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驚天密報天時利好

從練功房出來之後,陸長安和鄭卓羣以及那名神秘的內等子虞侯,已經在門口守候多時。

見得楊璟等人毫髮無傷地出來,又見得鹿白魚身周無人敢近,再看看那頭神秘異獸夔虎,陸長安和鄭卓羣等人也是心頭震驚,也很難想象這短短的一夜時間裡,竟然發生了這麼多離奇而又曲折的故事。

阿蠻終究沒有被押解往王都,因爲楊璟和高弘義打算先證實一下她的情報真實性,畢竟身爲雲隼軍的斥候,一個個都是詭計多端的人物。

這阿蠻爲了接近高賀朝,不惜讓高賀朝變着法子蹂躪,便足以說明她們早已將自己的身子都置之度外,今次若非有夔虎,還真沒辦法撬開她的嘴。

即便如此,在沒有確認她的情報真假之前,楊璟是沒可能將她押解到王都去的。

這阿蠻倒也算識趣,非但將蒙古內部的情況泄露了出來,連雲隼軍在大理各處的潛伏計劃,也都和盤托出,若情報屬實,那麼楊璟是真真撿到寶了!

而最讓楊璟等人震驚的是,阿蠻透露出來的關於蒙古內部發生大變動的情報!

楊璟一直以爲攻打大理的乃是大蒙古國的窩闊臺汗,此時才知曉,窩闊臺正在指揮大軍西征,攻打大理的乃是他的兒子貴由!

得益於金大俠的武俠小說,楊璟對這個窩闊臺還是有些印象的,再加上趙京尹這個熟悉蒙古帝國的使節在一旁講解,楊璟也就更加清楚了。

成吉思汗的正妻一共生了四個兒子,最小那一個就是楊璟最熟悉的那個,乃是與郭靖結拜成安答的拖雷,長子朮赤,次子察合臺,窩闊臺則是三子。

成吉思汗讓大兒子掌管狩獵,讓察合臺掌管法令,讓拖雷統御軍隊,卻讓三子窩闊臺主理朝政,成吉思汗死後,窩闊臺便成爲了蒙古帝國的第二代大汗。

蒙古內部的問題,就出在大汗窩闊臺的身上,因爲窩闊臺沉迷酒色,身體每況愈下,竟然暴斃了!

此時的蒙古疆域廣大,人口衆多,國力更是強盛到巔峰,大汗突然暴斃,誰來繼承汗位,可就是天大的問題了!

蒙古人可沒有嫡傳的禮法傳統,成吉思汗就將汗位傳給了三子窩闊臺,而非長子朮赤。

窩闊臺的兒子也不少,但貴由卻絕不是他想要傳汗位的那一個!

貴由雖然是皇后乃馬真的親生兒子,但與窩闊臺的關係素來不好,也正是因此,貴由才被派來征伐大宋,久攻四川不下,只能轉戰大理。

而拔都則跟着窩闊臺西征,帶走了蒙古帝國大部分的精銳,如今已經在西域佔領了偌大的國土,可謂勢力最爲強勁的人選!

窩闊臺自己倒是非常喜歡三子窩出,奈何窩出已經死在了蒙古侵略大宋的戰爭之中。

以窩闊臺對窩出的疼愛,不出意外的話,汗位應該會傳給窩出的兒子,也就是窩闊臺的孫子失烈門,爺爺直接傳孫子,根本就沒有貴由這個叔叔的份。

失烈門雖然尚且年幼,但有相國耶律楚材支持,這耶律楚材是契丹人,初始負責幫窩闊臺收稅,因爲在治理朝政以及文教方面的能力和成就,漸漸成爲了權臣。

而拔都同樣對汗位虎視眈眈,即便拔都最後沒有成功奪取汗位,他退守西域的大片疆土,也能夠割裂出去,自立爲汗!

貴由雖然是皇后乃馬真的兒子,但想要繼承汗位,並非易事,如今他在大理拖延,久攻不下,皇庭又因爲窩闊臺暴斃的事情而無暇兼顧西南戰事,或許還有人暗中搗鬼,並不希望貴由取得勝利,免得他擁有足夠登上汗位的功勞,以致於糧道間斷,貴由陷入缺糧的境地!

眼下的大理對於貴由而言,根本就是棄之可惜,因爲只差一步就能夠徹底攻陷大理,可大理仍舊在抵抗,他又斷了補給,想要打下大理,並非一朝一夕。

然而他執意要打大理的話,沒辦法及時趕回皇庭,雖然有母后乃馬真給他撐腰,以失烈門年幼爲由,與耶律楚材等人力爭和拖延,但貴由一日不班師回朝,這汗位便只能離他越來越遠!

