材不一樣,術業有專攻而已。

武人也可以有很高的學歷的。

於是郭某人一邊大力支持郭嘉的建議,開始親自制定科舉考試中關於身體方面的要求,一邊又開始折騰起武舉的事情。

他決定施行文武並重的政策,文舉和武舉要同時進行,同時選拔,考上之後同時表彰,文舉前三甲和武舉前三甲都有接受御街誇官表彰的資格。

以此彰顯魏帝國文武並重的態度。

科舉考試的身體測試方面,首先是繞圈跑,郭某人規定一炷香的時間內跑一個四百米左右的大圈多少圈算合格。

然後再按照郭某人的惡趣味,增加一些有趣的內容,比如跳遠,比如俯臥撐,又或者是卷腹之類的。

反正他是皇帝,這方面他一張口,全天下都要跟着他一起做。

這些還都有硬性規定,是必須要考的內容。

深知爲了做官讀書人什麼都能幹得出來的本性,哪怕只是在做官前維持一個好的身體也是很有必要的。

郭鵬稱讚了郭嘉的建議,把郭嘉的建議納入了科舉考試的範疇之中,然後很多官員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剛纔不斷秀身材和肌肉的郭嘉。

這傢伙到底是怎麼回事……

折騰完了文舉的一應事項,着內閣對接禮部負責此事的辦理,從現在開始籌備延德八年的科舉考試。

然後,郭鵬又前往參謀臺,召集參謀臺的參謀官們和衛軍諸多將領,一起聯席開會,宣佈自己決定在文舉之外召開武舉的事情。

二百五十八 當然他沒有得出答案一千零七十一 毛玠看到了未來一千零七十四 郭鵬準備滅了鮮卑一千二百零一 曹仁辭職一百四十 郭府君的煩惱一千一百零二 素利與扶羅韓五百二十三 時代的縮影七百一十八 奉孝!你真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壞蛋!六百六十三 從雒陽北部尉走向天下六百一十七 郭子鳳的軍隊殺到漢中來了?八百四十六 嚴顏主動出擊一千一百五十三 蔡邕頓時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重達千斤一千零九十一 郭瑾需要走自己的道路一千二百零八 讀書改變命運五百四十四 郭某人勢在必得五百二十一 段煨之死一千五百二十一 郭鵬衷心的期待五百零八 陶謙死了六百二十三 帶路黨萬歲六百九十二 小皇帝很不喜歡荀彧八百三十一 郭鵬許下了統一的願望一百八十九 老董覺得自己的血壓有點高二百五十八 當然他沒有得出答案三百 郭氏故吏九百九十九 運河之爭七百七十五 變雒爲洛六百零六 這是暗黑周公瑾最後的溫柔二百六十二 公孫瓚的心裡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一千五百五十六 郭鵬失去了僅有的半個知心人七百九十一 郭某人是一個精緻的皇帝八百三十四 嘴炮之王一千一百八十六 這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擊一千一百六十九 郭鵬欣賞曹昂的秉性三百八十二 劉協漸漸產生了絕望的情緒一千一百七十六 國際已經沒了八百八十四 一個都跑不掉一千三百一十五 梟雄一千一百四十六 孤不僅要武功,也要文治七百零五 郭瑾必須要成爲一個優秀的演員三百二十四 真實的謊言一千零二十五 郭某人絕不認同!六百三十六 土皇帝的割據地位絕不相讓一千一百一十九 封狼居胥(下)四百一十二 大決戰(下)四百三十一 他必然死於袁術之手八百九十八 遼東的平定一千一百二十八 郭嘉的性格極其惡劣一千三百六十 新帝登基九百三十 崔琰也成了堅定的加稅支持者一百零八 郭郎爲何會選擇我糜氏一千三百 讓他們都貪婪起來一千零一十二 整個晉西北亂成了一鍋粥一千五百二十 於是郭鵬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三百零七 麒麟降世一千零八十一 冀州貪腐案一千一百八十九 一樁醜聞的突然出現一千零九十八 入主草原六百四十七 新皇帝的人選一千四百五十五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一千二百四十三 于禁和張遼的處境並不好一千三百八十七 趙雲的奏表(下)八百九十七 他們對未來充滿嚮往一千四百九十九 拆分民政部一百零三 劉備來了九百五十八 跨越數百年的恐懼六百三十一 劉璋只能向南看六百三十五 從襄陽到江陵一百四十二 郭鵬要休假八百三十三 偶爾,郭某人也想做做昏君八百七十一 征伐遼東一千一百零六 郭某人太高興了一千一百六十四 富庶的小國五百零一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不講道理五百二十三 時代的縮影一千三百四十六 當着我們的面罵我們,你很有成就感嗎?一千一百九十六 被攻擊的許靖三百四十 郭某人滿臉都是森寒的殺意四百四十六 我終於是個人了!九百五十九 聯合商隊西出玉門關一千二百九十八 王威真的很鬱悶一千零五十五 反腐風暴即將開啓八百九十二 公孫度的最後努力一千三百六十三 孔子和墨子將成爲中華文化廟堂之中的文理二聖一千一百一十一 將士還在餓着肚子拼命,我怎麼能先於他們吃飯?一千三百三十二 看起來,程昱打算做一個孤臣七百五十五 吳國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九百六十二 仗打完了,他們賺什麼三百五十 這並不能實現他的夢想一千二百五十三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一千二百六十八 你們居然敢襲擊王師!六百零五 江東大亂六百一十三 雙方徹底撕破了臉皮二百九十五 袁本初欺人太甚五百八十一 廬江有失,徐某提頭來見!七百四十 周瑜之死一百五十八 大賺特賺一千三百七十二 把握下層,拉攏中層,架空上層五十 我看他們是在瞧不起郭某一千五百一十三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一千三百一十六 這是他有記憶以來,第一次看到郭鵬在私下裡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