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攻表氏

bookmark

韓遂重重地嘆了口氣,說:“既然觝得城已經被攻陷,看來整個張掖郡也陷落了。”

成公英說:“觝得城在張掖郡最西,錦馬超從東向西襲來,觝得城既然失陷,張掖郡必然不保。而張掖和酒泉是整個河西最精華、最核心之所在,敦煌和居延地廣人稀,根本不足一提。錦馬超奪取了張掖,就等於是使咱們喪失了一半的實力。再加上閻行帶着三萬部衆投降,咱們只有五萬步騎了。主公,所有都對咱們大大不利啊!”

韓遂仍然急躁得走來走去,說:“老夫未嘗不知。伯英,你有何主意?”

成公英說:“眼下,祿福城只有表氏、安彌、樂涫、會水四城以爲屏障。主公只有守住四城,方能守住祿福城、守住酒泉郡。錦馬超若攻不下四城,就難以攻至祿福城下。而據屬下猜想,錦馬超既然是突襲,就難以攜帶太多的攻城器械。況且河西距離金城千里之遙,運送糧草輜重也十分困難。所以,錦馬超利在速戰速決,我利在固守不出。”

韓遂點點頭,說:“不錯,等錦馬超糧秣食盡,必然無奈退兵,屆時再追擊之,方有勝算。”

成公英又道:“錦馬超更忌憚皇甫嵩。主公可派人潛入涼州,使皇甫嵩知曉此事。皇甫嵩必趁機進攻涼州,咱們就可喘息了。”

韓遂點點頭,說:“好,既然如此,老夫這便加派四城的守備。”

正在這時,門外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成公英出門去看,正是一個侍衛,立即和成公英撞了個滿懷。

韓遂怒道:“慌慌張張的作甚?”

侍衛不安地說:“主公大事不好了,烽火顯示,錦馬超之部曲已經包圍表氏城了!”

韓遂立即和成公英對視一眼,都看見了對方眼中的驚恐不安。

……………………………………………………

與此同時,第二天白晝,馬超也在緊鑼密鼓地對錶氏城展開攻城。

表氏城也有烽火,早已得知了觝得城陷落的消息。守城的正是曾與馬超交手過的馬玩。

馬玩雖然還不知道是閻行叛變,還是馬超來攻,也立即加大了表氏城的防守。表氏城裡有六千之衆,馬玩決定堅守不出,堅持到韓遂派援軍來救。

馬超命令三萬鐵騎把表氏城團團圍住,因無攻城器械,馬超也不敢輕舉妄動。馬超看見,表氏城上已經聚集了衆多守軍,正張着弓弩,嚴陣以待。

一旁的馬岱說:“此城守備嚴密,守軍必不下數千,看來很難攻下啊。”

馬超望着表氏城,一時間也想不出什麼好主意。沒有攻城器械,周圍又無林木可以打造,用騎兵去攻擊城池,不說別的,就連攀爬城牆都是不可能的事,更何況守軍還會居高臨下地打擊。這樣,傷亡必定慘重。

張繡道:“兄長,你快拿個主意吧。倘若急切攻不下此城,我軍的優勢就沒了。”

馬超看着表氏城,表氏城地處河西走廊的一小片平原上,寬闊的平原上一望無際,只有一座孤城在平原上獨自聳立。

突然馬超好像想到了什麼,喚張繡道:“拿地圖來。”

“喏。”張繡從侍衛手裡接過一卷羊皮地圖來,遞給馬超。

馬超一邊展開地圖,一邊喊:“閻行何在?”

“末將在。”閻行就在馬超身後。

馬超看地圖上,表氏城旁有一條河,名爲“弱水”。弱水從祁連山下發源,水源應該是祁連山的冰雪融水;從山下流出後,向西北方向穿過張掖郡和半個酒泉郡,又在酒泉郡境內轉變流向,向北方流經居延屬國,最終注入居延澤。

但讓馬超覺得可惜的是,弱水距離表氏城太遠,用不了水攻,也斷不了表氏城的水源。但馬超的心思並不在水攻上。

馬超指着地圖,問閻行:“可繞過表氏城,去攻擊樂涫城和會水城否?”

