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零七章 君臣對奏各懷心思

早在哈爾和林之時,楊璟見到雅勒泰倫等人,卻一直沒有能見到忽必烈,便是蒙哥與貴由爭鬥得如火如荼,身爲拖雷一系的重要成員,忽必烈卻很少有消息傳出來。

當時楊璟就覺得有些不同尋常,可惜人手不足,無法深入調查,楊璟也沒有太過放在心上。

沒想到回到南方來,便聽到讓人如此震驚的消息!

忽必烈比他的兄長們,要更加的深沉陰險,野心也更大,卻又懂得隱忍,心中的野望越是膨脹,表現得卻越是謹小慎微,這樣的人,纔是做大事的人!

他不聲不響攻陷了大理,又扶植大理段氏,爲了段氏,他們可以將女兒送到南宋來,尋求南宋皇帝的支持,而相對南宋朝廷,蒙古人和忽必烈更加的強力!

雖然大理經受了戰火的洗禮,但不願投降的反抗派高泰祥,族中精銳大部分死絕,段氏又趁機進行血腥清洗,高氏政權蕩然無存,段氏卻受封於蒙古,又成爲了大理的實際管理者,他們又何樂而不爲?

至於段初荷,她本來就是個棋子,又是個女人,如今又懷了龍種,趙昀即便再如何憎恨段氏的出爾反爾,也不會爲難她。

高氏在大理有着極其深厚的羣衆基礎,即便段氏重掌朝政,楊氏也趁機分一杯羹,百姓們卻不買賬。

一個誓死捍衛家園,守衛百姓的相國高泰祥,一個出賣國家的傀儡大王段興智,百姓心裡頭敬重哪一個,那是自不必說的。

所以當段氏動員和召集舉國兵馬,侵擾大宋西南之時,將士和百姓們的心裡其實是非常牴觸的,在行動上也就出工不出力了。

試問誰樂意爲踐踏了自己的家園,毀滅了自己生活的敵人,去拋頭顱灑熱血?

雖然段氏採取了高壓鐵血的鎮壓手腕,但可惜效果卻並不大,大理百姓仍舊記得楊璟和劉漢超在龍首關的絕世傳奇,西南推行各種新政,包括試種和推廣紅薯,安置夜郎人等等。

楊敬亭判矩州之後,將楊璟和趙宗昌的政策堅決執行下去,夜郎人得到了休養生息,藉着白牛教的武備,積極練兵,甚至將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都聯合起來。

這些少數民族自古有之,尤其西南地區的,與夜郎人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甚至以夜郎王爲尊。

夜郎人的地盤越來越大,比先前竊據西南的韋鎮仙還要強大,因爲韋鎮仙靠殘酷的鎮壓來統治,而夜郎人用的卻是先祖的崇敬與召喚,比韋鎮仙的統治要更加的牢固!

楊璟早就囑託過楊敬亭,要與夜郎人保持友好的往來,竹王和大賢者也是投桃報李,楊敬亭給了他們休養生息的機會和援助,竹王和大賢者則對官府聽調不聽宣。

西南的改變,也讓大理人很是羨慕,加上楊璟和劉漢超的號召力,十數萬大理百姓便紛紛涌入西南來逃難。

楊敬亭趕忙上報朝廷,朝堂官員們爭爭吵吵,認爲接收這些難民,會削弱西南的防禦,增加很大的支出,而且蒙古人和大理的探子細作會輕而易舉混進來,危及西南的安全。

有鑑於此,朝廷便下令,以大理撕毀盟約,投降蒙虜爲由,拒絕接收和安置這些難民!

而大理的百姓多半是白族瑤族傣族等少數民族,朝廷不接收不安置,夜郎人卻不一樣,他們將這些人都偷偷安置到山裡,整個仙雲山脈延綿百里,山峰峽谷無數,想要安置這些人根本就不是什麼難事。

趙昀雖然氣憤於楊璟對義軍的偏袒,楊璟也曾經自認失敗,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西南地區能夠抵擋蒙古大軍,並沒有像大理那般陷落,靠的就是楊璟早先在西南地區的經營和佈局!

董槐的情報,加上兩人將近三個時辰的商談,終於讓楊璟想清楚了眼下的形勢,也終於做出了選擇。

宗雲是個雄才大略的人,他的志向遠不在南方,他會一路向北,會將蒙古人趕回草原,甚至趕到更北方的苦寒之地,他會爲此而奮鬥,哪怕拼盡最後一個人。

楊璟如果留在他身邊,只能分去他的威望,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楊璟若投靠義軍,或許會帶去很大的幫助,但也會帶來不少掣肘和分化。

既然宗雲向北,那麼楊璟就往南吧!

當楊璟與董槐再度入宮之時,趙昀的態度也緩和了很多,因爲楊璟若是沒有想清楚,此時只怕早已離開臨安,趙昀或許能夠將他強行留下來,但一點意義都沒有。

楊璟不適合搞政治,也不適合官場,但絕對是個不可缺失的人才,他的創意,會爲這個時代帶來各種變革,這種變革是古板守舊的朝臣們極力抗拒的,但同樣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會爲這個暮氣沉沉的大宋朝,到來生機與活力!

