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零六章 出人意料的大局勢

bookmark

從御書房出來之後,楊璟便一直沉默着不說話,內心的震撼卻也一直沒有停止過。

董槐也沒有打擾他的思緒,直到楊璟長長出了一口氣,他才微微擡起眼皮來。

楊璟捏着手裡的軍報,朝董槐確認道:“情勢真的已經嚴峻到這等地步了?”

董槐遲疑了一下,終於還是點了點頭。

楊璟不由坐了下來。

他本以爲朝廷羸弱,不敢與義軍齊頭並進,只知道跟在義軍屁股後頭吃剩飯。

可這則軍報,卻讓楊璟心神震撼,久久無法平靜!

楊璟在哈爾和林左右逢源,攪弄得蒙古汗國內部爭鬥四起,本以爲能夠爲大宋贏來暫時的休養。

可惜事實並非如此,楊璟攪亂了大局,讓蒙哥提前與貴由爭奪汗位,讓蒙古帝國的大局走勢發生了變化,說得直接一些,就是楊璟改變了歷史的軌跡。

但楊璟也忽略了一個人,一個最不該忽略的人,那便是蒙哥的弟弟,忽必烈!

這個開創了元朝天下的男人,在蒙古皇庭進行如火如荼的權力爭鬥之時,卻置身事外,沒有參與其中,而是領着數萬精兵強將,悄無聲息地從原本西夏和吐蕃的地界,繞過到了大宋的後方來!

大理得了宋朝的援助,國內形勢一片大好,上下一體,萬衆一心,確實擋住了忽必烈的腳步,但這也只是一時的安寧而已!

早在楊璟南下之初,忽必烈便已經領着精兵,攻陷了大理!

高泰祥率領大理軍民奮力抵抗,餘階也領兵支援,可惜段氏政權卻成了出賣大理的罪人,段興智的人成了忽必烈的內應,整個大理落入了忽必烈的手中!

宗雲的義軍勢若破竹卻是不假,聲勢浩大也是真,若此時再爆出大理陷落的消息,南宋朝廷將面臨極大的壓力!

所以即便大理陷落,南宋也都積極地封鎖消息,內陸的百姓或許不得而知,但西南卻早已難民成流,大理方面前往西南避難的,浩浩蕩蕩十數萬人!

好在餘階打造了四川防線,楊璟早先在西南也經營得不錯,忽必烈三番四次派遣大理士兵來攻打,都無功而返。

可忽必烈已經繞過川蜀和西南,征服了交趾等南蠻小國,如今正向廣西逼近!

難怪趙昀能夠容忍宗雲的義軍,那是因爲南宋已經後院起火!

在楊璟認爲南宋朝廷無所作爲之時,南宋的禁軍們一直不斷往南方集結,不斷對抗着忽必烈這支奇軍!

很難想象,楊璟在收到這封軍報,看到大理已經陷落之時,內心是多麼的驚恐。

高泰祥的軍隊徹底死絕,他本人也都英勇抗戰到了最後一顆,與自己的軍隊一樣,爲大理的存亡,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而段氏接受了忽必烈的招降,成爲了蒙古汗國冊封的大理王,仍舊管理着大理,大理的軍民,成爲了蒙古人攻打南宋的先鋒和炮灰!

若照着歷史軌跡,大理確實滅在了忽必烈的手中,但絕不是現在!

可楊璟改變了歷史的軌跡,提前引發了蒙哥與貴由的爭鬥,卻讓忽必烈得了先機!

要知道乃馬真稱制,貴由得以上位,而貴由是個短命皇帝,執政三五年不到,便讓蒙哥取而代之。

蒙哥當上大汗之後,忽必烈就與自家哥哥爭奪蒙古汗國,最終乃是忽必烈勝出!

楊璟滿以爲一切都會照着他的理想來發展,可事態已經徹底失控,宗雲的義軍確實勢若破竹,但毫無根基,而南宋看似羸弱,卻一如既往地強韌。

這頭分明任人宰割的肥羊,卻延綿國祚這麼多年,如何都打不垮,並非沒有道理。

遼國曾經很強大,金國也曾經很強大,西夏也在大宋的面前跳來跳去,李元昊等人甚至三番四次欺壓大宋。

可如今這些國家都已經滅絕,大宋卻仍舊健在,而且經濟文化高度發達,這多少還是能說明一些問題的。

許多人都覺得宋朝弱爆了,可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或許你不瞭解其中的內情,即便只是看熱鬧,也該看得出來,難道南宋苟延殘喘至今,還不足以說明些什麼嗎?

