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富平侯的家底(上)】

張放沒料錯,甘延壽、陳湯進京,又一次掀起朝堂口水戰。

甘、陳遠征之戰,基本定性,有功無罪,接下來就是議封之事。於是元帝在宣室召集重臣,共議封賞。

議者皆以爲“宜如軍法捕斬單于令”。也就是說,按斬殺單于這樣的大功來封賞。

不消說,匡衡、石顯再一次跳出來,表示反對,理由很奇葩,甚至有點無恥:“郅支本亡逃失國,竊號絕域,非真單于。”

漢朝雖然以南匈奴的呼韓邪爲正統單于,但也從不否認郅支是北匈奴單于。就如同烏孫一樣,大小昆彌漢朝都是承認的,並不因爲小昆彌疏遠漢朝就罔顧事實。人活着的時候,你屁不敢放一個,人死了你就黑白講。當真是歪理一套套,臉皮都不要了。

許嘉、王商當然不幹,立了如此大功,又免了罪,如果還不能封侯,他們這兩位軍方大佬以後還怎麼帶隊?

於是雙方又一是番脣槍舌箭,引經據典。

元帝又頭大,宣佈稍後再議,然後找來皇叔劉向,詢問有何良策。

劉向問道:“陛下覺得延壽、湯當封否?”

元帝應道:“當封。”

“好。”劉向只說了四個字,“欲揚先抑。”

元帝想了一會,若有所悟。再召羣臣,擬取安遠侯鄭吉故事,封甘、陳各千戶。

封千戶,這明顯超出匡衡、石顯心理底線,當然不幹,抗議復爭。

元帝順水推舟,改封甘延壽爲義成侯,賜陳湯爵關內侯,食邑各三百戶,加賜黃金百斤。甘延壽回朝任長水校尉,陳湯爲射聲校尉。

義成侯是列侯,可世襲,而關內侯則無法世襲,人死爵除。儘管西征之戰,其實是以陳湯爲主,甘延壽爲副,但從職位上說,甘延壽是上官,按例其當首功,同時也有嘉獎甘延壽曾“力阻”陳湯矯詔出征之意。至於長水、射聲校尉,都是食祿二千石,爲北軍(京師兵)八營中指揮胡騎及弓弩兵的將領。相比西域都護、副校尉,算是平調。而就實權而言,其實是降級了,這也算是不罰而罰。

皇帝做了讓步,匡衡、石顯也不好再反對,否則就是得寸進尺了,縱不甘心,也只能捏鼻子認了。

議封已定,甘延壽、陳湯入朝拜謝,諸臣道賀。

然後擇吉日,天子攜諸臣出京師,至南郊。於明堂、辟雍、靈臺諸祀堂,告上帝、祭宗廟,大赦天下。

這一天,元帝劉奭紅光滿面,這是他登基十四年來,武功最盛之際——而這,也是他接受劉向建議,一力封賞甘延壽、陳湯的真正原因。

朝堂上派系傾軋,勾心鬥角,張放暫時到不了這一層面,他不去理會,反正他知道甘、陳二人必有封賞就行了。他現在的注意力,集中在富平侯府的賬冊上。

張放已是一家之主,他必須瞭解自己的家底,查閱侯府的賬冊、地契、奴籍,乃至食邑的稅務賬目,是一位君侯的職責與權力。儘管張放還沒有正式繼爵,但當他如期完成服喪之後,沒人敢置疑,他將成爲大漢最年輕的列侯。

賬冊是家令張敬臣親自送來的,裝了滿滿一車。當張放得知這還不到三分之一的量時,實在不知該吐槽木簡這種東西的文字承載量太糟糕,還是爲富平侯府的家底而驚歎了。

當張放花了三天,將賬冊查看得差不多後,才真正驚歎。

首位富平侯張安世時代,封國在陳邑,食邑在魏郡,初食三千戶,後增至一萬零六百戶,是真正的“萬戶侯”。每年的租稅收入達千餘萬錢。這是什麼概念?以百官之最三公爲例,歲俸萬石(實領四千二百石),折現也不過才七十萬錢!若以糧食做爲硬通貨換算的話,大約相當於今天六、七百萬,而這僅僅只是富平侯一半收入而已。

西漢時期中央的財政收入(以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的情況爲例)綜合租(稅)、賦兩項,一年中,國家在這方面的財政收入是130億錢。

張安世所在的昭宣時代爲西漢中興時期,中央財政達到鼎盛,估計能有150億錢左右。也就是說,光一個富平侯府的收入,就能達到國家財政收入的千分之一!

