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此,比利時在戰前的部署如下:4個師配置在荷蘭邊境一線,6個師用來保衛安特衛普至那慕爾的“KW線”,12個師扼守艾伯特運河,近二分之一的兵力扼守。
當德軍“A”集團軍羣44個師的龐大突擊部隊,在阿登地區對面的德國邊界上停下來,準備進攻的時候,“B”集團軍羣博克上將卻命令第6集團軍進入艾伯特運河附近出擊。博克雖然是助攻,但他仍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向西推進,以使盟軍混淆視線,相信德軍的主要進攻力量是從比利時向前推進。而德軍進攻比利時的最大障礙就是艾伯特運河。所以,1940年5月10日,德軍決定首先突擊這個要塞,並奪取運河上的三座橋樑坎尼橋、弗羅恩哈芬橋和費爾德韋自爾特橋。
■?埃馬耳要塞
埃本埃馬耳要塞位於馬斯特裡赫特城和維斯城之間,地處荷蘭與比利時國境的比利時一側。該要塞是艾伯特運河防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奇諾防線北面延伸部的強大築壘和重要支撐點,同時也是比利時東部防禦體系的核心。要塞是在和平時期由一批專家設計,經過3年精心施工,於1935年竣工的。它的東北和西北面是幾乎垂直的約40米高的懸崖峭壁,崖下是滔滔的艾伯特河;東面的馬斯河與運河構成天然屏障,河上的橋樑均在火炮射程之內;南面橫着寬大的反坦克壕和7米高的防護牆;北面有一條人工開掘的長壕,隨時都可以放水截斷通路;山腳周圍,構築了防坦克壕,設置了大量的障礙物。整個要塞被所謂的“運河帶”和“戰壕帶”包圍起來。
埃本埃馬耳要塞是仿照馬奇諾防線的錯綜複雜的防禦工事構築的,是一個精心設計建造的堡壘羣。從表面上看,每座堡壘彷彿都是零散分佈在一塊五角形的區域內,但實際上,它是一個把炮臺、轉動式裝甲炮塔、高射炮陣地、反坦克炮陣地、重機槍陣地等巧妙地結合起來的防禦體系,各部分之間由長達4.5公里的地下加固坑道和交通壕連接在一起。在要塞的上面沒有暴露的石工痕跡,也沒有暴露陣地的建築物,到處長滿了雜草。在要塞頂部有4座暗炮塔,用液壓升降機供給彈藥,並可隨時縮入地下。爲了迷惑敵人,比軍還在要塞各處設置了假炮塔。可以說,要塞固若金湯,堅不可摧。但要塞主要是爲了防禦地面進攻,從來沒有考慮過德軍有可能是從空中襲擊,降落在炮臺和裝甲炮塔之間的空地上。
埃本埃馬耳要塞的防守部隊共1200人,由喬特蘭德少校指揮,屬第7步兵師。全部人員住在距地面25米的掩體內,並存儲了大量淡水、食品和彈藥,可供長期防守。要塞的武器配備齊全,在要塞頂部有可伸縮的用液壓升降供給彈藥的4座暗炮塔,塔上裝有大量重型武器,火炮18門,射程16公里;高射炮6門,反坦克炮12門,輕重機槍37挺;與這些火力相配合,沿要塞外緣的壕溝邊建有無數掩體、地堡、掩蔽壕和火力發射陣地,裡面配置了大大小小各種類型的火器。這些與1185名隸屬第7步兵師的駐守士兵構成了歐洲最重要的防禦陣地和世界上最堅固的要塞。
埃本埃馬耳要塞西北側艾伯特運河上的坎尼橋、弗羅恩哈芬橋和費爾德韋茲爾特橋,是由東向西越過運河的必經之途。每座橋樑由1個班防守,包括1名軍官和12名士兵。橋樑附近戒備森嚴,均築有橋頭陣地,在兩岸橋頭兩側600米範圍內還築有水泥地堡。各橋配備有反坦克炮1門和機槍等其他輕武器,爲防備萬一,橋墩上安放了炸藥,設置有電子爆破和常用的引信爆破兩種爆破系統,這樣隨時都可以對橋樑實施破壞。這3座橋均在要塞炮兵火力的控制之內。在要塞炮火的支援下,守橋分隊可以經得起激烈的戰鬥。如果敵不過對方,增援部隊相距不遠,又可及時到達。即使橋樑失陷,埃本埃馬耳要塞的大炮也能制止對方的前進。因此,對方不管奪取哪座橋,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部署兵力
