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

bookmark

清江城外三十里處樟樹鎮,數萬清軍人馬在此安營紮寨,鎮子裡的百姓已經跑了個七七八八,幾十個清軍的將佐帶着各自的親兵侍衛,將樟樹鎮裡的民居佔據一空,其餘的清兵則在鎮外駐紮,延綿七八里長,看上去十分壯觀。

一名清軍哨探騎着快馬一路奔襲回營,絲毫不曾停頓,嘴裡大聲叫道:“有緊急軍情,速速通稟軍門大人!”

幾名清軍士卒將他攔下來,用狐疑的眼神大量了一番,大聲喝到:“口令!”同時雙手也扣在了腰刀上,若是回覆錯了,就是要人命的事情。

哨探吞了一口唾沫,連忙回道:“平逆!確實有緊急軍情,還請幾位兄弟速速帶我去稟告軍門大人。”

爲首的一名清軍把總上下大量了一眼,隨即揮了揮手,幾名士卒上前快速把哨探全身上下檢查了一遍,這是爲了防止敵軍冒充哨探從而刺殺將佐,因此一向檢查甚是嚴密。

直到這番檢查完畢後,把總才帶着人將探子帶到鎮子中心的一所宅院,此處原本該鎮大戶人家的宅院,高其位到了樟樹鎮之後,也絲毫不客氣,將宅院給佔據了下來,充作臨時的軍營。

此時院子裡一片靜悄悄,唯獨裡面的院落大廳中,不時傳來高其位的吼聲,這老頭雖說都七十有四了,年紀比康熙還大,可身子骨向來壯實,聲音也頗具中氣。

高其位如今作爲江南提督,在江南也是位高權重,沒有了總督的制衡,這江南的綠營自然都是聽他的,在座的一些綠營將佐基本上也都是他的嫡系心腹,因此說話絲毫沒有半點客氣。

“恥辱!先前長沙城之敗,還沒有把你們敗醒?若非楊琳行軍不力,豈能讓楚逆先行佔據長沙坐擁地利?老夫也警告過諸位,清江若是不能搶先佔下來,如何應對楚逆堅城?你們倒是給老夫說說,怎麼打?”

“飯桶!一個個都是飯桶!”

高其位鬚髮皆白,可是臉上怒氣之盛,比起尋常青年更要強上三分,讓在座的一些綠營將佐都面有慼慼,恨不能掩面而去。

“稟告軍門,哨探已至!”親兵低聲拱手道。

“傳!”

“嗻!”

一名頗爲壯實的侍衛走出門去,將哨探帶了過來,那哨探一走進來便跪在地上,磕了個頭。

“啓稟軍門,楚逆第一師在清江城外掘溝爲界,並在上面置了鐵絲網,城牆也進行了加固,至於援軍似乎沒有新的消息。”

高其位一聽此言,心裡也開始打起鼓來,他也算是打了一輩子仗的,可是清楚什麼叫攻城,那可是拿命來堆,才能取得一線生機,想要佔領恐怕得讓屍體堆成山都不夠。再加上這城可是復漢軍在守,還是主力的第一師,大炮有數十門,想要打好,恐怕光是死人可不夠。

可是這南下第一仗,若是不能打出效果來,其他方面自然也會很難打,就跟寧渝在長沙城下一般,不是想不想打,而必須要見個真章。

高其位明白,若是這一仗沒打好,這裡恐怕就是自己馬革裹屍之所在,當下不由得輕輕嘆了口氣,環顧了四周的綠營將佐一眼。

在座的將佐一聽探子回稟的消息,不少人心裡也微微涼了半截,他們也都不是什麼草包,雖然沒有跟復漢軍打過,但是也明白在這種情況下攻城,將會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便有人出列道:“軍門,若是野戰,我綠營似乎還可一戰.....而如今乃攻城,怕是不易。”

高其位冷哼了一聲,“若是按照爾等的想法,莫不是要避戰不成?”

一名參將出列委婉道:“稟告軍門,非爲避戰,若是強攻,我軍恐怕損傷不小.....不如以圍困的方式,也能達到總督大人的目的。”

高其位沉吟了一會,“也不是不是,但若是一場都沒有打過,恐怕也不像話,先打打吧!看看!”

七月十七,高其位的四萬大軍將清江城圍住,由於城池本來就不大,再加上圍三厥一的戰法,因此兵力倒也足夠,不過在大軍駐紮之後,便再也沒有了動靜。

一直到夜半時,清軍纔在夜幕的掩護下,進行悄悄的行動,這纔是高其位的真實打算,他心裡明白如果論起火槍火炮,那麼清軍肯定不是對手,但是在夜間,火槍火炮的作用幾乎被降低到最低點,因此更加有利於清軍的行動。因此夜戰,也就成爲了高其位的唯一選擇。

衝在最前面的不是清軍,而是高其位從附近村鎮綁來的民夫,大部分都是年輕人,還有一部分的老人和孩童,他們一個個臉色絕望,推着小推車,上面堆積了許多沙袋,步履遲緩地推了過來。

在後面是一層層的清軍,他們手裡都是持着長刀盾牌,尾隨其後,若是見那推車之人步履緩慢,便上前一刀砍死,這讓其他百姓爲之膽寒,不由得不加快速度。

寧渝在城牆上將這一幕看得一清二楚,他心裡隱隱有些發冷,這高其位不愧是從軍數十年的老漢奸,先不說手段如何老辣,就這份心腸之狠毒,便是超越前面的一些綠營兵將,渾然不把百姓當一回事。

城牆上其他的復漢軍軍官看到這一幕,臉色漲紅,也不由得罵出聲,許多人甚至直接向寧渝請戰,要求直接出城將百姓先給救回來。

不得不說,在價值觀的塑造上,寧渝還是非常成功,至少在目前的復漢軍當中,還沒有真正多少的嗜殺之輩。

董策搖頭道:“絕不可如此,此時天色已黑,若是我軍此時出城,槍炮之利將大打折扣,更何況那沙袋也有抵禦槍彈的效果,恐怕難以造成殺傷。若是白刃肉搏,我軍人數過少,恐怕難得占上便宜。”

寧渝點點頭,長沙之戰時並非完全依靠肉搏打垮的清軍,更多的還是連綿不絕的火炮轟擊和燧發槍的排射造成,肉搏戰不過是一錘定音。

“傳令給炮兵,針對城外推車進行轟擊,將他們給逼走!其餘各團,防守之前劃分的陣地,記住,這一戰要放近了打!”

“另外,傳令下去,此戰高其位等一衆綠營將佐,皆殺不誤!以報我漢兒血仇!”

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上霸權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參崴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換鐵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