貴由也是心急如焚,因爲蒙古主力都交給了西征的拔都,他帶着少部分精銳南伐大宋,這才停滯不前,連一個四川都攻打不下來,只能轉戰大理。

在他手裡頭的軍功本來就不多,攻下大理,也就成了他獲取軍功,以這場大功成爲爭奪汗位繼承人的最大底氣。

真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形勢比人強,眼下也是大勢所趨,再加上競爭對手的刻意打壓和阻撓,貴由也是深陷泥潭而不知所措。

眼下對大理不知該打該棄,自己也不知該留該走,只能一面拼命強攻,一面又精銳盡出,讓雲隼軍繞到後方來勸降,又讓輔兵散開來搜糧,可謂多管齊下,也是費盡心思了。

可這大理段氏雖然軟弱,高氏卻強硬,貴由的軍隊越是強攻,高氏反而越是負隅頑抗,這種強度的攻勢,也在迅速消耗着貴由所剩無幾的軍備補給,此時的他是真真焦頭爛額了。

趙京尹之所以信心滿滿地來出使調停,是因爲朝廷給了他足夠的和談代價,如果有可能的話,甚至願意幫着勸降大理,只要蒙古答應不再往矩州方面進攻。

當然了,這也是朝堂上那些主和派太過天真,蒙古人的許諾又豈能輕信。

可當他和楊璟聽得阿蠻招供的情報之後,趙京尹也心動了!

雖然他心胸狹隘睚眥必報,但好歹是堂堂進士出身,之所以支持主和派,未嘗沒有爲天下百姓惜命的想法,有機會讓蒙古軍隊退兵的話,他又豈會主動喪權辱國。

再說了,此時楊璟捏着他丟人現眼的把柄,他知道楊璟是個做大事的人,肯定會利用窩闊臺的死,讓貴由放棄攻打大理,而早早班師回朝。

如果這件事真能做成了,他趙京尹作爲正使,功勞可就大了去了,封侯拜相那是指日可待啊!

誠如先前所言,趙京尹對天下大勢比楊璟更加的熟悉,作爲使節,他更清楚如何去利用形勢來談判,而且大勢所趨,勸退貴由大軍這件事,有着極大的可能性,他趙京尹不得不心動啊!

有時候他甚至在想,這楊璟果真是官家的福將,竟然讓他碰上了這麼微妙而又佔盡天時的局勢變化,這是老天爺將偌大的出使功勞,往楊璟頭上丟,而他趙京尹甚至一度想將楊璟擠開。

此時一想,趙京尹也就很是懊悔,加上楊璟這一路上的所作所爲,都展現出了驚人的才能,趙京尹得到情報,歡喜之餘,終於消除了對楊璟的偏見。

當然了,這裡頭大部分的原因,還是在於楊璟捏着他的把柄,趙京尹於公於私,都只能與楊璟交好,而且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高弘義乃是石城的郡守,勢力龐大,如今又有阿蠻的情報引領,將手底下的人都派了出去,沒兩日便確定了情報的真實性!

這一消息也讓使節團的人感到極度的振奮,高弘義也不再等待王都方面的旨意,當即同意了楊璟的提議,帶着高賀朝和阿蠻,親自往王都走一趟!

只要讓大理王和高相國知曉這一重大情報,大理國民再堅持堅持,蒙古蠻子便不戰而退,這將是大理國建國以來最大的勝利,沒有之一!

如果大理淪陷,必將亡國,而這件事能夠促成的話,大理非但不會亡國,更成爲了蒙古鐵蹄都無法踏破的國度,放眼天下,這是何等的成就!

而作爲其中一員參與者,石城郡守高弘義的功勞也就可想而知了,相信事成之後,王都必定有他一個極高的座位!

探子們辦事的這兩日,高弘義也將玉獅兒的喪事都給辦妥了,楊璟代表大宋使節團,到郡守府給玉獅兒弔唁,這等規格也算是讓玉獅兒走得風風光光,高弘義雖然沒能放下玉獅兒,但將悲憤化爲了力量,勢必要幫助楊璟,逼退蒙古蠻子!

兩日之後,諸人都做好了休整,趙京尹見楊璟絕口不提往事,也終於鬆了一口氣,投桃而報李,趙京尹對楊璟的態度轉變,也是有目共睹,甚至於好幾次他都在公衆場合,主動對楊璟示好,使節團的人雖然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但能夠成爲使節團智囊的都不是愚鈍之人,不該問的自然不問,但該做的還是要做。

有了趙京尹的示範,這些人對楊璟自然也是服服帖帖,連那些殿前司的禁軍,也都對楊璟客客氣氣,唯獨那十二個高高在上的內等子,仍舊對楊璟不冷不熱。

楊璟對此也沒有太大的想法,他也沒想到能夠如此順利,便收服了趙京尹,此時他的心思全都放在瞭如何說服大理王的事情上,使節團內部的小齟齬,已經不是他考慮的問題,甚至已經不再是甚麼大問題。

高弘義也是雷厲風行之人,與楊璟商議之後,便馬上出發,離開石城,前往王都!