面對這樣一個堅固的要塞,德軍早就做了準備。自1938年起,就開始蒐集有關要塞的資料,1939年已獲得了要塞內部的詳細設計圖,並悄悄地對這個堅固防禦體系進行認真的研究。1939年秋天德軍還仿造了兩個埃本埃馬耳要塞:在格拉芬弗爾軍事訓練中心造了一個規模完全一樣的“複製品”,在希爾德斯海姆空軍基地又造了一個小一點兒的模型。這時,一個對此次作戰產生重要影響的人物出現了,萊契小姐,一名熟練的滑翔機飛行員。她建議希特勒使用部隊乘滑翔機進行無聲的突擊。希特勒對她的建議很感興趣,於是召見了戈林、斯徒登特和航空工程師格哈特康拉德。希特勒告訴斯徒登特想用空降突擊攻打埃本埃馬耳要塞,但又不願削弱在荷蘭進攻的傘兵突擊力量,因爲那裡的傘兵突擊力量不足。經過討論,斯徒登特估計,所需人數最少也得500人,而且這些人可以由傘兵和滑翔機配合發動攻擊,這就證實了萊契建議的可行性。斯徒登特指定了沃爾特科赫擔任突擊埃本埃馬耳要塞的指揮官。希特勒給予科赫的部隊只有傘兵第1團的1個加強連、一些工兵和這次進攻所需要的JU-52飛機和滑翔機。
科赫接受了任務,開始潛心研究進攻計劃。他每天詳細觀察要塞模型,查看各種照片和地圖,並利用偵察飛機從空中對要塞進行了觀察,以獲得更多的資料。他深信,在白天進攻要塞,其代價必然很大。只有在夜間讓滑翔機直接降落在要塞頂部,才能成功地奪取要塞,因爲不測的進攻時間和獨特的進攻方式,能使他的行動出其不意。爲了提高攻擊初期的突襲效果,他計劃在攻擊之前不實施炮火準備和航空火力準備。
1939年10月,斯徒登特將軍的辦公室內,將軍坐在大辦公桌後,傾聽科赫的彙報。“將軍,我決定在攻擊之前不採取火炮準備和航空火力準備,以免打草驚蛇。當部隊攻上埃馬爾的頂部後,再進行支援。”科赫滔滔不絕地講敘他冥思苦想了半個月的計劃。
斯徒登特有點放心地問:“只用80至100個人攻打要塞?你有把握嗎?”
科赫自信地答道:“將軍,我有把握。只要其他3個戰鬥小分隊配合,奪取了坎尼橋、弗羅恩哈芬橋和費爾德韋自爾特橋,截住前來支援的比軍軍隊,那些要塞裡面的駐軍就容易對付了。守住他們,等待傘降增援部隊一到,各個殲滅就行了。我會親自訓練這些工兵和傘兵的。讓他們精通噴火,機槍、破甲、迫擊炮和爆破,具有極強的進攻能力。”
對此,斯徒登特很滿意。科赫把他的計劃呈送給希特勒,得到元首的完全贊同。在斯徒登特正式批准了整個作戰方案後,科赫便開始制定具體作戰計劃。根據這些設想,科赫率領他的部隊從1939年11月至1940年4月,用半年時間,在靠近捷克舊邊界的格拉芬弗爾訓練基地,進行了爲適應這次作戰的極其艱苦和嚴格的訓練。在訓練中,他要求所有人員必須嚴守秘密,否則格殺勿論。
他把部隊分成4個分隊,每個分隊約100人。各分隊的任務十分明確,1個分隊負責突擊要塞,3個分隊負責奪佔艾伯特運河上的3座橋樑。各分隊又進一步區分了任務,有噴火器組(用於致敵驚慌和摧毀地堡)、機槍組、反坦克組、迫擊炮組及爆破組。各組都配備了適合於完成任務的兵器,要求通過訓練,每個士兵至少能夠掌握兩種軍事技術,以便在戰鬥中能夠代替他人完成任務。如果這些組和他們的分隊隔開,他們也可以組成獨立的單位繼續戰鬥。1940年,在希特勒的強烈要求下,突擊隊結束了訓練,到達科隆的阿斯特哈姆機場和步茲爲勒哈爾機場待命。
■?滑翔機作戰
1940年5月10日,當地時間5時35分,定爲此次作戰的時間。這是經過無數次訓練獲得的,此時,滑翔機飛行員能夠勉強看清地面。就這樣,一次激烈的戰鬥拉開了帷幕。
