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是哥雷比—皮爾防線,荷蘭的10個步兵師主要依託這一防線組織防禦;
(3)是“荷蘭要塞”,即鹿特丹、阿姆斯特丹、烏德列支和海牙地區,這一地區有海灣、河流和大面積水域,構成了良好的天然障礙。爲了能在哥雷比—皮爾防線遲滯德軍,儘量拖延時間,必要時可把下萊茵河、馬斯河和瓦爾河的防洪壩打開,進而阻止德軍進攻。
對於荷蘭可能利用水障防禦這一點,德軍是很清楚的。當時有一個辦法可以打破荷軍的計劃使德軍的裝甲部隊避免遭受洪水的威脅,這就是在地面部隊突破主要防線的時候,同時攻佔上述三條主要河流上的要害橋樑,以保障德軍迅速通過。那麼是如何才能保障順利實施呢?也就是此次戰爭的特點,空降作戰(在下面的小節中將詳細講述)。
1939年10月27日,德軍第7空降師師長斯圖登特將軍就被希特勒召到柏林的帝國辦公廳密談。希特勒說:“在波蘭戰役中,我們有意不使用空降部隊,爲的是避免過早地暴露秘密。但是現在準備立即展開西線的大規模攻勢,該是使用空降部隊的時候了。”斯圖登特臨危受命制定這一作戰計劃。那麼斯圖登特是怎樣制定這一作戰計劃的呢?
斯圖登特總體上把此次行動分爲奪佔海牙和鹿特丹兩個重要地域。奪佔海牙的空降作戰部隊是第22機降師的兩個團和第7傘降師的1個營。作戰指揮將軍是第22機降師師長斯龐尼克。其作戰方案是首先以傘降的方法奪佔海牙周圍的瓦爾肯堡、奧肯堡和伊彭堡3個機場,然後機降兩個步兵團,攻入荷蘭首都海牙,俘獲荷蘭皇室、政府機關和高級指揮部成員,癱瘓其中樞神經,同時阻止這一地區的荷蘭部隊向受威脅的哥雷比—皮爾防線增援,並使荷蘭空軍不能使用“荷蘭要塞”的軍用機場。
奪佔鹿特丹的空降作戰部隊是第7傘降師的4個營和第22機降師的1個團。作戰指揮將軍是第7傘降師師長斯圖登特。其作戰方案是奪取瓦爾港機場和鹿特丹的維列姆大橋、多爾德雷赫特大橋、默爾迪吉克大橋,爲正面進攻的第18集團軍打開進入“荷蘭要塞”的通路。爲保證奪取和扼守這些橋樑,除使用傘兵直接在大橋附近傘降外,在瓦爾港機場還將機降1個步兵團,作爲預備隊,以支援各橋的戰鬥。參加空降作戰的兵力爲1.6萬人,其中傘降部隊4000人,機降部隊1.2萬人,由第2航空隊約500架JU-52運輸機運送。德國西部的威塞爾、明斯特、利普施塔特、帕德恩博等9個機場爲空降出發機場。空降縱深爲40~100公里。爲了達成最初空降的突然性,規定運輸機從北海上空繞道飛行,從西北方向由海上進入目標。
自從斯圖登特的這一計劃實施以來,在以後的6個月中幾經修改均未有大的改動。希特勒一方面觀察西歐事態的發展,與英法保持着和平信件的往來;一方面又尋找實施突然襲擊的良機。在此期間,斯圖登特曾11次接受了準備襲擊的命令但均在起飛之前被撤銷。第12次接到襲擊的命令是在5月9日,這一次空降作戰計劃終於得到了實施。
■空襲荷蘭
荷蘭當局從德國最高統帥部諜報局預料到德軍將要進攻。爲此,荷軍總司令溫克爾曼中將不斷提醒部下注意防範。因此,從5月7日起,荷蘭採取了一些反空降措施:在各機場的跑道上和公路的重要地段上準備了載重汽車、設置了地雷和其他障礙物;加強了機場、城市的警戒和僞裝;加強了值班飛機和增加了高射火器;在沿海組織了猛烈的對空火力。但荷軍大多數軍官過於相信哥雷比—皮爾防線、洪水的威力和法國實施支援的諾言,並沒有真正重視起來。