富平侯富甲長安,真不是說說而已。

這也就不難理解,張安世曾屢屢上疏,請求不領俸祿。僅此一項,就爲西漢政府節省了百萬錢。

而到了第二任富平侯張延壽時,鉅額家資更令他時刻感受到危機。遂以“身無功德”爲由,請求減免食邑戶數,並要求遷封國。這是因爲魏郡濱臨黃河,土地肥沃,是河北最富庶的郡國之一(後世三國時期,袁紹、曹操,都先後以此爲都,可見一斑),而張延壽希望能遷到一個比較貧瘠的封國。

在張延壽再三請求下,宣帝最終下詔,遷封平原富平(今山東惠民縣),並減去一半食邑之戶。

到第三任富平侯張勃時,因陳湯之故,又坐削二百戶。第四任富平侯張臨臨終前,下令將部分家財分爲族人。

別人都是一代代積累家財,富平侯倒好,經過四代富平侯不遺餘力“敗家”,終於將家資萎縮成巔峰時期的二分之一弱。而張放從中看到的,卻不是“敗家”,而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政治智慧。

張安世受封富平侯是在昭帝時期,一下拿走國家財政收入千分之一,昭帝會不會後悔?就算他不後悔,繼任者宣帝會不會後悔?誰都不好說。坐擁國家千分之一的財富,意味着什麼?想想普金上臺後,俄羅斯的寡頭們是什麼下場就知道了。

張安世父子當然沒見過俄羅斯的寡頭們的下場,但他們見過當朝第一權臣霍光的下場。這位漢武帝託孤大臣之首、麒麟閣功臣第一,並將宣帝扶上寶座的昭、宣第一權臣,最後的下場,是滅族!

權力與財富,是招至猜忌之源,霍光的下場,令身爲霍光助手的張安世清楚看透了這一點。這也就是張氏自張安世之後,歷代富平侯基本淡出權力中心,不再擔任朝廷要職,並着力減封,甚至遷封的真正原因。

這種政治智慧整整貫徹了四代,這就是“金張”兩族常盛不衰的秘訣。

第四百一十章 【虎圈陰謀(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抉 擇】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佳拍檔】第三十章 【都是“天癸”惹的禍】第四百一十九章 【要人頭?給!】第三百六十四章 【設 局】第一百二十二章 【交 鋒】第一百六十章 【拋磚引玉】第二百二十二章 【狙擊昭君(一)】第四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后也要懟(下)】(第三更)第三百零六章 【側 夫 人】第二百零九章 【王家有狠人】第二百七十章 【嚐嚐這個】第三百三十八章 【我是富平侯家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又見婭莎】第三百零七章 【睡 美 人】第二百零九章 【王家有狠人】第二十四章 【五步絕殺】第三百二十九章 【女漢子發飆】第十五章 【屬國三水】第三百六十一章 【宜主失蹤】第四百一十三章 【嫌 隙】第二百三十七章 【秒 殺】第二百六十四章 【宴會傲影】第一百七十五章 【蓄 勢】第二百四十五章 【突發事件】第二百二十二章 【狙擊昭君(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死不休】第九十七章 【磨 戈】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四十一章 【石顯的獠牙】第一百九十四章 【求 打 臉】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獵三千里(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真·雷 炮】第三十章 【都是“天癸”惹的禍】第三百二十章 【風 起】第一百零九章 【擒 酋】第四百一十章 【虎圈陰謀(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夜郎傳說】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有手段】第三百章 【幽魂之敵?】終 章 【故國重遊】第三百六十六章 【突 襲】第三百九十四章 【都升官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狙擊昭君(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闖西域】第六十八章 【風暴將起】第二百六十九章 【復 仇】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 擊】第二百一十九章 【史丹的急智】第四百一十一章 【自食其果】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有手段】第三百九十六章 【陰 招】(第二更)第三百章 【幽魂之敵?】第一百一十四章 【會 盟(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朝堂衆生相】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去我去】第七十九章 【拒 援】第二百一十六章 【狙擊班婕妤】第一百三十四章 【明犯強漢,雖遠必誅!】第一百四十三章 【風雪兼程】第二十三章 【團 滅】第七十三章 【危 局】第三百四十章 【要不要當劉跑跑?】第七章 【噬 魂】第四百章 【二王相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登 場】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取其辱】第六十七章 【突圍求援(下)】第九十章 【善者不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青銅人面】第二百零九章 【王家有狠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交 鋒】第二百四十一章 【石顯的獠牙】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聲巨響,兩處驚魂】第三十二章 【狂蟒之災】第三百八十六章 【驚天一爆】第八十四章 【淵 源(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追獵三千里(終)】第一百九十九章 【久別重逢】第二百三十四章 【身陷囹圇】第二十八章 【再 遇】第二十二章 【奇兵破賊】第二百二十二章 【狙擊昭君(一)】第五十七章 【山不轉水轉】第二百二十五章 【狙擊昭君(四)】第一百五十章 【侯府危機】(第一更)第七十四章 【血 戰】第二十五章 【將 行】第一百六十四章 【迷之刺殺】(第二更)第二百三十章 【蛇 信】第一百七十九章 【都護換人了】第九章 【不是車禍,是謀殺!】第二百八十章 【一路向西】第四章 【危機端倪】第四章 【危機端倪】第四十九章 【誰該見禮】第四十四章 【殺 手 鐗】第一百九十四章 【求 打 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