1940年5月10日4時30分,41架JU-52飛機拖着DF-230型滑翔機,從科隆的厄斯特哈姆和布茲威勒機場起飛。在起落架的震動聲中,飛機一架架飛出圍牆,消失在濃濃的夜色中。每隔幾秒,便有一組飛機騰空而起,幾分鐘後,所有的JU-52飛機全部安全起飛。它們在科隆南部的綠色地帶上空會合後,向西飛行,在燈標的指引下,飛至亞琛附近的預定點與JU-52分開。
這時,意外發生了。“花崗岩”分隊隊長的滑翔機出現了問題。它的牽引機發現右前方有一縷青煙,這表明在同一高度還有其他飛機。眼看兩機就要相撞,JU-52的機長只好向下俯衝,但後面帶着的滑翔機駕駛員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只覺升降舵陡然沉重。他拚命想把舵拉住,保持原來的位置,但牽引繩經受不住拉力而斷了。滑翔機失去動力,只好回航。它勉強越過萊茵河,在一塊場地上降落了。當然,這並不影響整個作戰計劃。因爲各組都有自己早已確定的任務。在周密的作戰計劃中已考慮到了滑翔機意外掉隊的可能。並且在出擊命令中明確規定,任何指揮官,在兄弟部隊失敗或無法着陸的情況下,都有責任帶領部下去完成該部未完成的任務。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20分鐘以後,“花崗岩”突擊隊又有一架滑翔機掉隊了。這次,滑翔機剛剛飛了一半路程,高度還不到1500米,滑翔機的駕駛員看到牽引機翼開始晃動,標誌燈閃爍,誤以爲是脫離信號,於是,駕駛員脫掉了牽引繩,開始滑翔。結果,滑翔機降落在了迪倫附近。隊員們只好找到一輛汽車駛往前線,與集結的陸軍會合,繼續戰鬥。所以,在達到費喬烏山的“分手點”前,“花崗岩”隊就少了2架戰鬥機。
5時25分,由於順風且風力強,機羣比預定時間提早到達,使得科赫上尉將總攻提前5分鐘的計劃落空了。同時,爲了彌補飛行高度低帶來的問題,飛機向前飛行了一點,反而弄巧成拙,暴露目標。滑翔機遭到了荷蘭軍隊的攻擊,但訓練有素的駕駛員們巧妙地躲過了炮火,飛向自己的目標。
5月10日3時10分,埃馬爾要塞指揮官喬特蘭德上校接到第七步兵師命令,加強戒備。5時10分,天色微明,從荷蘭邊境傳來炮聲,可是,其後就毫無動靜了,根本沒有飛機發動機的聲音。其實,滑翔機利用微亮的天色,悄悄從側後潛入。9架“花崗岩”隊的飛機落在了雜草叢生的要塞頂部。由於帶着減速降落傘,飛機僅滑翔了20米。它從天而降,比利時士兵驚得目瞪口呆。還未等比軍士兵反應過來,一串子彈射出,比軍應聲而亡。突擊隊員們迅速發起攻擊。要塞外緣的暗堡開火支援駐軍,突擊隊員們則巧妙地利用地形接近這些堡壘,扔入手榴彈,暗堡內的機槍不久就都啞了。同時,工兵們在機槍和噴火組的掩護下,對地下工事的洞口進行了堵塞性爆破,封閉了這些洞口,使得比利時人看不到外界的情況,慌成一團。由於出其不意,突擊隊僅用了不到10分鐘就控制了要塞表面。把敵人壓在了內部。
與此同時,奪取3座橋樑的“鋼”、“鐵”和“水泥”突擊分隊也都分別按計劃展開行動。他們從哨所後出其不意地向大橋猛撲過去,比軍來不及作出任何反應,就失去了弗羅恩哈芬橋和費爾德韋自爾特橋。而坎尼橋和另兩座小橋,在指揮官喬特蘭德的命令下被炸燬,橋上的德軍全部被炸死,剩下的德軍苦戰之後,也殲滅了守衛部隊。
當突襲部隊展開迅猛的奇襲時,大批“斯圖卡”俯衝轟炸機蜂擁而至,控制了通往要塞的道路。這時,喬特蘭德發現要塞頂部已被德軍佔領時,他一方面組織後衝擊,一方面要求要塞附近的炮兵進行火力支援。鄰近的碉堡立刻作出反應,火炮開始射擊。但是“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很快就發現了這些火炮的炮口火焰,集中全力迅速摧毀了。