楊璟與董槐商談着這些軍情,又結合趙昀對自己所說的那番話,突然覺得,自己到底是不適合朝堂。

正如他最初的想法一樣,他根本就不是一個力挽狂瀾的人,他也沒有那樣的本事,能夠拯救這個朝代,拯救這個世界。

這種失落感,終究是讓人氣餒之極的。

本以爲自己已經左右了世道的走向,楊璟還信心滿滿,以爲自己一定能夠說服趙昀,讓南宋爲義軍提供糧草等後援。

義軍有兵無糧,南宋有糧無兵,只要精誠合作,蒙古人就一定會被趕出去,無論南宋還是義軍,都能夠成就無上的功勳!

而他也知道,宗雲的志向遠不止此,他即便要做皇帝,也不會做南宋的皇帝,而是坐擁北方天下,與南宋分庭抗禮!

可直到此時,楊璟才發現,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一廂情願,果真如趙昀所言那般,這些事情,絕不會像楊璟的構想那般理想化。

蒙哥和貴由還在鶴蚌相爭,大忽裡臺也不可能三五日就做出決定,這是一場極其漫長的爭鬥,這也是楊璟製造出來的爭鬥。

可這場爭鬥持續下去,真正得利的人是誰?

是宗雲的義軍?是南宋的朝廷?

他們確實都獲得了時間和機會,也確實因此而收復了不少失地,眼下甚至已經開始打開封府的主意。

可如今看來,最大的受益者並非義軍,也不是南宋朝廷,而是忽必烈!

一旦忽必烈攻陷南國的門戶,徹底打敗南宋,宗雲的義軍即便打下開封府,也會兩面受到夾擊,沒有了生存空間。

而忽必烈帶着滅亡南宋的功勳,回到北方皇庭,試問誰還支持內鬥的蒙哥和貴由?

在你們忙於內鬥之時,忽必烈卻領着兵馬,攻陷了蒙古帝國這麼多年未曾攻下的南宋朝廷,這份功績足以將忽必烈推上大汗的寶座!

楊璟雖然改變了這些人的命運,歷史的軌跡確實發生了變化,但最終的目的地卻沒有改變,這是大勢所趨,這就是歷史的潮流,是難以抗衡的規律!

對於楊璟而言,這是極其讓人震撼的一件事。

因爲在北方,皇城司的情報無法溝通,楊璟也沒能及時得到情報,回到南方之後,徐佛等人應該是知道內情的,可在他沒有面聖之前,誰都不敢透露。

難怪徐佛會封鎖皇城司的消息,也難怪賈似道會對自己如此的蔑視,難怪趙昀會對自己這般的失望。

所有的這一切,都讓楊璟感到無力,本以爲自己所做的一切堪稱豐功偉業,可毫不客氣的說,或許正是因爲自己從中攪局,才加速了歷史的進程,讓忽必烈隨着蒙哥的提前,而提前登場!

若南宋因此而被忽必烈給滅了,他楊璟就是最大的罪人!

不!

他絕不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這是他搞砸的事情,就必須要他自己彌補回來!

大理雖然已經陷落,但西南還是他楊璟的地盤,四川也有餘階在鎮守,只要守住兩廣,忽必烈就進不來!

再加上江陵等地,也有牟子纔在主持地方,試種新作物,開墾荒地,訓練苗兵等等,這一切都是楊璟早早就做下的準備!

還有已經得到了休養生息的夜郎人,憑藉着這些,難道就擋不住孤軍深入的忽必烈?

交趾等南蠻小國時常騷擾大宋,鑑於他們處於南蠻之地,國內煙瘴蔓延,易守難攻,往往過來掠劫一番,又退守本部,南宋派遣軍隊圍剿攻伐,往往也是黯然收場。

忽必烈征服了這些小國,想要納爲己用,確實是個不錯的想法。

但除非他縮在這些小國裡頭,楊璟或許拿他沒辦法,也沒有這個精力去攻打。

可忽必烈的野心是要從南往北,攻陷南宋,他就不可能永遠停留在交趾河內等一些南蠻小國裡頭。

如此一來,他雖然得了兵力,卻失去了地利優勢,而廣西等地擁有着壯族苗族侗族瑤族等等諸多少數民族兄弟。

鹿白魚所在的苗寨和龍鬚土司等少數民族的首領,若聯合廣西以及貴州等地的苗兵,加上朝廷禁軍以及地方武裝,依靠着南方複雜的地形和氣候,想要抵擋忽必烈,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南方的地形不適合騎兵的衝鋒,氣候也不適合北人生存,忽必烈自然也清楚這一點,所以他肯定會速戰速決,力求儘快攻陷。

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打敗他,只需要拖延下去,忽必烈就肯定會放棄!

楊璟能夠想到這些,趙昀又豈會想不到?

只是就如同楊璟能夠拿槍對着他一樣,無論是西南的夜郎人,還是江陵等地的苗寨和侗家等等,他們不會聽從朝廷的調派,卻服從於楊璟!

想要調動這些資源來對抗忽必烈,楊璟是最好的人選!

或許也正是因此,趙昀才留了一座屏風,纔會坐在屏風後面,以此來試探楊璟。

若當時他沒有出現在屏風後頭,而只是留下內等子和槍手,楊璟還有命留下?