“你想好了?”

ωωω●тTk an●¢O

“是,臣想好了。”

“那就好。”趙昀似乎鬆了一口氣,但臉色仍舊有些陰沉,接着朝楊璟道。

“除了忠勇伯的爵位,提舉洞宵宮也給你留着,其他官職你也不必再兼任了,過段時間,我會委派新的差事給你,你且休息休息,閒暇了便去神火營和龍山觀轉轉吧。”

楊璟當即謝恩,不過卻搖頭道:“事態緊急,臣還是抓緊時間往南巡視吧。”

趙昀也笑了:“你呀,實在不是當官的料,朕有意讓你去做這件事,但也需要時間給你騰出個位置來,總不能讓朕現在就把那些南邊的官兒全都踢開,這些個貪官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朕可不能寒了人心,你以爲朕這朝廷是爲你楊璟一個人開的麼?”

趙昀有些哭笑不得,其實他對楊璟之所以如此放心,很大的原因就在於楊璟不熱衷於政治,也沒有太多爭權奪利的野心和手段,不像那些老狐狸,一個個狡猾如狐,奸詐似鬼。

楊璟聽得如此,也只能訕訕一笑,氣氛也就融洽了不少。

趙昀畢竟是一國之君,該有的度量還是還有的,但威嚴也必不可少,楊璟可曾經拿槍頂着他的!

“你也別高興太早,你的俸祿和封邑暫時停了,御書房的事情朕可跟你沒完,不過眼下南疆勢危,朕以後再跟你算總賬!”

楊璟也嘿嘿一笑,朝趙昀行禮道:“陛下寬仁,臣實是惶恐…”

趙昀走下御座,點了點楊璟道:“你呀,拿槍的時候可沒見你惶恐,也別挑這些好聽的來說了,南疆的事情確實得抓緊,朕差了殿前司顏明直給你,這些天好生準備,別把這件事搞砸就成。”

“南蠻之地素來兇險,煙瘴瀰漫,毒蟲肆虐,氣候又着實惡劣,禁軍那些嬌滴滴的賭錢鬼和酒徒,去了也要吃大苦頭,你好生看着些,蒙古蠻子必定會糾集南蠻酋長,聯軍來攻,切不可大意了。”

“漫以爲朕住在這深宮裡頭,便瞎了雙眼,底下那些個腌臢事情,朕可都是一清二楚的,這些禁軍懶散得不成樣子,朕已經讓人訓誡,也加緊練兵,但能用成什麼樣子,可就看你了。”

楊璟心說,劉漢超都已經跟着宗雲幹革命去了,他身邊也沒了得力的干將,想要整飭軍隊,可不是個容易的事情。

但趙昀既然已經說出來,想必也有着他的考量了,楊璟當下也沒有提出異議。

趙昀見得楊璟如此,也不由點了點頭,心說楊璟還是沉得住氣的,這小子有着千般才華,可惜就是與那些亂臣賊子牽扯不清,讓人不得不惋惜。

楊璟當然不會知道趙昀的心思,今番讓楊璟到南疆,也只是爲了救急,只怕卸磨殺驢的事情,早就已經開始籌劃,甚至心中已經有了打算。

不過趙昀也絕不會知道,楊璟其實在入宮之前,就已經做好了這方面的打算,趙昀想要鳥盡弓藏,也不太容易得手。

君臣二人各懷鬼胎,面上卻又融融恰恰,看得董槐一頭的冷汗,卻又不得不在一旁陪笑着。

趙昀見得時候差不多了,便朝楊璟道:“段妃的事情,想必楊卿已經知道了吧?”

楊璟故作驚愕道:“段妃?段妃怎麼了?這內宮之事,臣只是個外人,可不敢胡亂打聽…”

“行了,別裝模作樣了,段妃是你從大理帶來的,這麼大的喜事,你能不知道?”趙昀見得楊璟這般做派,嘴上雖然這麼質疑,但心裡其實卻很放心。

心說楊璟除了與宗雲情同手足,如何都割捨不下義軍,其他還是讓人非常放心的。

“臣剛剛纔回來,確實不知道段妃的事情,不過…臣斗膽,看陛下容光煥發,紫氣衝宵,對臣又是格外開恩,該是後宮有天大喜事,想必段妃已經懷了龍種…”

趙昀哈哈大笑,心說楊璟不愧是推吏出身,這許久以來,他做了太多事情,以致於大家都忘了他還是個神探,這點事情,說得如此明顯,自然是瞞不過他了。

“你說的不錯,朕煩於政務,疏離後宮,以致於血嗣不旺,幸得上天眷顧,也算是晚年得子,只是段妃體弱,這些日子不得安恙,齊懸濟這些御醫館的老東西也不敢胡亂用藥,聽說你身邊有個姓鹿的丫頭,你就帶她進去給段妃看看吧。”

