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謀驚四座(中)

bookmark

馬騰道:“此事,爲父也曾想過,前幾日已經派人去招降,如今還沒有消息回來。”

馬超見馬騰亦有防備,心裡對休屠和渾邪也沒那麼在意了。因爲不論怎樣,馬騰對付起兩個小部落還是易如反掌的。

不過馬超不是沒有想到另一種可能,說:“父親,如今我馬氏乃西涼霸主,有一統涼州之勢。兒擔憂韓遂爲求自保,會與休屠、渾邪結盟,以共抗我馬氏。”

馬騰道:“這也不是沒有可能。我兒可有計策?”

馬超琢磨了下,心裡便有對策:“休屠、渾邪非我類,又自恃仍有不小的實力,恐怕不會歸附我馬氏,非友即敵。不過,若韓遂能聯盟,我們也未嘗不可。”

“我兒何意?”

馬超站起身來,走到掛在木架上的一面如牀鋪般巨大的地圖旁,抽出佩帶在腰間的一柄精巧的匕首,指着地圖上的休屠澤,說:“父親,休屠人在此。”

馬超又以匕首點了點北地郡以西的賀蘭山,“渾邪人在此。”

休屠和渾邪在事實上已經籠罩在涼州北境,正如同壓在幽州頭上的烏丸、幷州以北的匈奴,構成威脅。衆人隨着馬超的指點,頓覺這兩部非除不可。

馬超又用匕首在扶風郡和安定郡交界處畫了個圈,說:“諸位看,這裡是盧水胡。”

衆人聽後,有些疑惑。

閻忠不解地說:“少主,這盧水胡我等是知曉的。這些胡人發端於涇河的支流——盧水,故而得名。在前漢時,曾有大量盧水胡內遷涼州,漸得我華夏清化,融入我類。還有些盧水胡仍在其故地,即安定郡和扶風郡一帶遊牧。不過,他們與休屠、渾邪有何關聯?”

張繡也道:“是啊,難道他們敢學休屠、渾邪與我作對嗎?”

馬超搖搖頭,說:“非也。前漢時,盧水胡就經常應徵從軍,征伐西域和大幕,是我漢人最親近的同盟。況且其部落不過三五萬人,不足爲患。吾之意,就是用盧水胡,以抗休屠、渾邪。”

“大幕”,就是東漢對“大漠”的稱呼。

龐德道:“休屠、渾邪有七八萬人,恐怕盧水胡不會答應與我們聯盟吧?”

馬超露出一個稍顯詭譎的笑容,說:“誰說我們要和他們聯盟了?”

“???”衆人都不解馬超之意,一臉茫然地看着馬超。

“少主是打算徵召盧水胡嗎?”一個刺史府的曹掾問道。

馬超還沒回答,另一個屬曹道:“可強硬徵召之,盧水胡難免不從吧?畢竟盧水胡人常年充當僱傭兵,有五六千精騎,其他人也幾乎人人皆兵,不可小覷啊。”

馬超聽後,笑得更爲燦爛和難以捉摸了。

馬騰急躁地說:“超兒有什麼打算你便快說罷,二三子誰能知你?”

“是啊是啊,少主你快別賣關子了!”與會的屬曹們、曹掾們、侍曹們、太守們、縣令們、中郎將們、校尉們也都急不可耐地催促道。

馬超笑道:“吾不與之聯盟,亦不徵之,只許之小利,彼必爲我所用矣。”

“哦,不知是何小利?”

“嗨,這說了與沒說一樣嘛!”

衆人嘟噥道。

馬超笑道:“諸位皆知,如今世之名將皇甫嵩與諸將統領十萬步騎,就駐紮在陳倉城、槐裡城和長安城。皇甫雖強,吾覷之如無物。不過,吾不懼他,其他人未必不被他十萬步騎嚇破膽。”

說到這,衆人好似有些懂了,又好似沒懂。

馬超說:“盧水胡就在陳倉城附近不足幾十裡,日夜聽見陳倉城下官軍大營的動靜,豈不膽寒?若此時我涼州刺史府伸出手,允許盧水胡內遷入境,諸位試想,彼豈有不應之理?”

“哦,是了是了!皇甫嵩天下名將,更兼有勁旅十萬,盧水胡也曾參與反叛,必然心悸!”閻忠恍然大悟。

щщщ▲тTk ān▲co 馬岱則疑惑道:“但內遷之,與防範休屠、渾邪有何關係?”

馬超說:“問得好!”

