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苗寨形勢

且不說鹿白魚不計前嫌地救治楊璟,單說鹿老爺子對楊璟的恩情,楊璟就無法坐視不管。

向陸長安了解清楚探子傳遞回來的情報之後,楊璟便決定,連夜趕往嶽州軍的軍營,調查嶽州指揮趙高義離奇死亡的案子。

人常說民不舉官不究,嶽州軍的軍士們認爲是土族巫師在搗鬼,眼下又藉着雙方積攢已久的仇怨,前往苗寨尋釁滋事,擅自行動,算是違反了軍紀,自然不可能到巴陵縣衙來報案。

而苗寨已經遭到圍困,裡頭的人無法外出,想報案都沒辦法,如此一來,楊璟也就沒有合適的身份來插手這件事情,皇城司密探頭子的身份又需要保密,楊璟也是苦惱不已。

但楊璟心裡也很清楚,嶽州軍這樣的軍鎮雖然許多年沒有經歷過戰爭,但軍備和人數都佔優,雙方若爆發衝突,苗寨的人怕是要吃大虧。

而且嶽州軍好歹是大宋軍隊,竟敢違反軍紀,不惜冒着引發暴亂的代價,也要圍攻苗寨,難道全軍上下就沒有一個理智的話事人?

雙方積怨已久確實是個原因,歷史遺留問題造成的仇恨難以消除,這是不爭的事實,日積月累的仇恨被趙高義死亡這個爆點給點爆,完成了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也不是不可能。

但排除這個因素,是否還有其他更加隱晦的原因?

楊璟即便能夠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也不可能憑空臆斷,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只能進行實地調查,只要揭開嶽州軍指揮趙高義的死因,事情也就清楚一半了。

初步定下了方向之後,楊璟便與夏至匆匆告別,唐衝對苗寨的情況很熟悉,本該帶着去,但他又要照看李彧,思前想後,楊璟還是決定將唐衝留下。

陸長安身爲隆祥綢緞莊的老闆,平日裡刻意與熟苗交易,在苗寨也有不少的眼線,今次自然要跟着去。

楊璟本想到宋慈那裡去一趟,將李準等高手借他一兩個來用用,但宋慈眼下在忙着閻立春案的收尾,李準等人不日就將押解閻立春等一干要犯赴京,人手上是無法抽離的。

縣衙的人倒是清閒,但人家又沒來報案,縣衙的人也不可能光明正大跟着楊璟去辦事,再者說,縣衙那些人的戰鬥力,無論是面對民風彪悍的土族還是裝備精良的嶽州軍,都只能望塵莫及,帶去了也沒太大用處。

早在當上推吏之前,楊璟便開始召集和培養自己的班底,可到頭來發現班底的發展速度實在太慢,要培養像李準劉漢超這樣能夠得心應手的班底,需要的不僅僅是精力,還需要大量的時間積累,這也導致楊璟出現了無人可用的局面,捉襟見肘,很是窘迫。

不過關鍵時刻,楊璟倒是想起一個人來,雖然他擔心去晚了的話,軍營裡的案發現場會被破壞,但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出發之前,楊璟還是來到了自己的莊園。

經過這兩三個月的建設,莊園早已改頭換面,勞役們也建造出了莊園的雛形,剩下的只是裝修和佈置。

陳潮老爺子的身子早就將養好了,整個人精神大振,彷彿又回到了在洞庭湖邊打漁的健康狀態,陳水生也不再是那個沒見過世面的愣頭小子。

楊璟因爲忙於公務,倒是很少過來探望,心裡雖有愧疚,但也無可奈何。

今次過來順便也就與父子倆聊了一陣,陳潮畢竟上了年紀,眼力也足夠,看得出楊璟着急,也不敢纏着楊璟太久,不多時便催着楊璟去辦自己的正事兒。

楊璟看得出陳家父子已經不再見外,儼然將自己當成了家人,也就放心地把王不留給帶走了。

王不留得了楊璟救助,老夫老妻就住在莊園裡頭,平日裡就幫着陳潮管理莊園,楊璟甚至還把藥園子也交給他打理。

這位老人精通百家雜學,見識廣博,早年也是遊歷江湖,對南方各族的勢力很清楚,甚至還懂得苗話,在楊璟用人之際,絕對是首選,登上馬車之後,他便與楊璟說起這嶽州軍的情況來。

要說起軍事,宋朝給人的感覺就只有一個字,那就是弱! щшш⊙ Tтka n⊙ C ○

靖康之恥,北宋滅亡這些也就不去說了,但不可否認的是,北宋初期和南宋之時,宋朝的軍隊戰鬥力,卻是非常強大的。

若給古代軍隊排名,岳飛韓世忠和劉光世等名將領先的宋朝軍隊,足以排進前五,足見宋朝軍隊戰鬥力不行,只是一種片面的誤解。

南宋初期,因爲岳飛等人在軍事上的建樹,宋朝軍隊的戰鬥力也達到了巔峰,出現了許多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舉個例子來說吧,金國比宋朝的軍隊要強大,但面對蒙元,他們只堅持了30年不到就滅亡了,而南宋抗蒙卻堅持了50多年,到了後來的南明抗清,也只是短短20年,可見南宋有多麼的堅韌不屈。

