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移民新策】

按照五府合議的方略,河東災民大部分需要遷徙,而遷徙這個工作,古往今來,都是最令統治者撓頭的。這其中牽涉到的方方面面,所有的開支、損耗,對國家的影響,不啻於打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尤其是接收地的問題特別突出,哪個郡縣都不想自己治下突然涌來一批災民,不光要提供飲食、居住、還有治安、衛生等等。最傷腦筋的是,災民生存需要土地,而所有的土地幾乎都是有主的,你到哪去弄土地?

而張放的提議,就解決了這根本性的大問題。

張放提出的方略是,將由自己的西極封國摘星城接納遷徙的災民。具體方案是先在夏秋之際,將災民遷往西域的烏壘城與交河壁,在那裡等待冬季過去。在此期間,可以慢慢適應西域的氣候與環境,漸漸融入。第二年開春,再前往摘星城。半年的時間,應該能夠抵達。

西域都護府本就是大漢移民構成的軍政基地,有着幾十年遷徙、安置的豐富經驗,以此爲中轉站,再合適不過。再一個,陳湯、甘延壽聯合西域十五國,遠征郅支,震驚西域。這纔過去沒幾年,正是漢朝威名最盛、匈奴最萎靡之時,絲路通道,前所未有的安全,爲大規模遷徙漢民,提供了可能。

至於沿途後勤保障,張放計劃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大漢境內遷徙時,由沿途各郡縣提供移民所需的一切物資。第二階段,移民抵達西域都護府後,由都護府負責一切供應,並在隨後移民西遷時,提供糧草物資,且須派不少於一隊人馬護送。而這所有一切開支,諸羣縣與都護府均記錄、整理成冊,具表上報朝廷。再由朝廷派出少府,與富平侯府結算。如此,可節省大量人力物力。

這完全是以一已之力,承擔“戰爭”的鉅額糜費啊!如果不是看着這少年列侯侃侃而談,氣定神閒的樣子,怕有人忍不住伸手試他額頭溫度了……

其實劉驁真有幾分懷疑這表弟燒糊塗了——就算想表現也不能這樣玩啊!這得花費多少,他真算過麼?

在張放侃侃而談時,在場重臣與他們的助手都是發呆的,完全不理解,怎麼會有人幹這種事?這事究竟有什麼好處?那郅支城有一座金山不成?值當麼?

匡衡反應最快,張放話音剛落,他立刻撫掌擊節叫好:“好一個富平侯,豪氣干雲!這大手筆、大氣魄,當真了不得。請富平侯放心,本府一定竭盡全力配合,力促此善舉……不,是壯舉!”

匡衡是丞相,這災後善後事宜本就是他的責任,模範學生匡同學正爲此頭疼傷腦,突然有人跳出來分擔重擔,哪有不樂之理。生怕少年人一時頭腦發熱,轉天就反悔,趕緊一口咬實了。

王鳳也笑眯眯道:“見賢而思齊,少侯當真有子儒公的風範,不愧爲共侯、敬武之子。我王家子遠不如矣!”

王鳳說的是幾代富平侯都有自動請削食邑,甚至不領俸祿的賢德行爲。而張放此舉,也被視爲仿效先祖賢舉。以家財資助朝廷度過難關,在漢朝這樣的事並不鮮見,遠的不說,上一次河東水災時,杜欽之兄太常丞杜緩就曾捐出不少資財,收穫朝野一片贊聲。王鳳等人大概也以爲張放是打這個花錢買名聲的主意。

右將軍王商還算厚道,沒有違心奉承,而是提醒道:“倘要移民西極,這中間最大難處,就在於河東之民是否肯遷徙如此遙遠。”

張放拱手道:“邛成侯說到了重點,我的應對之策就是——不告而遷。”

這年頭都是故土難離,就算是遷到大漢境內別的郡,死活不願走的流民也是一大把,你要是實話實說,鬼才會跟你去。比較合理的方案是先告訴流民,朝廷要將他們西遷實邊,到西域都護府屯田。到地頭之後,身在異域,去國萬里,那時再告之真相,屆時去與不去,就由不得人了。

這就是東西方文明的不同,這裡,沒有“五月花”。

萬里之遙的摘星城,隔河相望的河東郡,以及新得食邑千戶——這三樣看似互不相關,實際上卻是環環相扣,相互影響。有城纔可以容納流民,有食邑纔有名額。拿到官方批准的名額,才能合法遷徙,名正言順成爲張放的治下領民,否則連河東郡都出不去,更別提萬里之外的摘星城了。

這個計劃,張放已做了很久,他一直在等待時機。元帝時期,機會尚不成熟,而且彼時石顯掌權,他若貿然拿出這個計劃,胎死腹中還算好的,搞不好被石顯一陰,連事實到手的摘星城都不被承認就慘了——這幾乎是一定的,從當年石顯對陳湯、甘延壽百般阻撓、打擊,就能猜到這個結果。