10日上午7時,德軍突擊隊第二梯隊準時到達,這300名傘兵大大增強了德軍的突擊力量。爲了掩護他們,德軍還在艾伯特運河西部40公里的廣大地區投下假傘兵。這些假傘兵裝有模擬槍聲的自動點火裝置,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擾亂了比軍軍心,使他們以爲腹背受敵,從而牽制了比軍的增援行動。
喬特蘭德少校在要塞裡曾組織了幾次反衝擊,企圖把德軍從要塞上邊趕走,但都沒有成功。於是他只好把力量僅限於阻止德軍空降兵打進來。由於要塞四周的地下防禦體系和運河塹壕連在一起,德軍無法從上面接近,雙方處於相持狀態。
上午8時,比軍第一榴彈炮兵團開到埃馬爾要塞北面,向要塞頂部的德軍進行火力襲擊。但“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的猛烈攻擊擊退了炮兵團的襲擊。隨後,比軍第七師又組織1個步兵營向要塞推進,也被“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堵在了要塞外面。喬特蘭德盼望的外援根本無法接近要塞。
8時30分,一架滑翔機盤旋在要塞的上空,威其格中尉(“花崗岩”分隊隊長)從裡面跳出來。他重新返回了自己的部隊,指揮作戰。9時,德軍空投炸藥箱,補充火力。德軍不斷進行爆破,企圖撕開要塞堅固的防禦,攻入內部。他們甚至嘗試從斷崖進攻,把炸藥吊下去,進行爆破。然而,這一切都是徒勞,因爲這座要塞太堅固了,爲此,戰鬥陷入僵持狀態。
10日黃昏,突擊隊員有效地控制了埃馬爾要塞的外部,使要塞的槍炮不能發揮作用,德軍順利地突破了比軍前沿防線,渡過馬恩河,到達艾伯特運河,接替了奪取橋樑的突擊隊。傍晚,德正面進攻部隊派出一個帶有大量威力巨大的TNT炸藥的加強工兵營支援埃馬爾要塞的傘兵。夜裡,他們派出一個50人的小分隊,乘橡皮船悄悄渡過運河,摧毀了暗炮臺,並築好掩體,與指揮所建立了無線電聯繫。
11日凌晨,該工兵營順利通過了運河,登上要塞,然後在空降兵的協助下,對鋼筋混凝土的地下工事、坑道等進行連續爆破。整個上午,埃本埃馬耳要塞一直在爆破的震撼之下抖動,同時陸軍工兵手持噴火器和自動武器向縱深推進。守備部隊有60人被擊斃,40人受傷。13時15分,比利時守軍派出了談判代表,喬特蘭德少校請求投降,埃本埃馬耳要塞陷落。德第6集團軍從這個缺口向比利時快速推進,於5月17日佔領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5月28日,比利時宣佈投降。嘗試從斷崖進攻,把炸藥吊下去,進行爆破。然而,這一切都是徒勞,因爲這座要塞太堅固了,爲此,戰鬥陷入僵持狀態。
10日黃昏,突擊隊員有效地控制了埃馬爾要塞的外部,使要塞的槍炮不能發揮作用,德軍順利地突破了比軍前沿防線,渡過馬恩河,到達艾伯特運河,接替了奪取橋樑的突擊隊。傍晚,德正面進攻部隊派出一個帶有大量威力巨大的TNT炸藥的加強工兵營支援埃馬爾要塞的傘兵。夜裡,他們派出一個50人的小分隊,乘橡皮船悄悄渡過運河,摧毀了暗炮臺,並築好掩體,與指揮所建立了無線電聯繫。
11日凌晨,該工兵營順利通過了運河,登上要塞,然後在空降兵的協助下,對鋼筋混凝土的地下工事、坑道等進行連續爆破。整個上午,埃本埃馬耳要塞一直在爆破的震撼之下抖動,同時陸軍工兵手持噴火器和自動武器向縱深推進。守備部隊有60人被擊斃,40人受傷。13時15分,比利時守軍派出了談判代表,喬特蘭德少校請求投降,埃本埃馬耳要塞陷落。德第6集團軍從這個缺口向比利時快速推進,於5月17日佔領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5月28日,比利時宣佈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