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

bookmark

巴泰躺在了地上,他的瞳孔微微收縮,身上穿單薄的棉甲並不足以抵擋刺刀的突進,反而在又溼又冷的情況下,讓他的行動感覺倍感艱澀,胸口處被捅了足足三刀,其中一刀正位於心臟部位,基本上是沒得活了。

一個復漢軍士兵踩在了他的胸口上,將刺刀直接插入他的喉嚨,隨着便是一剿,這位滿洲巴圖魯就這麼死在了一處不知名的山嶺上。

殺死他的復漢軍士兵,穿着一身大紅色軍衣,從士兵的肩上可以看出,他並不是什麼知名的將軍,僅僅只是一個放下鋤頭沒多久的農夫,經過了幾個月的訓練,便擁有了殺死清軍巴圖魯的實力,當然他不是一個人,而是在兩個同伴的幫助下。

一次要多殺清軍!士兵在心裡想着,他還有一個老母親躺在牀上,也有一個不那麼漂亮還是很和善的老婆,兩個兒子還在家裡等着他呢。只要每殺一名清軍,他就能多受賞五畝地,這樣家裡人的日子也就好過多了。

復漢軍士兵將刺刀拔出來,在屍體上抹了抹,把血跡擦拭掉,刺刀便又恢復了銳利,他望着遠方的清軍,厚重的靴子踩在屍體上,無情地踏了過去,邁向了下一個目標。

整個戰場上的局勢都在發生着快速的變化,從目前的環境來看,復漢軍第一師第三團的士兵,在肉搏能力上遠遠超越了清軍,哪怕是在這種大雨泥濘的環境裡,復漢軍士兵由於長期接受訓練,再加上士氣更加強盛的原因,一直將清軍壓着打。

特別是在肉搏時,復漢軍的槍刺技術在雛鷹營時期就經過了改進,特別是在寧渝的指點下,融入了許多後世的軍內肉搏技術,動作簡練乾脆,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而且攻擊方式也很簡單,只有簡單的刺、挑、砸,因此打起來也是佔了許多便宜。

除此之外,復漢軍的裝備也很佔便宜,在當初成軍之時,寧渝心裡明白對於一個士卒而言,一雙好鞋的意義十分重大,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比起武器也不遑多讓。畢竟寧渝想要的是一支能打硬仗也能走原路的軍隊,便特意給全軍上下配備了豬皮軍靴。

在之前雛鷹營時期,寧渝便有意將豬皮都保存了下來,然後請來了一些工匠好手,製成了豬皮軍靴,這種軍靴用料十分紮實,因此成本也相當高。可是在今天的雨戰中,卻佔據了非常大的優勢。

復漢軍士兵穿這種軍靴,抓地十分結實,哪怕是在這種爛泥地裡也能站穩住腳跟,可是對於清軍而言,卻顯得十分難受,他們很多人都是穿着草鞋,甚至還有許多人都是直接光着赤腳,在這種情況下十分容易滑倒,可只要一滑倒,基本上就再也站不起來了。

持着腰刀和長矛的清軍,在這種狹窄的空間裡,幾乎難以對復漢軍造成過大的傷亡。雙方撞在了一起,努力將對方給擠下去。儘管清軍人多,卻反而被人越壓越狠,幾乎離崩潰也都不遠了。

李石虎手中的苗刀早已經劈捲了刃,見到一個清兵過來時,幾乎是硬生生把苗刀給刺進了對方的肚子裡,可是卻再也拔不出來。其餘的清兵見此情況,便紛紛舉着刀槍擠了過來,他們的身體幾乎連在了一起,只是彼此都想將對方殺掉。

眼看清軍的腰刀和長矛即將一前一後刺入李石虎的身體,他硬生生轉過身子,用肩膀抵了一下刀,抱着長矛便是一聲怒吼。

“撒手!”

長矛就這麼被李石虎奪了過來,其餘的清兵眼見得這一幕,幾乎人人滿臉都是驚恐之色,隨後便不由自主向後退去。

李石虎拄着刀跪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喘着氣,胳膊上的鮮血肆意流淌着,而身邊的清軍卻離他無形中隔了數步,可是剛剛退卻,卻又往前走了幾步,殺了他,殺了他,若是他不死,大傢伙都得死!

可就在清軍剛剛醒悟過來時,後面的復漢軍士兵也接應了過來,他們雙臂往前一送,長長的刺刀便扎進了清軍士卒的胸口,往前衝的幾個清兵都紛紛倒在了地上,這讓李石虎不由得送了一口氣。

“他孃的,差點死在這裡了。”

李石虎長舒一口氣,說着便拄着刀想要站起來,只是胳膊上的傷口正不斷流着血,卻讓他感覺半邊身子都有些發冷。

雨水漸漸小了,可是仗打到了這個份上,已經是不死不休的結果,復漢軍士卒的眼神裡泛着紅,也許就在今日,他們朝夕相處的戰友,他們互相依靠的兄弟,就此倒下再也沒有醒過來,這讓他們更加的瘋狂,也更加沉默。

戰場上已經沒有了士卒的吶喊聲與嘶吼聲,只有沉悶的呼吸聲,伴隨着刀槍的碰撞聲音,在這片土地上顯得是那麼的異常。

整個嶺上的士卒幾乎都交織在了一起,人與人之間就彷彿是浪潮一般,血與水組成了浪花,在人羣當中翻涌不息,污泥和死屍正在一處爲伍。

清軍的人數越來越多,前線的陣地卻也越來越收縮,大量的士卒被爲數不多的復漢軍給包圍成了一團,經過反覆的衝擊也無法重新集結在一起,原本凝結起來的心氣隨着戰況的不利而急轉直下,潰退似乎已經到了眼前。

那些雪亮的刺刀泛着寒芒,殺得每個人的心地都泛着寒氣。若不是後面的清軍及時頂了上去,怕是一場大潰敗近在眼前了。可是經過了半日的搏殺,上千人的生命丟進去幾乎連個水花都沒有聽到。

雍吉納臉色有些發青,原本見老天爺下雨,心裡還以爲這是老天爺垂青,合該他雍大人打上一場勝仗,卻沒想到反而被人用刺刀給頂上了山,己方傷亡之慘重,幾乎是見者都想流淚了。可現如今這個結果,是雍吉納不想要的。

“現如今,何人敢出戰?”

遠看着復漢軍都要打上嶺子了,這讓雍吉納倍感失望,便環視了一週,卻發現衆將都低着頭,卻不由得嘆口氣。

“有膽氣的在前面都打沒了,如今這後方盡是一些沒卵蛋的慫貨,我狼山鎮還有真男兒,大人,我們上!”

狼山鎮總兵姜原喟嘆一聲,隨即便披掛上陣,帶着本部的三千餘人上了陣。

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八十章 勸降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征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奮鬥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萬兜鍪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六十二章 舉大白,聽金縷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不想活?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三百零一章 復漢軍在行動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