5月10日凌晨,德軍航空兵襲擊了荷蘭、比利時、法國的40多個機場,奪取了制空權。對荷蘭之戰來說,最激烈的戰鬥是德軍和荷軍在“荷蘭要塞”內的空降和反空降作戰。
凌晨3時30分,德軍對荷蘭的瓦爾港、海牙、阿姆斯特丹、希爾維薩姆等地實施航空火力準備。航空火力準備一直持續到運輸機進入空降地區。
4時,運載第一批空降突擊部隊的運輸機開始起飛。5時30分,第18集團軍向哥雷比一皮爾防線發起正面進攻。
運載傘兵第2團1營的65架運輸機,超低空飛越國境線,接近海牙時升高到180米,分成3隊,分別飛向瓦爾肯堡、奧肯堡、伊彭堡3個機場進行傘降,傘兵着陸時未遇到大的抵抗。於7時30分佔領了各個機場。這樣,德軍傘兵爲即將到達的機降部隊準備了3個良好的着陸場。但是,德軍雖然佔領了機場並清除了跑道上的障礙,可是在每個機場上只有一個輕裝傘兵連在進行迎接機降的準備和堅守機場。當德軍第一批機降部隊的100架飛機運載1個步兵營飛抵瓦爾肯堡和另外1個步兵營飛抵伊彭堡,並於7時30分左右着陸的時候,荷蘭軍隊正準備向這3個機場實施反衝擊。伊彭堡周圍的高射炮火一直很猛烈,因而運載步兵的飛機有12架被擊中。在瓦爾肯堡機降的步兵從正在滑行的運輸機中跳出來進入攻擊,沉重的JU-52運輸機有的在鬆軟的跑道上陷了下去,直陷到輪軸,因而無法再起飛,結果被炮火擊中燃燒起來。
下午,荷軍組織了6個步兵營、1個炮兵旅又1個炮兵團向3個機場進行大規模反擊。機場周圍燃燒的德軍飛機殘骸使荷軍士氣大振,他們以優勢兵力發起猛烈的反衝擊。在瓦爾肯堡,荷蘭步兵第4旅的3個營,在1個炮兵團的火力支援下,對據守在機場上的德軍傘兵和步兵實施了反衝擊,並將德軍從西北方向趕出機場。
德第2批44架運輸機到達時,機場爲荷軍控制,德運輸機無法着陸,14架迫降在卡特威吉克附近的海灘上,其中7架落地時失事;30架迫降在德爾夫特附近的公路上,由於路面設置了障礙,許多飛機被撞毀。16時,第3批運載預備隊及補給物資的機羣不得已改變計劃,全部飛向鹿特丹的瓦爾港機場。第22機降師師長斯龐尼克隨第2批機羣飛到伊彭堡機場上空,由於看到無法着陸,改飛奧肯堡機場。奧肯堡的防空火力猛烈,斯龐尼克乘坐的飛機被擊中,迫降在附近森林中的一塊空地上。天黑前,海牙周圍到處是德軍被迫降落的運輸機和空降人員。斯龐尼克把各小股部隊集合起來,約數百人,在海牙郊外的奧弗賴斯希構築了“防禦陣地”,因爲兵力太弱,無法向市區進攻。不久,根據上級命令,第22機降師撤離海牙,殘部從南向鹿特丹靠近。德在海牙的空降部隊有1500人被俘,運輸機損失90%。
5月10日凌晨3時,刺耳的汽笛聲就開始響徹鹿特丹的街頭和港口,這是空襲警報。緊接着德軍就襲擊了機場邊緣的戰壕和高炮陣地。這時有兩個預備連的士兵仍在機庫的臨時宿舍裡大睡。有一顆重磅炸彈正好命中了那座預備隊正在裡面酣睡的大機庫。就這樣,瓦爾港機場的防衛骨幹力量被消滅了。
隨後,德軍第1特殊任務轟炸航空兵團第3大隊的運輸機,運載着傘兵第1團第3營和第2營的1個連,於5時準時地進入了鹿特丹的南部傘降。當荷軍發現是德軍傘兵時,立即猛烈開火。但大部分傘兵是在瓦爾港機場兩側着陸的,並立即投入了戰鬥。這樣一來,荷軍就不得不分散火力對付機場外圍的傘兵。經過約1小時的激戰,傘兵控制了瓦爾港機場。
