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教不會的學生》
這題目主要來自於這段時間王浩對半路接班怎麼解決後進生輔導問題,以及當班主任與學生家長打交道工作的反思時迸發的靈感。
粗粗看去,“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可能嗎?這說法有點兒絕對。其實不然,王浩深有體會,只要理清楚教育教學目標達成的衡量標尺是學生的“進步”,那文章就有了靈魂。
一張紙上,亂糟糟、密麻麻寫滿王浩想到那兒記到那兒,只有他自己懂其內涵外延的提示詞,圈點勾畫,有些還作了排序,這就是王浩思考留下的痕跡,天書般的寫作提綱了。
胸有成竹,則下筆神助,一氣呵成。
文章登在了薊州教育期刊上。
兩個月後,王浩完成了《初中語文教學目標之要點》一書的編輯,送審後得以刊印和推廣。
學校生活講究的是個規律。王浩每天早起乒乓球,下午課後籃球,正常備課上課教研,禮拜天假期了回西坡看母親……兩口子一個學校上班,閒來逗逗兒子,生活悠閒安定。王芳參加工作後,兩口子掙錢,經濟上也漸寬鬆起來——家中買了單缸洗衣機,雖說學校沒通自來水,洗衣服了還要從外面渠中提水回宿舍,可畢竟不用王芳手搓手擰了,省不少勁兒;那臺冰箱雖說是二手的,多少有那麼點兒噪音,可還能使;上一週,看了有三年的那臺二手8吋小電視,也換成了21吋大黑白。電視換成新的了,頻道卻沒增加,不管扯到窗戶後面的天線變換多少方位,電視臺就央視一個能看清。
這天晚飯後,兩口子在宿舍看電視。兒子一頭大汗從外面闖了進來,雙手端着手裡的水槍,瞄着王浩腦門兒,嘴中“啪啪啪”喊着噴水。“還沒有在外面耍夠,快洗洗坐下歇會兒,弄溼衣裳了!”王芳教訓兒子。兒子閃開,王浩看到對面電視正在播報新聞:總理宣佈三峽工程正式開工。王浩腦中立馬閃出了偉人的《水調歌頭·游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國家宏圖大展,高峽真的出平湖了!昨天語文課,王浩還領着學生學過《三峽》一課,很想親眼看看現在的三峽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想法很快變成了現實。一個週四,王浩收到了上國語文課堂教學中心的邀請函,請他下週一報到參加中心在西京舉辦的年會。請示過學校領導,王浩第二天就攜家帶口出發了。
最終目的地是西京,王浩決定公私兼顧,禮拜天先從岳陽坐船過三峽到霧都,然後到西京報到參加週一的年會。
一家三口來到岳陽,登上了飛檐斗拱的上國四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范仲淹不爲個人得失而悲喜,以天下爲己任的政治見解、高尚情操深深打動了王浩。坐船沿長江逆流而上,一家三口都暈船了,三峽如何,沒顧上去看,嘔吐過後吃了眩暈藥,一覺醒來,已到了山城。 山城火鍋有名啊!王浩吃過鍋就是縣城也還沒一家火鍋店呢!他們朝天門碼頭挑了一家靠江老字號。店裡生意紅火,等了有半個小時,熱騰騰鎏銅火鍋上了桌,開吃!那叫一個津津有味!那叫一個汗流浹背!走出店門,孩子拽了拽他媽說:“沒吃飽!”很快得到了父母響應。王浩沿路邊找了一家北方面館,一人來了一大碗兒拉麪纔算填飽肚子。
坐火車向北穿越據說是世界最長的秦嶺隧道,來到古都西京。王浩先到酒店會務組報了到,第二天才開會,當晚選了家旅行社,爲王芳母子報了西京一日遊。
年會上,王浩作了以《沒有教不會的學生》爲藍本的交流發言,贏得廣泛好評,發言整理稿被年會收錄印發。
午飯時,王浩和開會時的鄰座劉天坐在了一起。劉天是山城霧都人,王浩問道:“都說你們那兒火鍋有名,我看名不副實。”“怎麼了?我們那兒火鍋招惹你了?”劉天望向王浩問。“那倒沒有,味還可以,就是量小,吃不飽人!”王浩講了自己的經歷。劉天低頭捂嘴“噗嗤”一聲把剛喝到嘴裡的羊肉泡饃湯噴在了自己手上,邊拿餐巾紙擦着手,邊調侃道:“瓜……火鍋中那些棍棒棒好啃吧?”劉天“瓜娃子”三字沒說出口。可畢竟去過山城了,王浩知道劉天笑自己傻。經過劉天一番比劃,王浩才知道之前在山城只是叫了一個藥膳火鍋底子,細嚼慢嚥的只是些中藥棒棒,牛羊肉蔬菜什麼的根本沒點!
王浩有點放不下臉面了。想想也是,服務員沒給提個醒,自己問鄰桌怎麼吃?那多難爲情。當衆現眼, 囧!面子攸關,回去堅決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