如今,劉驁上位,石顯倒臺,匡衡收斂,王鳳初封。舊的格局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正是利用這短暫的政治真空達成目的最佳時刻,一旦錯過,往後這難度與阻力可就成倍增加了。

張放沒有錯過,利用各方都不想在這個時候開罪自己,而劉驁又一心想要給予補償的良機,果斷出手,一擊即中。大漢前所未有的域外封國,僅僅一次小朝會就定了下來。這時劉驁等一衆君臣誰也沒料到,在他們眼裡無足輕重的那個萬里之遙的殘城,未來會成爲怎樣可怕的存在。

劉驁實在搞不懂這個表弟怎麼想的,爲防萬一,他沒有理會匡衡一個勁催促下詔,而是徵詢王鳳的意見如何。

此時的王鳳,已經開始顯現出對天子的影響力。

王鳳明白天子的意思,是要先緩一緩,等詳細瞭解富平侯真實想法後,再做決定。這會王鳳的政治對手還遠沒輪到張放,本着“遠交近攻”的方略,王鳳默認天子的決定。

有了元舅的支持,劉驁這才底氣十足宣佈,五府諸公先回本署探討富平侯之議的可行性,至於執行與否,擇日再定。

衆臣一齊告退,張放則被留下。

匡衡走出殿外時,忍不住回望一眼,心下嘀咕:“富平侯啊,你燒得越厲害越好,千萬別清醒過來啊……”

第二百五十九章 【移民新策】第二百二十九章 【狙擊昭君(終)】第二百一十五章 【少女心願】第二百三十七章 【秒 殺】第二百二十二章 【狙擊昭君(一)】第三章 【大漢的天空】第一百四十章 【商 貿 城】第三百五十章 【又一個作死】第二百零六章 【關 雎】第三百八十九章 【陶晟的選擇】第二十九章 【羣體催眠】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有手段】第三百五十五章 【有 奸 細】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一十八章 【匈奴人來幹什麼?】第一百五十九章 【功罪之爭】第一百一十九章 【債主來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寧爲君侯妾,不欲爲帝姬】第一百八十五章 【上 班 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少女心願】第四百零二章 【堵 槍 眼】第二百二十五章 【狙擊昭君(四)】第一百六十章 【拋磚引玉】第二百六十二章 【進城前的意外】第三百零七章 【睡 美 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追獵三千里(五)】第八十六章 【拜 會】第十四章 【重見光明的希望】第一百五十章 【侯府危機】(第一更)第五十五章 【幕後黑手】第一百一十二章 【消 息】第一百四十六章 【殺 機】第九十章 【善者不來】第三百五十五章 【有 奸 細】第三百二十四章 【牛人就是牛】第四百一十一章 【自食其果】第二十五章 【將 行】第五十六章 【鋒芒在背】第九十七章 【磨 戈】第三百八十九章 【陶晟的選擇】第二十八章 【再 遇】第三十一章 【勇闖黑霧嶺】第四百零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十五章 【遇襲反襲】第三百零三章 【事了拂衣去】第二百四十章 【陰 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變生肘腋】第四十四章 【殺 手 鐗】第四十章 【美 食】第二十章 【驚 變】第三百七十三章 【耳 括 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功罪之爭】第二百八十六章 【劫 難】第二百五十九章 【移民新策】第四百零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二十三章 【誰最有發言權?】第四百零五章 【真正的暗匕】第一百二十二章 【交 鋒】第二百二十五章 【狙擊昭君(四)】第三百三十章 【脣槍舌劍】第四十二章 【絕不饒恕】第三百七十五章 【蹈火激鬥】第二十六章 【山村鬼泣】第一百八十二章 【太子也煩惱】第三百五十三章 【請 纓】第一百二十四章 【夜 火】第二百一十章 【壽 誕】第四百零七章 【虎圈陰謀(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王氏的威脅】第三百五十二章 【棄還是守?】第三百六十六章 【突 襲】第五十八章 【同舟共濟】第一章 【古代車禍】第三百八十章 【遁 地】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死不休】第三百九十九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有手段】第四十一章 【血 債】第二百一十八章 【匈奴人來幹什麼?】第三百零九章 【風雪來騎】第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二十一章 【你刺我也刺】第二百五十一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三百六十四章 【設 局】第二百一十七章 【真·雷 炮】第六十二章 【意外的援手】第二百八十章 【一路向西】第一百七十七章 【富平侯的家底(下)】(第三更)第一百一十章 【審 訊】第七十五章 【絕 殺】第二十四章 【五步絕殺】第二百七十九章 【麒麟閣上話征程(下)】(第四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佳拍檔】第一百四十二章 【東 歸】第三百七十五章 【蹈火激鬥】第二百八十八章 【張放很生氣】第三百五十五章 【有 奸 細】第二百八十二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一百八十三章 【加 冠】第一百六十九章 【賠罪還是問罪(下)】(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