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

bookmark

三日後,四萬復漢大軍渡過長江,抵達了東岸,而清軍並沒有趁着復漢軍渡江的關口來攻,反而一起推到了梧桐嶺和太平關,不過這也難怪,湖口本來只是一個小鎮子,本就不如梧桐嶺險峻。

湖口梧桐嶺下,清軍大營便駐紮與此,三萬人大軍將整個山嶺都佔據得滿滿當當,還有兩萬人駐紮在山下數裡外的太平關,地形險峻,易守難攻。更關鍵的是二者距離極近,若是有什麼問題,也能夠很快來援。

寧渝率領四萬大軍在梧桐嶺下紮營,密密麻麻的營帳讓清軍看着都有些眼暈,心中也多了幾分恐懼和擔憂,特別是那一門門朝天豎起來的炮口,發着幽暗的光,更是讓人膽戰心驚。

WWW● тт kān● C○

雍吉納此時就站在山頂,用千里鏡望着下方的復漢軍,心裡微微有些驚訝,他也沒有想到對方竟然如此果斷,說渡江就渡江了,如今被堵在了梧桐山,心裡倒有幾分後悔。

復漢軍各師的旗幟也都豎了起來,上面寫着各師的編號,兩個大主力師的旗幟正在迎風飄揚,旗下上萬名復漢軍士兵穿着紅色的軍衣,如同一團烈焰一般,給人十分震撼的視覺衝擊效果。

咚咚咚——

隨着鼓聲響起,復漢軍已經做好了的攻擊的準備,大軍集結成了幾個攻擊方陣,這些穿着大紅軍衣的復漢軍士兵,眼裡死死盯住梧桐嶺,手裡的刺刀已經握緊了。

轟——

眼看着天氣初晴,寧鐵山也抓緊了這個機會進行炮擊,近一百門火炮發出了怒吼聲,拋射出一枚枚黑色的彈丸,它們帶着無與倫比的力量飛向了梧桐嶺。

大量的彈丸落入了泥水坑裡,將一地的泥土濺飛起來,也有一些彈丸正好命中了山上的清軍,奪走了一條條人命。

眼看着山下的復漢軍開了炮,山上的清軍火炮也發出了怒吼,只是在射程和威力上卻是遠遠不足,彼此你來我往,不過半個時辰,整個空氣裡都瀰漫着一層煙霧,大量的彈子被雙方發射出去,掠奪了一條又一條的人命。

只是此時天上又開始蒙上了一層陰雲,這讓所有人心裡有產生了一個咯噔。

“要下雨了!”

“下雨了!”

復漢軍和清軍雙方都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只是復漢軍這邊多了幾分失望,儘管從一開始都知道,在這個天氣裡,隨時都有可能會出現下雨的情況,可是包括寧渝在內的所有人,都希望雨能夠晚一點,甚至更晚一點,這樣纔有機會獲得更大的勝面。

眼看着雨水就要落下來,復漢軍率先停止了炮擊,在所有的火炮和彈藥上,都蓋上了一層毯子,可以有效防止雨水進入炮筒內。

李石虎拔出了手中的長刀,他不喜歡用燧發槍,更喜歡這種帶着長刃的苗刀,怒吼道:“諸君,隨我一同殺敵!”

梧桐嶺下的整整一個團的復漢軍士兵,從泥濘中開始向山坡發起衝擊,他們隨身攜帶了一塊塊厚實的木板,可以直接墊在腳下,從而暫時鋪出一條好路,以供復漢軍士兵踩踏而過,而李石虎永遠都是作爲第一個,帶着大家朝着嶺上奔涌而去。

在此時的清軍眼裡,只有密密麻麻的紅,復漢軍士兵在石塊的襲擊下艱難向上爬行,所幸的一點,便是隨着雨水到來,不僅浸溼了火藥,弓弦也失去了彈性,因此清軍的弓箭和鳥槍也都無法正常使用了,在遠程襲擾上的優勢同樣也沒有了。

復漢軍第一師第三團,是全軍中最爲熱愛肉搏的一個團,也跟他們的團長李石虎有很大的關係,此人生性驍勇善戰,每次打仗也都是第一個領着長刀上了前線的人,在他的帶領下,大量的復漢軍士兵就這麼舉着刺刀往上衝去。

世人都以爲復漢軍只是依賴槍炮之利,可他李石虎偏偏要向所有人證明,就算沒有槍炮,哪怕用刺刀捅,也能捅破這個大清江山!

雨水越下越大,復漢軍士兵們的刺刀卻更顯得刺骨,他們與清軍的陣線交織在了一起,彼此都在以自身最大的努力殺死對方,因爲只有這樣,自己才能活下去!

李石虎一手持刀一手執盾,他的身子十分健壯有力,只需要撞過去就能撞翻對面,然後一刀過去,便能收下清軍的人頭。

更多的復漢軍士卒則是利用陣型的方式,將刺刀直接送入對方的心臟,而不用擔心身旁的敵人,因爲他們跟自己的戰友始終保持一條陣線。他們的嘴裡吶喊着,呼叫着,一直到刺刀插入對方的心臟。

“殺敵!殺敵!”

清軍們也在呼喊着,只是他們的呼喊卻顯得那麼無力,長時間未經過訓練的這些綠營兵,在刺刀面前卻如同一層紙製成的,根本無力去阻擋。

雨水與血水混合在一起,染紅了整片大地,在此時的梧桐嶺上,清軍的屍體丟下了一大片,防線也不再如前番那麼整齊,凌亂和絕望成爲了士兵臉上的主旋律。

清軍守備巴泰是出身鑲藍旗,自幼開始便學習武術,後來入軍之後,直接被授予了副千總,加上他的旗人身份,便一路水漲船高,不過兩年的功夫,便成了這守備官。

“殺賊!殺賊!”

巴泰努力揮舞着自己的腰刀,指揮着身邊的一個又一個綠營兵衝了上去,自己也揮舞着刀朝着復漢軍撲去,膀大腰圓的他看上去頗爲凶神惡煞。

“復漢!復漢!”

李石虎不甘示弱,他原本就有武術的底子,此時一把苗刀舞得上下翻飛,接連砍死了不少清兵,眼見得那巴泰亦是驍勇善戰,便主動迎了上去。

清兵與復漢軍便在這一處不甚險峻的山坡上廝殺,不大的山嶺上已經堆滿了屍體,已經有三千多清軍已經聚在嶺上,卻被兩千不到的復漢軍打得節節敗退,三尺左右的三棱刺刀上面,掛滿了殷紅的血跡。

寧渝持着千里鏡,望着嶺上的廝殺,心裡泛起了無限豪情,眼下的這一支復漢軍,已經算是比較接近寧渝期待中的軍隊。

今日,便是劍鋒所指之日!

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八十七章 得加錢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三百一十三章 撈錢是王道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八十章 勸降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憂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六十七章 抉擇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四十章 出鞘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