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何爲緣 不治之疾,聖瞳秘 幽冥真氣

bookmark

茅滄海笑道:“各人各有機緣,但,只要一心向道,秉持真意,你修行什麼,與我與他,都無干系。什麼是緣,就像你的心經,這是緣,它選中了你,你選中了他,兩者互相吸引,缺一不可,這就是緣,是沒有道理的。”

“你看凡間,少年少女一見鍾情,這就是緣;取吃早飯,你要了一籠包子,那老闆給你呈上來,你和那呈上來,入口的包子,也是緣。”

“道理,這需要道理嗎?師傅收徒,弟子叩拜,心一軟,就讓你入了門,這就是師徒緣,你問他爲什麼收這徒弟,師傅講不出來,說是心軟了。”

茅滄海掌門開始絮絮叨叨的講着一些似乎無關緊要的事情,原本是爲了治療李闢塵雙目而來,現在卻變成了講緣法的論道之會。

“你從凡塵中踏入仙塵,慢慢的斷了緣,斷了凡塵的緣,但又接起了仙塵的緣。”

茅滄海說着,看李闢塵,後者眉毛輕輕抖動,忽然開口:“掌門,凡塵斷緣,此事恕弟子不能苟同。”

“哦?是要和我說你那執念之道嗎?”

茅滄海哈哈大笑起來:“你的執念之道,我是不認同的,但你所說的,心中有執,必有所念;既有所念,必有所願;既有所願,爲了達成此願,必然一往無前,我卻是很欣賞的!”

“人,正是有所念想,有想要得到的東西,所以才願意修行仙道,長生,只有長生才能留住一切,但心中同樣要有底線,要知道何能爲何能不爲,如此纔算是---仙!”

音如天雷,似晨鐘暮鼓,響徹諸人心扉。李闢塵張開口,腦海中,全然是最後那一個仙字在迴盪。

爲仙者,不得忘情,堪破七情不是讓你忘情,而是真正堪破大生死,大情愛,達到心中常清靜,不爲外道惑的坐忘地步。

李闢塵明悟,對茅滄海施禮,後者點頭,對李闢塵道:“看你這小子,我心中歡喜,之前點撥了你幾句,雖領悟力不高,但勝在心境純粹,可說是渾然天成的璞玉,不染半分塵埃。”

他拍打衣衫道袍站起,李闢塵起來躬身:“弟子多謝掌門教誨,得仙之真意。”

“你不用謝我。”

茅滄海收起笑容:“說來慚愧,我只能告訴你仙之真意,但此次你上太華峰,你那眼睛,我治不了。”

李闢塵也是嘆息一聲:“弟子早已有所準備,若是能治好,想必掌門第一次在抹過我雙目的時候,便該好了。”

直到此時,李元心才恍然驚覺,對茅滄海道:“掌門,這魔道神通,連您之尊也治不好麼!”

茅滄海搖搖頭:“這神通與曾經的不一樣了,看來苦界老祖這麼多年,也沒有固步自封在他那一畝三分地啊。”

“這招數裡,有幽冥真氣,所以我治不了。”

茅滄海大嘆:“幽冥大海無垠,生人勿進,便是天仙也不得擅闖。這判死聖瞳的神通,取了一道幽冥真氣,打入你雙眼之中,淤積不散,那聖瞳本身的法力倒是被你化的乾乾淨淨,也就是說,你現在的雙目,是被幽冥氣阻塞,所以纔看不見東西,並非是被判死聖瞳廢掉的。”

原本已經心灰意冷,此時聽得茅滄海掌門解釋,李闢塵頓時愣住。

“幽冥氣淤積在雙目之中,阻塞了我的目光?”

李闢塵下意識伸手覆在雙眼之上,揉了揉,眼中依舊漆黑一片,除去真靈清光,其他什麼也見不到。

“是幽冥真氣。”

李元心糾正,隨後對茅滄海告罪,道:“原來是這樣,幽冥真氣,那苦界老祖又怎麼能得到幽冥真氣?幽冥真氣與尋常幽冥氣不同,乃於幽冥海中存在,難道苦界老祖已經可以神入幽冥了嗎?”