由於軍隊體制的改革,南宋不斷涌現出優秀的軍事人才,而且極少出現將領斷層的情況,孟拱、餘階和李庭芝等都是青史留名的猛將。

再者,北宋的軍隊主要來源於禁軍,以及罪犯和囚徒爲主的兵制,而南宋經過改革之後,卻形成了有效的募兵制,每年的募兵佔據了很大的財政支出,兵源經過了嚴格的挑選和訓練,戰鬥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南宋戰力最強的基本上都是募兵制的邊防軍,中央禁軍的數量被急劇削減,比如宋高宗時期,禁軍纔不到八萬人,而岳飛韓世忠等人名將的兵力就遠遠超過了這個數。

而且南宋的民兵制度成效也很是顯著,這一點倒是與後世的民兵體制有些相似,南宋也知道北方人擅長打仗,秉承包容的思想,收歸許多北方的流民,稱之爲歸化人,這些人的戰鬥力也是極強。

楊璟與其他人一樣,起初也都認爲宋朝的軍隊弱爆了,可聽了王不留對宋朝軍隊的概述之後,心裡也有些詫異。

別的不說,單說南宋對武器研發和製造的重視,就足以令楊璟興奮起來。

南宋不僅保留了漢人們擅長的攻城掠地的大型軍械,爲了防禦敵人高機動性的騎兵,還研發了許多防禦能力極其強大的守城工具,更開始研製帶有火藥的半火器,連地雷戰和地道戰、心理戰、迷惑戰和夜襲戰等,都有着不少成功的案例。

巴陵距離苗寨不算近,加上夜間趕路,更讓人煩悶,可有了王不留這個見識廣博的活字典,在他那引人入勝的講訴之中,楊璟的馬車不知不覺便進入了苗寨的境內。

此時他對嶽州軍的戰鬥力以及人員配給等情況都有了十足的瞭解,也就不至於抓瞎了。

嶽州軍屬於地方軍鎮,雖然承平數十年,但與當地土族摩擦不斷,參與過不少平叛,戰鬥力保持得較爲完好,軍紀雖然鬆散不少,但軍士們的血性還在。

加上眼下北面局勢緊張,據說已經跟蒙古人纏上了,各地軍鎮也在緊鑼密鼓地備戰,戰鬥力自然是不弱的。

楊璟等人一進入苗寨範圍內,便感受到了一股撲面而來的肅殺壓迫感,官道已經被踩得坑窪泥濘,滿是腳印、馬蹄印以及車轍印子,而且隱約可以見到山腳下營寨的火光,以及隨風飄來的喧鬧聲。

遠處山腰上苗寨裡頭也亮着篝火,映照着大半個天空,顯然雙方都在警戒着。

“大人,先去軍營,還是苗寨?”陸長安雖然帶着皇城司的密探,但楊璟是新上任的江陵府辦事,又是今次行動的最高長官,他自然要對楊璟惟命是從。

“先去苗寨吧。”楊璟沉思了片刻,當即做出了決定。

調查嶽州指揮趙高義的死因是從根本上解除雙方對峙的最好選擇,但調查畢竟需要時間,而且軍營也不是說進就進,在此期間如果雙方爆發戰爭,一切都將變得毫無意義。

作爲皇城司辦事,楊璟的首要任務就是監察民情,如果在江陵府出了苗民叛亂,慢說是他,便是整個江陵府的皇城司暗察子們,都難辭其咎。

所以楊璟還是決定先將雙方的情緒都壓制下來,待得形勢緩和一些,纔好進行調查。

無論是陸長安還是隨行的暗察子,亦或是王不留還是楊璟,對苗寨的地形路線都不陌生,雖然嶽州軍駐紮在山腳,但他們還是找到了上山的隱秘捷徑。

只是到了山口他們才發現,嶽州軍果然不是吃素的,今次也是果決,竟然將下山的要道全都封鎖起來了,也難怪苗寨的人無法下山求救了!

“大人…這該如何是好?”陸長安也是一籌莫展,不得不向楊璟問道。

這雙方本來就已經劍拔弩張,若硬闖的話說不定一點就爆,反而辦了壞事,楊璟想了想之後,便朝王不留問道:“先生有何高見教我?”

