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放棄這四個元嬰期式神是挺可惜的,可如同壁虎一般,想要逃生,總要主動斷尾纔有可能。而且,打不過就跑,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也唯有如此,神世諸代的傳承,才能延續下去。
所以,神世諸代中,位列神世六代的伊奘諾尊和伊奘冉尊,以及位列神世七代的青橿城根尊、國常立尊、天鏡尊、天萬尊、沙土煮尊,都趁亂暗自隱去自己的身形。打算溜之大吉。
而這些神世諸代中的存在,收斂起自身氣息的術法,便是東瀛傳承已久的忍術。
東瀛人從華夏學到了不少修行道法之後,在數千年的傳承之中,也有自我的感悟與發展。除了安倍晴明以式神創立陰陽師一道之外,東瀛人還自創了一門忍術!
這忍術的前身,原本是遁術和幻術。只不過,這兩門術法,都善於隱藏自身,所以,無論是偷襲、潛伏還是逃跑,都非常有用。所以,在長久的衍生和發展之中,便成了一門獨特的術法——忍術!
這一門忍術之中,同時包含了東瀛神道之中的忍法、東瀛陰陽道之中的術法、與東瀛普通人中流傳的武道與劍道、佛門的心念神識錘鍊之法,以及華夏的兵法。
能掌握遁術和幻術的,自然不是那些連天地靈氣都無法接引入體的普通人。
最原本的忍術,都是借用天地靈氣施展的道法,最原本的忍者,原本都是一些修行者。所以,東瀛對於忍者的傳說中,纔會有那些神乎其神的傳聞,比如說那些行動之間,一絲聲音都沒有的,那些可以隨風而動的,那些可以藏在水裡或者流沙裡一待就是好幾天的。以及感官靈敏,心念神識強大,可以偷聽和偷看的。種種存在。
嚴格說起來,修行忍術的修行者,並不以長生爲念,而是以爭鬥廝殺爲念。所有的術法,都是以打得贏和跑得快爲標杆的,十分之偏狹。所以尖銳而有力。
這種區別就如同特種兵和太極拳教練一般。太極拳修行到極深的境界,自然威力無窮。但是,普通人打太極拳,卻不是奔着格鬥和殺人去的。而是爲了強身健體,舒筋活絡,多活幾年。
而特種兵卻並不是如此,特種兵的訓練,是以戰鬥爲標準的。講究的是戰鬥意志堅強,打得贏,並且生存能力極強。但是,若論及壽命,經過高強度訓練,身體素質不錯的特種兵,未必就沒有暗傷,壽命未必會比在健身房裡跑步的白領,和公園裡打拳的老大爺長。
當然,如果要是打起來,一個特種兵完全可以碾壓一百個在健身房裡跑步的白領,和公園裡打拳的老大爺。
雖然忍術的修行,對於長生久視來說,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但是,因爲其對於低階修行者戰鬥力的提高效果,顯而易見,所以東瀛的神世諸代,很快就把忍術的修行,當成了低階修行者的必須課。
而這一門必修課,甚至,在東瀛的修行者踏入修行一道之前,就開始了。
許多神世諸代之中有名有姓的東瀛修行家族,家族中的孩童,到了五歲的時候,就要接受相應的訓練。這些訓練包括平衡訓練,靈敏程度的訓練,耐力和爆發力的訓練,以及游泳、潛水、武道、劍道,暗器,易容化妝,以及藥物學上的訓練等等。
最重要的訓練,還是心念神識的錘鍊。在普通人來說,就是意志力上的錘鍊。
這種錘鍊,可以讓普通人的心性和意志力,變得堅韌而強大。同時,還能鍛鍊人體的耐受力,激發人的潛能。甚至,可以讓那些並沒有顯露出修行資質的人,在艱苦卓絕的訓練中,接引天地靈氣入體。踏入修行一道。
而這也成了東瀛的神世諸代,培育修行者的法門。而那些一直到了成年,還不能接引天地靈氣入體修行的普通人,就只能成爲比普通人強一些的忍者。
當然,這種訓練,極爲殘酷。就拿平衡能力的訓練來說,訓練中,會讓那些孩童先在一根離地幾十釐米高的竹竿上行走。在行走之中,這些孩童不準掉下來,甚至不準身形歪斜。必須要做到來去自如,纔可以。
然後,這根竹竿就會逐漸升高,從幾十釐米,增加到幾米,然後,從幾米增加到十米左右。而渾圓的竹竿,也會越來越細。
至於摔下來的,都按照倒黴和無能處理。摔重傷的、摔殘廢的和摔死的,直接淘汰,輕傷的繼續帶傷訓練。
如果這平衡能力的訓練,還算是正常,只是比普通雜技團的要求高一些的話,那麼,那些靈敏程度的訓練,則顯得殘酷。所有的孩童,都會在那些佈滿刀片和利刃的狹窄甬道中飛奔。
飛奔中,甬道里還會出現一些綁着刀片和劍尖的繩子,晃來晃去。
在這種甬道中飛奔,反應稍微慢一些,就會輕傷。反應遲鈍的,甚至會被亂刃分屍!
必須將身體鍛鍊的極爲靈敏,反應的速度非常快才能通過訓練。
而爆發力和耐力的訓練,就更是尋常。各種長跑和短跑,以及引體向上之類的,強度完全不下於現代那些特種兵的訓練。
爲了磨鍊意志力,進行的各種,不準飲食,連續數天不食不動,又或者與各種猛獸搏鬥的訓練。更是讓人崩潰。在這種訓練之中,那些被神世諸代當做修行的種子培養的孩童,有將近八成,被淘汰出去。
這些被淘汰的孩童,或許是因爲在訓練之中傷到了根本的原因,很少有在隨後的修行和恢復中,踏入修行一道的存在。
而能經受住這一系列殘酷訓練的孩童。只要能熬到成年,就有大約兩三成的機率,可以踏入修行一道。而剩下的人,即便不能踏入修行一道,也會成爲能力遠超常人的尋常忍者。
當然,這些沒能踏入修行一道的尋常忍者,在能力上,與真正的忍者,差的很遠。只能利用一些人世與自然之間的物象變化,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