茅滄海搖頭:“不知道,但想來,應當不是,就憑苦界老祖的神通,他還不敢踏入幽冥海里。那位天尊可不允許任何活着的魂魄真靈入內,元神出竅窺視幽冥?想都不要想,便是像黃昏地那種一等一的魔道大宗,都不敢從幽冥海內過,只能從生死夾縫逃。”

“枉死城,他們沒有洞天上宗,更沒有天外聖境的祖師,自古以來城中遵循規則,那便是‘枉死城主不得好死’。這句話你以爲是說說玩的?”

茅滄海撫摸白鬚,緩緩道:“應當是某種交換之法,枉死城善於做生意,唯一一個重諾的魔門,這判死聖瞳能從幽冥海內取一絲真氣對敵,苦界老祖定然不敢把這神通交付於旁人,當是早就雪藏了起來。”

“當然,還有一點......”

茅滄海指點李闢塵道:“興許是那魔影作亂,他恢復神智,定然有大機緣,說不定是他的秘法引動幽冥真氣,與苦界老祖無關。”

李元心聽後,搖搖頭,笑道:“區區一個魔影,就算是人魔,得了天大的機緣,又怎麼可能有這般神通?定然不是。”

茅滄海看李元心搖頭,其實他心中也是不傾向於第二個說法的,區區人魔,便是得了天大的機緣,又豈能與幽冥打交道?

但,在座三人一妖,李闢塵卻是傾向於第二種說法。原因便是之前那魔影顯化的法寶,自稱三辟無常燈,辟易三清三濁,似乎是一尊先天根本源氣至寶。

有此燈護佑,說不定,幽冥之氣也可避得?

李闢塵把自己的猜測說出,茅滄海微微驚訝:“竟然還有這種神異的先天源氣至寶?”

先天根本源氣至寶,這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東西,講究緣法,便是魔門也搶奪不得,因爲若是無緣,強行想要攝取,那就會自動入劫,而且是隻針對一人的大劫!

誰也不想死,魔門更是小心謹慎的代名詞,自然不會動這種手。

李闢塵講述魔影葉緣的神通寶物:“那燈,他自己喚作三辟無常燈,真無常性,辟易一切氣息,還能收取純陽之氣,端的是詭譎非常。”

“而且他還有一招匿蹤之法,氣息不能尋,心境不能觀,五感不能得,只是對他自身傷害也是頗大,不能多用。”