繼而拿匕首在黃河的鸇陰河段到休屠澤之間劃了個圈,說:“吾建議將盧水胡內遷在鸇陰到都野之間的範圍內。此地多爲荒野草原,甚少有涼州人在。可將盧水胡安置在此,分置鄉里,使之爲我屏障。而休屠人和渾邪人一旦要進攻我涼州,就勢必要先與擋在涼州之前的盧水胡開戰。”

都野,即休屠澤。

這一來,衆人就都明白了,馬超這是拿盧水胡當擋箭牌使了。

馬騰疑惑地說:“不過盧水胡方三五萬之衆,終究擋不住休屠和渾邪吧?”

馬超道:“擋不住不要緊,至少盧水胡能爲我們爭取到至少一兩旬的時間。在這一兩旬裡,盧水胡極有可能被休屠和渾邪打殘,但在這段時間裡我們也能做很多事情。比如戰事順利的話,吾能迅速擊潰韓遂,再迅速回頭收拾匈奴人。”

“那萬一韓遂連盧水胡也暗中結連呢?”龐德說。

馬超道:“令明想想,盧水胡方纔遷入,人生地不熟的,給養不足,一切均仰賴我涼州扶持。除了聽從,他們還有別的選擇嗎?”

龐德頗爲認同地點點頭。

馬超笑道:“而且不出意料的話,盧水胡將會被休屠人和渾邪人的騎兵打得大敗。等吾收拾了休屠和渾邪,涼州就可趁機吞併掉盧水胡,以充實本就稀少的戶口。”

閻忠驚歎:“所以不論如何,我涼州都會是最大的贏家了?少主果真是足智多謀!”

衆人看向馬超的目光裡又多了些光彩,不少人過不惑的文官武將們,看着才束髮年華的馬超,不禁暗歎後生可畏。

馬騰一聽這事對自家最爲有利,興奮得直搓手,笑道:“好,那就以超兒的計策辦,明日吾就派人去結連盧水胡。金城太守、武威太守,必須趕快劃出兩郡閒置的土地,遷出涼州百姓,以供盧水胡居住。”

立即有兩個腰帶上懸掛着銀印青綬的官吏從席位上起身,拱手而拜道:“遵命。”

第二百八十六章 再次徙民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的威脅第四十章 襲營第三百二十三章 結盟第一百七十九章 徵河西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境平定第四十四章 戰後的計較第三百八十五章 花園密談第三百五十四章 怒火攻心第一百零八章 消弭部曲第二百九十九章 皇命傳來第二百零六章 護盧水胡校尉第二百三十三章 良心不安第二百六十七章 甲騎具裝出擊第一百一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零四章 推想(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甲騎具裝出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班師和迎接第四百零六章 貢物第三百五十六章 三軍潰逃第三百三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七章 九曲黃河第七十五章 交付兵權第三百零九章 補救之策第二百一十三章 楊阜用計第四百章 歃血爲盟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論第三百四十章 陽謀第一百七十九章 徵河西第二百零五章 楊彪的試探第六十八章 羣毆的要訣第八十六章 噩耗第二百七十七章 追擊董卓第五十七章 探查情報的方法第二百二十八章 兩次潰圍的嘗試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底第四十六章 敵軍來降第十六章 連克八城第四百零五章 驚現王司徒第四十七章 寨門之失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向散關第二百一十五章 離間計成第三百七十章 雒陽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收降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阜(下下)第二百二十章 三部大混戰第一百四十章 尚書檯裡的對弈第三百七十章 雒陽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佯撤之策第三百零五章 離去第一百零九章 出戰第十四章 下山廝殺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斷第六十二章 山羊和鼓第三百一十章 意圖第三百六十章 勸降兩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議事(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兩軍潰敗第二百九十八章 皇甫嵩的選擇第二百九十九章 皇命傳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樂涫之戰(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他鄉遇故知第一百五十章 謀驚四座(中)第三百六十章 勸降兩軍第一百七十章 演武第二百八十八章 皇甫定策第九十三章 父子官爵第二百零二章 營中混戰第五章 備戰、勝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消息走漏第一百八十六章 消息走漏第四章 爭雄之念第三百四十二章 沐浴(下)第二百零一章 反夜襲第三百六十四章 三個要求第四百章 歃血爲盟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個儒士第三百五十四章 怒火攻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白波郭太第三百五十二章 襲擾第三百五十章 勸阻第四百零九章 恩賞第一百六十四章 雜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用人和改革(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等第三十六章 鏖戰(中)第二百零五章 楊彪的試探第一百六十四章 雜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同黨第十七章 西涼見聞第九十五章 幕府的幕僚們第一百三十九章 枹罕之戰的影響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的威脅第一百六十一章 楊彪(下)第四十七章 寨門之失第一章 追擊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和盤托出第三百四十六章 心動行動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軍混戰第五十三章 劫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