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興盛,最關鍵的一點,是要人丁興旺。其次,親戚之間互相提攜,有混得好的,混出了名堂的,就互相幫忙其他人。這樣一來,家族纔會壯大,纔會在某一個地區站穩腳跟發展。)離開S市,陳進黎的父母又去了杭州。有大阿姨在杭州西湖邊上,但是陳進黎的父母是在邊疆工作的,很難得有機會去一趟玩,說是去接姐姐,順便的也去杭州玩上一圈。可惜的是陳進黎因爲工作原因請不出假期,只好在S市等父母接姐姐回來。
陳父陳母還在抱着他們自己的想法,以爲陳鶯飛會聽他們的話,聽從他們的安排,在S市找工作安頓下來。畢竟,他們的選擇看來是最好的。而且,求一下陳鶯飛的叔伯姑媽,沒有道理連安排個工作這麼小的事情也解決不了的!
陳父有六個兄弟姐妹,有四家在S市是相當有實力的。
大伯在市裡的一家傢俱公司,因爲是15歲就進廠在廠裡的資歷最高,現在已經爬到了公司裡相當高的級別。
大姑父在某個有名氣的大學當教授,只不過是因爲名氣太大,當時還不允許自費生所以陳鶯飛沒有在S市姑父任教的大學讀書。姑父雖然是個教書先生,但是社會關係相當的廣泛,託幾個人,走走後門的,把陳鶯飛塞進去也不是什麼問題。
大姑媽和小姑媽都是在醫療系統,大醫院裡做護士長的,醫療系統是安排不了,可是她們的社交網也相當的大,沒有人說動手術的時候不去找醫院裡的熟人的,她們真要幫忙的話,也很少有人會拒絕的。
大叔叔是當兵復員回來的,混了好幾年沒混到什麼高級別回來。因爲他在部隊裡是文職,級別是要打折扣的。但是復員回來還算可以,是好一個系統好幾家廠的總書記。安排個把人更是沒問題。
外公這家就有點搞笑了。
外婆是在母親很小的時候就死了的,外公又續了弦,找了個後外婆。不巧的是,外公在陳進黎十歲那年也死了。母親的兩個妹妹,大小阿姨,都是後外婆所生。本來就不是很親的了。當時的輿論也很厲害的。可是到了前幾年,連小媽媽將近二十歲的小阿姨也成婚了之後。後外婆居然又嫁人了,找了個後外公。這下這一家子人家可就熱鬧了:後外公,後外婆,同父異母的小阿姨,這樣的關係,咳,全都亂了!陳鶯飛找工作的事情,自然也就麻煩不到他們的頭上。就算是問了,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真心的去幫。別和陳進黎小姑媽的乾姐姐一樣,在臨考大學的時候坑上他一下就好!
一失足成千古恨啊。有了一次教訓,陳進黎是怕了。父母是怎樣想的他不知道。不過母親很少去外婆家,還在最後離開S市的時候,再三的叮囑陳進黎:以後一旦有什麼事情需要長輩們幫忙的話,去找大伯就行了,不要去找外婆家。
陳家的家譜,可以上溯到五六百年前。陳家始終是在S市的。五六百年間,S市由一個小鄉村成長爲一個國際都市,人口由上千人成長到千多萬的固定人口,不知道多少的流動人口。到了現在,S市真正的本地人已經很難再找得到了,家譜都丟了唄。唯一的好處,就是在那個清查各家各戶家庭成分的年代,因爲陳家的家譜丟失,因爲陳進黎的爺爺奶奶已經進了工廠,陳家倒是相當的安全。
五六百年間,陳家也起起落落過幾次。只是沒有大紅大紫,更沒有成爲衆矢之的。按說陳家這樣,在S市發展的過程中,看準了時間租地、租房子給人家,就可以有相當的收入。(因爲S市在這四五百年間,人口劇增,升得最快的就是低價了,坐地收成是最好的最簡單的發財方式。S市有不少真正的農民,就在一夜間成了幾百萬戶。1996年在種地,2008年連收入也沒有了,可是有兩套價值百萬的房子。有時候陳進黎也弄不懂他們,爲什麼不賣了房子去外地,或者是相臨的省份,在小鎮上買套20萬的房子,舒舒服服的過上一輩子呢?人啊!又見兩個鄉下來打工的,省着用,說是給兒子蓋房子,討老婆,過日子。也真的想不通。一個孩子,帶大了,供他上學了,工作了。結婚的時候支援他一點就可以了,何必事事爲他計劃得好好的?然後自己到老了,看見自己的銀行存摺上多了幾個零,很高興!可是自己呢?就過了一輩子的苦日子,啥都沒有享受到,好象感覺還自己這輩子過得還很心安的可悲啊!)但是陳家因爲利益關係,以及家族中人心不齊,還有一些意外的變數,使得陳家在500年間,始終是沒有真正的發展起來!
清代末年,陳家出了一任縣官,下任後家裡也有人當過小官,在S市(當時是縣)擁有了三四百畝地。可是按照習俗,有錢的就自然要討上好幾個老婆才行,這位先人就有五房,到陳進黎爺爺的時候,還能分得清誰是‘幾房’的。陳進黎的爺爺是四房的,當年他的爺爺就沒有分到過多少好處,即使是建婚房,也是不允許高過大房裡的。
再因爲戰亂,陳家的人實際上已經四分五裂了。有去了香港的,也有失去了聯繫的。
但在解放後,號召大家多生。因爲多年的戰亂,陳家也沒剩下多少人了。陳進黎的爺爺就生了7個。奶奶也是因爲生產太辛苦,六十歲就走了。
到了陳進黎上班的時候,陳家的七個,除了小叔叔當時出息不是太大,家裡已經有了一個傢俱公司的副董事長,一個知名大學的副校長,一個電子集團的總書記,兩所大牌醫院的護士長,在進出口檢疫、港務上也有人,還有一個姑父的父親在美國開了間小公司、甚至和某個相當牛X的**子弟世交。第三代裡,又出了一個開服裝廠的,一個銀行業總經理級別的。
如果這個時候,誰懂得利用關係,幾年的時間,陳家就很有可能在S市雄霸一方。
可是沒有人去用。
爺爺是到93歲的時候才作古的,第二代相當的好。
可是第三代就沒有能夠團結起來。終於還是住得很散,沒能握成團。各顧各,最終還是衰敗了。
再由於姜煒的事情發生,本來陳進黎是可以鑽空子利用關係一舉成名的,可現在他就不能再去求親戚了。只有自己靠自己,自己混!
有次和第三代混得最好的,也就是陳進黎的堂兄說:“你賣奶茶?挺好啊!開個兩年,開連鎖,然後成立公司。做兩年就可以上市了,前景很美好啊!”
陳進黎唯有暈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