第四百一十九章 人間秋世曾遇仙(三)影傀儡第三百九十八章 半生惡罪洗塵寰第一百五十八章 算天機 仙魔驚龍,再回首 山河難殺第六十二章 惡神悍 四臂託山,桃花源 土地之長第五百六十八章 紅塵困世鎖仙聖第五百七十七章 仙曲天謠太乙尊第六百五十八章 麻衣提刀殺仲買,大雨傾盆灌人間第三百四十二章 丹朱赤骨藏二神第四十三章 起天時 四象鎮魔,黃昏地 魔人自斬第四百四十三章 尺木六等陰陽言第五百九十五章 拘天拿道攝苦海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大道有常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通劍者得劍意第五百九十六章 悟道明道光陰老第七百八十章 諸塵虛妄,百年孤獨(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華諸聖聚雲霄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躍高天碧落巔第七百八十章 諸塵虛妄,百年孤獨(二)第三百零四章 真聖見 莊周斷緣,得靈精 先天青氣第六百四十三章 八部定世天地清第六百四十五章 最後陣起歸墟開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聖說法言三山,成仙之刻生死證第十七章 夔牛三震誅魔頭第三十八章 祭天台 魏王誦詞,凡塵中 羣魔亂舞第十七章 夔牛三震誅魔頭第五十章 縱兵法 仙兵神帥,三清相 天成古鬆第五百六十三章 開天闢地論道真第六十二章 惡神悍 四臂託山,桃花源 土地之長第一百五十六章 渡長河 道人不言,是非論 凡人如蟻第六百四十三章 八部定世天地清第七百九十二章 聖人名諱,東皇泰一第三百五十章 混元一氣鎮日月第三百二十九章 夢劫夢醒皆由心第一百零三章 北海側 依山觀瀾,南山頂 指地仙錐第三百七十七章 摩呼羅迦尋靈山第七百四十六章 風雪埋骨天橋落,歲月無情火常寧第三百九十七章 心鬥三分風火雷第六十七章 四首座 當年魁首,土地引 純陽居處第六百四十二章 震天攝地乾坤懼第五百六十二章 青天黃嶽鎮紅塵第二百三十八章 黃蝶舞 娃娃見道,問仙影 年少夢真第八百四十四章 三荒之言,巫神之秘第二百一十二章 遊道行 永生爲善,一言聽 白骨冥冥第三百零九章 水火山 嬰兒幽哭,化混斧 開天闢地第八百二十六章 陰陽平衡,魔影逆練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魂說 十四人魄,二真靈 吊命之術第三百五十三章 良藥苦口利於病第八百四十七章 九嬰墮死,相柳出世第二百八十七章 寧真人 鎮嶽講道,看混元 師徒言餓第一百二十三章 坐勝天 法相之秘,互有傷 禍不單行第三百零五章 降心猿 靈明觀書,拿地氣 山搖仙出(加更)第四百二十七章 翻手爲天覆手雨第七百一十三章 前塵:九玄論道第八陣第八百三十六章 獅駝移山,麒麟踏雲(上)第六百三十九章 道破前身幽光傲第一百七十四章 頂上宮 五宮五門,各求寶 童子燒爐第七十八章 黑蓮花,極樂千魔,下重金 召來枉死第六百五十七章 睡夢之中難作爲,一念貪歡一念悲第七百三十五章 百二十年道法起,天涯境中神仙落第二百九十五章 道雖邇 不行不至,事雖小 不爲不成第三百零七章 青毛猿 山河一棍,人仙斥 天公降孽第六百七十九章 不畏浮雲遮望眼,天打雷劈化石灘第八十章 大陣起,清濁對壘,仙魔鬥 各顯神通第八百三十一章 天劫震顫,無量劫現(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蒙神蔽意化心魔第二百四十六章 清風過 巽斷天雨,六言道 一元化天第八百四十六章 天地塵影告曾經第三百二十章 勾炎出 拳掏火心,老人怒 火雀傳訊第七百一十四章 八世太上鑄此身,玉塵風裡化仙人(零)了風塵第五百零二章 天上天下皆紅塵第六十六章 砸石胎 畫龍點睛,碎石顱 三清送靈第五百五十三章 鑄皇鍾,半世鐵水築紅塵第一百九十章 古至理 天荒蝕文,庸人起 天驕如蟻第六百一十五章 鬥法:九玄論道第三陣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羽斬 漁陽劍落,劈無心 四聖齊臨第二百五十八章 長生法 逍遙一嘆,玉蝴蝶 雨收雲斷第六百六十五章 皆悉:九玄論道第五陣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粱大夢塵囂盛,斧劈天地掛紅塵第八百四十八章 青眉又白齒,鍾震天人知第二百九十七章 通變化 赤子頑石,三載過 雷尊喚塵第二百三十一章 起陰雲 五鬼搬山,挪乾坤 三魂困鬼第三百五十九章 焚鬼不滅收魔羅第一百三十章 性命連 仙隕神驚,真靈靜 悟道之劫第五章 淵源天機,青霄雷法第四百八十四章 九殺石後哭人皮第六百三十一章 八部決勝天地殺第五百四十八章 風火連天吼鬆龍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寒驚蟄震天威第八百七十一章 混沌起手震幽冥第一百二十九章 光陰逝 凡女流淚,恨欲狂 闢塵入滅第六百四十八章 煮海焚天歸墟震第八百三十八章 糾葛之事,水火之因第七百四十三章 仙魔對峙誰爲難,地祖言語引人疑第五百八十一章 坑與互坑的角逐(下)第六百五十章 無能之人養萬物,離火熊熊照世間第一百九十五章 仙道陣 天下無雙,四神兵,祖師法相第三百九十二章 他化自在天魔聖第二百七十三章 龍馱仙 劍語鏗鏘,天原上 仙道無疆第六百八十八章 人推天數命註定,天衍人數路無窮第七百六十七章 太淵願囚蒼茫內,九聖歸一立白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