楊璟畢竟是外臣,又不是御醫,即便是御醫,也只能通過醫女或者女官來看診,畢竟是有所顧忌的,楊璟自然也不能免俗。

雖然段初荷與那邪僧的手段不甚光彩,但楊璟心裡有着推測,終究是放心不下,眼下也就答應了下來,不過楊璟也留了個心眼,朝趙昀建議道。

“臣在外野慣了,怕壞了內宮規矩,若能得瑞國公主引着,臣也能安心給段妃看診,陛下您看…”

楊璟這麼一說,便徹底打消了趙昀心中的疑慮,他果然呵呵笑了笑。

“都說你膽大包天,怎地又畏首畏尾了,行了,我讓天孫兒陪着便是了。”

楊璟自是謝恩,出了勤政殿,早有宦官去傳鹿白魚,楊璟坐了一會兒,瑞國公主便歡歡喜喜尋了過來。

第二百二十章 靈種火堆把戲第三百零零三章 一個洛枝小孩第一百零一章 突圍第八百一十六章 皇城司故人的勸降第七百八十六章 山窮水盡袍澤陣亡第七百七十一章 姒錦無恙道出始末第三百三十章 隱秘內應潛伏衙門第四百三十二章 奮力一戰再鑄新刀第五百五十二章 匠師受官使節返程第六百七十章 傭兵圍城羣臣獻策第六百九十二章 兩碗烈酒勸降漢奸第七百六十九章 皇后遇刺殃及池魚第六百八十七章 寧死不屈忠貞不二第三百九十章 相國府邸兄弟爭執第七百九十五章 颱風肆虐龍女新生第四百七十二章 二八佳人別離情深第六章 金蠶化鬼蝶第四百六十九章 聖印之殤教宗隕落第七百七十九章 雨夜泥流生死惡鬥第三百零零三章 一個洛枝小孩第九十七章 牌樓第二百九十六章 騙人者人恆騙第一百八十八章 神荼幻境第三百八十二章 識破身份奴婢逃亡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導推理第四百三十六章 駿馬何須強綁鞍轡第六百九十四章 雙魚山宗正副雙宗第六百零零零章 兄弟重逢分道揚鑣第五百九十五章 神力雙雄震撼敵我第五百五十一章 試射新槍官家振奮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起練功第二十七章 被俘第一百七十章 再來九式第三百五十八章 錯失大戰卻得幸免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賢者和祭品第四百五十四章 遭受脅迫完成冥婚第一百六十四章 細作全滅第五百二十二章 懸崖峭壁巧取靈芝第三十八章 花肥第七百四十章 深夜慘案離奇詭異第二百一十章 神荼歸認血親第五百一十五章 山門受阻解劍卸甲第七百五十九章 自古英雄不問出處第三百零零一章 黑狐軍的夜襲第四十四章 發泄第一百四十五章 對坐講解第八百二十六章 太監退敗公主又來第二百五十二章 無情還是有情第一百四十四章 擒拿真兇第二十章 反制第四百四十一章 家鄉面貌烏煙瘴氣第一百五十七章 營中會師第六百六十九章 授予神職主持外交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夜談朝廷新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磨耿分析死因第四百一十章 詭異畫像暗藏乾坤第二百二十二章 進入貴州地界第六十六章 通牒第二百六十二章 林文忠講大理第三百零零三章 一個洛枝小孩第七百六十章 大宋旗幟熾烈如火第七百五十六章 進入安南太尉來迎第四百三十一章 黃雀在後錯傷女兒第三百六十八章 請君隨行饋贈筆記第一百一十九章 說翻就翻第四百三十三章 諸多大師鍛造巔峰第四百七十四章 御史走狗深夜搶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扼殺於襁褓中第六百零零二章 賴活真的不如好死第二百七十九章 腦子是好東西第四百二十二章 兇徒暴走前後無路第八百一十三章 勸慰夫人同意開棺第九十章 彭府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南局勢告急第四百五十一章 臨安來人只剩一夜第六百九十二章 兩碗烈酒勸降漢奸第十四章 真正的病因第三百五十二章 逃亡途中養精蓄銳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狼的爪與牙第一百七十一章 坐地起價第五百五十六章 斂房屍檢發現疑點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入二重境界第二百一十一章 閒時靜思前路第四百三十四章 離開石城回到矩州第七百零零七章 君臣對奏各懷心思第五百七十三章 奴隸營房挑三揀四第七百八十六章 山窮水盡袍澤陣亡第八百一十三章 勸慰夫人同意開棺第六百六十四章 早間對談南北形勢第一百八十八章 神荼幻境第二百五十六章 做人還是做鬼第二百零零八章 牟子才的真意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驗魅惑第三百一十一章 陰溝裡翻了船第三百九十二章 出門狩獵初見使者第七百七十章 震懾文武侯爺入宮第六百零零二章 賴活真的不如好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繡衣指使第十九章 出棺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內死士奮力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