王不留掃了一眼,除了楊璟和陸長安,還有兩個裝扮成貨郎的皇城司暗察子,加上他自己也就五個人,並不算太惹眼,便朝楊璟說道。

“大人,這軍營不太好進,但有個地方卻很容易進去…”

楊璟早知道王不留足智多謀,見得他開口,果然有些不負衆望,當即大喜,順着王不留的手指看過去,但見得軍營旁邊有好大一片窩棚區,零星幾堆篝火旁橫七豎八地睡着不少軍役和輔兵。

這些都是隨軍的勞工,負責搭建軍營挖掘壕溝建造拒馬鹿砦等工事,還有照料馬匹以及軍隊造飯等雜務,要麼是流放的配軍,要麼就是犯罪的流囚,還有一些則是當地招募的勞役。

這些人並非正規軍士,待遇很是低下,圍困苗寨的這些崗哨和壕溝工事等等,都是他們開挖的。

眼下已經是夜間,經過了一天的勞累,這些人早已入睡,由於他們的營地在軍營的外頭,無法接近苗寨,他們又被使喚慣了,如牛馬一般低賤,極其不受重視,看守的軍士也鬆散得很。

想要混入勞役營是非常簡單,只要在裡頭待上一夜,待得第二日趁着建造工事的空當,就能夠很容易穿過軍營,從而上山去往苗寨了!

第七百三十七章 疫病爆發偏方來治第七百七十三章 國王受襲侯爺探視第八百一十章 查案不忘陪伴妻女第四百六十三章 聖母設計楊璟反殺第四百六十八章 局勢逆轉勾踐出鞘第八百零零五章 遭遇圍殺點破身份第五百六十一章 兇手挑釁傷及無辜第一百一十八章 高風亮節第三百九十七章 蠻子叩關大理死守第六百三十六章 氣走可敦又來別吉第二百五十七章 暗手接連涌現第六百八十六章 暴徒品性展露無遺第二百零零九章 皇帝奸臣名妓第八百二十九章 君臣談崩再無瓜葛第六百六十五章 想方設法大搞破壞第二十七章 被俘第一百九十四章 宗雲霸王扛鼎第七百零零七章 君臣對奏各懷心思第五百零零三章 淑妃絕望賢妃開門第二百七十二章 攀登絕壁遇險第七百三十六章 義子先行侯爺爲難第三百九十七章 蠻子叩關大理死守第七百五十三章 山歌傳情秀美山水第四百九十四章 官家復甦太后沖喜第二百九十六章 騙人者人恆騙第六百一十章 再殺新王無所不能第二十五章 逼問第五百二十九章 郡主歸期熱淚兩行第五百四十五章 萬壽太乙慶典開始第四百四十九章 禁軍援兵及時趕到第六百九十九章 建國稱帝的可能性第八百二十一章 內等虞侯深夜截殺第二百二十三章 小道一鳴驚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兩淮劇變義軍南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暴徒品性展露無遺第六百零零五章 臨死訣別反中靈惑第四百九十九章 臨安府衙騷亂不斷第八十八章 棄婦第六十三章 監造第一百九十三章 九眼鳳雛靈惑第三百三十四章 牛刀小試裂甲三五第七百六十章 大宋旗幟熾烈如火第八十九章 老將第十六章 菜園裡的腳印第四十一章 地窖第五百一十二章 鬆晏真人先知預言第一百五十八章 主官被圍第七十四章 救治第五百五十九章 離開江寧享受旅途第七百五十六章 進入安南太尉來迎第六百零零零章 兄弟重逢分道揚鑣第四百六十六章 假扮逃兵誘敵深入第八百零零八章 途經廣南迴歸巴陵第六百三十四章 勸說別吉外出尋寵第六百零零二章 賴活真的不如好死第五百五十一章 試射新槍官家振奮第八百零零七章 大戰結束討要公道第七十三章 發病第七百三十四章 靜江知府焦頭爛額第四百零零零章 踏上魚梁追殺王子第八百零零四章 殺招過後還有後手第五百四十二章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受封侯爵審時度勢第六百六十二章 羅斯人與妮茉本部第八十四章 援兵第一百零六章 大姐第七十三章 發病第十八章 挨悶棍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半夜小啞巴第七百一十一章 探望皇子準備出征第四百四十四章 山上來了個黑婆婆第五百六十九章 淮北小鎮紅夷別吉第二十二章 黑衣女人第三百零零二章 黑狐軍的覆滅第四百四十九章 禁軍援兵及時趕到第八百二十三章 殿帥聯袂逼迫侯爵第四十五章 饋贈第一百四十四章 擒拿真兇第四百一十一章 疑雲明瞭另有隱情第六百五十六章 略施小計逼出刺客第八百二十五章 抗旨不遵中官私訪第一百八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的線索第三百二十一章 知州死鬥逃兇第一百九十八章 幕後黑手現身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南局勢告急第七章 中蠱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狼的爪與牙第一百零一章 突圍第七百三十一章 談妥條件國舅又來第四百一十五章 清河郡主見客獻藝第二百九十八章 過了河就拆橋第七百九十章 黑天部落終得重逢第二百一十五章 檢閱暗察密探第六十三章 監造第五百七十章 雅勒泰倫裝瘋賣傻第七百七十八章 泥流下山強敵來襲第六百四十一章 衝突引爆朝爭契機第七百七十八章 泥流下山強敵來襲第七百四十六章 酸液特性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