傘兵佔領機場後,第16機降步兵團隨即機降。首先,一個運輸機中隊試圖在機場着陸,但遭到小口徑高炮的射擊。1架JU-52運輸機的油箱被打漏,兩臺發動機起火。還沒等飛機停下來,艙門便打開了,士兵們從裡面跳了出來。他們是施維貝克中尉指揮的第16機降步兵團第9連的兩個排,是機降部隊的先遣分隊。隨後這架JU-52運輸機在燃燒着的飛機旁着陸。
就在德軍機降過程中,荷軍以密集炮火猛烈抗擊搭載步兵的運輸機,有幾架運輸機被地面炮火擊中,其中1架墜地着火。荷蘭海軍的幾艘小型艦艇也企圖轟擊着陸的機降部隊,但被德國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所驅逐。此時,荷步兵第3營在重迫擊炮火力和鹿特丹北部炮兵火力支援下,正在進行反擊。這時,德軍發出了綠色信號彈,這是荷軍停止重火器射擊的信號。荷軍炮兵誤認爲這是自己發出的信號,因此停止了射擊,致使機場守軍失去了炮火支援,經不住傘兵的攻擊,被迫投降。這時,德軍運輸機還在一架接一架地着陸,瓦爾港機場徹底落到德軍手中。
然而,佔領機場只不過是戰役的開端。德國這次對鹿特丹進行空降作戰的主要目的,是奪取市中心馬斯河上的幾座重要橋樑。
維列姆大橋位於鹿特丹西南,是機場到鹿特丹市區的必經之路。爲了奪佔這座橋樑,德軍安排了兩支空降分隊。一是第16機降步兵團11連和部分工兵,約120人。他們在進攻發起的頭一天夜裡,潛入到奧耳登堡附近的次維舍南浴場,午夜,登上12架He—59雙翼水上飛機。5月10日7時,這些飛機沿着馬斯河以離水面幾米的高度超低空進入目標,降落在維列姆橋下的水面上。空降兵乘橡皮筏登岸,爬上橋墩,數分鐘內奪取了大橋,拆除了橋上的炸藥,並在兩頭築起了橋頭堡,抗擊荷軍的攻擊。另一支分隊是第1傘兵團的第11連,約60人,他們在橋北不遠的一個運動場上傘降着陸,而後截住幾輛市內公共電車,橫穿費耶努爾特區,趕到河邊,搶佔了橋北的碉堡。當時,第16機降步兵團11連正被困在橋頭,情況危急,他們的到來,使形勢有了好轉。不久,在瓦爾港機降的第16機降步兵團第3營經過激烈的巷戰到達河畔,進一步增強了扼守維列姆大橋的力量。荷軍被趕出大橋後,從岸邊陣地和附近高建築物上向大橋猛烈射擊,出動炮艇對橋頭進行炮擊,對大橋進行了火力封鎖。真正打通維列姆大橋是在5天4夜之後。但留在北岸的60名傘兵憑藉橋頭堡,頂住了荷軍的猛烈反擊,使荷軍始終無法利用這座大橋。
從南面通往“荷蘭要塞”的唯一道路上,除了鹿特丹市的維列姆大橋外,還有多爾德雷赫特大橋和默爾迪吉克大橋。
奪取多爾德雷赫特大橋的是第1傘兵團第3連。傘兵着陸後當即佔領了大橋,並拆除了橋墩上安放的炸藥。戰鬥中連長陣亡。由於此處建築物佈局很亂,並靠近橋樑,荷軍利用有利地形進行反撲,將大橋奪回。於是德將第1傘兵團主力和在瓦爾港機降的一個步兵營投入作戰,雙方進行了持續三天的反覆爭奪。直到5月13日德正面進攻部隊到達,在裝甲部隊的衝擊下,荷軍倉皇而逃,德軍才完全佔領了這座大橋。
奪取默爾迪吉克大橋的是第1傘兵團第1營,在橋的南北兩個橋頭堡附近傘降,對大橋守衛分隊進行兩面夾擊,經過短促激戰,順利奪取了公路橋和鐵路橋,並扼守到正面進攻軍隊到達。
10日中午,斯徒登特飛抵瓦爾港,接管鹿特丹、多爾德雷赫特、默爾迪吉克三角地區的防務。