趙京尹雖然也想及早抵達王都,但畢竟帶着儀仗,這一路上也需要停停頓頓,接受沿途各個地方官府的款待,流程上也馬虎不得。

這樣的情況下,他只能讓楊璟先行,到了王都之後提早做好鋪墊,打通關節,也好讓他及早見到大理王。

畢竟這出使是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凡事都要合着繁複的禮儀,大理王也不是說見馬上就能見的,乃至於相國高氏,也都要提前打點,或許才能見到。

楊璟出使之前便已經得到消息,大理高氏的大將高禾已經戰死,如今的軍權把持在高泰祥的手裡頭,想要見到大理王,必先見到高泰祥。

甚至於從軍事的層面上來說,寧可見不到大理王段氏,也一定要與高泰祥商議,因爲高氏實際掌權,想要讓大理繼續撐下去,只要說服了高泰祥,便萬事大吉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楊璟帶着大宋使節團的文牒,以及高弘義的信物,提前踏上了前往王都的路途!

第七百七十九章 雨夜泥流生死惡鬥第七百九十一章 黑天部落神秘巫師第六百八十七章 寧死不屈忠貞不二第三百零零八章 超強的女舌人第七百四十二章 奇案未解又遇縱火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野狼和兔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默契聯手殺敵第四十五章 饋贈第四百四十章 牽馬夜行仙雲山間第十四章 真正的病因第七百四十六章 酸液特性匪夷所思第五百七十三章 奴隸營房挑三揀四第六百三十八章 從容應對閒逛和林第六百四十三章 強援駕到三方亂鬥第六百五十一章 又是舊人半夜衝撞第三百三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九十三章 神像屍首另有其人第五百五十章 朝會加官雲麾將軍第七百八十六章 山窮水盡袍澤陣亡第七十二章 江陵第四百五十章 苗寨消停倦鳥歸巢第四百七十五章 舉子求援樞密承旨第七百三十六章 義子先行侯爺爲難第五百九十一章 素月懇求本玄出手第八百零零二章 營中對飲分析襲殺第三百零零零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四百六十七章 教主爆發浮屠藏勢第一百六十三章 傳授口訣第一百二十二章 密探職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刺史文忠父子第二十二章 黑衣女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苗疆戰歌孩兒英雄第十五章 滅口第五百六十章 丁丁殺手再度作案第五百二十章 天生神力重磅對決第七百七十五章 相國逃脫局勢再變第七百五十五章 雙贏方案皆大歡喜第一百零八章 初愈第四百九十四章 官家復甦太后沖喜第八百一十五章 無心義舉終歸得報第七百五十九章 自古英雄不問出處第八十五章 班底第七百六十二章 迎來送往城門之爭第七百六十五章 侯爺國舅私下商議第五十七章 典史第四百一十一章 疑雲明瞭另有隱情第二百九十三章 聖女金蟬脫殼第二百一十九章 三教九流功夫第五百二十八章 宣召入宮再遇淑妃第二百零零一章 乏味無聊宴會第一百六十一章 金關玉鎖第五百二十三章 重樓敗北鬆晏現身第八百一十九章 宗主先鋒震懾宋軍第三百九十五章 龍首險關蒼山捷徑第六百三十三章 國師刁難從容應對第七百零零三章 左右權衡決意進宮第八百一十三章 勸慰夫人同意開棺第九十九章 夜歌第三百三十八章 看似兇猛實則攻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騙人者人恆騙第三百四十五章 臨戰之際休養生息第八十四章 援兵第七百七十四章 姐妹二人扭轉乾坤第八百一十二章 喪子之痛如人斷腸第七百五十三章 山歌傳情秀美山水第四百六十九章 聖印之殤教宗隕落第五百二十五章 被逐下山刺探來歷第五百三十四章 騷亂再起監院密報第六百零零七章 有驚無險凝結內丹第六百一十一章 紅夷別吉趁亂掌權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帥回營人人如龍第四百八十七章 洞玄識微聞香點破第九十八章 客棧第五百五十章 朝會加官雲麾將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龍鬚土司第七章 中蠱第七百一十章 雙生姐妹花的結局第五百七十八章 教導弟子最後準備第五百五十四章 江寧知縣講述案情第九十四章 臥室第二百六十七章 憤怒的小啞巴第一百八十一章 驛丞故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葛薯和窯洞第五百六十八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六十一章 激怒第五百七十八章 教導弟子最後準備第四百六十五章 裝神弄鬼反殺虞侯第五百五十二章 匠師受官使節返程第四百七十八章 皇城提舉請吃烤肉第七百五十九章 自古英雄不問出處第一百三十一章 捨己爲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疲於奔命形同兒戲第二百四十八章 羣英會望南風第二百七十三章 地穴石鎧矮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素月懇求本玄出手第六百五十八章 丞相攀咬呈獻卷宗第五章 開棺之時,冷月又在笑第五百二十五章 被逐下山刺探來歷第三百一十五章 虎父無犬子耶第一百九十九章 紙團勘破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