或許他不願殺死楊璟,並非因爲他原諒了楊璟,而是因爲他需要楊璟,到南方去給他賣命!

他既然知道楊璟的秘密勢力,自然也該知道,便是神火營,也都是楊璟的人,杜可豐和那五十名宗師匠人,都是楊璟的人。

他們所帶來的技術革新,是引領南宋走向更加強盛和輝煌的最大保證!

所有的這些,都讓人振奮不已,但與此同時,所有的這些,都缺少不了一個核心人物,那就是他楊璟。

所以趙昀根本就捨不得殺楊璟,即便楊璟用平起平坐的姿態,不再像臣子那般對他恭恭敬敬,他也必須暫時忍耐。

又或許,他心裡到底還是對楊璟有着理解和愛惜,可問題是,身爲帝王,他的愛才和理解,根本一點意義也沒有,因爲帝王從來沒有個人感情,只有大局得失,那纔是個合格的皇帝!

想通了這些,楊璟也終於平復了心態,朝董槐道:“我已經準備好再次入宮了...”

第九十二章 男女第八百零零六章 奸臣邪道聯手抹殺第三百五十九章 將養傷勢通判來訪第四百二十四章 藏勢刀法拖延時間第三百七十一章 搭救商隊驚現蠻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舉子求援樞密承旨第五百九十九章 攻陷倉庫權當見禮第一百三十一章 捨己爲人第六百零零五章 臨死訣別反中靈惑第六百八十二章 對陣騎兵血腥廝殺第一百五十一章 白魚說蠱第五百三十九章 炸開石門深入洞天第七百零零九章 宮中疫情起伏不定第六十六章 通牒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嫗性情大變第六十四章 欺騙第八百二十七章 跟隨瑞國公主入京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小檔頭送來喜報第七百五十三章 山歌傳情秀美山水第五十七章 典史第三百二十五章 矩州的新情勢第三百八十三章 審訊女奴偶遇夔虎第三百三十三章 雨夜驛館慘烈廝殺第四百四十五章 寨中對峙行腳當家第五百九十一章 素月懇求本玄出手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狼的爪與牙第七百六十一章 蛟龍現世所向披靡第三百五十四章 兵臨城下內應先行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殿之中震懾官員第四百零零六章 絕處逢生意外現身第四百一十一章 疑雲明瞭另有隱情第四百九十九章 臨安府衙騷亂不斷第一百五十章 密謀報復第五百五十五章 心理動機神奇側寫第七百八十七章 眼睛受傷叢林生存第八十一章 閹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蠻子叩關大理死守第八百二十七章 跟隨瑞國公主入京第七百六十六章 御史來訪才知烏龍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的線索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命所歸何去何從第一百一十五章 御醫受襲第七百三十二章 龍山祈福萬民沸騰第三百七十章 出使途中遭遇劫匪第五百六十七章 浮屠藏勢酣暢廝殺第一百六十二章 南無傳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御史走狗深夜搶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現場被洗第四百九十五章 聖恩賞賜執掌大權第一百九十章 狂暴猴王第五十五章 放棄第三百八十章 少女揭示李代桃僵第五章 開棺之時,冷月又在笑第五百六十三章 協同提刑檢查後窗第四百七十四章 御史走狗深夜搶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的線索第六百二十四章 山腳陋居拜見薩滿第六百八十二章 對陣騎兵血腥廝殺第四百二十四章 藏勢刀法拖延時間第七百九十九章 勇將死志南下取關第三十二章 歸來第八章 性命和清白第一百五十一章 白魚說蠱第四百五十九章 啓程在即郡主發瘋第五百四十八章 北上之前多手準備第二百九十七章 無計可施的人第五百四十章 同門現身虞侯參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無雙猛將大戰傭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中原神嶽鐵骨維京第九章 風雅的淵源第五百五十九章 離開江寧享受旅途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見曹家夫人第六十二章 老米第六十八章 異花第七百一十四章 萬國館前悍然試炮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南局勢告急第二百七十五章 身陷生死絕境第六百七十九章 離京南下充當誘餌第八百零零六章 奸臣邪道聯手抹殺第二十九章 爺兒們的柔情第六十四章 欺騙第三十四章 設伏第三百七十三章 審問俘虜收拾手尾第七百六十六章 御史來訪才知烏龍第五百八十六章 道城尋人又遇命案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第三百三十九章 身體構造異於常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導推理第六百七十四章 黑鬍子利維坦鬼帆第五百九十七章 小真人坐地挑死士第六百五十七章 丞相可敦脣槍舌戰第三百零零六章 消失的白觀音第二百一十三章 籌謀應對危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任知府失蹤第一百零八章 初愈第五十三章 心動第四百五十九章 啓程在即郡主發瘋第一百九十二章 折中方案第六百六十九章 授予神職主持外交第一百六十三章 傳授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