德正面進攻的第18集團軍於5月11日突破哥雷比—皮爾防線,其先遣裝甲營於5月13日清晨通過默爾迪吉大橋向北推進。5月13日16時,德軍開始敦促防守鹿特丹的荷軍投降,經過一天談判沒有結果。5月14日13時,德軍航空兵對鹿特丹市進行了狂轟濫炸,60架轟炸機一次投彈1300餘枚,市中心受到很大破壞,房屋絕大部分被焚燬,居民死亡900餘人。17時,荷蘭城防司令溫克爾曼將軍親自走過維列姆大橋向德軍求降。5月14日20時30分,荷軍總司令溫克爾曼將軍通過廣播命令全軍投降,荷蘭皇室及政府成員逃往英國。至此,荷蘭淪陷,德國完全佔領荷蘭。
德軍對荷蘭的這次作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一個戰役規模的空降作戰。但德軍並非全部成功。由於荷軍預有反空降準備,德軍在荷蘭的空降作戰受到重大損失。德軍在荷蘭共空降了1.6萬人,傷亡4000餘人,1600名傘兵被荷軍俘獲並運送到英國。在海牙的空降完全失利,其第22機降師失去了三分之一的軍官和四分之一的士兵。在鹿特丹的空降雖然取得成功,但也傷亡很大,第7傘降師師長斯徒登特中流彈重傷。投入的430架JU—52運輸機,三分之二被擊落、擊毀。這些飛機大多是由空軍航校提供的,飛行員大都是航校的飛行教官,這次空降作戰,使德空軍的後備力量受到嚴重削弱。但荷蘭的被攻佔,不僅對盟國的戰術家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且當訓練有素的荷軍徹底崩潰的消息傳出後,在世界上也產生了很大的震動。
比利時戰役,奇襲戰的典範
作戰時間:1940年5月10日~5月28日
作戰地點:比利時
作戰國家:德國比利時
作戰將領
戈林:生於1893年1月12日,卒於1946年10月15日,德國帝國元帥。1911年畢業於德國大利希特菲爾德軍事學院,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21年結識希特勒,1923年參與希特勒在慕尼黑髮動的“啤酒館暴動”,受重傷後逃亡奧地利。1927年回國,恢復納粹黨領導職務。1928年當選爲國會議員。1932年當選爲國會議長。1933年希特勒掌握政權後,憑藉其過人的精力和毒辣的手段,戈林很快就成爲希特勒最得力的干將。1935年德國正式建立空軍後,任空軍總司令。1938年晉升爲陸軍元帥。1940年晉升爲獨一無二的帝國元帥。
斯徒登特:德軍空降兵的創始人。
重要人物:漢娜·萊契小姐,一名熟練的滑翔機飛行員。
作戰兵力
德軍:41架JU-52飛機,DF-230型滑翔機。
比軍:第7步兵師,共1200人,由喬特蘭德少校指揮。
■聲東擊西
1940年,德軍佔領了波蘭、丹麥、挪威,希特勒的目光又瞄向荷蘭、比利時和法國。1940年5月10日,在德軍“B”集團軍羣第18集團軍投入荷蘭之戰時,該集團軍羣的第6集團軍同時開始了向比利時的挺進。希特勒企圖以對比利時的進攻來轉移盟軍對他把阿登地區作爲主攻方向的注意。希特勒希望實現這樣的局面:當德軍的第6集團軍進攻比利時之際,盟軍的軍隊向北進入比利時去阻擊第6集團軍,這樣,擔任西線主攻的“A”集團軍羣就可以集中兵力,迅速突破阿登地區,突入盟軍主力的側翼和後方。
第一次世界戰後,西歐各國爲防禦德國侵略,在與德國相鄰的邊境上都構築了堅固的築壘防線。在荷蘭爲哥雷比—皮爾防線,在比利時爲艾伯特運河防線,在法國是馬奇諾防線。這三條防線自北向南,互相銜接,綿延數百公里,掩護着整個荷蘭、比利時、法國,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