馬超是在想,既然表氏城難以在短時間內攻下,不如就繞過會水城和樂涫城。反正鐵騎帶夠了糧秣,又在張掖郡補充了不少,用多餘的換乘戰馬馱着足夠食用二十日的糧草,故而沒有糧道,表氏城守軍無法斷絕他的補給;且表氏城的守軍才數千人,也難以和韓遂構成包圍。所以,馬超決定大膽地繞過表氏城,去看看會水城和樂涫城是否有機會拿下。

閻行沉吟片刻,說:“樂涫城不行,表氏城就在去樂涫城的要道上,除非攻下表氏城,不然只能翻山越嶺才能到達樂涫城。”

這一點馬超早已意料到,古代的城池大多建立在交通要道上,要想前進、攻取其他城池,就必須把最前面的城池給拿下。

另外又關係到糧道的安全和後路的通暢;以及因爲城池坐落在一片區域正中央,具有輻射的功能,只有奪下城池,才能統治整個區域;

又因爲城池往往聚集了一片區域絕大多數的人力物力財力,囤積着糧草和錢財,又可以據城而守,所以歷史上常常有數十萬兵馬死磕一座城,損失慘重、耗時太長也要死磕的事例。比如張巡守睢陽,安史叛軍不拿下睢陽,就無法拿下唐帝國的賦稅重地——江淮,所以只能不斷地和張巡死磕。

馬超道:“那會水城呢?”

閻行說:“若是沿着弱水,就可抵達會水城,途中較爲平坦,倒是適合少主的鐵騎縱橫奔馳。”

馬超很滿意,想起來一般河流都會選擇平坦之地,不會選擇地勢高的地方,因爲那樣的地形水流不容易衝破,故而河道兩旁一般地勢比較低,比較平坦。

馬超道:“好,那就繞過表氏城,我軍去攻會水城。”

張繡笑道:“兄長睿智,用兵靈活多變!”

賈詡道:“慢!屬下有一計,或可拿下錶氏城。”

馬超說:“若能拿下此城自然更好。是何計策?”

賈詡道:“少主可大張旗鼓,讓表氏城守軍看出我軍要繞過表氏城,去攻擊會水城。守軍必定會出城阻攔。”

第一百一十章 宣傳第十四章 下山廝殺第十四章 下山廝殺第二百七十二章 預備隊受阻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斷第三百三十章 施救第一百四十八章 議事(下)第七章 九曲黃河第三百一十七章 董卓又現第一百一十四章 韓遂靈機一動第二百二十二章 妙計突現第三百五十一章 失落第三十章 難以置信第六十七章 決戰成公英第三百六十九章 袁隗的打算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相如和黃衍第二百五十六章 裝備的因素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降第九十三章 父子官爵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徒第三百二十二章 匈奴變故第一百九十四章 樂涫之戰(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董卓第二百五十六章 裝備的因素第一百六十七章 樂涫之戰(下下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風聲走漏第三百九十七章 十步計劃第二百九十六章 垂釣昆明池第二百二十三章 具裝騎兵第二百零六章 護盧水胡校尉第一百一十九章 說降第九十一章 奏表第二十一章 計中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蔡邕第一百九十五章 樂涫之戰(下)第四十九章 救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計又告成第二百三十章 西域奇謀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向散關第五十一章 入營詳談第一百七十八章 楊彪的轉變第二百二十章 三部大混戰第四百零六章 貢物第一百五十八章 蓋勳(上)第五十章 叔侄第二百四十四章 逆天行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論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向散關第二百零八章 休屠人的老巢第二百三十章 西域奇謀第三百五十六章 三軍潰逃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彪的算計第二百零三章 攻城受阻第三百七十五章 硬闖第三百四十三章 他鄉遇故知第三百二十七章 兩軍潰敗第三百二十七章 兩軍潰敗第四百一十七章 戲弄第一百五十四章 楊阜(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滿寵第三百九十九章 目標確定第三百七十五章 硬闖第三百六十三章 愁思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底第三百八十七章 約定達成第六十二章 山羊和鼓第二百三十二章 成公歸附第二百九十七章 偶然第四百零一章 初見何進第二章 逼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說降第一百二十七章 諫言第二百零六章 護盧水胡校尉第三十三章 陣前打鬥第十章 街亭南山第二百五十章 幷州文士第二百一十七章 惡戰取勝第九十章 朝廷第三百八十章 宣戰第七十六章 劫得信使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徐晃第二百三十一章 奪成公英第三百七十三章 偷視第三百二十一章 結盟之議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是離間第四十三章 中計了第二十九章 追韓遂第二百八十九章 騷擾戰第七十二章 歸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登顯威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訪第一百一十六章 張繡的疑惑第二百八十一章 官軍傷亡第三百七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三十一章 賈詡的建議第四百零一章 初見何進第三百九十五章 世家之害第四十五章 收拾士氣第二百六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